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轮椅竞速100 m速度特征和速度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国内优秀男女轮椅竞速运动员进行的100 m测试和获取的数据,初步探明了100 m的总体竞速特征;并采用聚类分析对100 m全程进行阶段划分;用偏相关分析对阶段速度、全程平均速度的关系进行研究;制定了不同成绩下阶段速度分配表为训练提供模式目标。结论:轮椅竞速100 m的总体速度特征为全程速度处于上升期;100 m全程有三个明显阶段:起动段、起动加速段、加速段;各阶段速度对总成绩都有很大程度的影响;基于样本数据下的速度分配表在实践中有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以2002年全国皮划艇锦标赛1000m单人艇(WK1、MK1、MC1)比赛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综合运用文献资料、现场测试和统计分析的方法探讨了1000 m皮划艇单人艇比赛的竞速结构特征.结果表明:1)我国优秀运动员在1 000 m比赛中的分段速度结构特征是起航阶段(0~250 m)主要通过较高的桨频占据有利地位,途中划(250~750 m)主要通过降低桨频、提高划距、保持节奏进一步通过船艇速度,冲刺阶段(750~1 000 m)则力图通过桨频与划距的合理组合来取得优异成绩;2)不同比赛距离比赛中各分段时间、桨频和划距在专项成绩的相对重要性不同,在1 000 m比赛中第1、4段是非常关键的,这2个段落运动员的表现常常决定着运动员的最终成绩.  相似文献   

3.
以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男子100m板鞋竞速前2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从生物力学、运动解剖学的角度,分析途中跑技术动作的原理及技术动作之间的联系,以期清晰的掌握板鞋运动员途中跑阶段的动作结构、速度变化等特征,用于指导实际教学与训练,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身体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国产BFA-100人体脂肪仪,对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身体成分进行了测试分析,主要结论如下:随着运动水平的提高,我国优秀跨栏运动员的体脂百分比逐渐减少,瘦体重逐渐增多;男女跨栏运动员之间身体成分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瘦体重、瘦体重/身高与肺活量、立定跳远、立定三级跳远、深蹲与专项成绩呈正相关,与30m跑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具有非常显著差异。男女运动员相比,男子与瘦体重的相关系数均高于女子。  相似文献   

5.
田径速度性项群运动员体能结构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调查法和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分别对田径速度性项群体能主导因素的权重,以及身体形态、机能和运动素质的结构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专项中外优秀运动员的身高指数排序各不相同,男女运动员的指距-身高指数表现出明显的无规则分布特征;100m和200 m男子运动员的躯干和髋部形态更偏向于粗壮型,而400m和400m栏男女运动员的身体形态均稍偏向瘦型;去脂体重与运动成绩之间呈正相关,表现出训练水平越高去脂体重与体重/身高指数趋于增大;不同单项所需的运动素质具有独特的组合结构特征.  相似文献   

6.
以奥运会、世界锦标赛跳远前8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法、统计法和归纳法,对跳远决赛过程中成功率、各轮次最优成绩的频数、有效成绩的稳定性(变异系数)等反映跳远竞技表现过程稳定性的参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年来男女冠军成绩和前8名平均成绩稳定在一定区间;6轮次跳远成功率总体趋势是逐渐降低,前3轮成功率相对高于后3轮,女运动员下降得更为明显,男运动员在1、2、4、6轮表现出相对稳定的成功率;男运动员在6个轮次中最优成绩的频数没有明显差异,而女运动员在各轮次出现最优成绩的频数差异性非常显著;跳远项目有效成绩的稳定性总体较好,而且男女差别不大,参赛环境的变化对稳定性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主要运用Dartfish 5.5软件以25帧/s速度对北岛康介、汉森、谢智、范德伯格等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多届比赛的技术解析,分析不同竞技阶段的技术特点与技术风格.其结论如下:(1)保持较快划频的积极游进节奏是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取得成功的关键.(2)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技术表现出:身体位置高平,躯干、腰部与手腿动作配合协调;窄收腿、快收腿,窄蹬腿的腿部技术特点;宽划水、深划水的手臂技术的特点.(3)优秀男子100m蛙泳运动员游进时的重心水平速度变化呈现明显的"双谷双峰",运动员划手与蹬腿是产生推进力的两个主要动作,单个动作周期内最大速度产生在手臂内划阶段,但蹬腿的推进力冲量对速度的贡献要大于划手的推进力冲量.  相似文献   

8.
通过观察标枪、链球、撑杆跳三个项目优秀女子运动员冬训期间血红蛋白(HB)、血清总睾酮(T)、血清铁蛋白(SF)的变化规律,发现女运动员在冬训期间HB变化不大,均在正常的范围;血清总T呈上升趋势;而SF在整个冬训期间呈下降趋势。不同项目变化特点有差异,标枪和链球项目运动员的血清铁蛋白处于正常范围,但是撑杆跳项目的运动员SF整个冬训期间均低于正常值,提示训练虽然使运动员的铁贮备下降,但不是主要因素,饮食中铁摄入过少是引起缺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论文对20年来男子短跑成绩演变和1997年田径世锦赛男子百米成绩数据(100 m各个阶段的跑速、步长、步频、步数)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认为:世界男子100 m短跑成绩近20年稳步提高;世界男子100 m短跑运动员平均最高速度的产生段落在50~70 m之间,速度下降发生在90~100 m,下降幅度达4.72±1.23%;在冲刺阶段,大部分运动员步幅增大至最高水平,步频和步长高度的负相关,年龄与步长高度正相关,最高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百米成绩.  相似文献   

10.
速度节奏是影响体能竞速项目运动成绩的重要因素,以短距离速滑世锦赛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和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性别、运动水平和道次三个角度探讨了500m速度滑冰速度节奏的问题。结果表明:1)道次相同时,性别对速度节奏有一定影响,女子运动员的加速节奏快于男子运动员;2)对男子运动员而言,运动水平对速度节奏无显著影响;对于女子运动员而言,外道时,运动水平对速度节奏无显著影响,但内道时,高水平运动员比低水平运动员的加速节奏快;3)道次对速度节奏存在较大影响,内外道的差别主要在前后两个弯道,而性别对道次间的速度节奏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1.
以参加2009年全国健美操锦标赛的149名运动员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我国竞技健美操运动员运动动机中目标定向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竞技健美操运动员的任务定向、自我定向适中者多,高任务目标定向和低任务目标定向者少。2)男女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自我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但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P0.05);不同运动等级的竞技健美操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差异不显著,而在自我定向上健将级运动员得分高于二级运动员差异显著(P0.05);不同文化程度的运动员在任务定向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差异。3)性别和运动等级在任务定向和自我定向因子上均无显著的交互效应。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录像观察、数理统计等方法对2017-2018年短道速滑世界杯、世锦赛及平昌冬奥会中韩男子1500 m比赛进行分析,比较两国男子运动员的战术定位特征与滑行节奏差异。结果表明:(1)两国男队在1500 m项目上的成绩存在一定差距,韩国男队更佳;(2)比赛开始阶段的各圈滑行位置排名与最后名次关系不大,随着比赛圈次增加,两者间相关性增强;(3)韩国男子运动员在第1-10圈的位置排名并不靠前,但最后4圈处于领滑位置的概率高于中国男子运动员;(4)中韩两国男子运动员平均单圈用时差异主要表现在最后4圈且韩国男子运动员用时更短;(5)韩国男子运动员在决赛与非决赛阶段比赛总用时均比中国男子运动员短。结论:韩国男队在1500 m项目上更具优势,中国男子运动员在最后4圈对领滑位置的占领率较低且加速滑行与超越冲刺能力较弱。  相似文献   

13.
以17名优秀皮艇运动员为研究对象,观察并分析抗阻训练对其血液生化指标血睾酮(T)的变化特点,为今后科学训练及监控提供一些参考.方法:在训练周期内,定期测定T并对其的变化特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训练周期中,前3周的肌肉肥大训练后男女T值均上升,第3周T值与安静值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第二阶段爆发力训练及第三阶段肌肉耐力训练后男子T值与安静值相比差异显著(P分别为<0.05和<0.01),而女子的T值与安静值相比无显著差异(P均>0.05);不同阶段的抗阻训练对男女T值的变化都没有差异(P均>0.05). 结论:抗阻训练对男女T值的变化是不一致的,且不同训练效果的抗阻训练对男女T值的变化区别不大.  相似文献   

14.
对100 m跑血乳酸变化特征及速度训练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通过对74名不同水平受试者100 m跑和不同短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测定,发现受试者的训练水平对100 m跑后的血乳酸值有显著影响.不同训练水平受试者100 m跑后血乳酸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堆积.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糖酵解系统供能速率及其调节能力和机体的抗酸能力是100 m运动员加速能力、最大速度能力和速度耐力的限制性因素.不同段落重复跑后的血乳酸值在随着跑距的延长逐渐升高的过程中,存在着一个急剧升高的阶段.在本实验中,该阶段大约发生在运动6s~8s之间,选择血乳酸急剧升高之前的段落进行大强度重复跑,对发展速度素质更为有效.  相似文献   

15.
对射箭运动员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采用美国心理学家斯皮尔伯格(Spielberger)的状态-特质焦虑调查表(State-Trait Anxiety Inventory: STAI)对我国102名射箭运动员的特质焦虑和状态焦虑进行了初步研究.经T检验、方差分析、多重比较表明,男女射箭运动员的临赛状态焦虑与特质焦虑相比,前者明显上升;女运动员与男运动员比较,上升幅度更大,差异在0.05显著水平;不同等级运动员间,状态焦虑的上升幅度随运动等级的升高而降低。  相似文献   

16.
对击剑运动员比赛心率、赛后血乳酸和血清CK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全国击剑冠军赛期间,测定了27名国家队运动员比赛心率、赛后血乳酸、血清肌酸激酶和血尿素,以了解击剑运动供能特点、运动员参加比赛后机能变化,为训练实践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1)在半决赛和决赛时运动员赛后血乳酸显著高于之前场次(p<0.05),1/16比赛男女运动员赛后血乳酸为接近半决赛(p>0.05),1/4赛后血乳酸在所有场次中最低,显著低于半决赛和决赛(p<0.05);2)同性别不同剑种心率分布比较,男运动员在90%~100%HRmax分布从高到低依次为男重、男花和男佩;女运动员从高到低依次为女花、女重和女佩(p<0.05);3)赛后CK、BU均显著高于安静状态(p<0.01),男运动员显著高于女运动员(p<0.05),经过12 h的恢复后,次日晨运动员CK、BU均未恢复到安静状态(p<0.01)。说明击剑运动的主要供能途径是ATP-CP和糖酵解系统;佩剑为典型的ATP-CP供能,花剑和重剑对糖酵解系统供能能力有更高要求;个人赛后运动员经过12 h后机能并不能完全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与速度、距离、角度和角速度等运动学参数的相关性,探讨其动作运动学特点,为跳远科学训练提供生物力学依据.方法:德国SIMI—Mo-tion9.01三维录像系统分析了第十二届全运会男子跳远决赛录像,比较了国内外优秀运动员运动学参数,将国内(n=7)跳远成绩与助跑、起跳阶段运动学参数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1)助跑阶段:国内组倒6米平均速度、倒2步速度、倒1步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倒3步步长、倒2步步长均值非常显著小于国外组(P<0.01).倒11米-倒6米的平均速度、倒6米内平均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倒1步速度、倒2步速度与成绩呈高度显著正相关;(2)起跳阶段:国内组着板角、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和腾起垂直速度均值显著小于国外组(P<0.05),而水平速度损失率显著大于国外组(P<0.05).起跳过程髋转动角、摆动腿平均角速度、腾起速度与成绩呈中度显著正相关,而腾起水平速度、腾起垂直速度与成绩呈低度显著正相关,起跳时间与成绩呈高度显著负相关.结论:增加起跳前步长、步速、着板角,提高起跳过程摆动腿摆动角速度、腾起垂直速度,降低水平速度损失率是提高我国男子跳远运动员成绩的重要运动学因素.  相似文献   

18.
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与运动项目和运动水平的关系.采用自编运动员自我监控能力调查表,对100名男女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所得数据在SPSS for Windows 11.0软件下进行了统计处理,结果发现:不同项目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方法性上存在显著的差异,主要是因为其所属项群不同.不同水平运动员的自我监控能力在执行性上存在差异,主要是国际级健将与其他等级运动员之间在执行性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9.
采用"时间-运动"分析法对中国女子手球队不同场上位置运动员在模拟比赛、4打4训练、6打6训练、半场传射训练中的不同维度负荷进行比较,探讨使用不同训练方法的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的加速、减速、左右变向、跳跃的负荷特征。结果:模拟比赛中运动员的累计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半场传射训练和6打6训练。模拟比赛中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加速负荷、减速负荷与4打4训练相近,而高于6打6训练和半场传射训练,其中加速负荷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低强度加速上。4种训练方法中各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左右变向负荷呈现出模拟比赛高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及6打6训练的特征。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跳跃负荷与模拟比赛相似,高于4打4训练、6打6训练;6打6训练中底线运动员和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低于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模拟比赛;半场传射训练边锋运动员跳跃负荷显著高于4打4训练和6打6训练,其中中强度跳跃负荷和高强度跳跃负荷差异非常显著;模拟比赛中底线运动员中强度跳跃负荷最高。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专项训练时的变向负荷比例较高,但强度较低,高强度变向比重低。结论:参考各场上位置运动员不同强度跳跃、变向、加速、减速的负荷,更接近比赛的训练方法是4打4训练,半场传射训练的外围运动员、边锋运动员的跳跃负荷和底线运动员加速负荷训练上有一定优势,而6打6训练在各场上位置运动员的不同维度负荷的不同强度训练都较弱。建议:要加强高强度变向和加速能力的训练、不同训练方法的组合及精细化训练负荷的监测,明晰4种训练方法的负荷特征,优化中国女子手球队专项技战术训练的运动负荷,以提高中国女子手球队运动员专项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相似文献   

20.
女子100m栏的成绩取决于运动员的平跑速度、过栏按术及跑与跨的衔接能力。运动员的栏感和比赛的适应能力又是成败的关键。本人在10多年女子100m栏的教学与训练中,摸索出一套简单易行、切合体院学生实际的适应性练习,10多年实践证明,这种适应性练习对提高100m栏的成绩,效果是显著的(我院女子100m栏在全国性大赛中连续五次获得冠军)。本文对100m栏适应性练习的研究,供同行教学与训练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