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孙犁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作家。他的成就是多方面的,而最终奠定他在现代文学史上地位的,则是他在小说创作方面取得的杰出成就。  相似文献   

2.
老舍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以鲜明的个性与众不同、朴实无华的创作风格造就了他作品的文学价值以及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本文主要探微老舍的编辑风格以及他对中国文学的贡献,为大家展示老舍飞扬与落寞的一生为中国文坛留下的不可磨灭的财富。  相似文献   

3.
艾米莉勃朗特是世界文学史上享有盛誉的"勃朗特三姐妹"之一,她唯一的小说《呼啸山庄》集中代表和体现了她在文学上的成就。本文回顾梳理了艾米莉作品在中国的译介、研究概况,并对译者杨苡的生平进行了介绍,对其创作情况及写作风格等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国现当代著名作家,赵树理以革命现实主义的创作原则使其作品不仅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而且都与党和人民的需求紧密相连。本文主要从秘书学角度对作家赵树理予以解读,以期提供一个认识赵树理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俞平伯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重要作家,他在文学研究和创作领域都取得了很大成就,也是世界闻名的红学家。近年来,俞平伯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地位问题引起了文艺理论界的重视,对俞的文学创作成就,也给予了重新定位和认可。然而,对俞平伯这位新文化运动时期,活跃在文坛上的干将,人们对他在五四时期的新诗创作和对新诗理论的贡献却知之甚少。笔者认为,俞平伯先生是一位  相似文献   

6.
萧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独特的女作家,她的小说创作始终沿着个人人生经历和情感体验的独有轨迹发展,在创作轨迹、表现视角、关注对象三个方面体现了她对于自我的忠实.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乡土书写传统由鲁迅缔造,中经沈从文与赵树理的开拓,并延续至新时期文学阶段,一直保持了与现代中国的现代性诉求和焦虑的深层关联。作为新时期乡土小说的代表作家,何士光的乡土小说创作展示了启蒙的解构、诗意的消解、时代的内化三大主题内涵,为中国现代乡土书写提供了另一种范例。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通俗小说大家.其小说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表现了十九世纪初的中国都市风貌.这种特定的小说题材,不仅形成了张恨水小说的创作个性--长处与短处并存,而且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彼此消长.  相似文献   

9.
废名和他的小说在现代文学史上自成一派 ,特立独行 ,他通过小说所表达的东方形态的生命智慧、创作风格以及他在作品中对中西方文学沟通的自觉实践都是非常值得关注的。《桥》和《莫须有先生传》都表达了废名对中国传统的“禅”文化和“妙悟”的理解与运用 ,而两部小说行文风格上的大不相同又体现了废名对“禅”认识的变化。同时莫须有先生身上那挥之不去的堂吉诃德色彩又展现了废名在中西方美学沟通上所作的卓有成效的努力  相似文献   

10.
范伯群教授和他的学术团队在2000年和2007年分别出版了《中国近现代通俗文学史》和《中国现代通俗文学史》两部文学史著作。相对于前者而言,后者一方面在编写体例、观点论述和文学现象的成因上均加强了史识整合,论述更加严谨和清晰;另一方面在作品细读、资料征引和图像配备上显得更加完备和细致,增加了论述的说服力度和感性色彩。这一所谓的通俗文学研究"二期工程"显示了在通俗文学研究上走向纵深、精益求精的发展态势,为进一步建构通俗文学与新文学"比翼双飞"的中国现代文学史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1.
王安忆对鲁迅的敬仰和推崇表现在创作手法和创作精神的继承和发扬上:在小说的选材、主题的挖掘开拓上,王安忆秉承了鲁迅的"选材要严,开掘要深"的原则.成功地创作了都市、农村、知青题材的作品,她笔下塑造的底层小人物、妇女形象十分典型,呈现出深邃之美.另外,在小说创作方法上,王安忆还沿用了鲁迅惯用的心理描写和白描的创作手法,从而形成了小说鲜活、逼真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2.
丁玲作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杰出的女性作家,一直站在时代的前列领导着女性的思想解放斗争。她的创作,特别是在五四运动之后的创作,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西方思想的影响,本文试图以丁玲的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为例,挖掘其女性小说创作与西方女性主义思想的内在联系。并对产生这种关系的原因做出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3.
张爱玲小说极为鲜明的艺术独创性,主要表现为"旧小说情调与现代趣味的统一"。张爱玲小说中的许多主题、意象和象征都是古典小说和通俗小说所无法"拘限"的,因为她的创作中增加了外来的小说技巧或现代派的手法,在中国现代小说和西方现代小说这对似乎"相克"的艺术形式中找到了最适合于自己的调子。  相似文献   

14.
夏志清的《中国现代小说史》(以下简称《小说史》)致力于"优美作品之发现和评审",使该书成为西方文学界研究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不朽之作.2005年7月,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删节版,对1960年前被大陆文学界"轻视"的4位作家:张爱玲,沈从文,钱钟书,师陀,夏志清发掘并特辟专章论述了他们,并且给予他们很高的评价,改变了现代文学"鲁郭茅巴老曹"的"六大家"格局,重建了现代文学史中的经典小说家.多年后,我们仍不得不佩服夏志清的独到眼光,在那么一个动荡纷繁的时代里,他是小说难得的知音.  相似文献   

15.
作家或批评家的自我中心主义在文学史上时有表现,这种现象影响着文学的健康发展。作家与批评家同是文学史的建设者,不论是作品创作还是评论写作,只有基于文学的欣赏性特征,并以此展开创作和研究,才能回归到二者本质上的"亲和"关系,促进文学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16.
夏志清在批评观上坚持要求作品在坚持普遍人性观点的前提下,真实表现"人生真相",他认为现代最有价值的小说是能超越对现实的苦难的揭示,努力地为时代"重造人的形象"的那些作品.这兰个方面也就成了<中国现代小说史>主要的批评标准.  相似文献   

17.
家族叙事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叙事模式。笔者以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为主线,通过对家族文化在中国文化中地位的阐述,将作家创作心态、人物形象类型做比较研究,从而多角度的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的家族小说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鲁迅在创作《呐喊》、《彷徨》时.其从事“遵命文学”的创作目的在于:“用文字来改良人生,改良社会,改造国民性,改造国民精神。”①要达到这样的改变和改造,鲁迅对中国社会进行了透视,审美的观点集中在“五四”时期的要害——反对封建思想上。他不重在直接展示社会的浓黑和残酷,而把艺术的焦点投射处于水深火热、呼天号地状况的人的“灵魂”上,并在作品中常用象征来表现。 鲁迅是中国现代社会的现实主义大师,他的小说是典型的现实主义作品。但是现实主义  相似文献   

19.
1901年10月,现代文学史上第一本小说集《沉沦》出版,“在中国枯摘的社会里好象吹来了一股春风”(郭沫若《论郁达夫》).引起起烈的反响。它的作者郁达夫成为独树一帜的小说家,赢得了广大青年读者的高度称誉。此后,在十多年的创作生涯中,郁达夫写下了四十多篇短篇小说和两部长篇小说,达些作品以强烈的主观色彩、感伤的抒情倾向和诗化、散文化的结构形成了独特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里程碑式的作家,小说《大街》是他的成名作,本文试图从作者在作品中对美国二十世纪二十年代一些社会弊病的剖析与抨击以及对主人公卡萝尔的形象刻画两方面来分析这部作品中的反叛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