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作为现代教育界的先驱,蔡元培十分重视体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他在继承我国传统体育思想和汲取西方近代体育的先进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全人格,首在体育”的体育理论。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该理论主张通过体育运动提高公民道德的思想仍然是我们开展体育教育、发展体育事业的理论指导;是我们进行体育教育,树立终身体育观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2.
青年毛泽东“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这句影响十分深远广泛的名言,在思想上应受到经由陈独秀、蔡锷等人传至中国的日本思想家福泽谕吉的日本体育教育思想的影响。但这句中文名言应是毛泽东首先使用而流传于世的。青年毛泽东在提出“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时深入批判了中国传统身体美丑观和身体动静观,从一个独特视角提出了强体健身、文武并重的新民见解。从现代体育观的维度为新文化运动批判传统文化缺陷,改造国民性,寻求新的救国之道增加了独有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新文化运动期间,陈独秀以改造国民性为目标,非常重视体育问题,形成了一系列的体育思想.其主要观点有以下几个方面:批判旧体育中的封建糟粕;一度提倡"兽性主义"体育观;进而发展为促进人的身心全面发展的体育观.这些思想促进了中国体育运动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摘要:以文献资料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在大量阅读梁启超著作和学界对梁启超所做研究的基础上,梳理出梁启超关于培育“新民”的言论和实践,构建出梁启超的“新民”体育思想体系。研究得出,梁启超围绕如何铸造“新民”这一国民性改造问题在体育方面形成了“进化、尚动的生命观”、“爱国尚武的体育道德观”、“三育并重的体育教育观”、“强国保种的妇女、儿童体育观”等思想。梁启超的“新民”体育思想在中国体育发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他把具有尚武精神的“新民”视为国家强盛之基础,倡导国民的体育主体地位;他基于国家利益至上原则将体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由此体育成为中国思想启蒙和构建民族认同的重要阵地;他主张“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推动了体育在教育领域地位的确立;他的女性身体观为我国妇女的解放和女性体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虽然梁启超的“新民”体育思想具有工具理性的历史局限性,但是它促进了国人现代意识的觉醒,推动了中国社会和体育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使中国走上了国际竞争的自强之路。梁启超所开启的国家主权和“新民”塑造的观念成为主导百余年来中国体育发展的主旋律,对我国当代体育事业发展和公民教育仍具有重大的历史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近代不同社会思潮影响下国人体育观的变迁进行了分析。 研究认为:1840 年鸦片战争以后,随着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兴 起以及20 世纪20~30 年代出现的“土洋思想”交锋,伴以西方社会思潮而至的西方体育, 在传播的同时亦对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国人体育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晚清时期,强兵、御 侮和强种、强国的思潮,促使国人开始探讨体育救国之路;在军国民体育思潮的熏陶下, 体育救国成为人们一种“理想化”的选择;而在民主与科学思潮激荡下蜂拥而至的实用主 义体育与自然体育思潮、国粹主义体育与民族体育思潮,则使人们更加全方位地了解传 统体育和西方体育,使人们从融健身、娱乐、竞技为一体的角度开始走向体育的真义与本 质。这是中国体育在由传统向近代转变过程中国人体育观变迁的最主要特点,也是中国 近代体育发展的主要特点。  相似文献   

6.
刘怀志 《职大学报》2009,(3):109-110
孔子体育思想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作为我国教育史上第一位提倡体育的教育家,他建立了完整的体育思想体系和养生观,其提倡的勇武观和德、智、勇力的教育内容,礼乐观和射御的教学实践,寿夭观及其动静结合的中庸之道,时古代和近代体育的发展有着很深远的影响.当研读孔子的体育思想的经典著作,科学剖析、提炼贯穿其中的"礼""义""仁""中庸"的思想精髓,结合现代学校体育教学中德育工作的实践需要,优化融合,进而实践运用,以达丰富内涵之目的.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国内外当代教育思想和学校体育教育观念的相关研究进行分析,深入研究教育的本质和现代体育价值等因素对学校体育观念的影响。结合现代社会对“全人”教育的发展要求,提出学校体育的“成长教育观”。从多方面论证了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建立,对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更全面、更积极的意义,探索性地提出实现学校体育“成长教育观”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约翰·洛克的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的体育思想集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健康之精神寓于健康之身体 ;体育是教育的基本要素 ;体育锻炼和健康教育相结合 ;创立“绅士体育”的特殊理论。最后对其体育思想做了简要的评价。  相似文献   

9.
梁启超是资产阶级改良派,是中国最早较系统地接受和介绍欧美近代教育和体育思想的人物之一。他的体育思想和实践是伴随着维新变法斗争形成和发展的,给整个社会留下很深的印迹,为中国近代体育的兴起和发展起了重要的启蒙作用。  相似文献   

10.
陈独秀是近现代中国思想启蒙运动的一位先驱人物,是积极倡导尚武救国且身体力行的革命家。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以陈独秀生前所著文献为依托,对其尚武思想进行梳理研究。寻绎了陈独秀尚武思想形成的社会性、国民性、个人经历等因素;阐释了其立足教育、扎根身体、依托群众等方面的思想特质;厘析了其尚武思想及实践对近代拒俄运动、新文化运动、抗日战争产生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张之洞不仅是清末政府倚重的权臣,而且是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在废除科举和建立近代系统教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体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张之洞提倡德育、智育、体育三者并行将体育置于三育之首、对军事体育也很重视。张之洞的体育思想,对培养青少年强健的体魄与培养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风,对当今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仍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近代教会学校是中国新式学校和新式教育的发端,教会小学、中学、大学多采用西方教育体制,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西方近代体育也借教会学校在中国得到传播和推广。教会学校在中小学及大学均开设了体育课程,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相似文献   

13.
摘要:从体育教育史的视角,对民国时期国立中山大学的体育思想及体育实践进行了研究,通过文献方法,挖掘和整理了有关资料。研究认为:受孙中山、邹鲁等体育思想的影响,国立中山大学明确了体育思想,建立了体育委员会,设立了必修体育课,规范了考试制度,形成了体育传统和特色。学校竞赛成绩突出,许多运动员参加远东运动会、柏林奥运会,创造了中国近代学校体育史、体育史上的许多奇迹和辉煌,体现了体育的教育价值,国立中山大学的体育有很大的成就和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4.
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在其晚期著作《法篇》中,柏拉图大量的教育思想是通过对体育的论述来得以阐明的。他从哲学家的角度指出体育是培养身心和谐发展的人的重要手段。这一思想成为近代自然主义教育思想的基础。柏拉图用朴素唯物主义观点论述了体育的起源,他还提出了个人要服从整体、服务于社会的军事体育思想,这一思想成为近代军国民思想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以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发表的学术论文为研究对象,从学校体育、体育思想、红色体育、中外体育交流、武术、区域体育、体育新闻传播、体育组织等方面,对学术界关于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以期从一个侧面描述中国近代体育史的研究概况,同时提出深入研究中国近代体育史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陈鹤琴的幼儿健康教育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鹤琴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他在进行长期、连续的儿童发展教育的研究中,总结出一套适合我国实际的幼儿健康教育理论,为中国近、现代幼儿健康教育奠定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在中国近代体育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拟就陈鹤琴关于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内容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作一尝试性的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17.
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分析了我国现阶段休闲需求的背景,审视了我国体育的发展困境,对新时期体育改革进行了思考。认为:现代人们自由时间的增加与对人生意义的思考,生成了一种休闲社会背景;我国体育的发展受西方现代体育的影响,传统体育的和谐观念模糊,现代体育的工具理性价值凸显,表明我国体育发展中休闲理念的缺失;为适应人们的休闲需求,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改革迫切需要重筑休闲理念。  相似文献   

18.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把近代中国社会变革、高等教育的发展以及近代体育的发展综合起来考量,结合在近代社会变迁过程中对近代高等体育教育产生重要影响的制度、思想、事件等,将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历史划分为四个阶段: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萌芽期(1840年-1912年),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探索期(1912年-1927年),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成熟期(1927年-1937年),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困难时期(1937年-1949年)。进而对近代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在各个阶段的背景、概貌和特点进行分析,其中又从办学宗旨、课程设置、师资力量和学生情况等方面对各阶段的发展概貌进行了具体分析,最后得到了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需要内外部动力的相互作用、兼顾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保持好与国家政府之间的关系以及处理好办学质量与效益的关系等启示。对近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发展的历史脉络进行梳理并从中找寻经验规律,在为当代中国高等体育教育的发展提供历史参考方面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摘要:中非高校的体育交流对于促进中非关系和谐发展、加强南南合作新领域、提升中国体育教育国际化水平、助力非洲国家体育教育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献资料法对中非高校体育交流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中非高校体育交流有3个阶段,1978年开始中非高校体育交流的起步阶段;80年代进入中国培养非洲体育留学生的单一渠道发展阶段;21世纪以来中非高校的体育交流进入多元渠道发展阶段。其中多元渠道发展阶段表现为由中国培养非洲体育留学生单一渠道拓展为继续扩大培养非洲体育留学生、孔子学院体育交流、中非高校赛事交流的3个渠道。中非高校体育交流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中非国家没有互派体育代表团、没有互换体育留学生、缺失校际之间的体育合作计划等。  相似文献   

20.
建国60多年来,我国普通高等教育始终在探索中前行,体育教学改革成为了与时俱进的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在不断的改革与完善过程中,我国高校体育逐渐形成了自身独有的思想与内容体系。素质教育、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等指导思想的确立为高校体育教学的指明了方向,不断创新与发展的体育教学内容与方法进一步完善了体育教学思想,成为了现代体育教学的中心内容,是我国现代高校体育教学能够实现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适应社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