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测量和分析股骨颈扭转角和颈干角,并分析其对髋关节的力学影响。[材料及方法]取解剖实验室24例股骨,用直尺和角度尺测股骨标本扭转角、颈干角。[结果](1)扭转角,24例股骨中有13例扭转角在10°~20°之间,为正常;有6例小于10°,为髋关节后倾;有5例大于20°,为髋关节前倾。SPSS配对t检验,后倾组与正常组比较,t=-6.343,p<0.01;前倾组与正常组比较t=7.089,p<0.01;组间差异显著。(2)颈干角,24例股骨中颈干角125°两例,为正常;颈干角小于125°有11例,为髋内翻;颈干角大于125°有11例,为髋外翻。SPSS单样本t检验,内翻组与正常值125°比较,t=-7.402,p<0.01;外翻组与正常值125°比较t=6.118,p<0.01。[结论]实验室部分股骨存在显著髋关节后倾或前倾;大部分股骨存在髋内翻或髋外翻。  相似文献   

2.
运用运动生物力学理论和实验研究方法,对跳远运动员起跳的肌肉活动生物力学特性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起跳初始阶段起跳腿髋关节产生较大的伸髋肌力矩,髋关节伸肌群的离心工作能力对起跳非常重要;膝关节屈肌群(股后肌群)膝关节屈肌群的主动收缩能力对起跳和避免股后肌群的损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起跳腿髋、膝、踝关节肌力矩大小和肌力矩峰值与重心腾起速度关系密切。起跳脚足底压力中心变化与重心腾起速度存在非常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应加强踝关节周围肌肉群力量训练和韧带的牢固程度,以增强起跳脚支撑的稳定性,提高起跳作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法、三维运动录像解析法对跳远起跳过程各阶段下肢摆动腿技术特征;起跳过程中下肢摆动技术与跳远成绩相关性;下肢摆动技术与上板速度、身体重心腾起初速度、起跳水平速度、垂直分速度及腾起高度等之间关系的研究.结果表明: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下肢的摆动技术上有一定的缺陷;着板瞬间起跳腿髋角较小,向上向前送髋不积极;摆动腿髋角较大,摆动腿侧以髋带腿的摆动幅度小、摆动速度慢;摆动腿侧髋关节明显滞后于腿的前摆,摆动腿侧髋关节没有起到以髋带腿的作用,摆动腿的前摆不能适应起跳节奏;缓冲阶段,摆动腿一味强调加快摆腿而没有意识到髋关节这一发动机的重要性,忽略了以髋带腿的加速前摆动作;蹬伸阶段,起跳腿侧向前送髋速度慢、幅度小、蹬地不够充分、不能将起跳时蕴积的力量凝聚在一起,与送髋、蹬地和伸膝的运动方向保持一致,协助身体重心的交换由下到向上向前转移.  相似文献   

4.
正仰卧起坐是采用仰卧姿势,通过髋关节的屈、伸活动来达到发展腰腹部肌肉力量的训练手段之一。通过训练有助于军人良好体型的塑造和保持,是部队经常性训练的内容。1仰卧起坐的作用1.1对体能的促进仰卧起坐能有效发展脊柱和髋关节屈肌肌群力量,即发展屈脊柱的腹直肌、腹内外斜肌,屈髋的髂腰肌、股直肌力量。经常进行仰卧起坐练习,能使腹部肌肉收紧,更好地保护腹腔内的脏器。仰卧起坐的屈伸运动还可以拉伸脊椎,调节中枢神经系  相似文献   

5.
优秀速度滑冰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特征的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爱捷运动影像分析系统和等速测力系统CYBEX NORM对我国优秀女子速滑运动员进行了运动学和动力学测试.并利用数值计算中的牛顿插值法,根据三维立体解析获得的关节角速度值与等动测试获得的动力学数据进行插值计算,绘出运动员实际蹬冰时肌群力矩变化曲线,分析运动员下肢肌肉力量所存在的问题.主要结论:1.在爆发力蹬冰阶段,髋关节伸肌肌群在蹬伸时可以发挥最大肌力,这对运动技术的提高是有益的.2.随着蹬伸速度的增加,运动员髋、膝、踝的肌肉力量下降,这将影响每个环节的功率输出,应加强腿部肌群快速收缩下的专项力量能力.3.运动员在膝角大于135.以后呈现肌力水平较低现象,即便角速度已经开始减少,但肌力却没有增加,这使得蹬冰后期小腿作用被减弱.  相似文献   

6.
运用两台 BVP-9500WSP SONY 高速摄像机对8名优秀高尔夫球手全挥杆技术进行同步拍摄,采用APAS运动技术解析软件进行DLT三维解析,选取全挥杆引杆、挥杆、收杆环节时间,髋、肩、腕、杆头速度,肩、髋旋角及肩髋分离角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引杆、挥杆和收杆时间比为4∶[KG-*2]1∶[KG-*2]2,挥杆时间最短,有利于加速。速度出现高峰的时间依次为髋→肩→腕→杆头,环节依次制动,角动量传递;最大速度,髋<肩<腕<杆头,后一个环节最大速度在前一个环节制动的基础上依次叠加。肩、髋旋转角度及肩髋分离角度从“引杆顶点Max-挥杆击球”最大变动范围分别为111.1±8.800、53.8±7.430、55.9±7.650,反映了躯干上下两部分之间扭转力矩的大小,直接影响杆头角速度。提示肌肉预拉伸能力及环节柔韧性是挥杆加速肌力的来源。  相似文献   

7.
摘要:标枪属于体能主导类快速力量型项目,由身体末端发力作用于器械纵轴上非周期运动项目。躯干力量(即核心力量)不仅是投掷标枪主要发力源,而且也是上下肢力量传递的中间环节,因此躯干力量的强与弱对标枪专项成绩有一定影响作用。通过三维影像测试解析、实验等方法,以北京体育大学竞技学院24名二级水平男子标枪运动员作为实验对象,进行为期12周核心力量训练。经研究表明: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在最后用力阶段,右脚着地时躯干后倾角、髋转角、右膝角有显著性差异;左脚着地时左膝角、投掷臂与躯干夹角、髋转角有显著性差异;枪出手瞬间出手速度、躯干后倾角、左膝角、标枪专项成绩有显著性差异。因此,核心力量训练对二级水平男子标枪运动员身体关节角度的改变、重心的稳定、发力时身体姿态的保持、满弓技术的形成发挥着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8.
短跑教学中髋关节灵活性练习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髋关节的灵活性能限制髋与下肢的活动幅度以及肌肉工作的距离 ,在短跑技术的教学和训练中 ,体育工作者常用“送髋”二字来提示运动员或者帮助运动员纠正错误技术动作。但是 ,在实践中人们对髋关节灵活性的练习还不够重视。反映在运动员髋关节的灵活性较差 ,导致短跑成绩停留在原有的水平上。笔者着重从理论和实践上阐述加强髋关节的灵活性和柔韧性练习在短跑教学与训练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三维定点摄像法、影像解析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2009年国际田联竞走挑战赛的优秀20 km竞走运动员的髋关节技术进行系统分析,研究发现:髋关节的运动特征是支撑腿髋关节向外前移,另一侧髋关节由上向下的前旋运动,然后两髋交换运动形式的周期性空间运动;髋关节在各方向的速度特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两髋的协调性,中国运动员需要增大额状面内的摆动幅度,提高支撑腿髋关节的水平速度;髋关节在支撑阶段和摆动阶段的位移距离存在一个最佳比例,部分中国运动员的比例存在问题。  相似文献   

10.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逻辑推理、综合归纳等方法对短跑运动做出分析与探讨,发现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必须加强对力量素质属性和训练原则的深刻理解,注重全身各个环节肌肉力量同步均衡发展,理解关键部位环节肌肉力量素质的发展和相关肌肉对称的关系,重视短跑运动的专项力量训练过程中专项技术观念.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在"拉长—缩短周期"运动中肌肉离心收缩和向心收缩后的疲劳、损伤状况和下肢髋、膝、踝关节的用力特征,为运动训练和预防损伤提供理论参考。方法:11名健康男性受试者通过确立的疲劳运动模型进行力竭性"拉长—缩短周期"运动,通过测试肌电图、关节用力分布特征和关节力量的变化评价SSC过程中肌肉离心、向心收缩阶段的疲劳损伤特征。结果:1)SSC运动后,肌肉向心收缩期的能力迅速降低,运动后10 min左右恢复,在运动后2 d4、d基本保持在同一水平;而离心阶段呈现出延迟性降低的特征。2)既定运动模型中,制动和爆发用力的蹲起阶段,膝关节承受的负荷最大。3)肌肉离心收缩后EMG和CK活性都呈现延迟性恢复的特征。结论:力竭性SSC运动中的离心收缩更容易造成肌肉的延迟性疼痛,且肌肉疲劳后恢复较慢。肌肉在向心收缩阶段,没有出现的明显的延迟性肌肉疼痛和/或损伤。力竭性SSC运动中膝关节是承受负荷的主要关节;髋关节和踝关节表现出对膝关节运动能力减弱的补偿性增长,共同构成下肢完成技术动作的协调机制。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核心运动链的概念进行界定,认为核心运动链是由肩带、腰腹、骨盆和髋关节构成的一个整体,其包含的肌群范围由肩到髋,包括正面、两侧和背面能够稳定人体核心部位、控制重心运动、传递上下肢力量的肌肉系统。通过解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角度分析,对核心运动链诊断的测试仪器系统、测试动作、测试模式和测试指标进行了确定,并提出了测试分析思路。运用核心运动链肌力诊断的新方法对国家体操队两名重点运动员滕××和何××进行测试分析,同时与教练员及运动员本人进行沟通交流基本验证了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及该方法手段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口服肌酸蛋白粉等补剂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 ,补充肌酸提高运动员的无氧能力的研究普遍受到关注。众多文献表明 ,补充肌酸能提高短距离、动力性、高强度以及间歇性运动的运动能力 ,并认为补充肌酸增加体重的原因是因为肌酸可刺激肌肉蛋白质合成[1,2 ,3] 。针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材高大 ,但肌肉力量明显不足的问题。为提高少年男蓝运动员运动能力 ,尤其是无氧能力 ,在冬训期间 ,补充肌酸并同时服用蛋白粉、 5 90 1和 5 90 3中药组方 ,观察这些营养补剂对少年男篮运动员身体机能的影响。1 实验对象与方法1 1 实验对象1 9名少年男篮运动员 ,分为两组 :实验组 (N =9) ,肌酸用果…  相似文献   

14.
摘要:为研究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力量训练,对我国2名优秀女子短跑运动员备战全运会期间的训练进行跟踪,并运用文献资料法分析出短跑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的特征。在女子短跑运动员备战期间,根据短跑运动员下肢专项力量的特征、肌肉收缩的固定情况以及肌肉的收缩形式选择并设计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手段。研究表明,实验前后女子运动员髋、膝、踝三关节屈伸肌群肌力都得到较大幅度提高以及专项素质在一定程度上获得发展,表明在备战期间所选择的下肢专项力量训练手段具有较好的训练效果,能对女子短跑运动员的专项技术和运动成绩产生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述了延迟性肌肉疼痛的概念、与运动的关系,及其发生机理、防治方法的研究现状,进一步探讨了延迟性肌肉疼痛的适应性、离心收缩力量练习在延迟性肌肉疼痛中的特异性作用.  相似文献   

16.
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抓举技术的运动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三维运动分析手段对我国4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进行研究,深入分析运动员在抓举过程中膝关节角、髋关节角、躯干角和杠铃垂直速度随时间变化曲线的关系,揭示我国4名优秀女子举重运动员的抓举技术特征.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激活后增强效应(PAP)相关研究的综述,厘清PAP背后的生理学机制,阐明影响PAP的关键因素,以期进一步探讨诱发PAP的最佳策略,为我国教练员更好的应用PAP提供参考.研究发现,PAP的机制主要有肌球蛋白调节轻链的磷酸化、神经系统动员高阶运动单位数量增加和肌肉收缩时羽状角的改变.影响PAP的因素包括年龄和性别、肌纤维类型、肌肉长度、训练状态、力量水平以及肌肉激活形式等.其中年龄与PAP呈"倒U型"关系;不同性别之间,男性PAP优于女性;训练水平和力量水平越高,PAP越强烈.目前采用的激活形式主要有静力性最大自主收缩练习和复合性训练.PAP虽然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通过选择针对不同运动员最合理的诱导练习形式,掌握好PAP与疲劳的平衡依然可以最大程度的激活PAP.  相似文献   

18.
对掷标枪运动专项技术过程中相关肌肉用力特点及专项力量训练中的有关专项技术要求进行分析,得出:专项力量训练应突出髋部肌肉发力的始动作用和右脚主动的"扒地"运动,加强最后用力开始瞬间技术上的连续性和力量作用效果上的延续性;肌肉的预先拉长及相对延缓持枪臂的发力可以确保最后用力的顺序、层次和节奏;专项技术与专项力量训练要紧密结合,根据具体的训练目的确定相应的练习负荷。  相似文献   

19.
肌肉力量训练神经适应机制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量训练引起的肌力增加,神经系统起着重要作用,是力量训练研究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主要从运动单位募集、放电、协调与同步,力量训练中枢适应等方面对肌肉力量训练的神经适应特征与机制方面的研究进行分析与讨论,旨在阐明其研究的现状。运动单位募集遵循尺寸原则,不同收缩方式募集控制策略不同;运动单位放电率的变化对肌肉力量产生影响,但也存在不同的观点。运动单位同步与肌力的关系尚不明确,力量训练可以产生中枢神经系统的适应性变化,由于技术与方法的限制,这方面的一些问题仍需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20.
通过实验比较研究得出:益尔力口服液有利于提高力量、速度和耐力项目运动员的肌肉力量;并对益尔力口服液方剂设计依据和方解作了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