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论武术的起源与伏羲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他开物成务,为中华武术的开创奠定了基础。武术起源于劳动,它是在古代人民与自然、与社会作斗争的实践过程中逐步形成的,伏羲时代是中国武术形成的最早时期;武术与巫舞有着天然的密切关系。在古代,武即舞,舞即武,武与舞的社会功用是后世分开的;伏羲时代所传承的文明与天水武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伏羲作为人祖.是神话?是传说?是历史?如果是神话,那么这种神话,却恰恰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如果是传说.那么这种传说.却为人类文明的肇启留下了口头相传、永不泯灭的美好篇章.如果是历史.这段历史.则更清晰地记录了我们先祖在奔向文明之途所创立的光辉业绩.从神话、传说、历史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伏羲氏是智慧之灵.教化之圣,人文之祖.  相似文献   

3.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和逻辑分析法,以韩国5所华侨学校为例,对中华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问题进行研究.认为,武术在海外华侨学校的传播有利于武术突破国际化传播的瓶颈、有利于武术的文化突围、有利于增进华侨华人的文化认同,但是当前武术在韩国华侨学校的传播情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传播意识淡薄、传播人才紧缺、传播场所不足、传播内容单一、传播方式传统粗放.指出,中华武术需要加大在海外华侨学校和华侨华人中的宣传力度,培养和输送优质的海外武术传播人才,精心编撰武术教材,成立武术海外传播的专门机构,不断提高中华武术海外传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4.
武术国际传播状况的跨文化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调查表明:中华武术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健身、格斗等功能,在世界各国的普通人群中已具有较强的影响力.武打影视片,国外习练群体,书刊光碟,网络媒体,派遣武术教师,武术团体交流表演和比赛,创办武术学校等,是中华武术向国外传播的有效途径和方式.但是,调查也表明:仍有31.62%的人不太知道或不知道武术.因此,中华武术要想进一步推向世界,成为更具一定国际影响力的体育项目,仍需在传播方面做出新的创举.  相似文献   

5.
中华武术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蕴藏着十分丰富的文化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武术的价值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试对中华武术的价值作一综合论述,以利人们在实践过程中有所取舍,更加充分地发挥武术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通过史料分析、逻辑推理对中华武术结构从军事武术到民间武术的历时性变化,剖析了中华武术在融合中华民族文化基础上所变现出的健身、防身、修身、教化和娱乐功能和作用,这些功能和作用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发生着变革.  相似文献   

7.
中华武术的形神统一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形神统一"在武术上称"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它是中华武术在实践的发展中形成的民族风格,也是中华武术的卓然特色.整理形神统一特点形成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感叹形神统一的武术美学特征,以期深化理解形神统一范畴.  相似文献   

8.
运用观察法和文献资料法,解读了电影对于中华武术生存的意义:寄存传统武技、展现文化魅力、强化武道精神、提升武术美感。随后以电影为对象分析了中华武术的现实处境,认为中华武术的现代化决不能以放弃传统为代价,中华武术的国际化应在立足本土的前提下去逐步实现。明确了电影不是也不能成为中华武术的传承载体,中华武术生存的具体策略是努力实现大众化、产业化和职业化,其中,大众化应从传统文化教育开始,产业化应抓住文化要素,职业化则是前进方向。  相似文献   

9.
武术教育同中华武术的存在与发展息息相关,只有优秀的武术教育才可能促进中华武术的蓬勃发展。通过文献资料法、数理统计法、专家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对武术教育同中华武术存在与发展的关系,以及建国以来我国武术教育的发展历程,武术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未来武术发展的趋势做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在查阅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中国武术与中国传统哲学思维模式的联系进行了概述,并重点从儒家、道家、佛教三个方面,解读了中华武术文化现象。旨在完善中华武术的体悟思维观,发扬中华武术体悟的文化特质,更好地诠释中华武术的体悟过程。  相似文献   

11.
三皇之一的伏羲氏 ,是太昊的称号之一 ,又是古代“五大族团”的祖先之一。伏羲是距今约五六千年以前母系氏族繁荣阶段 (仰韶文化时期 )的代表人物 ,世代相传几千年 ,传说遗迹甚多。在旅游文化热兴起后 ,大体确定伏羲故里在甘肃省天水市 ,葬在今河南淮阳市。全国各地的伏羲文化研究 ,对弘扬祖国优秀文化 ,振兴中国经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动与静是中国古代一对重要的哲学命题,动静学说的形成对中华传统武术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试图用现代科学知识对武术运动中的动、静关系进行剖析,阐明动静学说在武术运动中的应用,为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华武术是中国民族传统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他博大精深、饮誉天下。中华武术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不仅逐渐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理论、技法、功法,而且有一套与武术密切相关的道德体系,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武德”。本文试从理论的角度,探讨中华武术德与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论中华武术国际化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球文化一体化的趋势,是世界文化多样化的统一,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认同、相互并存、相互借鉴和利用。中华武术国际化是世界文化多元一体化的需要。中华武术国际化是对中国民族文化特色的弘扬;竞技武术全球化是实现中国武术国际化的一种手段;要维系传统武术文化内核,又要超越传统武术文化;使传统武术和竞技武术更适合中华武术国际化传播。  相似文献   

15.
论中华武术道德的当代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首先论述了武术道德的原始内涵后,指出了中华武术道德的当代意义.认为新时期武术道德具有“树立正确理想,努力为国争光;爱国爱民,见义勇为;尊师爱生,团结互助;修身养性,遵纪守法;文明礼貌,举止端庄.“等现代教育、教化功能.  相似文献   

16.
自鸦片战争后,中西文化的差异引发了两种异质体育文化激烈的碰撞.在碰撞与交融中,竞技武术应运而生.竞技武术的产生彻底改变了中华武术的“命运”,在竭力迎合西方竞技体育思想下,武术偏离了自身的本质,这使武术的发展一度陷入迷茫之中.当武术“进奥”失利以后,武术的发展更是引起武术工作者的高度关注与反思.  相似文献   

17.
目的:从中医经典巨著<黄帝内经>探讨中华武术与中医在其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相互影响和交融.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调研、专家访谈的方法从文化哲学的角度进行横向比较分析,认为中华民族之武术和中医这两种优秀的传统文化确系一个整体,即中国文化"黑箱"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华武术从健身、养生、训练和技击等方面进行实践,而中医则阐释人体生理、病理、解剖等基础理论问题和防治疾病,二者互相影响,互相渗透、互相促进.结论:<黄帝内经>在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华武术与中医在其发展过程中实现了彼此的相互影响和交融.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从文化角度辩证地分析了影视作品和武侠小说对中华武术发展的影响,以及对青少年学习武术的制衡作用,以期使青少年对武术学习有一个良好的认知与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他们对中华武术的兴趣。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中华武术功能的时代演变,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近代武术的现状,探讨武术功能的转变.研究认为近代武术功能的转变主要表现为保家护院到保家卫国的提升,由无规则的民间技艺发展为体育竞技,小范围的武术传习变为大众教育,习武的个人行为演变为民族大义.  相似文献   

20.
中华武术发展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中华武术历史悠久,几千年来,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里,武术能滋生、繁衍,常青不衰,有其自身的存在价值.武术内容丰富,流派众多,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强身健体和防身自卫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