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中美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分析两者的管理机构、运行模式及其效益,并结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的问题,借助于美国NCAA的成功经验和系统科学的管理办法,探索适合我国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合理模式,为我国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办好高校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为我国高校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为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当今世界竞技体育水平最高的国家当属美国.有效的人才培养体制是美国竞技体育兴旺发达的根本保证.任何一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形成都不是偶然的,它必然植根于某种教育理念或文化价值观.正是由于自由教育理念与职业体育价值观的长期互动与融合,才形成了当今独具美国特色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文章还指出: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根据本国文化传统与体育价值取向选择合理的培养模式,不要盲目攀比或简单复制.  相似文献   

3.
解放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是整个竞技体育人才培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不但有利于新形势下我国军队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推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创新.对解放军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分析,并对其培养的特点进行总结,通过现状调查对其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有力的解决对策,从而为形成良性循环的军队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及解放军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前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举国体制、体教结合、个人模式、俱乐部四种模式。这四种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有着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本文首先对这四种模式进行了研究和剖析,然后对新时期我国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做出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7.
针对如何解决运动员的教育与竞训非均衡发展的问题,提出高职院校“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数据收集采用了比较分析法、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以及专家访谈法:数据则根据研究目的进行定性或定量分析。经过讨论与分析得出以下结论,“十四年一贯制”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是不同于普通中小学教育和普通高职教育的一种特殊教育模式,它在文化基础教育、专项运动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将职业教育理念和手段融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有效地解决了运动员退训、退役时的后顾之忧,使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方式和途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步骤,也为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种途径或思路,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和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四川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现状调查与改进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专家访谈法,对当前四川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的调查,并探索了四川省教练员、运动员对教-体-商结合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的认知和态度,为四川省竞技体育人才培养规模化、职业化发展提供依据。通过综合分析,找出四川省在竞技体育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解决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理论分析、逻辑推理法等对近10年来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进行研究,肯定了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中的成绩,指出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今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数据统计等方法分析了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现状,提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应该转变传统观念树立正确的竞技体育观;完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体制,推进体制的创新;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模式;加强教师和教练员的市场化,提高他们自身水平;加大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扩大竞技体育项目的普及化程度和健全运动员的保障制度。  相似文献   

11.
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开展对于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至关重要,在长久的计划经济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业余体育训练机制,存在着众多的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实现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改变现有的培养观念和培养模式,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并且需要立法的不断完善,来保障业余运动员的切身利益。  相似文献   

12.
我国运动训练体系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回顾、分析我国运动训练体系由单一体育系统培养,发展到学校、社会共同培养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历史演变过程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社会发展的特点,指出今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逻辑分析法等,对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脉络及政府作用机制特征进行深入剖析。首先,以重大历史政治节点为界,将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分为二战前、“福利国家”下、“新自由主义理念”下、“第三条道路”下四个不同历史阶段,并对其进行了回顾与总结。其次,着重分析了新时期英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变中的政府作用机制及特征,主要涉及竞技体育政策形成机制及特征、精英运动员培养机制及特征、竞技体育服务供给机制及特征、竞技体育资金分配机制及特征。最后则指出了对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转型的若干启示,主要包括,顶层设计层面:构建民主、科学、连贯的竞技体育政策决策机制,强化竞技体育政策的绩效考核;人才培养层面:完善教体融合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机制,加大国家彩票资金和政府拨款向社会基层竞技体育事业的倾斜,培育社会主体发展竞技体育的积极性;公共服务层面:营造面向大众的竞技体育产品及服务供给机制,以高质量的精品系列体育赛事为平台,促使竞技体育发展成果惠及民生。资金分配层面:提高竞技体育财政预算的科学性与激励性,加强竞技体育财政资金分配的监督审计,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4.
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的意义、交流与合作现状、发展困境、可行性与对策等进行深入研究。根据协同学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提出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思路:优化粤港澳大湾区竞技体育发展模式,构建区域竞技体育优势项目核心竞争力体系,建立粤港澳大湾区后备人才培养机制,打造区域竞技体育训、科、医、管一体化模式,形成竞技体育区域优势项目集群,创造竞技体育发展新高度,为我国和世界的其他区域竞技体育协同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体育院校附属竞技体校建校30年来的发展进行SWOT分析,认为其发展优势表现在人才培养理念、人才培养条件、人才培养模式和人才培养质量四个方面;目标定位与培养体系不相符、主管部门认识不一致、文化学习与运动训练不平衡、独立办学意识不强、资金投入不足、竞赛制度不利、运动员规模超编、文化课教师难聘、教练员队伍堪忧等问题则是制约我国竞技体校发展的劣势;新时期竞技体育人才需求空间增大、竞技人才培养要求提高为我国竞技体校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机会;竞争对手多元化、队员参赛受限、政策扶持力度减弱等问题是我国竞技体校发展所面临的威胁。  相似文献   

16.
我国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周期理论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时代的发展,田径比赛的次数增多,传统的训练周期理论对现代运动训练和竞技体育发展趋势和特点的解释存在许多不足之处。如何完善和升华周期理论,是大家关注的问题。以我国六所体育院校田径专项训练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对比分析法和逻辑分析法对周期理论进行了研究,寻求适合体育院校的周期训练特征,希望为我国从事田径训练的教练员有所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7.
运用核心竞争力理论,结合竞技体育的本质属性和当前世界竞技体育格局发展动态,基于我国竞技体育现有竞技水平和发展现状,对我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培育途径和措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其培育实现途径包括:1)发挥高层领导的核心作用,实现管理整合;2)确立多点优势单项发展战略;3)积极打造人力资本,培育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主体;4)积极开展先进的竞技科研,努力将科研成果转化为训练生产力;5)围绕实战,构建多元化竞赛实战保障体系;6)发挥宏观协调作用,在竞技体育项目结构布局中引导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7)树立核心竞争力意识,强化基于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战略的观念。同时,研究结果表明其培育措施包括:1)进一步完善竞技体育运动训练与竞赛机制,使之更加体现竞技化和法制化;2)找准突破口,积极打造竞技体育优势项目和核心人物,努力扩大奖牌增长点;3)积极贯彻“科技兴体”方针,为提升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增添动力源;4)积极发挥举国体制优势,因势利导;5)以提高中国竞技体育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形成奥运优势项目集团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