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文献法、实验法以及数理统计法,对大学男生的耐力素质发展与体育选项课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足球班、篮球班学生的耐力素质发展较好,体育选项课专项练习特点、学生运动技能基础和课内外实际运动负荷与其耐力素质的发展均存在一定的关系。在武术、网球、乒乓球和排球等课程中应适当安排一些足、篮球活动或中长跑练习,以引导和促使学生更有效地发展耐力和增进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2.
根据课题设计,对中学生的兴趣爱好进行全面调查,并根据相关体育项目的调查结果,将学生分成篮球、排球、足球、乒乓、韵律操和武术6个实验班,与对照班一起,进行教学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实施新的个性化体育教学后,实验班学生的体育及体育学习兴趣倍增,且实验班学生的部分身体素质水平实验前后出现明显的改善与提高。  相似文献   

3.
采用了教学实验法,把三人制教学比赛运用到高校体育篮球课中进行尝试。试验结果显示:三人制教学比赛不仅提高了大学生的篮球技能和身体素质,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篮球兴趣和实践能力,更好地满足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需要,在篮球教学中应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山西师大文、理科非体育专业学生,经1986年至1995年近十年体育后期专项化改革实验,从中抽样选出86级男生篮球、排球两个专项班各30人,女生武术、健美两个专项班各30人为样本,对经过普通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体育选修课,自修体育课的四年大学体育学习与锻炼的学生进行测定,获得身体形态、机能发育和素质增长的多项指标。  相似文献   

5.
不同运动项目对促进大学生体质健康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择BMI、肺活量、台阶试验等指标,通过对普通大学生参与体育课程学习一学期前后各指标的测试变化结果,分析不同运动项目对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健美、健美操、篮球、跆拳道、武术等运动项目的体育锻炼,各选项班学生身体成分BMI、WHR、%BF等指标均未有显著性变化;健美、健美操班学生身体机能水平有着非常明显的改善;各选项班学生身体素质水平提高均很显著。  相似文献   

6.
提高排球选项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排球运动是大学生普遍喜爱的运动项目,也是高校体育选项课开设较多的课程,有较好的群众基础。如何使学生在排球选项课上更好更快地掌握排球的基本技术,提高打排球的能力,在排球运动中增进健康,获得愉悦,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能力,这是排球选项课教学的根本任务。在教学中应注意从  相似文献   

7.
关于高校体育选项课对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分析不同选项班的达标成绩,发现对男大学生而言,田径、足球和篮球选项课对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武术、排球、乒乓球和拳击选项课有助于爆发力、上肢力量和投掷能力的提高;武术选项课还对速度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作用。而对于女大学生来说,篮球、排球、乒乓球和艺术体操选项课有助于投掷能力和腰腹力量的发展;篮球、排球和艺术体操选项课对爆发力素质的发展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统计分析法、试验法结合健美选项课教学的特点,对运动处方在普通高校健美教学中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运动处方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身体素质、生理机能素质和技术评定成绩,而且更好地促进了学生的课外体育锻炼.  相似文献   

9.
比赛教学法在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乔诚  薛可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108-109,112
近年来,为了顺应终身教育、健康教育的发展趋势,满足社会发展需要,高校体育课程也做了一些改革,但力度不大。在对天津市几所普通高校篮球选项课教学大纲的调查和任课教师的访谈中发现,技战术的教学任然是篮球选项课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这一现象,对普通高校篮球教学课运用比赛教学法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找出提高篮球教学效果的方法,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达到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目的,使之朝终身体育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0.
课题采用了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法,对新建地方本科院校武术教学俱乐部进行了实践研究。研究认为:武术教学俱乐部实施对学生的上课态度改变、运动兴趣的提高和课后体育行为的参与有着积极影响;通过武术教学俱乐部的教学改善了学生的身体形态指标,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了学生身体机能;在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实施武术教学俱乐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培养是体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当从加强学生对篮球规则的理论知识学习、抓好学生对基本功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裁判方法和技巧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对学生篮球裁判能力进行培养,才能提高体育专业学生篮球裁判能力。  相似文献   

12.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3.
采取了调查研究、数理统计、文献分析和教学实验等研究方法,验证逆向教学法在武术套路教学中运用的效果,以期整体提高中学武术套路教学的质量.实验效果表明"逆向法"有利于提高学生武术学习兴趣,提高武术学习的参与性,促进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逆向法"适合于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时数少的特点,有利于学生尽快掌握武术套路,有利于提高中学体育课武术教学质量;"逆向法"符合新教材改革的要求,是完成"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目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高校排球选修课的教学进行实验研究,本着高校体育教学"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的指导思想,探析比赛教学法在高校公共体育教学中对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成绩的作用,进一步论证了比赛教学方法在高校排球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学校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的体质。体育课是学校体育工作的核心,教学质量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学生的体质。身体素质不仅是掌握各项基本技术和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而且还是衡量体质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在教学中,安排学生身体素质的练习是体育课不可  相似文献   

16.
为适应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对排球运动的兴趣和排球选项课教学质量,以国外青少年排球教学训练理念为理论依据,将"比赛-战术-技术"教学理念引入高校排球选项课教学中,通过教学实验验证"比赛-战术-技术"教学理念在我国普通高校排球选项课中运用是可行并富有成效的.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明学生掌握排球五项基本技术所需要的练习负荷、负荷的分配与其掌握技术效果的关系、基础差异对其掌握基本技术的影响程度和影响其基本技术提高的主要因素,采用实验、比较分析、问卷调查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高师体育教育专业排球普修课教学进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课余练习、学习动力、练习负荷为影响基本技术提高的三个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体育运动的许多项目中,弹跳力是运动员必备的一种重要身体素质。特别是田径的跳跃项目,体操的空翻,跳马、游泳的出发,足球的头顶球,篮球的跳起投篮和抢篮板球,排球的扣球和拦网球等,运动员弹跳能力的好坏,往往是完成动作和决定运动成绩的一个关键。在大、中、小学的体育教学中,也把发展弹跳力作为掌握各种运动技能的一个条件。由于大家早巳认识到弹跳力的重要性,因此,不管是各级运动队和业余训练,还是学校的普通体育课,我们都要采用一些发展弹跳力的练习方法。其中简单易行的各种徒手跳跃练习,如  相似文献   

19.
比赛法在高校体育系排球教学中的运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经验总结法对比赛教学法在高校体育系排球选项教学中的运用进行了探讨,得出在高校体育系排球教学方面缺乏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依然很普遍,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也缺少对学生进行科学、客观、全面的能力评估,这些不足影响了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因而有必要把比赛教学法引入排球课教学过程中,这是一种比较理想的教学方法之一。比赛教学法的主要特点是具有"竞争"因素,参加者的情绪高涨,能促使参加者最大限度地展现出机体能力。  相似文献   

20.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现状及其发展策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28个省、直辖市共90所普通高校体育课程项目开设现状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目前高校开设的体育课程项目十分丰富,但大部分项目普及程度不高;传统体育项目篮球、排球、健美操、乒乓球、足球、羽毛球等开设情况依然高居榜首;新兴体育项目体育舞蹈、网球、跆拳道、散打等正赶上或超过部分传统体育项目武术、太极拳、田径等;体育保健与康复理论知识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各高校对学生的早操和课外体育锻炼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各高校采取的修学类型多为"指定必修加选修",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修学类型,其中田径项目为体育必修课的首选。为此,提出了体育课程项目在普通高校发展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