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薄膜制备过程中溅射靶材的利用率很低,导致薄膜材料制备成本很高。以自制的高纯度纳米晶镍锌钴/二氧化硅复合铁氧体粉体为原料,冷等静压后高温烧结制备得到铁氧体复合靶材。用XRD、EPMA和SEM分析靶材的化学成分和微观形貌。结果表明:靶材为镍锌钴铁氧体和二氧化硅的复合材料,收缩率达14.37%,能在高真空多功能磁控溅射仪正常工作,并成功制备得到性能良好的软磁薄膜。整个制备过程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可行,大大降低了靶材的制备成本。  相似文献   

2.
任何物质在磁场中都能够或多或少地被磁化,象铁、钴、镍那样能够被强烈磁化的物质,叫做铁磁性材料。铁磁性具有温度效应,在某一温度之下,物质具有铁磁性,在这一温度之上,物质的铁磁性转换为顺磁性,顺磁性材料在外磁场中的磁化很弱。这个转换温度叫做居里点,不同铁磁性材料的居里点不同。 关于磁体在高温失去磁性的现象,实质上就是铁磁性材料到达居里点后转换为顺磁  相似文献   

3.
文章采用水热法在具有三维空间结构的碳纤维纸上制备了不同形貌、尺寸的低维氧化钼纳米结构,并对其进行碳化处理,获得碳化钼纳米结构。发现碳化钼电解水析氢性能优于氧化钼电解水析氢性能,且在水热温度160°C、水热时间6h和前驱体钼酸铵(AHM)溶液的浓度10%条件下,获得的碳化钼纳米结构的电解水析氢性能最优。  相似文献   

4.
钼镍共生矿经酸溶分解后,采用沉淀分离法,分别对钼镍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以改性镍钼作催化剂催化水杨酸(2—羟基苯甲酸)和醇进行酯化反应,合成了水杨酸酯。在一定条件下,酸醇物质的量比为:n(C_7H_6O_3:n_((ROH))=1:1.5,催化剂用量为4%,反应温度为回流温度(110—130℃),反应时间4.5h,酯回收率达98%。  相似文献   

6.
对于任何铁磁物质都有一个特殊的临界温度,高于这个温度,铁磁物质就失去铁磁性,变为顺磁性,这一性质是由法国物理学家居里所发现,因此这个临界温度称为铁磁物质的居里点。不同物质的居里点的温度不同,例如,铁的居里点是769℃;镍是358℃;钴是1131℃。关于居里点的知识,一般在电磁学教学中都作讲解,为了加深学生的理解,特制作了一个较为生动地演示铁磁物质居里点的教具,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用ICP-AES法测定尖晶石型铁氧体中铁、镍、硅、锌、钴等元素的分析方法。重点研究了试样制备方法,试样用氢氧化钠熔融分解,各元素选用最佳光谱线和合适的工作条件。实验结果表明,测定数据的结果令人满意,方法快速、简便、准确。  相似文献   

8.
本文合成了5—(2,6—二溴—4—硝基苯偶氮)—β—萘酚(DBNAN).研究了在AES表面活性剂存在下,在pH=5.0缓冲介质中,新试剂与锌、铜、钙、铅、镍、钴的显色反应.  相似文献   

9.
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晶型和晶粒尺寸的氧纳米化铝纳米薄膜;通过XRD及AFM分析表征了烧结温度对纳米氧化铝薄膜的晶型及颗粒尺寸变化的影响。在900℃烧结时,氧化铝结构薄膜样品以非晶相和γ-Al2O3共存,颗粒尺寸50纳米;当烧结温度为950℃时开始向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几乎不变,有小颗粒生成,1050℃时基本完成θ-Al2O3转变,颗粒尺寸15纳米,1200℃时基本完成向α-Al2O3的转变,颗粒尺寸20纳米,在晶型转变过程中其晶粒尺寸由大变小而后再变大。  相似文献   

10.
采用电解沉积技术制备出无孔隙、无污染、微观应变很小的 理想 "纳米晶体单质Cu样品.对电解沉积纳米晶体Cu进行冷轧处理,首次发现纳米晶体材料具有室温下的超塑延展性,在冷轧过程初始阶段样品有少量的加工硬化,当变形量达到一定程度时(ε >80 0 % ),加工硬化效应消失。恒定的晶粒尺寸,恒定的位错密度,以及恒定的硬度值,说明纳米晶体Cu的塑性变形机制由晶界行为所控制,并非位错运动机制。系统的研究了纳米晶体中微观应变对其热稳定性的影响,发现随纳米晶Cu样品中微观应变的增加,晶粒长大的起始温度升高,而微观应变释放的起始温度下降.  相似文献   

11.
采用前躯体煅烧法制备了无机微/纳米材料Cr2O3.利用有机碱的缓慢水解,用无机盐铬源,在水和乙醇或者其他混合溶剂中进行水热反应,首先制得前躯体Cr(OH)3,然后通过煅烧得到Cr2O3微/纳米粒子.通过对比实验,发现影响前躯体和最终产物尺寸大小的主要因素是所使用的有机碱(沉淀剂)的种类.对前躯体采用红外光谱(IR)和热重分析(TG)进行了表征,对产物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2.
我们有理由认为,开放教育资源(OER)对发展中国家大有裨益,甚至比对发达国家更有利.正因为如此,在支持可持续发展目标4提到的教科文组织教育目标方面,开放教育资源发挥着重要的变革性作用.人们利用开放教育资源,为生存环境艰难的人们增加学习机会,解决成本、质量和公平的问题.开放教育资源是可以公开获取的,不受授权限制,可以提升质量,因而他们可以促进国内外教师和院校之间的内外部合作,确保知识获得和学习的公平.目前,各教育部门正在积极应用开放教育资源,包括素质教育、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以及移民和难民教育(具有先前学习评价和认证).开发开放课程、开放教育资源有助于提高教育质量.最重要的是,开放教育资源是数字化的,世界经济是数字化的,学生必须学会如何在数字环境中工作和娱乐.  相似文献   

13.
以草酸共沉淀法制备(Y,Eu)2O3为前驱体,对比六种沉淀条件对前驱体形貌的影响,其中在沉淀过程中添加氨水并用双加料的方式可制备出形貌上优于商用前驱体,其粒度呈正态分布;通过调节草酸过量的量、沉淀过程中添加氨水的量、合成温度及草酸浓度等沉淀条件可控制前驱体D50在2.5~8.0范围内变化。  相似文献   

14.
利用乙酰丙酮铟为前驱体,甲苯溶剂热方法制备了具有级次结构的新型花状立方氧化铟,纳米花由粒径为3-5 nm的纳米颗粒组成。通过X-射线粉末衍射(XRD)技术、红外光谱(FT-IR)、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等技术对其进行了表征。这种In2O3花状纳米结构具有独特的发光性质,发射中心分别处于438 nm(蓝)、546 nm、569 nm(黄)、618 nm(橙)处。  相似文献   

15.
在钛酸锶钡(BSTO)与质量分数为55%的MgO混合的基础上,进行了Al2O3掺杂的系统研究.随Al2O3掺入量的增加,BSTO/MgO材料的介电常数减小明显,损耗先减少后增多,调谐性先增大后减小,但过量的Al2O3掺杂使得材料的调谐性降低.当Al2O3掺杂量为mol(Al2O3)=0.5%时,介电损耗达到最小,为2.0×10-3(10KHz),介电常数调谐性达14.1%(4kV/mm).利用电介质理论分析了Al2O3对BST/MgO材料介电性质的改性机理.  相似文献   

16.
在不同的基材上采用两步法制备聚酰亚胺薄膜,在电子拉伸实验仪上考察膜的附着强度,在MM-200摩擦实验机上考察膜的摩擦性能,通过SEM观察PI膜表面磨损形貌以及转移膜形貌,测量了不同的成膜基材的硬度。实验结果显示,在A3钢镀Ni基材上制备的聚酰亚胺固体润滑膜具有最好的附着强度和摩擦磨损性能。  相似文献   

17.
采用特制的带有九根采气管的二室根箱系统,采集和分析根箱中九个不同部位土壤空气中N2O的浓度,结合使用:1)具有选择性的硝化抑制剂,包括低浓度的C2H2和DCD,可研究在不同NH4+-N水平下的硝化过程及其对N2O气体释放的贡献;2)高浓度的C2H2,抑制反硝化过程中N2O到N2的还原,可研究在不同NO3-N水平下的反硝化过程及其对N2O气体释放的贡献。同时还可研究NH4+-N、NO3-N转化及其释放N2O气体的时间和空间变异性和植物对它们的影响。根箱系统结合使用抑制剂的方法,是研究土壤氮素转化过程、N2O气体释放和植物对它们的影响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化学多元醇法合成Gd2O3:Tb^3+纳米粒子,通过对NaOH的加入速率的控制,能将纳米粒子的直径从1-2nm能增大到4nm。利用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分光光度计对Gd2O3:Tb^3+纳米粒子的形貌和尺寸、发光进行表征分析。结果表明:分多次加入NaOH比一次性加入NaOH能获得更大尺寸的Gd2O3:Tb^3+纳米粒子。  相似文献   

19.
利用简单的手性有机配体L-酒石酸成功地合成出了一系列类似DNA螺旋构型的左、右旋的一维链状聚合物:{A[Mo2VIO4LnIII(H2O)6(C4H2O6)2]·4H2O}n (Ln = Sm, Eu, Gd, Ho, Yb, Y; C4H2O6 = L- 或 D-酒石酸; A = NH4 或 H3O)。通过水热法,巧妙地把传统的钼氧单核{MoO4}、双核{Mo2O7}以及{Mo8O26}等结构单元,通过有机配体配位的过渡金属单元交错地连接成零、一、二、三维的一系列结构新颖的化合物,这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可以容纳客体小分子的隧道或空穴,如 [Cu(4,4’-bpy)]2MoO4·2H2O,[Cu(4,4’-bpy)]2Mo2O7,[Cu(4,4’-bpy)(Hnic)(H2O)]2Mo8O26等。首次利用水热法合成出了含稀土的杂多酸类化合物,[Gd(H2O)3]3[GdMo12O42]·3H2O。该化合物是由Silverton-型的 [GdMo12O42]9- 阴离子和配位的Gd3+ 阳离子组成的。在[GdMo12O42]9- 离子中首次把顺磁性的钆(III)离子引入到该构型的中心,并且通过九配位的钆(III)离子把它们连接成具有介孔结构的三维网状化合物。该化合物的获得为今后合成类似化合物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例。在水热法合成出的化合物,[Cu2(C8H6N2)2(C7H6N2)]2[Mo8O26] 中,首次捕捉到喹喔啉的氧化产物苯并咪唑,证明了在水热条件下含氮的芳香杂环类的有机配体可以被二价铜氧化,其氧化产物进而作为配体直接与铜原子配位,最终形成新颖的上述化合物。  相似文献   

20.
包括有机氧化还原和过渡金属催化循环的金属氧化还原催化已发展成为活化惰性C—H键制备C—C和C-杂原子键的有力手段。使用密度泛函理论方法,详细探究三重激发态二芳基酮和镍络合物双催化实现四氢呋喃(THF)与芳基溴化物和烷基溴化物之间的sp3 C—H芳基化和烷基化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整个反应包含THF自由基的产生、镍催化下产物的形成和镍催化剂再生3个过程。计算发现,THF自由基由三重态酮抽取THF中的氢原子生成;镍催化循环中的活性催化剂不是实验使用的原始催化剂,而是与实验体系中添加的配体进行交换后形成的镍催化剂;碳酸钠在镍催化剂再生中起重要作用。类似的反应机理对于烷基化反应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