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交往理性教师教育范式是交往共同体在对话知识观的视域下对教师教育所持有的共同信念、理论以及实践操作手段的总和。其核心概念交往共同体、交往理性和对话学习基本上反映了交往理性教师教育的内涵。交往理性教师教育范式具有主体间性、对话性和生成性的特点,是对工具理性教师教育范式危机的克服与超越。  相似文献   

2.
"以问题构建为中心"的政策分析把问题构建作为分析的重点。工具理性的政策是我国义务教育问题的实质。故我们要改变现有的具有浓厚工具理性的义务教育政策,制定出具有公共性、价值理性的义务教育政策。  相似文献   

3.
科学发展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这两大战略思想,是我们党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的又一次理论创新.科学发展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本质上是和谐社会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由之路;二者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  相似文献   

4.
和谐社会是社会各种要素和关系相互融洽的状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认识的新发展,表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已经由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提升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内的四位一体。理清构建和谐社会理论问题是理论工作者的责任。  相似文献   

5.
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发展目标的设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是对人的全面发展的促进和提升。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相辅相成,二者在理论与实践上具有高度的统一性,所以我们要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依据各种规范而行为的。启蒙运动之前,上帝是规范性的来源,人们在上帝的指引下行为;启蒙运动之后,人们依据理性来评判一切,理性取代上帝成为规范性的来源。然而,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受到利益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行为逐渐偏离理性轨道。哈贝马斯认为,这是由于人们受到工具理性的影响,工具理性使得人类行为功利化、非理性化。只有用交往理性取代工具理性作为规范性的来源,人们的行为就能重新回归理性。同时哈贝马斯指出,实现这种规范性来源的转变的路径就是通过交往建立一种合理的法律规范。  相似文献   

7.
在全球化背景中,风险社会成为我们这个时代不可避免的境遇。要构建和谐社会,必须要对风险及风险社会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并对其进行关键有效的规避。本文旨在分析风险及风险社会理论的基础上,揭示规避风险的各种有效措施及其途径,以期为和谐社会的构建奠定重要的理论基石。  相似文献   

8.
陈克守 《职大学报》2012,(6):11-14,46
儒学和墨学,都具有丰富的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学说,但是墨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含义更为丰富,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值得我们深入地进行研究。首先,和谐的人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核心。其次,和谐的国际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第三,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墨家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应该借鉴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和谐社会的思想,特别是墨家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精华。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内容。探求和谐社会哲学思想的演化以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哲学基础,使我们从更深的层次上,加深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思想的理性认识;探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要正确处理的几个关系,使我们可以脚踏实地,树立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  相似文献   

10.
和谐社会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党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必然要求。提高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的基本途径是: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充满活力的社会;正确处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诚信友爱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改革、发展和稳定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安定团结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依法治国和民主政治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民主法治的社会;正确处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公平和效率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公平正义的社会。  相似文献   

11.
王名非 《职大学报》2009,(3):128-129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十七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高校作为整个社会体系和总体布局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理应成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战略支撑.深入思考构建和谐高校的理论基础,找寻和谐高校建没的正确路径,成为需要我们进行探讨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继承了19世纪空想社会主义者的理论和主张,论述了和谐社会实现的历史必然性、价值追求、前提条件、主要内容等问题。理解和把握马克思、恩格斯的和谐社会思想,对当今我们正在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邓小平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和谐社会的概念,但其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中包含着丰富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和理论。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成为构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转折点;制定共同富裕的战略方针,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取向高度一致;提出解决发展与代价问题的基本思路,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开辟了道路;强调改革、发展、稳定,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造了平台;以和谐人为基础的管理理论与实践,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4.
构建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正如胡锦涛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关系到最广大  相似文献   

1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研讨会”与会专家从多学科、多视角探讨了和谐社会,分析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面临的挑战,从哲学、政治学等学科深入研究了社会和谐,并对如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了许多理论思考和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16.
中国目前正处在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构建和谐社会势在必行。迪尔凯姆关于转型期的社会团结理论对我们构建和谐社会有如下启示:重建集体意识,维系社会和谐;以人为本,科学分工;注重价值导向和利益整合并举;关注社会的微观结构;以动态平衡的新理念解决社会矛盾。  相似文献   

17.
生态美学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建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和理论借鉴;坚持以生态美学来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原则,我们才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胡锦涛总书记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论述,明确指出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本质上就是民主法治社会。民主和法制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手段,我们必须提高认识,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增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和最高理论本质,从实践的纬度解读了人类社会是一个从“社会和谐”走向“和谐社会”的发展历程,从而论证了社会主义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为构建和谐社会找到了理论根基。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战略任务,是对我们党执政能力的重大考验:”社会发展动力问题是社会发展理论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从分析当前存在社会发展的“失衡”问题入手,指出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如何运用“合力论”整合社会发展动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