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社会发展以及生活水平的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状况却一年比一年差。目前,国家体育教育部门的主要任务就是提高我国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因此,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提高青少年学生的身体素质的研究势在必行。目前,我国体育竞技教育有一个完整的培训系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不仅可以提高运动员在运动中的体育素质,而且有望成为提高其基本体育能力的有效手段。此研究简化和调整了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一部分,可用于青少年学生的正常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2.
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运动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学校体育改革发展方向和青少年体质问题,从教育目标、体育教育发展、课程体系、学生全面发展四个方面分析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运动的意义,提出学校体育开展拓展运动的策略,以使拓展运动尽快走进学校体育教学中。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分析、专家访谈、实地考察等研究方法,对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发展现状,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研究。研究表明现阶段由于学校,社会,家庭对于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的影响,导致青少年体育价值观缺失,继而引发的青少年精神空虚,运动能力低下,体质状况令人堪忧。"立德树人"作为现阶段我国教育的根本任务与目标,学校体育要以科学价值观引导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担当社会责任的勇气。  相似文献   

4.
在中学阶段,学校体育对青少年性格的塑造具有特殊的作用。一是在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正处于发育的高峰期,通过学校体育不失时机地促进他们健康成长,强健体质,为人格培养奠定好载体基础;二是青少年的性格、气质、能力、价值观、道德观尚处于稚嫩的待发展阶段,可塑性强,而体育的教育过程具有寓教于乐,模拟社会的特点,对学生性格培养可发生直接作用。可以说,学校体育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对“灵”与“肉”的方面均产生着深刻的影响,这是学校中其他教育方式难以取代的魅力之处。社会学家认为“研究个性离不开活动”,“个性和人的意识一样,产生于活动…  相似文献   

5.
采用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个案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美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进行研究.美国学校体育在其整个教育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体教结合是美国中小学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显著特点,严格的学籍管理规定,保证了学生运动员文化素质与运动成绩的全面发展.青少年对体育运动的强烈兴趣,学校对学生运动员良好的教育与训练管理,促进了美国竞技运动水平的持续发展和不断提高.强大的社会运动俱乐部为美国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学校运动队与社会运动俱乐部互为补充,保证了体育后备人才的大规模培养.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体育概念体系中长期存在以"精英运动"取代"竞技运动"的概念错位。"精英运动"与"竞技运动"具有本质区别,将"精英运动"冠以"竞技运动"之名,使人们误以为竞技运动就是精英运动,从而混淆了两类不同性质的体育形态。这不仅导致对竞技运动的误解,抑制了竞技运动功能的发挥,也给精英运动的发展带来难以克服的困难。这种概念的错误对我国体育实践造成一系列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如使竞技运动失去进入学校教育的依据,使我国青少年体育失去固有的个性,使我国精英运动失去基础以及使我国体育组织难以整合。  相似文献   

7.
青少年发展问题一直是教育学和心理学的重要研究领域,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生活休闲化时代的来临,教育乃至青少年教育问题又面临着新的机遇与挑战。理论化的课堂说教已不再是青少年成长指导的最好方式,运动休闲教育为青少年教育开辟了新的途径和方法。以青少年发展理论为基础,运动休闲教育也呈现出了不同的学派,这些学派从不同侧面反映了运动休闲教育的实质,并共同组成了丰富的运动休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  相似文献   

8.
从社会化的角度入手,探讨了家庭体育在儿童及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庭体育不仅能促使青少年从小形成健康的体魄,而且有助于他们个性的培养以及社会角色的定位,最终促进青少年的全面发展,是青少年成功社会化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9.
运用文献资料法,阐述了青少年心理的整体特征,分析了竞技体育对青少年心理发展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并分别指出社会媒体应对出现的竞技体育现象多做一些科学合理的解释,并强调这种现象只限于此项体育运动,切实担当起通过竞技体育运动对青少年进行心理教育的重要责任;学校应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体育理论知识的教育;家庭应努力营建良好的家庭体育氛围,并做好示范。  相似文献   

10.
体育科研要为竞技体育服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坚持来源于运动实践、服务于运动实践的体育科研指导思想  运动实践是体育科研的服务对象 ,也就是体育科研的主体。体育科研就是为了解决体育运动实践所面临的理论和方法问题 ,探索其本质与规律。体育科研离开了运动实践就失去了生存的环境 ,运动实践离开了体育科研只能在低水平中徘徊 ,而只有坚持来源于运动实践 ,服务于运动实践的体育科研指导思想 ,让体育科研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才能充分发挥体育科研的作用。第一 ,只有与运动实践紧密结合 ,才能真正了解运动实践中需要解决的问题。科研的过程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双减”政策是对宏观社会经济进行的调控,课后服务作为重要的社会工程,对促进社会进步、教育公平、青少年健康成长、核心素养的形成等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双减”政策下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演进历程、机遇挑战及实现路径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机遇为:国家政策支持体育类培训开展,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保障;重塑健康成长教育生态,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机遇;严禁学科类补课行为,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提供支持;学生体质发展切实需求,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创造条件。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挑战为:校内资源不足制约了课后延时体育服务的普及性;绩效保障不足影响了学校落实课后服务的积极性;管理体系不健全阻碍了社会力量的参与性;校外培训资本化混淆了教育结果的公平性。课后延时体育服务实现路径为:提升课后延时体育服务质量,丰富课后体育服务育人新理念;构建课后延时体育服务体系,明确各级管理职能新举措;引进社会力量参与,促进多元主体协同共育新格局;明确学校育人主体地位,践行五育并举的新航向。  相似文献   

12.
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背景下,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等对美国青少年户外教育的发展现状及其特征进行研究。认为社会经济因素和"新体育"理念是推动美国青少年户外教育发展的催化剂、美国社区学校和国家青少年户外法案加速了户外教育的发展步伐、丰富多元的课程设置、实践模式和评价方式促进了户外教育的规范化发展。美国户外教育具有教育模式的实践性与开放性、教育课程设置的多元性与靶向性、教育评价体系的整体性与灵活性等特征。提出制定适合我国特点的青少年户外教育模式,加强青少年户外教育专业人才的培养;重视理论和实践结合,开发贴近青少年兴趣的户外课程,丰富青少年户外教育课程体系;完善我国青少年户外教育评价体系,提高学生身心综合素养。  相似文献   

13.
“强化综合素质培养”“完善综合素质评价”已经成为我国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在体育综合素质评价方面还有待完善,尤以体育知识方面的测评体系为代表。为此,儿童青少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一定程度上可有效解决综合素质评价尚不完善的问题。通过专家和体育教师的讨论,对标我国“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构建了适合水平一至五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并采用百分制评价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所构建的“体育知识测评体系”主要从运动人体、体育运动营养、体育运动保健(健康促进)和体育运动安全(损伤/伤害)4个方面测评相关知识。本“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测评结果显示,上海市儿童青少年的体育知识水平总体较好,但尚有进步空间。“体育知识测评体系”的构建意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和反馈,对于学校教育改革、学校体育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内涵丰富、完善体育教学过程和提供方法学参考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高考体育加试中的反兴奋剂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随着兴奋剂现象的不断扩展蔓延,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在运动竞赛和体育考试中为了各自的利益开始涉足兴奋剂。采用调查、专家访谈和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分析了高考体育加试中学生使用兴奋剂的现象,研究了问题的根源、社会危害和防范对策,证实高考体育加试中使用兴奋剂的情况确实存在,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此类现象严重违反了体育道德和公平竞争原则,对高校竞技体育的发展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损害极大,相关学校和部门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教育部门应充分认识到相关问题的危害性;积极进行反兴奋剂的宣传教育活动,在青少年中普及相关知识,提高教练员和教师的人文素养和职业道德水平;制定针对体育考试的反兴奋剂法律和法规,对唆使、提供、贩卖、劝诱、蒙骗青少年运动员和学生使用兴奋剂的人,应依法打击,从严查处。  相似文献   

15.
体育赛事影响下的高校体育发展的软实力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阐释高校体育软实力的内涵入手,分析了体育赛事和高校体育二者之间的积极影响,同时也指出,体育赛事也造成了现实中高校体育存在"重竞技、轻群体"、"重硬件、缺软件"、"体教结合"脱节以及"黑色行为"等问题。认为"软实力"是高校体育发展的核心力和真实诉求,主要表现在管理理念、思想方法、价值观念和精神文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及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城市青少年体育消费动机特征首先是以满足实用、安全等为基本需要;男性青少年在追求体育知识技能与展示运动才能方面具有更加强烈的动机,女性则更加希望体育消费能满足她们爱美的天性;13-17岁城市青少年在体育消费动机中更多显示出满足美感、追求时尚的欲望且存在更多的从众心理;18-25岁青少年对体育消费品的实用价值和价格低廉有强烈的消费动机;东部城市青少年对于追求价格低廉、品牌效应、购买便利及个性发展方面高于西部青少年。  相似文献   

17.
根据我国学校体育受教育群体大多为独生子女这一现实国情,通过分析独生子女的身心特点、体育精神在学校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阐述了现代学校体育的切入点:首先,切实做到现代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的准确定位;其次,现代学校体育应坚持“健康第一”的理念不动摇;再次,现代学校体育应以培养体育精神为出发点;从而,现代学校体育达到培养体育精神与弘扬健康教育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高校体育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体育现行"举国体制"的背景下,高校运用"体教结合"模式办高水平运动队,正成为我国竞技体育界和教育界关注的热点问题,也逐渐成为我国竞技体育和学校体育的发展方向。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重新阐释"体教结合"是在不同时期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认识视角变化而变化的内涵基础上,提出用"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来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独特理念,并揭示在科学发展观下建设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对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校知名度、提升学生自豪感等学校建设的实际价值,为培养真正能适应当前社会的竞技型人才,保持竞技体育可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竞技体育与教育的双赢目标提供了有效策略和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体教结合是牵动中国体育体制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战略性问题,它应伴随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发展而演进,不能局限于竞技体育与教育的结合,它应该是学校体育、竞技体育、社会体育与教育的结合,教育也不能局限于学校。通过对新时期下体教结合内涵的重新诠释,给出新时期对体教结合实施的重新定位,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体教结合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运用路线图分析方法和思维方式,以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现状为问题导向,且具有复杂性、长期性和多元性的特征,系统分析了未来我国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的建设基本概念和范围,研究认为青少年体育参与率和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成材率作为需求和目标,部门专班指挥系统、政策法规保障系统、物资经费保障系统、体育服务指导系统、执行效率评估系统构成是其核心任务,以体质健康监测、体育技能指导、体育场地保障、体育赛事组织、体育组织保障、体育培训服务、精英人才培养七个模块为关键指标,政府转变职能,社会共同治理,激发市场活力构成其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