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对于民事案件的上控,清代有着严格的制度。上控既要符合大清法律的规定,又要符合各地"状式条例"的要求。在审理上,上控案件既有和息结案,也有审理结案。而上述内容又决定了清代民事上控制度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泰国于1995年加入WTO后,进一步完善了知识产权法律制度。为有效解决知识产权侵权问题,泰国建立了知识产权及国际贸易法院,审理知识产权侵权纠纷民事和刑事一审案件。该法院在法官制度、审理程序、证据制度、诉讼保全、救济方法等方面与普通法院有很多不同点。为了快速解决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减轻纠纷当事人的经济负担,泰国知识产权局建立了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制度,依据专门的知识产权仲裁和调解规则处理纠纷。泰国知识产权侵权纠纷处理制度对我国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我国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方面可借鉴泰国的一些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的违宪审查权是其审判权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违宪裁决对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及其下级法院以及案件当事人有拘束力。德国联邦宪法法院的违宪审查权独立于德国普通法院的审判权,是一种监督立法权、行政权、普通法院司法权的政治性权力,它的违宪裁决具有普遍的拘束力。  相似文献   

4.
民事简易程序,是指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审理民事案件所适用的一种简便易行的诉讼程序。司法的公正与效率是21世纪人民法院工作的一个永恒主题,其基本内涵是人民法院的全部司法活动,做到审判公正、程序合法、审限严格、裁判公正、依法执行。而简易程序的设立就是要体现立法者的追求,进而实现宏观的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5.
试论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中的法律适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法律体系中法律适用较混乱的情况,在分析我国现行几部调整船舶油污民事法律关系的法律及《国际油污损害民事赔偿责任公约》之后,从国际条约法和国际私法角度阐述法律的适用问题.最后得出结论:在我国船舶油污民事赔偿责任案件的审理过程中,法院应严格根据我国相关法律中的冲突规范指引找到正确适用的准据法,并应严格适用该准据法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6.
法院调解与审判的关系,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调审程序合一;民事审判权的主导性运作方式是调解;偏重调解构成了我国民事审判程序的主要特征,使我国的民事审判方式成为"调节型"的。但是,笔者同意学者王亚新的观点:在新的社会条件下,"调解型"审判模式的根本问题在于,审判人员总是以每个案件的处理要根据具体情况,都可有其独特性的过程和结果来对抗一切怀疑与批评,与此同时,他对任何一个案件的处理也总是有可能不断地受到怀疑与批评。基于以上分析,笔者认为,由于社会日新月异的变革,必须根据一种新的方式方法来重构我国民事诉讼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7.
审判权的限度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法院审判权作用的范围和法官独立行使审判权时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的界限。审判权的作用范围受国家宪政原则和社会发展程度的影响。法官的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除了确定法官个案解释与自由裁量权的界限,使得法官得以"慎独",还应当建立确保法官严格依法裁判的保障与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在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中,尤其是面对证据繁杂的情况,案件中待证事实中关键部分常会出现非真非假的灰色地带,即"真伪不明"状态。这种状态的主要表现:对于主张权利一方,法官无法做出确证;而对于抗辩一方,其提出的抗辩理由又不足以使自己的观点完全成立。本文将以相关典型民事案件为例,以事实真伪不明的状态下采取何种方法解决,分析民事审判中经常用到的证明责任分配、事实推定、高度盖然性优势等积极裁判方式,评价其特点、作用和适用条件。  相似文献   

9.
民事答辩状,是指民事诉讼中的被告针对原告的起诉状,民事被上诉人针对上诉状,被申请人针对申诉状中提出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答复和辩驳的书状,这种书状具有下列特征:①必须在法定期限内提出;②必须是民事案件的被告、被上诉人或被申请人提出;③必须是针对民事起诉状、民事上诉状或民事申诉状的事实、理由及诉讼请求进行答辩。  相似文献   

10.
低水平的法学教育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必须加强校外实践基地建设。一味追求实践基地的数量,是极其错误的行为,应当将基层法院和检察院作为实践基地建设的重点,构建高校一法院和法官一教师新型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充分利用法院的审理资源,要求学生自主旁听,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将学生融于最真实的矛盾处理环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诉讼调解权是法院的一项司法权力,秩序是法的重要价值之一,法作用于社会,其最终目的在于维系和谐而稳定的社会秩序。不同时期,秩序的维系力量是不同的,市场经济条件下,契约自由精神的弘扬与民众对权力的排斥,是诉讼调解存在的社会基础。但当前,在“政治---司法”逻辑下,司法承担着“维稳”的政治压力,法院及法官为了“政治业绩”而盲目追求调解率,导致诉讼调解的异化。制度层面,司法政策是法院顺应政治潮流的制度“出口”,是规范诉讼调解的主要渊源,这将造成司法政策事实上“绑架”了民事诉讼法,并“左右”着整个民事诉讼。  相似文献   

12.
在中国民法史上,典权制度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最初,典权制度以习惯法的形式存在于民间;清代,典权制度散见于大清律例、户部则例中;清末修律时,“一草”对它只字未提;民初,“二草”将典权制度列为专章,但与不动产质权相含混;《民国民法典》对典权制度进一步完善;新中国成立后,典权制度再次沦为习惯法。考察典权制度在民法史上的立法状况,关注其命运变化,分析其存在的独特价值,也许能为当前中国的法制建设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3.
2016年,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互联网直播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直播服务的提供者与使用者应签订服务协议。然而,各地法院在认定协议性质时却出现分歧,其究竟构成民事协议还是劳动合同众说纷纭。不同的认定结果会对当事人造成不同的影响,因此在认定时,须衡量多方因素,不可简单依据传统劳动关系的认定方法进行认定。  相似文献   

14.
公开审判制度具有双向互动的工作属性,一方面人民法院是主导者,另一方面广大公众是直接的感受者和监督者,这两方面缺一不可。目前我国法院重单向公开轻双向互动,公众旁听权保障不力。当前公众参与程度不高,主要原因是观念上不够重视和旁听成本过高。只有建立旁听保障制度,降低旁听成本,才能促进公众参与,从而真正落实公开审判制度。  相似文献   

15.
超越二元对立: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新型关系探析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的关系问题是宪政民主的核心问题。西方思想史上的自由主义宪政论者把二者的对立绝对化,由此陷入二元对立的思维范式。超越二元对立的前提在于,运用人类政治智慧对二者的关系合理定位。在利益多元化的当今社会,通过合作治理,有可能走出公民权利与政府权力二元对立的困境。  相似文献   

16.
跨国代孕问题中本国法院往往以外国裁判违反法院地国的公共秩序为由,拒绝承认外国法院承认父母子女身份的判决。这种做法有滥用“公共秩序保留”制度的嫌疑,也不符合“最大保护儿童利益”的要求。因此,应当在跨国代孕问题中对公共秩序的适用予以限制;同时,应当对意愿父母的资质进行审查并严厉禁止商业代孕行为。  相似文献   

17.
自从新的诉讼费用交纳办法实施以后,法院的受案数量大幅上升。很多法院面临着案件数量多和司法力量相对不足的矛盾。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在于充分发挥诉讼外纠纷解决机制的作用,通过诉调对接将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相结合,充分发挥诉讼调解与其他调解的优势,提高司法解决纠纷的效率。  相似文献   

18.
虽缺乏相关法律依据,调解作为一种纠纷解决方式在法院却得到广泛的运用,调解结案率甚至一度成为法院的工作指标。调解何以如此大行其道,它到底该不该被当下的行政诉讼审判实践所接纳,如果可以,调解与审判该如何衔接。此外,调解如要作为一项制度存在,它本身的价值基础是什么,现实中大量的法院调解活动是否已背离了调解制度设计本身的初衷而发生了异化,此种情况下,该如何规制这种异化的调解活动。这些即是本文要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民权对官权的监督制度作为中国古代行政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巩固皇权统治、维护专制集权及惩贪反腐、整饬吏治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民权对官权的监督制度存在着自身的矛盾性与不可克服的弱点,以及受当时历史背景的影响,民间的监督与制约作用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古代民权对官权的监督制度蕴含着丰富的行政监督思想,对现代公众对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监督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和现实启示。  相似文献   

20.
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离是民主政治的产物。市民社会这个概念冲击着我国的法学研究,市民社会概念之演变表明它可以在不同的层面上使用。它既可以作为一个基础性概念,又可以作为民商法学研究中具有一定技术性的概念即仅指相对独立的私人生活领域。现代市民社会的法治蕴涵主要体现在:主体是“市民”而不是“公民”,传统意义上的“农民”不属于市民;意思自治是依法自治,是市民社会的基本理念;民法是市民社会的一般私法,它推动中国市民社会的发达,并形成中国法治的天然基础;市民社会是制约政治权力因素,但其与政治国家又是一个辨证发展过程,真正的法治社会应是二者的辨证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