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山东农村金融市场的结构和特点,分析了抑制山东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因素,特别是农村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金融抑制、农村金融机构缺位和农村金融市场的需求不匹配的问题。最后,给出发展山东农村金融市场的对策建议:进一步放开和健全农村金融市场、推广农业保险、支持农村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利率市场化改革以及加大政府对农村金融的农业信贷支持等。  相似文献   

2.
农村金融体系由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两部分组成,其中民间金融在农村金融体系中占有主导地位。本文采用交易费用理论比较了农村正规金融和民间金融,指出农村民间金融产生的原因,进而提出我们对农村民间金融应采取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农村金融是现代农村经济的核心。相比城市金融发展状况,农村金融的发展已远远不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要求。培育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已成了农村金融体制最重要、最紧迫的改革和创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农村金融供给不足,农村资金外流加剧,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实力,损害了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对造成农村金融供给不足、资金外流的主要原因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就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的社会保障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大力发展农村金融机构对我国农村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阐述了金融改革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以及解决当前金融体系和农村经济发展问题的途径,并进一步澄清目前在金融发展方面需要克服的几个认识性问题,同时强调发展战略,经济发展阶段对城乡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现代农村金融体系使我国农民的收入水平逐年提高。当前我国农村金融的支持主要依赖农村信用社,其支农作用在多种原因下并不能得到完全发挥,这就为农村非正规渠道金融市场发展提供的可能。如何在非正规金融市场日益繁荣的情况下,有效保证正规金融市场的持续稳定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必须面临的问题。文章以河南省为例,分析了正规金融供给的特点和现存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依据在陕西、青海农村调研数据做实证观察,发现农村金融机构过高估计农村金融风险,对农村潜在经济机会估计不足。关系型融资在民间借贷与正规金融借贷中产生完全不同的效果,在前者降低了信贷风险,在后者却成为寻求金融租金的温床,本质差异在于两种金融机构的产权属性与激励兼容不同。与正规金融关系型融资联系,农村金融存在逆向选择问题,即贷款投放对象向有实力的基层干部或者农村富裕户集中,结果产生马太效应和加剧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农贷市场中赖账者未必是真正的贫困农户,乡村干部置身其中搭便车、寻租责不可免。农户作为原生态信用载体是农村金融改革发展的重要社会基础,但是需要重新构造农村金融机构体系和金融市场从而形成农村信贷活动的"信誉触发机制",在西部农村地区亟须果断地放开民间组建金融机构,政府职责是因地制宜制定与执行规则。  相似文献   

8.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中首次提出要建设普惠金融体系,以"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为着力点,推进金融精准扶贫,鼓励发展绿色金融。在新时期新形势下,普惠金融助力金融精准扶贫势在必行。本文笔者基于对佳木斯市连片贫困分县农村金融发展情况的实地调研,了解国家级贫困县普惠金融发展现状,总结当前国家级贫困县金融服务情况以及在普惠金融推广过程中存在哪些困境,并在此基础上探究普惠金融助力金融精准扶贫路径。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对著名的金融抑制论与金融深化论主要内容的回顾,以及东南亚国家金融自由化改革经验与教训的剖析,指出我国的金融改革必须以稳定增长的国内经济环境为前提条件,通过健全金融调控与风险管理体制使中央银行调控能力尽快成熟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渐推行金融自由化改革,走渐进式的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0.
文章通过分析我国农村金融体系的概况,进一步阐述了我国农村金融风险和监管的缺陷因素,从而总结出优化农村金融环境,创新农村金融理念;分散农村金融风险,创新风险控制模式;树立正确金融监管目标,夯实创新中坚力量;完善金融监管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方法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农村金融处于较为严重的抑制状态和被边缘化境地,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是,农村金融体系尚未健全,农村金融组织功能不够完善。本文拟运用系统理论的分析框架,对农村金融发展滞后的原因进行剖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多元竞争、功能互补、适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村金融体系的改革取向。  相似文献   

12.
采用1985—2011年我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分1985—1994年、1995—2003年、2004—2011年三个阶段,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虽然1985—2011年的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但2004—2011年的财政支出和金融发展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且财政支出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更大,效果更为明显;1985—2011年的产业结构优化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对外开放、通货膨胀和城市化进程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而2004—2011年仅城市化的系数显著为正。因此,近年来我国积极的财政金融政策对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应将更多的财政资源用于农业和农村发展,引导金融资源流向"三农",并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进一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析了政府过去在农村金融改革过程中出现的若干问题,认为中央提出的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才是我国农村金融改革的正确目标。根据现代农村金融制度的内在要求,各级政府在该制度的建立过程中应该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央政府应做好宏观层面的制度设计工作,而地方各级政府则应改善本地区农村金融机构的金融生态环境,积极支持中央对农村金融的各项改革配套工作。  相似文献   

14.
论合作理性与西部农村金融安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农村处于土地问题、政权结构与金融安排的制度松弛态,金融变迁的选择准则是既定目标收益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合作金融具备信息收集、产权与非正式制度约束等优势,符合成本最小化和风险控制原则.在我国西部农村地区采取合作金融的产权与组织安排有充分的理论与现实依据.目前农村金融改革有背离服务"三农"的倾向,在关于农信社内部管理、风险形成机制的认识上存在误区,对农信社实施中央与地方双层管理潜在有地方财政风险和道德风险.政府应及时推出相关政策支持内生化合作金融的发展,重新认识合作金融的集体所有制性质,采取措施增强农信社的资金聚集能力与竞争潜能.  相似文献   

15.
知识经济的发展一方面表现为知识对传统产业的高度渗透,另一方面表现为高新技术产业的迅速发展。知识经济使以厂房、机器、资本为主要内容的传统资源配置结构改变为以知识资本为主的资源配置结构。本文从知识经济与财务紧密相连的特点出发,简要分析财务理论与方法所受的影响和创新方向。  相似文献   

16.
本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广大农民越来越多地享受到改革开放的成果,农村面貌有了较大的改善。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国际金融危机阴影还没有摆脱,国际市场主要农产品需求萎缩,部分农产品出口受阻,加上国内经济增速放缓、内需减弱。畜禽疫情、旱涝、地震等自然灾害频发。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农产品价格波动频繁,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增收困难加大,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严峻挑战。为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必须尽快落实土地流转制度,消除城乡二元结构,扶持发展农村私营经济,鼓励城市工商企业到农村投资,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加大对农村经济的金融支持,从政策和制度上保障农村经济的持续协调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中国梦才能化作现实。  相似文献   

17.
在分析并校新形势的基础上,从思想、体制、制度、工作理念、流程、人员等方面,对财务管理进行了全方位的综合统筹设计,旨在使创新的财务管理,快捷高效地服务于学院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个体私营经济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作用日益重要,金融支持个体私营经济的现状却难于适应发展的要求。从金融服务的角度看,要有效地提升对个私经济的支持,首先是金融服务的观念要改进,其次是服务的方式和手段要更新,再次是要注意信贷资金安全性、流动性和灵活性的有效统一;只有金融服务的主动,才有双赢的局面。  相似文献   

19.
基于中国1981—2011年的样本数据,借助分位数回归方法考察城乡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以及其他主要因素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各分位点上,城乡固定资产投资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均最强,劳动生产率差异次之,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最弱。因此,金融发展规模和效率差异并不是我国当前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因素,而固定资产投资和劳动生产率的城乡差异才是其主要成因。当城乡收入差距处于高分位点时,金融规模和效率差异的影响均不显著;当处于中间分位点时,金融效率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负影响;当处于低分位点时,金融规模差异对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正影响。因此,缩小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应根据城乡收入差距本身所处的不同分位数水平采取差异化策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国家对管理会计越来越重视,要求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本量利分析法作为管理会计的一个重要内容,在现有理论中是为企业量身定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