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竞技教育的人文创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竞技运动倡导“育人夺标”,但在教与练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人文修炼的教育理念,以致竞技运动有异化倾向提出用人文创新的方法来培养运动员的体育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整合综合素质,在运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体育科学,体验人文关怀,以利于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人文竞技教育倡导“育人夺标”,但在教与练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人文竞技修炼的教育理念。以致竞技运动有异化倾向。用人文竞技教育的方法来培养运动员的体育科学素质和人文素质,整合综合素质,在运动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体育科学,体验人文关怀,以利于运动员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正卢家中心学校是九台市九年一贯制东区的一所普通学校。2004年以来,秉承"科学求真、人文求善、体艺求美;师有特点、生有特长、校有特色"的育人理念,以乒乓球运动为载体,开展科学育人、和谐育人,努力打造"精神文明的校园,培养人才的学园,发展个性的乐园,陶冶情操的花园"为目标。校领导牢记"育人为本、敬业为乐、成才为志"的训导;教师追求"敬业爱生,厚德博学"的风尚;学生达成"自信乐学、善思创新"的态势。由此,使一所农村学校  相似文献   

4.
对国家竞技本质及核心价值的追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揭示竞技"夺标育人"的本质,探索国家竞技"夺标育人,和谐世界"的核心价值,为加强国家体育软实力建设,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就育人夺标的竞技教育新理会,从提出的历史渊源、竞技异化倾向的社会现实和实现育人与夺标有机整合几方面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以文献调查和观察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对竞技体育全球化与中国竞技体育现代化的关系及其研究成果进行了分析,得出如下结果:体育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既和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密不可分,又最易为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的人群所接受.鉴于此,体育的全球化趋势来势迅猛;中国竞技体育只有融人体育全球化,才能实现自身的现代化;同时,如果离开了中国,体育也不可能实现真正意义的全球化.竞技体育的发展注定被纳入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念及其实践过程中;中国竞技体育融人体育全球化的特点和应注意的问题分别为:以参与国际赛事为载体、两者双向互动、从主要服从于政治的需要到回归促进人类和平和谐发展的本质规定;警惕体育全球化带来的负效应、处理好体育全球化与竞技文化多样化的关系(尤其在"竞技体育的全球化决不能等同于竞技体育的西方化"方面要保持清醒的认识)、在国际性体育组织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7.
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雅典重组"与中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雅典奥运会展示了国际竞技体育格局的实力重组:中国明确地进入第一集团;"西太平洋组合"崛起,并向"北大西洋组合"的世纪垄断提出挑战;竞技优势的均衡化缓慢但稳定地推进.面向2008年中国竞技体育应该设立二维的发展目标.社会学发展目标是大力推进我国竞技体育的科学发展;北京奥运会参赛目标应该定位为"坚定地立身于第一集团".  相似文献   

8.
论证竞技是通过公平的运动竞赛和训练,夺标育人的娱乐运动,而不是以提高运动成绩为目的的训练和比赛。其中,"夺标育人"是竞技的本质,"公平竞训"是其手段,"娱乐运动"是其归属的领域,这对于树立正确的竞技思想,抵制其异化,促进国家竞技健康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针对我国竞技运动因重训轻教导致运动员综合素质偏低和竞技水平提高缓慢的问题,提出创建以“育人夺标”为宗旨、以高水平竞技与高等体育教育相结合为主体、以建立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规章制度等为具体内容的新体制,从而促进国家竞技运动持续、稳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本文主要是从同质性、差异性以及融合与转化等三方面论述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同质性"体现在两者的目标任务、工作对象、引导效果、关注领域等方面;差异性体现在两者的所属范畴、适用范围、作用方式、可控程度等方面;融合与转化体现在育人环境与氛围、育人水平与成效、育人形式与内容、发展问题与阻碍等方面。从而得出结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的相互关联表现为彼此独立又相互渗透、相互制约又相互促进乃至相互融合与转化。  相似文献   

11.
北京"人文奥运"的理解与定位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人文奥运"虽然可以从"人文的"、"人本的"和"文化的"等角度加以理解和诠释,但是从体现"人文奥运"的"新"、缓解当今奥运的人文危机和让世人清楚中国、北京的贡献等角度来看,我们认为,从"人文的"角度理解和诠释"人文奥运"最为妥当.当然,为使北京"人文奥运"成为可持续利用的奥运新模式,我们的工作需要以宣扬中西文化人文精神为核心,展示中国文化厚重和魅力为重点,并注意吸收传统人本主义的思想精髓,发挥上述三种理解和诠释的综合作用.  相似文献   

12.
北京200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初探   总被引:63,自引:4,他引:59  
通过对北京 2 0 0 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渊源和内涵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运动中的人文精神是奥林匹克理想的重要源泉 .新世纪的奥林匹克运动需要从人文的视角重新审视自己的发展。一切以人为中心 ,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东西方文化的互补、互动 ,将体育与教育相结合 ,是北京2 0 0 8年奥运会“人文奥运”理念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3.
2008年北京奥运会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也是媒体争相报道的宠儿。外面的世界纷繁复杂,大众传媒要根据自己的理解,帮助人们选择值得他们注意和关心的事,通过强化报道,引起人们的重视,这就是媒体的“议程设置”。对于北京奥运会,媒体将始终坚持“人文奥运”这一理念进行议程设置,宣扬主流文化,承载人文理念。在奥运会来临之际,思考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走出议程设置的误区,既有前瞻性,又为奥运会的成功报道作了必要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研究、社会调查、SWOT分析等研究方法,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三大理念的内涵及其对全民健身活动的影响进行专题研究,结果表明:"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是北京举办2008年奥运会提出的三大理念,是奥林匹克的核心和灵魂.奥运会在我国举办为我国更快地走向世界提供了良机,平等、公正、友谊、和平等将会对我国社会经济文化产生出远比金牌更重要的东西.同时"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也深刻地影响着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深度和广度,人们对全民健身活动的认识和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参与意识更进一步增强,健身活动设施的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科技奥运"、"绿色奥运"和"人文奥运"的理念提升了全民健身活动的质量,使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和人民群众对体育的参与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15.
论2008年北京"和谐"奥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自然辩证法相关理论,从物与物、人与物、人与人三重向度阐述了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的内涵,并举例反思历届奥运会存在的“不和谐”方面,提出了2008年北京“和谐”奥运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6.
构建"人文奥运"理念传播的新型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北京奥组委提出以"和谐"为核心的"人文奥运"理念,对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在对"人文奥运"理念传播行为的研究中发现其具有两个性质不同的受众群,并且在不同的受众群中传播各具规律性.构建并系统分析"人文奥运"理念的"旋涡-离心"共轴立体新型模式传播有助于研究者和模式的使用者清楚地了解"人文奥运"理念传播活动的整体形貌、发展趋势以及将会产生的效果,有利于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以最经济的方法达到预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百年来,奥林匹克运动一直把促进体育参与者的和谐发展作为追求的崇高目标,但奥林匹克运动主体-运动员却面临和谐发展的困境和危机.运动员是奥林匹克主义的主要载体和实践者,奥林匹克思想和奥林匹克精神要通过他们去体现、传播和弘扬.因此,奥林匹克运动要在21世纪健康持续发展下去,就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根本价值取向,回归运动员的主体地位,使竞技体育与教育融为一体、与文化密切结合,并谋求中西方体育文化传统的互补融合.重视和解决运动员的和谐发展问题,使运动员真正成为社会的楷模和青年人的榜样.  相似文献   

18.
以解读与展望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理念为目的,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会议研讨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8年北京“绿色奥运“蕴涵的深层话语及其指向进行了剖析,深入研究了奥林匹克运动致力于“绿色“事业的背景举措及发展趋势,探索了“绿色奥运“对北京城市发展的影响及意义,提出了彰显节约、突出长期效益、加强广泛合作等和谐发展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因为科技的发展,人们往往避免使显性的不公平竞争出现在奥运赛场上,却容易忽视科技奥运中隐性的非公平竞争因素,而这些隐性非公平竞争已经严重破坏了奥运精神之精髓,通过文献资料法和比较分析法重新界定科技奥运内涵,使其更完善,更具有科学性和导向性  相似文献   

20.
人文奥运 电影随行——聚焦北京奥运电影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电影记录奥运瞬间精彩,电影传播奥运无限精神。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会,中国电影人以极大的热情投入到体育题材影片的创作和拍摄中,既有见证中国人民百年奥运梦想实现的纪录片,也有讲述“每个人的奥林匹克”的故事片,很好地发扬和阐释了“人文奥运”的内涵。奥运电影源于奥运也必须高于奥运,追求在艺术上的“更高、更快、更强”,这样才能用文化的力量促进奥运精神的推广,促进奥林匹克事业在中国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