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分析   总被引:38,自引:1,他引:37  
运用文献研究法等,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已见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体育锻炼目的、组织形式、参加锻炼的人数比例和频度、体育态度与体育行为及相关因素、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因素和坚持锻炼的因素、终身体育锻炼观、体育锻炼研究的方法学以及锻炼行为的干预等9个方面.还对目前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研究的局限性和继续研究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为对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研究确立了学习行为预测与改进的方向与路径,对于在线学习、学习分析等领域具有重要的价值.本研究基于行为科学的理论视角,系统回顾在线学习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构建所依据的相关理论,并结合具体建模研究进行文献评述.研究结论认为:在行为科学视角下,现有的在线学习影响因素建模遵循"外部变量-个人认知信念-行为意愿-实际行为"的基本路径;行为科学理论建模的核心变量为认知信念,包含主观规范、感知行为控制、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四个具体变量;学习行为影响因素建模应根据行为的发生阶段和学习环境的类型来选择合理的行为理论.后续研究可能的改进方向在于:综合多种模型来提升行为模型的解释力度以及更为全面准确地测量在线学习行为.  相似文献   

3.
旅游地居民对旅游的认知、态度及参与行为对当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海南黎苗旅游地居民对旅游发展的认知、态度和参与行为三项指标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应用SPSS15.0和AMOS7.0软件构建了结构方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人口因素中年龄因素对居民的旅游认知差异没有显著影响;教育程度对居民旅游发展态度差异具有显著影响;所有的人口因素对居民旅游参与行为差异具有显著影响;居民对旅游的正面和负面认知对其旅游发展态度和参与行为均具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出现的攻击性行为进行分析,旨在减少和消除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促进中小学生的身心和体育运动的健康发展.结果表明,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主要可以分为三类:直接身体攻击行为、言语攻击行为和间接攻击行为,言语攻击行为的发生率较高;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的攻击性行为存在性别和年龄差异;中小学生在体育竞赛中产生攻击性行为是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其中中小学生自身的内在因素起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5.
分析影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家庭因素为监护人(或单亲)的教养方式、家庭缺失和家庭环境因素、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父母外出类型、外出时间、回家频率等因素,最后从研究结论和实践干预方面提出:建议单亲监护,留守儿童表现出的一些心理和行为问题不是他们特有的,应注重留守儿童发展性的研究和辍学留守儿童的研究.当然,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行为的家庭因素的一些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6.
为定量研究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致因因素,分析各种人失误因素对事故的影响程度,从而达到控制人失误事故的最终目的.在引入人的不安全行为分类框架和“人—机—环境”系统的基础上,运用人因素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Factors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HFACS),提出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分析与分类系统(Human Error Analysis and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Marine Traffic Accident, HEACS MTA),对海上交通事故人失误因素进行分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法(Grey Relational Analysis, GRA)对事故形成原因进行定量分析,得出管理因素是事故的根本原因.导致事故发生的人失误因素依次为不安全行为的前提条件、不安全的监督、不安全行为和组织影响.  相似文献   

7.
北京奥运会赞助企业的营销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奥运会作为世界上覆盖面和影响力最大的赛事,日益成为跨国企业实现其战略意图进行营销活动的有效平台,其中,赞助行为是最为典型的营销方式.2008年北京奥运会我国赞助企业进行营销活动已经全面展开,如何认识和评价我国赞助企业的行为,基本前提是对企业赞助营销行为特征的把握,由于赞助活动涉及众多因素,这些因素之间交互作用明显,使得赞助行为难以窥探其全貌.为此,采用简化问题方式,力图通过分析几个主要环节,展开企业赞助行为的本质特征,并借助于几届奥运会实证数据的整理和分析,分析和探讨2008年北京奥运会赞助企业行为方式和本质属性.基本结论是:北京奥运会赞助企业表现出品牌依附性、产品类别集中性、整合性传播、受众人群复杂等方面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源自促进个体健康探索的身体锻炼行为转变研究是健康促进研究的重要内容.促进个体参与和维持身体锻炼行为是当今西方国家有关身体锻炼研究的主要内容.为了说明身体锻炼行为的转变过程,研究人员构建了身体锻炼行为的理论模型,通过行为转变过程的研究可以设计出具体可操作性的行为干预方法,为实践提供理论支持.研究中采用问卷测量的方法分析影响大学生身体锻炼的主要因素,确定锻炼倾向、自我认知、锻炼结果认知、外部强化、行动因子、锻炼条件为影响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主要内外部因素,并进一步构建促进大学生参与身体锻炼的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高校贫困大学生思想行为特征与教育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抽样问卷调查基础上,梳理出我区高校部分贫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消极思想行为主要有自卑、虚荣、依赖、消沉等;积极思想行为主要有独立性强、好强自尊、吃苦耐劳等.同时分析了造成贫困大学生消极思想行为的原因: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教育产业化;校园和社会的不良影响;贫困大学生自身的因素等.提出实行经济扶贫、思想行为教育以及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环境等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中西部省市部分地区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问卷调查法,从体育教师对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的期望与现状评价的角度,探讨不同类型学校、不同地区、不同体育行为的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等问题.发现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距体育教师的期望还有较大差距,体育教师对中学校长体育管理行为现状评价满意率最低的管理行为是:“民主管理、信任下级”和“理解关心”.反映中学校长在“关心人”的行为方面最为欠缺.对此,笔者提出了改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对自我归因、自我效能与锻炼行为三者之间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归因不仅能够直接预测锻炼行为,而且还能够通过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起间接作用,三者之间是一种顺向互动的促进关系;如果把成功归因于内在可控的因素(能力和努力),自我效能感将得到增强,锻炼行为的效果明显,但如果把成功归因于任务或运气等因素,自我效能将得不到增强,锻炼行为的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2.
休闲限制理论对大学生锻炼行为阻碍因素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休闲行为限制相关理论,对不同锻炼阶段大学生锻炼阻碍因素进行多重比较分析,反映出这种锻炼阻碍因素的综合制约针对每个锻炼阶段不同锻炼层次的大学生亦存在着不同的特点,就三类不同的阻碍因素对大学生锻炼行为的影响程度比较而言,锻炼的社会支持不足以及结构性制约为大学生锻炼最大阻碍因素,而个人内在心理因素并非大学生参与锻炼的最大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行为心理学理论为分析框架,在理论分析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机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结果显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机制是具有社会性和心理性特征的,集动力机制、运行机制和约束机制于一体的复杂工程。女大学生的体育需要和动机具有多样性、多向性、多层次性特征。偏倚的行为目标、淡漠的消费意识、不良的行为结构、受限的行为内容,导致大多数女大学生不符合体育人口的标准。心理因素、环境因素以及家庭因素是制约女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的主要因素。建议:科学的引导体育认知、培养良性的体育需要、激发健康的锻炼动机、规划科学的体育行为、充实行为的空间环境。  相似文献   

14.
采用逐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不同职业人群体质水平的主要行为因素进行分析,筛选出不同目标人群健康促进优先干预项目,使有限的资源应用于干预最有效的项目上,为体质研究与健康促进计划的设计构建有机联系的工作平台。结果显示:受教育程度、工作时间、烟龄、运动感受、每次锻炼、锻炼次数、吸烟状况、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坐位活动、步行时间、坚持锻炼等十二个询问指标与体质总分之间均具统计学意义,其中烟龄、锻炼次数、坐位活动、步行时间与体质总分呈负相关,其余为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均衡决策和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中的作用进行分析,探讨肥胖青少年锻炼行为与锻炼经历、均衡决策、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均衡决策、自我效能在锻炼经历和锻炼行为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自我效能对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的关系,以及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的关系起调节作用;均衡决策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效能的调节,并且均衡决策也是自我效能和锻炼行为关系的中介变量.自我效能对锻炼行为起间接中介作用,调节了锻炼经历与均衡决策、均衡决策与锻炼行为之间关系的作用轨迹和特征,促进了锻炼经历对锻炼行为的预测作用,影响了肥胖青少年的锻炼行为.  相似文献   

16.
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重要性指数分忻,对体育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机制是生理、心理和社会需求所产生锻炼行为的结果符合行为的动机目标,并在一定的条件保障下,就会促使锻炼行为不断重复、强化,从而形成习惯。影响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主要因素为体育认识水平、体育的兴趣爱好、锻炼效果和情感体验。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锻炼行为习惯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系,采用问卷调查法、测量法及数理统计法,对沈阳市1200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与测试。结果显示:良好锻炼行为习惯与男生的下肢爆发力、上肢力量、肌耐力、下肢柔韧性,女生的速度、下肢爆发力和肌耐力呈显著正向关系;而男生的前臂力量、速度,女生的前臂力量、腰腹力量、下肢柔韧性受个体生长差异、性别特征及运动选项多重因素的影响,导致差异不明显。可见,良好的锻炼行为习惯有益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对形成终身体育意识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有关影响我国个体参与体育锻炼因素的研究越来越多,但几乎都以个人行为因素和物质设施条件为出发点,而从社会学的视角和理论范式来审视、分析影响锻炼参与的原因尚不多见。为此,本文试图以我国社会转型为切入点,认为观念陈旧、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是影响体育锻炼机会均等的主要社会因素。  相似文献   

19.
以计划行为理论为构架分析了体育学习倦怠与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和锻炼行为的关系.516名大学生完成了态度、主观规范、行为控制认知、行为意图、体育学习倦怠和锻炼行为量表的测量.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结果显示:1)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模式整体适配度良好.2)行为意图、行为控制认知均能有效预测大学生的锻炼行为,然知觉行为控制无须透过行为意图,具有直接影响锻炼行为的效果;3)从各变量对锻炼行为的影响总效应量来看,行为控制感最大,态度最小;4)体育学习倦怠对锻炼行为呈显著负相关,但对行为意图没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