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民族传统体育学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当前社会对民族传统体育人才实际需求为依据,在分析当前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及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基础上,对重新构建民族传统体育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了探讨。得出的结论是:本专业培养目标应是"一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课程应增设哲学类、文学艺术类、史学类、公安类以及武德等课程。  相似文献   

2.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系统分析法等,在分析近五年来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情况的基础上,得出专业训练与教学技能实用、基础理论知识全面以及创新能力强是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时最为核心的竞争力.以此为基点,分析认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应当分为基础理论课程、专业技能课程和创新力课程,并对各类课程进行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3.
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电话访谈法等,对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了研究。研究得出: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上存在很大的差异,且对课程设置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理论体系;现阶段民族传统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应以武术专业课程设置为主体,以传统体育养生、民族民间体育专业为铺,各校应根据自己的办学特色和条件进行课程设置。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民族在历史的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是其传统文化的代表,渗透着民族历史发展的痕迹,它的发展也反映了各民族在自身的民族发展与壮大。本文就民族传统体育的历史演变过程及其特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基本内涵及所表达的美学价值,为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土壤。笔者为了深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对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影响作用,通过查阅有关资料,走访相关专家学者,对于如何在新时期弘扬民族传统体育,使民族传统体育不仅在中华大地上保持其持久旺盛的生命力,而且在世界体育舞台上展示其永恒的魅力与风采提出了自己的看法。通过研究,笔者得出结论:要通过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挖掘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同时以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为手段,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我们只有不拒绝和排斥外来文化的优秀部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对无论是中国传统文化还是外来文化,都扬弃地加以继承和发展,使得民族传统体育不断焕发出新的魅力,民族传统体育和其中所蕴涵的传统文化精神就一定能长盛不衰。  相似文献   

6.
在公共服务背景下,为促进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发展,充分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社会化能力,提高市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健身的组织化程度,承接各级行政部门转移出来的部分公共服务职能,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访谈法、分析法等,力图从公共服务视角出发,根据北京市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的具体实践,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道路,提出继续加快政府职能社会化,形成合力,加强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改革的制度建设;充分发挥市民族传统体育协会的作用,进一步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建设体系;争取企业的支持,拓宽民族传统体育社会化的供给主体和融资渠道;继续利用学校优势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教育,加大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社区化的力度;以传播媒体为窗口,以节庆活动为展示,大力宣传民族传统体育等发展对策,以期为完善民族传统体育公共服务体系作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7.
对民族传统体育面临的发展困境进行分析,并在全球化背景下探讨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途径。认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传统性、朴素性和注重伦理的特征与当今社会的功利性和宣泄性的需求不一致,民族传统体育实践主体逐渐流失以及西方体育的强势推进等制约了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重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的现代性价值,不断提高民族传统文化自觉,增强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建立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互哺"机制才能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与国家软实力的关系,阐述了在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目标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自信与不足。为了促进和保护民族传统体育良性发展,认为:政府主导、教育传播、媒体宣传、赛事营销和旅游开发是民族传统体育开发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9.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的反思与现代超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一体化,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生存基础消逝,屡遭侵权行为、受到外来竞技体育文化的冲击和异化.文章提出:要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的传承和创新,必须加强对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法律保护.学习和借鉴世界各个民族优秀体育文化成果,加快和深化体育文化体制改革,发展和壮大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产业.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起源、文化发展、文化精髓、文化范畴等方面,阐述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文化基础。中国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一种民俗文化,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史,在儒、道、佛传统文化的影响下追求"天人合一",是顺应自然而发展生存的;随着国家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比以往受到更多的关注。  相似文献   

11.
身体文化博弈:由武术进奥引发的文化反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身体文化视角,对武术进奥事件背后隐藏的中西身体文化互动现象进行了探讨,认为:武术作为一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是东方身体文化的一种形式;武术进奥是我国与西方体育文化的主动互动过程,尽管事件本身推动了武术在国际上的传播和发展,但是却以逐渐的文化内涵割舍和传统摒弃为发展代价.武术进奥加速了中西方身体文化的互动过程,更加深了这种身体文化的博弈程度;在经济全球化甚至文化全球化的宏观背景下,武术进奥失败由技术层面到文化层面的互动,最终表现为不同身体文化的软权利之争,更是一种身体文化的隐形权利侵犯.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体育事业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文献资料,指出影响我国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因素,由此提出了建立高效灵活的农村体育管理机制与促进农村(城镇、村落)、大中小学、家庭体育的一体化建设和重视并发挥民族传统体育在开展农村体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关于高校毽球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毽球作为一种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综合了排球的规则、足球的技术、羽毛球的场地,汇集了健身性、趣味性、欣赏性、对抗性等功能于一身,是相对较为特殊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之一。此外,毽球运动简单易学,易于推广,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如何在高校毽球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毽球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到毽球运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者值得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对中国民族传统体育融入世界体育文化的再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在奥林匹克运动成为世界体育主流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也应积板融入这一潮流。但“融入”这一潮流,则必须要在对民族传统体育有足够系统和深入的研究的基础上,建构出一个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技术和理论体系,而这个体系既要体现出鲜明的中华文化特征,又要符合现代体育文化基本理念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中国传统体育文化两重性的辩证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体育化是中华民族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化,有必要对中国传统体育化内在的两重性:即唯物论与唯心论、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进步作用与消极作用的问题,作出辩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民族传统体育化现代变迁的分析,探讨了民族传统体育化的现代变迁和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意识重构的相互影响,认为当民族传统体育化融入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体育化价值意识之中,将有助于民族传统体育化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17.
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前景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民族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是良好的旅游资源禀赋。本文通过对民族体育资源优势和发展机遇条件分析,提出了发展民族体育旅游业的几点构思。  相似文献   

18.
运用教育文化学、知识社会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观点,通过文献资料、逻辑分析法,结合现实,对我国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分析认为:我国体育课程选择至少存在着西方体育文化在物质层面的核心地位、汉民族文化在行为层面的主导地位和国家意识形态文化在精神层面的统治地位,极大的限制了非主流文化在体育课程文化选择中的"话语权",造成我国体育课程文化再生产,进而影响我国体育课程文化的多元化发展,加速了我国非主流体育课程文化的边缘化甚至"断裂"。为此,必须构建以"健康第一"为指导,以人为本的体育课程文化核心价值观,以谋求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在我国体育课程选择中的协调并存、相互补充以及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  相似文献   

19.
对云南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演进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社会变迁直接或间接的影响了云南通海蒙古族体育文化的发展,其中地理环境、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对蒙古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尤为明显;在与当地其他民族的交往和融合过程中,多民族文化丰富了其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全球化与现代性昭示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真正根源,其中伴随现代性而来的生产生活方式和西方体育文化强势扩展,文化认同与适应特别是基于少数民族弱势体育文化遭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适应存在四种主要模式:整合;同化;分离;边缘化。整合态度是文化适应中最佳的一种文化认同态度,有利于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文化适应。"和而不同"是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认同与适应的选择。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将经历一个从排他性冲突到认同性选择再到包容性并存的历史过程,也即文化认同与文化适应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