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无论是从思想上还是从艺术上来说,世情小说都迥异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社会的发展赋予世情小说不少新的内涵,甚至出现一些雅俗共赏的完美之作,完成了中国古典小说雅俗整合的现代转型。世情小说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古典长篇小说进入了崭新的阶段。本文将通过对世情小说与历史演义、英雄传奇类小说的比较,进一步探讨它们各自在艺术上的不同特点。  相似文献   

2.
明清长篇家族小说及其叙事模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文化样态模塑了中国古代小说的叙事模式及叙事视角。中国社会以家族为基本单位构成的社会结构,是中国文学特别是明清家庭家族类小说戏曲创作形成的历史基础。宋元时期的家庭戏对明代家族小说具有很大影响。明代家族小说的开山之作是被笼统称为"世情小说"的《金瓶梅》,以西门一家而及天下,以家庭交际圈来展现社会人生,呈现出家庭—社会半网络式叙事模式。《红楼梦》比《金瓶梅》有所发展,成为家族—社会立体网络式叙事模式的典范之作。《林兰香》、《醒世姻缘传》、《歧路灯》亦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以家族兴衰或衰兴反映社会人生。明清家族小说不是特意寻找一种网状结构来超越线性结构,而是这种叙事结构与中国社会结构、人们的交际方式相一致,与小说内容相一致。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明清占据了光采夺目的一页。创作、出版、评点、奖掖小说,在明清知识界已经成为一种风气。小说在明清人心目中是摇曳多恣的,明清人审视小说时使用了五花八门的批评模式。这并不能证明明清人思想活跃,倒显示了他们思维的单一。从不停留在具体事物上,总是要把审视对象纳入人生系统中去把握,这是中国标准化的价值判断方式。明清人审视小说时,不加思索地接受了它。小说在明清人心目中摇曳多恣的位置,不过是明清人把小说纳入人生系统时具体置入点不同而产生的错觉,明清人五花八门的小说批评模式却立足于一个共同的认识基础:小说的价值不是由小说本身而是由小说在人生系统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部跨类型小说,精彩的世情描写和高超的写实艺术使《绿野仙踪》在清中期的小说中独树一帜。它在人物塑造和结构技法上深受世情小说创作手法的影响,运用现实主义表现手法塑造出众多的"正邪两赋"之人;而"草蛇灰线"法的运用,则让原本庞杂的内容有了潜在的联系。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小说中,从唐传奇到《聊斋志异》,从宋元话本至明清章回小说;不论在神话、仙话、鬼话之类的志怪记异小说中,还是在以人话为主体的世情小说中,"一男双美"人物配列不断出现。这种人物配列范式基于传统社会男性霸权话语,隐含着男子所固有的"娇妻美妾"情结,以及在这种情结支配下,女子效仿原始神话中的"二妃"之所谓"效英皇"角色情愿。就思想性而言,如此"一男双美"人物配列固然不足为训。但就文本意义而言,这种人物配列模式能有效地推动情节进展,增强故事的戏剧性,并有利于突出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故而还是赢得了国内外许多读者的喜爱与肯定。  相似文献   

6.
学界对于明清通俗小说的研究,就文本方面说,大多侧重在版本考证、作者钩稽、艺术手法鉴赏和思想内容述评;从小说理论方面看,则侧重对小说理论的描述、归纳、挖掘和价值评价上.前者主要表现为传统学术意义的继承,后者则表现为古代小说评点传统上现代逻辑体系和特定文学批评理论与思想的介入.这两个向度的研究尽管已表现出此学科研究的质的飞跃和时代性建树,但在研究领域的拓展上似仍缺少突破.基于这一研究现况,我们拟从史家文化角度考察与研究明清通俗小说现象:描述和说明中国古代史家文化对明清通俗小说作家创作动机、小说价值观念,尤其是小说题材选取方面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一定的文化批评.这样既可以一定程度地拓宽当前明清通俗小说研究领域和视野,亦可对当今小说创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从明代世情小说中可看出当时的媒妁分为官媒和私媒两种;明代世情小说中的媒妁有着圆滑、能说、有心计等共性特征;这些媒妁所呈现出的独特的审美意义值得我们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才子佳人小说是世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它大量、集中地产生于明末清初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一时之间十分兴盛,在中国古典通俗小说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究其出现的原因而言,明末清初大量存在的才子佳人小说与当时的社会思潮、中央政府的文化政策、文化传统,作家心态以及地域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明清时期,作为文学的两大种类,小说、戏剧的文学教育功能日益为人们所看重。然而,由于文学教育观之不同,明清时期的小说、戏剧作家的创作目的明显不同;小说、戏剧评论者的创作评价也大相径庭,旨趣迥异。对此,我们应实事求是地进行分析,以作出科学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疫病书写散见于明清白话、文言小说之中。对疫病书写的综合性研究能够挖掘其被学界所忽视的文献、文学价值。从文献价值来看,疫病书写中所述致病源包括天灾、人祸和病气侵扰;治疗手段主要有求仙问卜、以孝疗疫,神医术士救世。这些内容蕴含了古代大众对天道伦常、传统医理的理解与运用,是研究古代民俗与文化的宝贵资料。就文学价值来看,疫病书写作为叙事结构、叙事工具对小说叙事本身有着极大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11.
试论体育对现代国民体质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体育与健康的关系入手,探讨了体育是增强体质促进健康的重要方法与途径;体育与卫生相结合促进了人的身心健康;体育延长了人的寿命;体育促进和丰富人们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认为社会主体的呼唤、群众体育意识的强化、提倡体育运动形式的多样化是努力实现体育对现代国民体质健康支持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论体育消费与经济增长的相互促进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献法,分析综合法分析了体育消费成为社会消费新热点的问题,论述了体育直接或间接地促进经济增长,经济的增长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促使人们在更高层次进行体育消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论休闲运动与社会的发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我们即将进入休闲在人们生活和社会经济中越来越重要的时代,休闲运动作为人们闲暇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也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闲暇时间的普遍增长,以其独特的魅力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和欢迎。本从休闲运动与经济的发展,休闲运动与都市化进程,休闲运动与人口问题等方面,阐述了休闲运动对社会发展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14.
《尼各马科伦理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完整的伦理学著作,也是德行研究的奠基之作。本文以“合乎德性的现实活动”为主题,分别从德行的本原始点、行为的中道原理、行为的过程、公民的公正行为以及公民德行的培养5个方面阐述《尼各马科伦理学》对于道德行为近乎外科手术式的解剖与分析,体现出亚里士多德思想既经验又思辨的方法特点。  相似文献   

15.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牢牢把握其根本要求,即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  相似文献   

16.
岭南南拳运动风格及其技理技法形成的文化社会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北拳派风格迥异,其技理技法也各具特色,采用了多种研究方法,从文化社会学角度加以深入研究,主要结论是:岭南人们生产劳动的条件和方式,促进了南拳技理技法的形成;水上居民的生活方式强化了南拳风格的形成;岭南民间舞蹈寓意深刻,对岭南南拳影响悠久而深远;岭南人们具备的身体、生理和心理特征,更适合从事南拳运动;岭南文化兼收包容和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开放风气,优化了传统岭南武术;岭南人既保守又创新的性格,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传统南拳的精髓,使其不失传统又富有现代发展和创新的气息.  相似文献   

17.
实践证明,人类社会的发展,都是以推陈出新的自然规律向前发展的。大众体育也是遵守这一自然规律而向前发展的。随着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的繁荣发达,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人们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更新改变,大众体育将走向大众竞技体育。本文从六个方面对大众体育的发展趋势,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和论证。  相似文献   

18.
毛泽东一贯主张人的发展必须是包括体育在内的全面发展。他在这方面的观点和实践,对全面提高中国人民的素质曾起过巨大的作用。今天我们对此进行学习和研究,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美的含义、美的重要性、美的构成等方面论述了美在图书馆工作中的应用,强调指出图书馆面临新世纪的挑战,要进一步加强图书馆的美学建设,提高和培养人们的审美能力。  相似文献   

20.
试论武术套路动作节奏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武术作为中华民族古老化遗产,它的运动美及观赏性已为人们所共识,而武术动作节奏是武术美得以展现的因素之一。章通过对武术套路节奏的论述诣在加深人们对武术套路运动中节奏的认识,提高武术套路的观赏性,促进武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引起共鸣,与同仁商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