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对体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及体育教师的“双师性”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是培养体育教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因此,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保障,探索实践教学体系有效运行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着重构建和完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目标体系、内容体系、保障体系及其管理中的质量监控与评价运行机制,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总体架构,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为体育教育专业特色的形成奠定理论基础,同时也为提高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质量和规范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地方综合性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实践教学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关键,实践教学体系是体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的重要环节.文章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努力探索地方综合性大学培养应用型体育教育人才的实践教学模式,提出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思路、总体架构、实施模式以及实践教学队伍建设,使之形成一个相对独立、整体优化并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的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3.
当前体育教育专业实践教学普遍存在以下问题:实践教学环节独立,在课程体系中处于附属地位;实践环节在时间上相对集中,无法实现课程之间融通;在空间上相对固定,很难实现多层次实践目标。鉴于此,从"能力"的角度对体育教育专业的核心能力进行分析,引入"全程实践"理念,将人才培养全程中所有实践环节作为一个整体来总体布局,构建以能力为导向的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的教学体系。  相似文献   

4.
篮球课是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重点课程之一,当前我国体育院校体育专业篮球课教学存在一定程度的脱离社会发展需要的倾向,最突出的是忽视对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培养出来的学生难以满足就业需要。运用问卷调查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针对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方向毕业生教学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方向近几年毕业的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存在一定的不足,其主要原因是在大学期间缺乏教学能力培养,缺少教学实践训练;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方向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应遵守系统培养、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和渐进培养的原则,通过讲授法、观摩法、讨论法和实践法等方法手段来培养学生的教学能力,尤其要加强实践环节的教育;高等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篮球方向学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方案必须是培养目标要明确,培养内容要全面,培养方式要多样,培养方法要具体,评价指标要客观。  相似文献   

5.
“慢投垒球”课程是面向休闲体育、运动训练、体育教育等相关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基于教育信息化背景下教育领域的重大性变革与培养具有完美人格和明显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的教学目标,吉林体育学院慢投垒球课程教学团队将精技善教、开拓创新作为教师队伍建设的目标。以“互联网+”优质线上教学资源为依托,以深化教学内容和丰富实践机会为手段促进学生知识内化;开拓创新教学策略,贯穿课堂内外,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构建了“明德精技”为育体、“德体兼修”为育德、“育体铸魂”为育人的三维思政教育体系;以慢投垒球二课堂为依托,推动学生“学”与“训”的有机结合;以建构学习理论与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改革过程性评价体系。全面提高学生的体育专业素养和社会竞争力,培养大学生健全人格,为社会储备具有完美人格和明显社会竞争力的高素质体育专业人才。  相似文献   

6.
运用问卷调查、实验等综合研究方法构建了学习型排球教学模式体系并进行了实践教学。结果表明: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学习型教学模式有助于提高技战术水平、加强团队意识、培养意志品质等,是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分队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讨论学习的排球教学新的模式体系。目的在于:树立终身体育思想和可持续发展的新的体育教育理念。  相似文献   

7.
体育管理专业是实践性较强的专业,强调对学生应用能力与操作能力的培养。结合吉林体育学院体育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分析存在的相关问题,提出了深化实践教学改革、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的设想。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资料,运用文献资料法,针对体育教学专业特点,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为思路,构建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高校体育教学翻转课堂模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师生协作融合的学习环境;弥补体育教学中课堂练习时间不足、示范动作难以细化分解等问题;强化理论知识和技能的融合与内化,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9.
坚持现代体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体育专业的实践特色,走教学与运训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校外与校内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地方本科体育院系体育改革热的。研究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协作能力,构建新的运训模式,旨在全面提高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基于职业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培养目标的重要手段,不仅能够完善课程体系,更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基于职业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模式构建包括:建立职业导向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构建"六位一体"实践教学平台体系;注重实践教学体系实施的反馈与提升。  相似文献   

11.
中小学数学教育改革呼唤新的学习策略和学习方式,师范生承担着基础教育改革的重任.作为培养中小学数学教师的高等师范院校的数学教育如何与之相适应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改革传统学科二元教育模式,"理论——实践"的教学过程,注重学生在校的学习与实际工作的一致性,大胆探索创新工学交替模式,以任务为驱动、项目为导向、课堂与实训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从"实践——理论——实践"的这样一种教育模式,让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体验和感受工作与学习的高度融合,使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与动手的基本能力,以及创新、创造的能力得以极大的加强,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结合学科专业特性,将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定位为培养创新精神,磨练创业品质,掌握创业知识和创业技能。实施分层次的普及型和提高型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内容包括创业基础素质、创业基本知识和创业实训实践。同时,构建了“知识学习、模拟实训、商务实践、社会服务”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培训手段和实训模式等方面进行了模型构建。建立了与学校管理系统相融合、与专业教学相匹配、与个人利益相挂钩的管理体系、教学体系和测评体系,以保障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中已无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调动学生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因此,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通过对高职院校构建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基础研究及可行性分析,结果表明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健身运动处方教学模式是可行的、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案例-探究-抉择"教学模式是在教学实践中经过实验总结出来的适应素质教育的一种新教学模式.这一新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法、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推行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6.
师范大学直升班学导式体育教学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课程标准为背景,以素质教育理论为依据,针对我国首个师范大学直升班,通过实验探索出一种符合师范大学直升班的学校体育教学模式。在新的形势下,在没有高考压力的情况下,实践中学与大学的衔接教育,探索、实践学导式体育教学模式。通过实验结果表明,直升班采用学导式体育教学法教学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7.
21世纪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途径的探索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5  
面对 2 1世纪的契机与挑战 ,为主动适应市场经济的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 ;就 2 1世纪体育教育人才培养的构建与实施标准进行理论和实践探索 ,以促进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教学质量和人才质量的提高 ,更好地落实培养目标  相似文献   

18.
产学研合作教育,必须从制订教学标准开始,促进多方共赢.因此,在办学思路上,可以拓展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职能,将专业打造成科研技术服务的基地,与企业进行深层次合作,引进企业人才培养方案和理念,打违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另外,还可以改革实践教学,以培养高技能学生为出发点,优化实践教学体系,如积极推动学生暑期专业社会实践,改革毕业设计等.  相似文献   

19.
采用文献综述法,阐明高校健美操教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可行性。提出要想更好地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领导应重视对教师的培训,教师自身应改变教育观念,不断学习心理学知识,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能力。在具体实践教学中,健美操教学应与心理教育方法巧妙地加以安排,使学生身心和谐发展,更自信更快乐地生活。  相似文献   

20.
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健康第一"已成为学校教育的指导思想,心理、身体、社会适应力的协调发展是现代教育、健康教育的终极目标。将情知教学模式植入健美操教学过程,对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提高学生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审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等方面极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