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汉字是世界上沿用至今的意音文字,其源头——甲骨文,便是世界上著名的象形文字之一。从图画文字到意音文字,汉字的象形特征作为造字基础在几千年中得以传承。而在当今"图像时代"的发展中,汉字的图形化也已成为汉字应用的一个重要版块,其中汉字的象形特征也是汉字图形化的一个重要基础。分析文字图形化中的汉字象形特征,对构建文字学与设计学等学科之间的桥梁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汉字产生以前,我们祖先是用绳子打结的办法来帮助人们进行记忆的,大事打大结,小事打小结。这个时期,史书上称为史前时期,就是没有文字记载的人类历史阶段。这个阶段经历了很长的时间,既然没有文字,自然也就没有书籍了。一直到原始公社时期,才逐渐产生  相似文献   

3.
汉字迄今是世界上流传下来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是世界三大古老文学中唯一仍在使用,且具有表意功能的文字.它作为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载体,对维护民族统一和谐功不可没.作为记录汉语的书写符号,为达到交流思想,相互了解的目的,人们必须遵守社会上约定俗成的习惯和书写规范.目前,青少年学生中乃至社会上用字混乱的现象已相当严重,这与一部分人对汉字的结构安排,部件构成及其变化规律把握不准有关.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讲行标准化使用汉字的教育就显得异常重要.一、现仍在使用的换位结构的汉字换位结构的汉字一般为合体字,偏旁所处位置不同,读音有别,意义也相差甚远.按其结构特点,部件变换主要有如下几种情形:1、上下换位.这类汉字指合体字中各偏旁完全相同,两个部件位置可以互换而构成不同的汉字.会意字所占比例较大.如:旮gā会意字旯lá会意字 指偏僻的地方:(方)角落  相似文献   

4.
《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搞好汉字规范工作给予了多方面启示:确立科学、明确的定义是做好汉字规范工作的前提;从特定阶段来看,汉字规范是稳定的,但从整个文字发展历程来看,汉字规范是需要适时调整的;对汉字进行规范,要充分考虑其特点;汉字规范工作应由政府倡导,有国家领导人参与。  相似文献   

5.
汉语与社会密切相关,汉字读音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不断演变。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汉字注音方法也在不断地发展演变,从古代的譬况法、读若(读如)法、直音法、纽四声法、反切法,到近代的注音字母,再到现代的汉语拼音方案,直至用国际音标为汉字注音,汉字注音方法经历了几个发展阶段,这些注音方法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6.
汉字是当今世界仍在使用的图形文字,对世界有一定的影响力。汉字运用到商业性标志中给商业社会不但增添了文化气息,而且还具有民族性。本文探讨的是汉字运用到商业性标志中的优势。  相似文献   

7.
汉字要缩小与汉语之间的距离,必须不断地调整其结构,随着汉语的变化而变化。从籀文到小篆的发展历史中,我们看到汉字改革应该突出汉字是音意文字的特点,兼顾到形、音、义三个方面,使汉字既能表义又能表音,而且使用起来方便、快捷。  相似文献   

8.
许多学者主张从表意到表音是世界文字发展的共同轨迹,认为汉字繁难,主张汉字拼音化.事实上若着眼于汉字服务汉语社团的现状,从汉字系统本身的表意特征、意化特征与汉语的内在适应性及其对传承文化的独特作用等方面来看,字符化的汉字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9.
仓颉造字的传说影响很大,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仓颉崇拜。从文字学视角看,汉代许慎的说法较为理性,他认为汉字是一定历史发展阶段的产物,这接近于文字产生发展的实际。从文化学视角看,仓颉造字说的文化势力在于它以神话传说的形式感召了后代世人的心灵,从而形成根深蒂固、旷世不渝的汉字崇拜情结。  相似文献   

10.
文字的发展是中国五千年文明中的明珠。汉字只是中华民族的一种“平面设计产品”,它是由点画构成的记录人类理念的平面设计,是供书写或类似方式处理的视觉信息符号。本文通过研究汉字在图表、书画中的作用,提出汉字中的平面设计应注意以下几点:提高文字的可读性;文字的位置应符合整体要求;在视觉上应给人以美感;在设计上要富于创造性。  相似文献   

11.
文字与文化密切相关。一方面,民族文化选择了文字,另一面,文字体现着民族文化。文字不仅起着传递信息的作用,同时还塑造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感知方式、思维模式,并导致不同的世界观。因此,了解了一个民族文字的性质,也就在一定程度上也就认识了一个民族的文化、精神实质。本文通过比较汉字与西方文字的特点,并分析中西文字对思维方式的影响,探寻外国学生学习汉字困难的深层原因,希望对汉语教师从事汉字教学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了解了东巴文字的特点、书写工具和艺术特点,并与汉字书法艺术做对比,可以看出东巴文字书法艺术受到汉字书法的影响以及它和汉字的区别和联系,有助于人们对东巴文字书法艺术的发展提出新看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先秦的婚姻习俗是汉民族发展的一条脉络,而汉字作为记录历史的符号,为我们展现了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先秦所拥有的丰富多彩的婚姻习俗。远在先秦时代勤劳聪明的圣贤们就已经创造出了一大批古老的汉字,如“姓、婚、妾、家、宾”等。这些古老的汉字都能够如实地反映出生活在先秦时代的人民所经历的婚姻习俗。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在中国文学史上,严肃的载道派文学作为正统的文学成为主流,直到清代都是这样。但是,可以说,具体的文学作品,表面上是载道派的,而实际上,则是在和言志抒情派文学的彼此交错中发展起来的。被用以作为中国文学表现工具的汉字,既是表意的文字,同时也是表音的文字。用这种汉字构成的语言形态被称为“孤立语”。  相似文献   

15.
刘文潮 《职大学报》2011,(5):88-90,101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更是文化发展的动力,汉字作为东方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创新和发展,因此创意字体在电视媒体、网络媒介、广告杂志、包装设计及书籍装帧、海报展示、标记设计等应用中,它不仅是传达文字冲击力的手段,同时也是画面构成形式美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适当的创意文字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16.
汉字部首的演变是与汉字形体演变相应的,经历了从古汉字阶段的小篆到隶楷阶段汉字的隶变、楷化,再到“五四”以后的现代简化汉字,《说文解字》、《康熙字典》、《辞源》以及新《辞海》、《汉语大字典》等工具书部首系统代表了各个历史时期汉字部首的结构特点。  相似文献   

17.
出土考古资料的刻划符号应分象形类和抽象类两种,从文字的性质看,中国文字起源于象形类的刻划符号和图案,而非抽象类的刻划符号。中国文字起源是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作为记录历史事件的文字功能来看,中国早期文字经历了从文字性符号、文字画到作为记录语言的文字符号系统的正式文字产生过程。从出土的陶器刻划符号和图案特别是出土的器物与殷墟甲骨文形体比较情况来看,中国早期文字性符号的起源是距今8 000—7 000年的裴李岗、大溪文化时期,距今5 000年之前的仰韶文化晚期是文字性符号的一个大发展时期。汉字体系的正式产生是距今4 500—4 000年之间的龙山文化时期,也就是传说时代的尧舜至夏初时期。  相似文献   

18.
汉字是中华文化之瑰宝,是开启中华文化巍巍大厦的金钥匙。中华文化之根在汉字,汉字是中华民族的灵魂,是中华民族永不磨灭的金光灿灿的身份证,但是高中阶段同学们的习作中却出现了为数不少的错别字。这篇文章主要针对中学生的错别字现象提出了新的纠错方法,即巧妙的运用造字法对错别字(主要是其中的形声字)进行了透彻的分析,使学生从字理方面对文字重新认识,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进而理解词义,彻底了解错字的根源,对纠正错别字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比英语文字所属的拼音文字与汉字在字形上的异同,我们基本推定英语母语者之所以在此环节上遇到困难,其原因主要是汉字内部结构较英语文字更为复杂,英语母语者缺乏按正确顺序观察和分析汉字内部结构的经验。  相似文献   

20.
我国汉字文化丰富多彩,是五千年灿烂文化的重要积淀,也是现代文明发展的重要文化元素。从繁体字到现代的简体字,充分展现了新时代背景下,我国汉字文化的演变及发展过程,是汉字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本文立足对现代汉字笔顺的研究,分析了现代汉字规范化发展中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之上,从强化汉字笔顺标准的绝对统一、完善《笔顺规范》内容等方面,阐述了强化现代汉字笔顺规范发展的措施,以更好地推进现代汉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