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9 毫秒
1.
运用文献资料、数理统计等方法,对第11届全运会武术套路长拳决赛中运动员的技能表现进行分析,旨在研究《武术套路竞赛规则(试行)》在长拳项目比赛中的实施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国内优秀男子长拳运动员对套路竞赛规则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动作质量和难度两部分在男子比赛中的评判效力明显减弱;套路竞赛规则在女子长拳比赛评判中仍具有很强的评判效力.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
武术竞赛套路的空间结构与美学价值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观察录像资料和逻辑分析,以长拳国际竞赛套路为例,从武术竞赛套路空间结构的广延性、伸张性、结构性和整体布局等方面分析了武术竞赛套路的空间结构与其美学价值的相关性.结果发现:动作过程连续性越强、越匀称,审美价值越高;动作过程所能达到的三维空间越大,动作越舒展,审美价值越高;动作过程越复杂,起伏越明显,审美价值越高;动作布局越周密,越有层次,审美价值越高.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有关难度动作创新的条款分析,评价了“难度动作创新”条款出台后对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作用和价值;论述了难度动作创新将对创新群体提出的新的要求;介绍了进行难度动作创新的普遍原理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现有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难度动作评判方式的不足,提出在武术套路比赛中运用难度动作"数字裁判"并对其可行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基于光学运动捕捉的人体运动分析系统,可以对运动员的难度动作进行实时捕捉并解析,将直观的难度动作转变成抽象的可以量化的数据,实现对难度动作的"数字化"裁判。  相似文献   

5.
从十运会看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演变对技术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以及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不断发展与完善,裁判评分的客观性和规则的可操作性不断加大,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要求不断提高,使得比赛的竞争越来越激烈。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对技术的发展具有导向性作用,对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进行研究,可以看出:"高、难、美、新"已经成为竞技武术套路运动的主要技术特点;难度技术是影响最后得分的主导因素,追求高质量的难度动作将是未来武术套路技术发展的主要方向之一;未来的武术套路运动技术将会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突出个人技术风格。同时,十运会武术套路比赛给我们留下了反思和启示,如何正确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6.
宋伟  刘玉萍  王丽娜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5,38(5):135-140+封三
摘要:为了提供我国武术套路运动员最新的、最高水平的技术发展特征,为我国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和比赛提供最新的、可靠的数据,也为我国武术套路运动今后的技术训练与竞赛规则的进一步完善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以2011、2012年全国武术套路冠军赛以及2013年十二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决赛为研究对象,运用录像观察和专家访谈等方法,对男子自选长拳、刀术、棍术、南拳、南刀、南棍、太极拳、太极剑、剑术、枪术项目前12名,共358名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统计分析。结论:1)武术套路比赛的最终成绩,自新规则试行初期,主要由动作难度决定逐渐转向由演练水平决定;2)近三年各项内容评分比较中,除 2011年与2013年男子南刀演练水平得分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男子枪术最后得分具有显著性差异外,其它各项内容比较都无显著性差异;3)在动作质量与动作难度均获得满分的情况下,裁判员已经很难通过演练水平去区分、衡量各运动员的最终比赛成绩,因此必须要制定与时俱进的竞赛规则。  相似文献   

7.
在文献梳理和理论演绎的基础上,依据对四川省武术套路代表队科技攻关与服务的基本情况,总结与探讨武术套路运动员竞赛制胜的核心因素.指出:优秀武术套路运动员的核心竞争能力存在某些共性特征,表现为:(1)动作难度的完成质量;(2)套路演练中的节奏处理;(3)连接难度完成中的稳定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术套路运动的竞赛制胜策略.  相似文献   

8.
新版武术竞赛规则的修改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武术比赛中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其完成的好坏与否直接影响着运动员的成绩。提高指定难度动作的训练质量对提高运动成绩至关重要。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法、专家访谈法等,对吉林省武术队的运动员进行调查研究,用科学的理论方法对动作加以指导训练,以此提高我省运动员在今后武术竞赛中的成绩。  相似文献   

9.
以2006年全国女子套路冠军赛长拳套路比赛为研究对象,从难度动作的类型、级别和连接动作的类型、级别入手,分析了当前女子长拳自选套路难度动作编排的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随着现代竞技武术套路向“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和现代武术套路规则的实施,使武术套路比赛更加具有竞技性、可比性、观赏性,在太极拳套路自选比赛中也加了A、B、C三级难度的指定动作,指定高难度动作已成为整个套路的核心。旋风脚7200接叉、摆莲540°接雀地龙、旋子720°接叉技术动作是目前武术套路比赛中运动员选择较多的难度动作,也是在训练和比赛中最不易完成的动作,动作完成的成败与否直接影响成绩的好坏。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数据统计法等,对这三种难度动作进行研究,探索武术指定动作的科学领域,提高我省运动员在今后全国锦标赛中的成绩,促进武术运动项目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武术套路运动向着"高、难、美、新"的方向发展,新规则对难度动作的规定明确了难度动作在套路比赛中的重要作用,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定点定机摄影摄像测量法、三维DLT测量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河北省高水平女子武术套路运动员跳跃难度旋风脚720°动作进行运动学分析,探索优秀武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技术要领和运动规律,对我省高水平武术运动员的难度动作技术进行评价与诊断,达到提高运动员竞技水平,为合理制定训练方法、完善武术训练理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通过观察十一运周期武术套路比赛,运用文献资料法、比较分析法对历次武术套路竞赛规则中的武术评分部分进行了研究,发现其在量化扣分、演练水平、南拳系列的步型动作、传统套路的量化评分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之处。为了使武术套路竞赛规则更加完善,提出了十一运后修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意见。  相似文献   

13.
关于武术套路比赛评分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笔者将武术与体操、技巧、艺术体操、韵律体操、花样轮滑裁判法进行比较。并对其评分因素、内容、评判的基准、得分的计算方法及难度动作评分等进行研究,探索武术套路竞赛评分方法较为有效的途径,对现行的《武术竞赛规则》提出修改建议。  相似文献   

14.
2004年<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推出为武术套路竞赛裁判工作的量化提供了方法和依据.据新规则的要求,同步开发出适用于新规则的现场裁判电脑计分系统,辅助裁判员进行评分、难度动作确认等工作.详细地介绍了该系统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15.
浅谈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的节奏在整个套路演练过程中起到主导的作用,通过对武术套路自选长拳运动节奏的分析,旨在使运动员在演练过程中,能够很好地掌握、运用节奏,提高自身的演练水平,进一步提高运动成绩。  相似文献   

16.
采用文献资料法、录像分析、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高水平武术套路运动员比赛成绩进行分析,旨在为今后高水武术套路运动员训练提供理论参考。平结果表明:动作难度和动作质量在南拳类项目比赛中影响到最后的总分,演练水平影响较小。动作质量和演练水平在男子太极拳、男女太极剑比赛中影响到总分;动作难度在男女太极拳和女子太极剑比赛中影响到最后的总分。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录像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第十一届全运会武术套路女子刀术决赛运动员套路中难度动作的编排情况进行分析。从难度动作的分值、选用、顺序及编排原则等方面,揭示目前我国高水平女子刀术运动员难度动作的编排规律和特点,并就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实施效果的探讨   总被引:20,自引:4,他引:16  
对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实施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对其裁判员的评判情况和运动员完成指定动作的情况进行了统计、比较、分析。得出:竞技武术套路规则影响了武术套路技术的全而发展,弊大于利。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回顾并分析了自近现代以来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发展历程,研究指出:在特定的时期里,武术套路竞赛规则的每一次修改和完善对竞技武术套路的发展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使武术逐步"竞赛化"、"国际化".武术套路竞赛规则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第一,国内外套路竞赛评判体系的非一致性;第二,未从根本上改观套路竞赛评价体系的"模糊评分";第三,套路竞赛规则过于复杂,"可操作性"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0.
为加强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后备人才的培养,采用文献资料研究和逻辑分析的方法,从人才培养的视角出发,对河南省第10届、11届运动会武术套路比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河南省女子竞技武术套路后备力量不足且发展不均衡;动作难度和演练技巧有不同程度提高,但动作质量不够细腻和规范;竞技武术套路项目布局各具特色,资源优势没有充分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