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作为一股新的心理学思潮,主张心理学应该对人类自身拥有的积极品质进行研究。把握积极心理学的基本理念,分析其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从而实现积极心理学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在理论基础、教育思路和技术手段上的创新。  相似文献   

2.
中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的今天,中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心理健康问题不仅影响中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家庭幸福和社会安定,忽视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会给社会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把心理健康教育纳入中学教育体系,在中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成为许多人的共识。本文主要从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目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产生的原因及如何在q-学生中开展心理健康袅育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3.
积极心理学致力于研究人类力量和美好心灵等积极人格,提升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深化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以积极心理学的理念构建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要以培养大学生积极人格为中心来构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建立积极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积极心理学是一种以促进个体与社会繁荣的重要研究,充分关注积极力量,目前很多学生存在心理问题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定位不精准、教育范围具有局限等不足之处,需要更新教育目标,创新教学内容,建立多元化教育系统,更新教育手段,更新教育模式,拓展教育渠道,实现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导向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激发学生的积极力量并将其延伸至社会层面,促进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隐性课程隐含于课堂内外,通过心理暗示作用于学生。积极心理学理念中的三大支柱,即积极的主观体验、积极的个人特质和积极的机构,为隐性课程的开展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力更为持久。本文基于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从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对学生的非权力影响力、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创设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鲜明的延伸体系三个方面,阐述心理健康教育隐性课程的开发。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在指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心理弹性是大学生面对心理困惑的积极应对方式.在积极心理学视域下探索心理弹性的培养,能有效降低其产生心理障碍和心理问题的概率.提高大学生心理弹性,可通过加强积极情绪体验,培养稳定的主观幸福感;树立积极理念,引导其对所遇到的问题进行积极归因;培养积极心理品质,完善人格等诸多途径.运用积极心理学对大学生的心理弹性进行积极干预,对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7.
浅议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心理学是20世纪兴起于美国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新思潮,它是对传统消极心理学的反思.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简要介绍了积极心理学,并提出了在积极心理学的视角下完善心理健康教育的构想.  相似文献   

8.
中学生个性化教育就是强调个性化心理素质的教育,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中学教育的组成部分。健康的心理,良好的性格对一个人世界观的确立起积极作用,关注中学生性格教育十分重要。就此提出实施个性化教育,注重共性和个性的发展,即强调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和针对个性差异而因材施教,从而体现教育以人为本,以人的和谐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9.
目前各高校已成为互联网用户最密集的区域,网络以其高速度、大容量、交互性强等特点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学习与工作。网络给我们带来积极影响,但同时,与之相对的是与日俱增的消极影响。积极心理学是对传统心理学的补充和升华,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功能变得更加完善与平衡,特别适用于艺术类大学生这个群体。本研究旨在探讨根据艺术类大学生的群体特征和心理特征,在积极心理学的指引下开展行之有效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心理健康量表》对滇东北5所中学的830名高一新生进行抽样调查,目的是了解该地区目前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心理学工作者提供参考,结果表明:(1)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显著比女生差;(2)不同生源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无显著差异,但是在人际关系紧张与敏感、抑郁、焦虑、适应不良方面农村学生问题表现更明显;(3)家庭关系氛围越差,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越差;(4)父母婚姻状况不同的高一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