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世界上的太极拳练习者约有上亿人。太极拳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代名词之一。近年来太极拳在日本迅速发展,练习人数与日俱增,但是,由于中国与日本的生活环境及思维方式存在差异性,导致2国人们练习太极拳的条件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希望通过了解中国和日本太极练习者练习太极拳的条件,发现太极拳发展和普及的优势与劣势,为太极拳未来的发展提供相关的理论依据。研究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访谈法和综合分析法,对日本横滨市(包括太极拳协会、太极拳辅导站和辅导班等)和中国北京海淀区(太极拳辅导站和辅导班等)各发放调查问卷100份,进行2个地区的太极拳练习者练习条件的具体调查,然后对比分析两国太极拳练习者的练习条件及与练习条件相关的生活状况和生活环境等,同时根据对练习者的调查发现太极拳在国内外发展中的异同点和制约因素。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对健康提出了新的要求,怎样保持健康、如何促进健康已成为热点问题。随着国家“健康中国战略”的提出,太极拳作为一项民族的、传统的运动项目,其健身作用也被赋予了新的历史使命。研究主要以文献资料法,综述了国内外太极拳健身功效方面的文献。结果:(1)太极拳能改善心血管的功能;能改善呼吸机能;能改善人体的免疫机能;能增加人体的关节活动度;能增强人体的肌肉力量,能改善人体的平衡能力。(2)太极拳作为民族的、传统的运动项目,将会大力推动全民健康及健康中国战略的实施,为中国健康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推广好太极拳项目,发挥好太极拳作用,利用好太极拳的文化传播,使其在健康中国背景下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并结合太极拳演练过程中的基本技法,旨在找出太极拳的起源与中国古代性文化之间存在着的逻辑关系,从而更好地为推广发展太极拳运动服务。  相似文献   

4.
太极拳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存在形式,不仅内容丰富,而且功用独特,愈来愈受到世人重视。太极拳在萌芽、发展变化过程中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这块土壤,其拳理、拳论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渗透着东方式的思维方式,包括中和思维、类比思维、整体思维、圆形思维等。研究太极拳的思维方式,可以进一步丰富太极拳理论,加快太极拳发展步伐,为建设现代太极拳理论体系提供必要的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的太极拳蕴涵着中国传统哲学中的养生思想、伦理观念,是一项注重内外兼修,融健身与修性与一体的运动项目。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结合当代大学生由于种种因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分析太极拳对大学生在心理健康方面的价值与意义,研究它所折射出的人生哲理和道德观念,大学生通过太极拳运动可以起到促进心理健康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太极拳是中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宝贵文化遗产。目前对太极拳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健身以及技击特点等方面而忽视了对其广泛的美的创造、美的欣赏和美的身心感应等审美价值研究。文章分别从阴阳美、意境美、形神美和武德美四方面进行分析,以中国古典美学和太极拳拳论为理论基础,运用大量的文献资料,通过分析、归纳并与太极拳的实际相结合,得出结论,太极拳的美学特征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对中国和日本两个在太极拳发展中有代表性国家的太极拳练习者进行了社会学比较分析发现 :太极拳在中、日两国的发展十分迅速 ,参加太极拳练习的人数有逐年增长的趋势。两国太极拳练习者在锻炼效果的主观评价方面 ,存在着十分显著的差异。中国的太极拳练习者对练习效果的主观评价除了在“满足娱乐需要”方面与日本的太极拳练习者有着一致的看法外 ,其余均高于日本。这一现象既与两国的文化背景有着一定的关系 ,同时也与两国太极拳练习者对太极拳拳理的理解不同有关。  相似文献   

8.
摘要:以“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过程中的核心内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资料和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在查阅了有关太极拳与公共服务体系等方面资料的基础上,针对“太极拳健康工程”实施中的核心内容展开了研究。研究认为:应充分利用太极拳所独有的健身文化资源,打造中国太极拳健康文化品牌,树立太极拳健康社会形象,更好地发挥太极拳在全民健身中的作用。其中打造文化品牌是“太极拳健康工程”的出发点,提升服务意识是“太极拳健康工程”的着力点,搭建信息平台是“太极拳健康工程”的关键点。“太极拳健康工程”的实施,从根本上应实现太极拳由“技术教学”向“文化推广”和“健康服务”的重要转型。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内涵、太极拳的文化内涵的阐述,认为周易太极,阴阳五行,道教思想,孙子兵法,以至于道德伦理等中国传统文化都可以在太极拳中体现出来。具体剖析,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体现了儒家的道德规范,道家的为人策略与养生技术,佛家的禅定方法,兵家的作战思路,最后简单阐述了太极拳对中国传统文化发展与传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拳文化特质与演变历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作为中国武术重要拳种之一的太极拳,自诞生起就具有典型的高雅文化特质。其拳理是吸收了太极文化、儒家文化及道家文化等中国传统文化精华,形成了完善的太极拳理论体系。其拳法是博采了众多武术拳种之长,形成了独特的太极拳技术风格特征。太极拳是中国武术理论体系成熟的体现,也是中国武术文明化进程的使然。在近代大众消费文化的影响下,太极拳技术上体现出由繁至简的演变特点;太极拳文化体现出由高雅到通俗的演变特征;太极拳受众体现了从少数武术精英修习到大众参与的特征。太极拳所具有的高雅文化特质被不断消解,从而影响了太极拳的文化形象。坚守太极拳高雅文化特质的本源,以“高雅文化”与“大众文化”共存的发展思路,促进太极拳的普及与推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武术资源及其开发探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武术化宝库中蕴藏着在富的化资源可供开发,这些资源由三个化层面构成即表层一武术物质化层面,中层,武术制度化层面和深层,武术内涵化层面。在中国武术资源的开发中虽然存在某些优势条件,但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武术套路中的实用技术,技法的开发是武术资源开发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本将从化学角度加以阐述和分析并运用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针对武术化资源三个层面中的优势和困难提出相应的开发措施,以便为新时期的武术健康发展提供可鉴资料。  相似文献   

12.
对北京奥运会上展现的玉、祥云、水墨书画、《论语》礼仪、古典器乐、汉字、太极等具有代表性的中国传统文化元素进行探析,深入挖掘北京奥运会赋予传统文化的符号价值及历史意蕴。  相似文献   

13.
到底什么是中国武术?它产生于何时?是如何产生的?此类问题虽一直受到学术界的关注,但似乎至今并没有得出较为明确的结论。由此导致了人们对武术概念的解读,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我们认为,武术不仅是现代语境下的一项体育运动,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代表,因此研究武术的概念,首先应该对中国武术产生的历史有一个较为清晰的认识。我们的研究结果是:人类原始社会的格斗技能可以理解为武术的最初源头,但中国武术直接脱胎的母体则是古代武艺。武术与武艺的最终剥离,大约发生在我国的秦末汉初时期。而作为中国武术的真正形成,则应该是在我国的宋代。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回望中国古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弘扬中国装饰文化的博大精深,并通过对当前居室装饰现状的分析及古为今用的装饰案例,强调装饰的文化表现性、展现中国文化的无限魅力,倡导具有"中国特色"的装饰风格"中国风"。  相似文献   

15.
贺晓梅 《职大学报》2013,(1):102-104
汉服是华夏民族的传统服饰,它悠久美丽、博大精深,是中国民族服饰文化艺术中一颗璀璨的明珠。汉服代表着华夏民族厚重的文化根基,是华夏传统文化鲜明的旗帜。民族服饰承载着传播本国本民族文化的重任,确立汉服为华夏民族礼服,有利于弘扬华夏传统文化,华夏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命之根,是中华屹立于世界之本。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革命美术和文革美术主要指五四运动以来到文革结束的这个历史范畴。20世纪的中国大半个时期是革命时代,在中西文化的激烈碰撞中,“现实主义”美术进入了中国的艺术领域,而革命与抗战、文革将现实主义推向了高潮。美术在其间也成为重要的革命武器,对于革命还是文革时期都起到宣传和催进作用。但是革命美术与文革美术在革命的道路上前后又存在着差异,值得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了中国弹弓术的当代价值:即历史性与弹弓术的文化传承、人文性与弹弓术的文化认同、民族性与弹弓术的世界推广、传统性与弹弓术的生命力、体育性与弹弓术的健身、竞技、表演、娱乐等,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发展中国弹弓术应远瞻部署,变革中国弹弓术的发展方式;转变观念,提高对中国弹弓术价值的认识;继承与创新,增强中国弹弓术的生命力;搭建高平台,立足中国弹弓术发展的高起点;强化自身,彰显中国弹弓术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太极拳对老年人下肢运动机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的一项古老的健身项目,其功用早已被世界所认可。本使用一些常用的与平衡能力相关的测试手段,分别对老年太极拳练习和未练习进行测试,然后对各种指标加以对比,寻找太极拳对老年练习平衡能力的影响,并进一步对造成这些影响的可能性因素做出分析与评价,探讨其机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由古丝绸之路、佛教的传播 ,将古代印度的子故事与艺术传入了我国 ;又经千年流传改造 ,逐渐本土化、世俗化 ,最终融入为中国的廿四孝之一。子故事与艺术的流变 ,表明了古代中外文化交流中 ,我国传统文化能以我为主 ,扎根本民族原有文化 ,又善于吸收外来文化 ,进而创造出新的民族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20.
延安文艺的形成及其演进是百年中国文学史上最重大的事件,它既是中国现代文学历史逻辑发展的必然结果,又全面规范了当代文学的建构与走向。延安文艺不仅对20世纪中国文化、文学和政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而且也产生了深远的世界性影响,它是中国作家和文艺理论家对世界文学做出的特殊贡献。但多年来由于受意识形态和当代文艺思潮的双重制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领域,对延安文艺的研究和重视程度恰恰显得非常薄弱,延安文艺的历史成就及其巨大影响始终没有得到科学、公正、系统的研究和评估。在中国文化软实力亟待提升的背景下,对延安文艺所提供的强大的动力资源和精神系统的研究必然成为一个具有重大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课题。延安文艺的再研究,需要研究者以建构的而非解构的、理性的而非漠然的姿态进入,同时还需要形成新的研究思路,既不忽视延安文艺的本体性研究,又能将研究的重点置于考察延安文艺与20世纪中国文学的复杂关系上面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