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对佛山社区武术项目内容锻炼的1000人随机抽样进行调查,得出结论:武术是佛山社区体育的重要内容之一,选择武术健身已是佛山社区居民的一个普遍现象,项目集中在太极拳类、传统类、木兰拳类、散打类;武术健身的活动时间集中在晨练和晚练,练习频率每周一般2~3次以上;场地不足,并且缺乏规范化管理。武术健身者活动的消费并不高,但愿意并已进行武术健身消费投资。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对温州市区各健身点从事武术项目锻炼的1500人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得出结论,温州市区已具备把武术作为全民健身活动内容来开展的基本外在条件。在温州市区群众学练武术已经成为普遍现象,群众练武兴趣、热情已基本确立,项目集中在太极拳、太极剑、太极扇三类,但运动水平有待提高,特别是指导者的专业水平、理论知识更有待提高。群众练武活动集中在晨练,其他时间随意性较大。场地不足,并且缺乏规范化管理和统筹安排。用于自身开展武术活动的消费能力较低等也是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来,淮阴市老年体育工作有一大特色,就是各级老年体协十分重视晨练点的建设。在短短两年里.深受广大老年人喜爱的晨练点如雨后春笋般地发展起来。据不完全统计,仅13个县市区所在地城镇的晨练点就有217个,每天参加锻炼的有85000人。星罗棋布的晨练点,不仅使广大老年人锻炼身体有了最佳去处,而且为现代文明城市建设增添了生机勃勃的新气象、新景点。每天刚刚曙明,各晨练点的各种锻炼活动已经红红火火地开展起来,有的舞剑练枪,英姿飒爽;有的练功打拳,气宇轩昂;有的跑步打球;有的跳舞做操。动听悦耳的音乐,伴随着一群群矫健…  相似文献   

4.
武术套路运动中常见的损伤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运用调查访问法、文献资料法和统计分析法,对武术套路中常见的损伤进行了研究,从运动解剖学、运动训练学等诸方面分析了武术套路损伤的部位、性质及原因。并结合武术运动的特点,从准备活动、运动负荷、自我保护及身体素质等方面,提出了预防武术套路中运动损伤的措施,旨在为今后的运动训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武术搏击教学的准备活动内容应结合武术搏击特点为基本教材服务。武术搏击准备活动能发展学生的灵敏、协调、柔韧、速度等素质,为课的基本教学奠定基础,进而提高专项身体素质。安排准备活动应注意在符合其特定原则的基础上,统筹规划,灵活多样。  相似文献   

6.
摘要:目前动作相关学科理论与实践作为指导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的作用逐渐体现出来,人类动作发展特征在体育课程设置、训练计划制定中突显指导意义。运用文献资料、实验法,基于个体动作发展特征针对体育与健康武术课程设置进行研究。理论层面上得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教师用书、教科书中武术课程设置的相关问题,即,动作难度和体能发展设置有待商榷、动作技术比例较低。实验得出小学U6—7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健身操难度大、基本动作专业评价高、协调性评价有待商榷、U10—11阶段“基本掌握”要求较低。初中U12—14阶段武术套路评价中的打出“武术劲力”不宜要求。全国武术项目联盟小学阶段武术教学设置中基本动作部分内容学习难度较大,以及展演活动和教学设置欠明确。依据动作相关学科、发展科学理论与实践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意见或建议,即全国学校武术项目联盟武术教育体系设计中课程内容细化和具体设定展演活动比重等。本研究以提供给当前体育与健康课程武术教学实践。  相似文献   

7.
摘要:文化的核心就是教化。在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语境中,利用教化思想深化武术的文化研究、推进武术的文化传承,已成为当代武术研究的一个现实要求。利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调研法和专家访谈法对武术教化的对象(武术人)、手段(习武练拳)、内容(技能、道德和精神)、目标(生存“强者”、生活“能人”和生命“英雄”)以及为达到这一教化目标而实施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进行了系统探讨和研究,旨在总结传统武术教化经验为现代武术教学与改革提供借鉴与帮助。研究认为:教化是武术活动的核心价值,武术教化惯常于把身体训练、心理完善、道德培养、礼仪规范、行为约束等有形和无形的手段综合起来运用,既强调拳场中的技能培训,又注重结合日常生活使武术人在潜移默化中明事达理、完善人生,最终将武术人教化成生存环境中的“强者”、社会生活中的“能人”和生命意义上的“英雄”。  相似文献   

8.
武术历来是体育教育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原始社会时期,武术教育是适应生产、生活的需要,以言传身教传授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时期,学校中出现了以射、御为主要内容的武术教育。中华民国及国民政府时期,则正式置设了武术课程,并有了专业设置。新中国成立后,武术课程有了大发展,不仅成为体育院校的必修课,而且成为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体育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运用文献资料、专家咨询法和逻辑分析等方法,对武术人才在社区体育所发挥的作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在社区体育活动的开展中,武术的健身作用得到人们的认可,社区武术健身活动的开展对武术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学校体育专业对人才的培养,就要符合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0.
摘要:近代前期武术从业者群体的兴衰是该时期武术发展轨迹与特征的历史观照。运用职业社会学的视角,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武术从业者群体及其生存活动为研究对象,梳理武术从业者群体的变迁脉络,提炼其内在逻辑,为当代武术发展提供历史镜鉴。主要结论:1)近代前期武术从业者群体的职业活动呈现“生存挤压与社会低位”的总体特征,该时期的武术发展呈现冷热交替与高低起伏的历史特征;2)其群体的职业流动呈现“官方→民间”的特点,其群体的武术技能呈现“地位重要→地位冲击→地位挤压”的特点;3)其群体主要集中在社会底层,并带有一定的江湖文化色彩,社会地位低下;4)官方和民间是其群体生存活动的双重渠道,也是武术传播的双重渠道,应充分发挥民间渠道的力量推动当代武术的传播。  相似文献   

11.
论体育院系武术套路教学的准备活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使体育院系武术套路教学的准备活动系统化、科学化,根据武术套路教学实践,采用献资料、专家访谈、逻辑推理等研究方法,阐述准备活动的定位、框架结构的设想以及所应注意的问题,并着重对其各部分进行可操作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12.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辽宁省高校武术运动开展现状。分析了武术课开设、师资力量、课外武术活动等内容。归纳了武术教学、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等主要问题。提出了加强高校武术课程建设,夯实武术文化传承基础;重视高校武术师资建设,提高教师武术文化传承意识;丰富校园武术文化活动,提高大学生武术文化认同感等武术教育传承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3.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西安市普通高校大学生武术运动特点进行调查研究,分析高校大学生武术活动开展的规律性因素。  相似文献   

14.
清代的各类秘密结社,是当时民间武术活动的重要载体和传播媒介。本文首先对秘密结社的三类组织中的武术活动概况分别进行了勾划,分析了它们各自武术活动的特点和形成某些文化遗存的历史背景。其次,又从正反两个方面简要考察了清代秘密结社武术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其中,特別对目前武术理论研究中争议颇大的某些拳种的历史文化渊源,以及至今民间仍流传的某些拳种的历史演化进行了论证。希望本文的研究,能给武术理论中某些问题的探讨提供一点历史的线索。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从李泽厚"主体性实践哲学"视角探究武术美学。分析认为,在实践美学中武术活动作为审美对象,审美性质上具有"和谐""张力"等美学特征,武术活动中体现了"主客观统一""天人合一""自由形式"的美学思想。武术作为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从"主体性实践哲学"角度分析有着理论的自洽性。分析旨在为当代武术的套路编创与演练提供新的理论参考视角。  相似文献   

16.
广州地区高校武术活动现状调查及对策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调查,分析了广州地区部分高校学生对武术,民族传统化的认识情况以及武术活动开展的现状,并对这些情况提出了若干切实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摘要:当代武术发展的核心动力问题是武术发展的关键所在,主要采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从知识动力学的视角分析了知识生产对于武术发展的重要性,从武术发展的本质、武术发展的动力、武术发展的方向三个层面深入展开知识生产对武术发展的动力促进作用。研究结论认为:知识生产是武术发展的本质所在,也是武术发展的根本动力,武术的知识生产终将促成武术文化与其他体育文化的融合,武术在发展过程中也必将在与其他民族体育文化的冲突、交融中变得更加丰满、健硕。试图通过对当代武术发展中知识生产作为主导作用的研究,实现对当代武术发展的全新探讨,从而使武术的未来发展能够把握正确的战略方向,实现自身文化体系的知识重构,进而推动新时期武术运动的健康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8.
通过逻辑演绎、文献资料的方法,把竞技武术这个现代武术活动主要形式的改革置于整个武术的形成、发展这一个脉络中去探研其发展的文化动因,考察发现民族间文化传播、交流与融合是推动武术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竞技武术套路的改革是符合武术运动整体发展规律的,是科学的,同时也是武术顺应时代、求得发展的重大变革.  相似文献   

19.
论图腾崇拜对象形武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象形武术与图腾显然均源于先民原始思维下的自然崇拜。最早象形武术活动与图腾崇拜活动是合一的。图腾崇拜对象形武术的形成起了强化、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从历史学、社会学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逻辑分析、历史学等方法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进行研究,旨在对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价值进行客观、科学的审视和评判。研究结果如下:① 义和团武术活动的三重文化向度表现为:“动以卫国,甘愿牺牲”的爱国主义精神、“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的民族精神和“降神附体、喝符念咒”封建迷信思想。②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史学价值在于:促进了中华优秀传统武术拳术、器械在民间的广泛传播,也促使人们对“武术”认识发生了改变。③义和团武术活动的当代启示在于:汲取经验,破除武术“神秘主义”面纱,促进武术科学化发展;牢铸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铸魂,涵养中华民族文化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