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养成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5  
如何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 ,仍是学校体育界急需深入探讨的一个重要学术问题。影响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有诸多因素 ,而养成体育锻炼习惯是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关键。体育的突出特点 ,就是要求亲身参加实践———体育锻炼 ;因此 ,在学校体育中 ,坚持进行养成教育是培养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中心环节 ;通过养成教育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的具体目标之一 ,是指导学生建立起适合自己的科学的健身方案。  相似文献   

2.
学校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在我国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是十分重要的,这类学校已把如何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列为素质教育的重点。  相似文献   

3.
学生体育健身方案,是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以体育锻炼原理、原则与方法为指导,经过较长时间的实践与摸索,逐渐形成了一套适合自己的、比较科学实用且能持之以恒的健身方案。学生实施体育健身方案,实际上是学生长期接受系统体育教育与进行体育锻炼实践的具体成果,也是学生体育综合能力的具体体现。因此,把实施学生体育健身方案列为整个学校体育教育目标之一,这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都是很有意义的,是值得再进一步深入探讨的重要问题。如果说这个观点能够确立,则很可能会对学校体育教学大纲的制订与修改,以至于对学校体育的发展产生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体育活动不单纯是青少年在发育期身体发展的手段 ,而且是贯穿人们一生的生活内容。因此 ,“终身体育”已引起世界各国的关注。学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也将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 ,使学生终身都能自觉独立地进行身体锻炼 ,以增强体质。所以学校体育改革要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归宿点。  相似文献   

5.
论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教育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在高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迫切性十分明显,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也必须把终身体育教育放在一个重要位置.高校体育教育应当抓住有利时机对学生进行体育锻炼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这样才能为深化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合格人才的需求服务.  相似文献   

6.
学校体育促进学生身体发展,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培养学生体育能力,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能够使学生受益终身.通过文献分析法、观察法和综合分析法对体育教师的素质高低、学生自我锻炼能力的培养、学生热爱体育满足感的形成、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教学手段的多元化、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等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必要因素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学校体育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路径.  相似文献   

7.
高校体育教育与终身体育关联分析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在国家推行素质教育并实施全民健身计划的今天,在高校体育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迫切性已十分明显,高等学校体育教学应当也必须把终身的内容灌输与习惯培养放在一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8.
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关键性阶段 ,对学生加强终身体育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对学校终身体育教育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的基础上 ,提出了加强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是奠定其终身体育的基础,只有使学生真正具有了体育意识,才能实现大学体育与社会体育接轨和《全民健身计划》提出的目标。本文通过论述体育意识,终身体育习惯的涵义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体育意识的途径和方法等,以达到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高职体育教育在蓬勃发展的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越来越凸现出其重要性。终身体育的培养基础在学校体育教育。改进高职体育教育,加强高职体育教材的建设,对培养高职学生终身体育的能力和习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创建与"终身体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审视现代健康观与健康决定因素的基础上,研究认为:社会环境深刻影响个人行为及生活方式,并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学校体育不是学生体质健康的权威;把握健康因素,和谐发展学校体育.提出创建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实现"终身体育"目标:实现"终身体育"应以形成科学体育生活方式为核心;学校"体育健康促进"将成为实现"终身体育"的有效策略;阐述学校"体育健康促进"模式的内容构成和组织功能构成;分析介绍了PRECEDE-PROCEED理论模式的应用.  相似文献   

12.
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同是我国全民健身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体育,是学生从学校走向社会的转折点,是连接家庭体育和社会体育的重要中间环节。社区体育,则是作为全民健身计划实践的载体,在推动《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进程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如果能使二者有机结合并共同发展,将能推进学校与社区双方全民健身运动向纵深发展,提高双方的健身意识和健身质量,共筑一座互动、互利、联动共享的通向终身体育的桥梁,构建一个学校体育与社区体育互动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13.
终身体育是提高中华民族整体素质的必由之路。在我国正由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阶段,必须坚持社会体育、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的协调发展,重视家庭体育的作用,树立终身体育崔,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相似文献   

14.
体育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学校体育工作的中心环节。通过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课程认知的调查,提出要把学生放到第一位,结合各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取长补短,给大学体育课程以正确的定位,把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有机结合起来,以促进全民健身运动的开展,将体育真正融人大学生们的生活中去。要让学生得到体育锻炼的同时,更加了解体育的历史、体育的文化、体育的价值,充分挖掘大学生们潜在的体育意识和能力,就要加强传承体育文化,培养他们终身的体育意识。  相似文献   

15.
从生涯体育的形成和发展,以及生涯教育的概念引入,提出可结合两者之所长,将生涯体育教育融入我国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探讨生涯体育教学的实现方式,分析阻碍生涯体育在教学中应用的因素,提出在生涯体育教学实践中可供运用的诸多举措,包括:用生涯体育来转变传统体育观、转变教师教学中的绝对主体角色及运用生涯体育的理念合理配置体育课程等。研究表明学校的生涯体育教育在激发学生自主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培养学生的体育情感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协助个人体育能力终生发展、适应未来环境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实现体育强国梦,学校体育教育必须和身心健康教育、与个人和社会发展联系起来,必须和社会体 育接轨融合。需要体现“以人为本”理念,着眼于人的全面和谐、终生发展;增强学生对延伸和拓展科学 锻炼的实际功能的再认识,把科学体育锻炼作为相互融合的载体;建立一种以高校为中心辐射到家庭、社 区的综合立体保障机制即学区体育模式,有效促进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的相互融合,共同发展,达到资源 共享、职责明确,形成学校、家庭和社区的合力。  相似文献   

17.
试论学校田径运动会的改革与发展方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田径运动会是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提倡娱乐性和趣味性,向着有利于参与者提高身体素质,增强体质和健康水平,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终身体育思想的方向发展。淡化过去单纯以"学校体育明星"竞技性项目的比赛为主,克服内容单调,形式过于陈旧的现象,应抓住群体,扩大参与面,使田径运动会更好的适应当前学校体育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8.
自体育课程研究进入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以来,中国学校体育教学的主要目标与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还是"运动技能教学",一直是中国学校体育研究领域争论的问题。为解决体育课程"增强学生体质"的问题,中国学校体育史上曾出现过许多不同的理论假说,包括"2-1=1"策略的"体质教育论"、"1+1=2"策略的"课课练"、"2-1=2"策略的"运动技术健身论"及"1+X=?"策略的"健康教育论"。上述理论假说在不同年代的中国学校体育理论研究中各有侧重,各有缺陷。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课程不仅应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使青少年学生在体育课和课外锻炼中增强体质"作为理论研究和实践改革的重点,还应将"增强学生体质"作为评价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指标。为使中国的体育课程教学实践能增强学生体质,应在以下几个方面着力:1)以精准监测、精准分析、精准干预的"体质提升三精准"作为体育课程的增强体质导向;2)开发有效的、有趣的"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游戏";3)普及"体育趣味课课练";4)提高体育课程的教学质量;5)强化"学科融合""课内外结合"及"家校结合"。  相似文献   

19.
终身体育是现代人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也是学校体育追求的目标。培养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参与动机,培养学生的身体锻炼习惯,是学校体育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的有效途径。就一些激发学生兴趣的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0.
高职院校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与模式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职体育是终身体育实施的基础和重点,是培养社会所需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我国很多高职院校忽视体育礼仪教育,造成学生体育礼仪教育的缺失。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高职学生体育礼仪文化教育进行研究,针对传统体育礼仪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礼仪教育的三种发展模式,旨在为体育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