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部分院校大学生问卷调查,了解大众传媒对大学生体育态度、体育行为影响,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获得体育信息的主要手段是大众传媒;大众传媒与学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的相关程度最大;男女生的体育态度、体育行为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大众传播对河北省大学生体育态度、行为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问卷法、数理统计法、访谈法,研究了大众传播对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和行为的影响,指出在众多的影响因素中,大学生体育态度和行为与大众传播的相关程度最高。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与行为特点对我国今后的体育消费市场必将产生重要影响。本文以沈阳市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体育消费态度、动机和行为特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分析,提出提高在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等方法对长沙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长沙市大学生对体育消费总体上持肯定态度,但体育消费结构分布不合理;经济条件,消费观念时间和体育设施等是影响长沙市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通过SCCS自我和谐量表以及自编问卷,对2391名大学生体育态度对自我和谐影响做U检验和相关研究,实验结果表明:体育态度与自我和谐之间具有高度负相关性(相关系数为0.92).其中,男大学生体育态度得分高于女大学生;艺体类体育态度得分最高,理工次之,文史最差;大一学生体育态度得分最高,大二、大三次之,大四最差;在自我和谐度上,男大学生的自我和谐度优于女大学生;艺体类大学生自我和谐度最好,理工类次之,文史类最差;大一学生自我和谐度最好,大二、大三次之,大四最差.  相似文献   

6.
本采用ATPA体育活动态度量表.对江苏省南京市3所高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体育活动态度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态度的主导倾向为自我磨练和精神解脱。大学生的性别和专业.在体育活动态度上均不形成显差异。  相似文献   

7.
研究从2006年9月开始,随机抽取2006级140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追踪法、问卷调查法等就研究对象在"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影响下,不同阶段所持的态度及参加体育锻炼行为的变化展开研究,经过4年追踪研究结果发现:随着影响时间的增加,大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理解不断完善,认知水平不断显著提高;大学生对"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俱乐部模式的情感喜爱程度的人数比例随着年级的提高不断显著性增加,介于中间情感水平的人数比例随着年级的提高不断显著性降低,不喜欢的情感水平大学期间保持在相对平稳的较低水平;大学生体育态度的意向水平随着年级的提高不断显著性增加;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和相互之间比较的差异性,符合大学生的体育态度在"知、情、意"方面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大学生的体育政策态度及对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的影响,对3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结合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1)学生的政策态度对体质测试数据有显著影响,不仅影响到学生日常锻炼行为和体质健康水平,而且影响体质测试数据的准确性。(2)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态度不容乐观,部分大学生对学校体育政策的内容、执行和效果不认同,对学校体育政策的满意度不高,并存在不严格遵守的情况。(3)高校需要加强学校体育政策宣传,针对学生的政策态度展开政策教育,使学生能够自觉锻炼和认真测验,促进学生体质健康。  相似文献   

9.
基于自主学习的理论框架,采用身体自我效能感量表、体育锻炼态度量表、体育自主学习能力量表和体育创新能力量表对1454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大学生身体自我效能感、体育锻炼态度、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和体育创新能力的关系。研究发现:(1)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创新能力。(2)身体自我效能感能显著正向预测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3)体育锻炼态度在身体自我效能感和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支持了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有关理论预期,作者对此从体育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角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和动机的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利用综合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频度和动机、以及对体育活动的态度现状进行调查与研究.结果表明:大学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是比较积极的,具有较强的体育运动倾向,但男生对体育活动的态度明显好于女生;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频度较低,体育参与意识比较淡薄,但男生参与体育活动频度明显高于女生.健身的需要仍是大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最主要的目的.另外,随着学生的每周课外体育活动频度的增加,学生的愉悦心情的需求呈现出明显的递增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检验体育安全教育干预对促进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的中学生安全运动态度变化的作用,研究采用了2(实验组与对照组)×2(性别)×2(初一、初二两个年级)析因实验设计的方法进行了准实验研究,目的是为学校开展运动安全教育,制定相关的安全教育策略提供一定的实证参考。研究结果与分析:(1)教育干预的主效应显著,说明干预对学生安全态度水平的提高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且干预前学生的运动安全态度水平越高,干预后其运动安全态度水平增高的幅度越明显;(2)干预与年级的交互效应显著,交互效应图显示对高年级的干预效果好于低年级;(3)干预与性别的交互效应亦显著,交互效应图显示对女生的干预效果好于男生。结论:对中学生进行体育安全教育有助于提高其体育安全态度,这对其形成安全的体育运动行为,降低学校体育伤害事故的发生率具有积极效应,建议学校加强体育安全教育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高校公共体育理论课教学现状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体育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体育理论教学作为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大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普遍存在着体育理论课教学时数严重不足的问题。由于学时少,时间有限,使得体育教学在体育理论课的教学内容选择上带有片面性、教材使用的随意性比较大、教学形式单调、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从而造成学生对体育课态度消极,这一状况应当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福建大学生体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 ,对福建大学生体育健康意识、学生对体育课的看法、课外活动情况、喜爱运动项目等方面进行调查 ,研究表明 :1)福建大学生对体育有较大的亲和力 ,有正确的主观认识和积极态度 ,大学生运动能力、健康水平、课外锻炼时间、次数均高于其它普通类大学生 ;2 )在学生对体育课看法方面 ,学生对体育课满意度呈正态分布 ,体育课开设二年不够 ,三年最佳 ,大学生体育课分班以项目分班 ;3)学生锻炼场地以运动场地为主 ,锻炼形式 2 4人自由活动 ,阻碍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为体育器材和场地不足 ,女生自我锻炼意识较差 ,而没有合适运动伙伴也是阻碍女生参与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4.
从高师学生的体育学习和体育锻炼态度(认知、情感、行为)的视角思考高师终身体育教育的问题,提出终身体育态度的内涵;基于学校教育这一特定阶段来探讨高师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形成的心理特征及其关系,认为"知、情、意"等因素对高师学生终身体育态度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调查了中国北京体育师范学院和美国肯塔基莫尔黑德州立大学的研究生对设立国际体育市场学位项目的态度 ,结果确实显示出学生们对其有兴趣 ,他们需要体育市场方面的教育以扩展在此领域成功的机会。  相似文献   

16.
对青海三所高校在校藏族男女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 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藏族大学生的体育态度从年级到性别上有许多共性。他们 都注重健康、社交、审美等功能。而在体育对精神解脱及体育运动中给人愉悦刺 激等功能方面认识不够。同时藏族男女大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的态度上也有一些 差异之处,如男生注重社交,而女生首先注重健康等。从总体来看藏族大学生在参 与体育活动时,对体育价值的认识程度,体育意识还有很大的不足,应在今后的体 育教学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在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体育教师深受多种因素影响。在众多影响因素中,究竟哪些因素真正地影响了体育教师的课程实施值得研究探讨。为了解影响因素特征,运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并借鉴关心发展理论,利用研制的因素量表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发现:学校与体育教师对改革的需求低;体育新课程改革的复杂度超过预期;体育新课程改革方案的质量有待提高;体育教师对职业与课标的认同度较低;体育教师的自身能力素质尚未达到改革要求的水准;学校的体育文化氛围不利于改革;学生的体育学习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因此影响中学体育教师新课程实施程度的主要因素归纳为教师态度、教师能力素质、课改方案、体育文化、学生。在不同的关心发展阶段,五因素对中学体育教师的影响作用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18.
阳光体育运动的实施对中学体育教学有重要的影响作用。具体表现在学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程度在逐步加深,体育教师的教学态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喜欢和参与度等都有所提高和改善。随着我国中学"阳光体育运动"的开展,我们应该进一步促进中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切实提高其体质和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高校学生终身体育目的形成的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要切实实现终身体育的教育目的,必须建立立体的思维方式,以积极的态度全面实行专项课教学改革,增大体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积极推动学生体育社团建设,创造终身体育良好氛围,以达到实现终身体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大学生体育运动取向的主成因子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社会学有关文化与价值观的相关理论出发。以南京市3所高校9个自然班共272名男女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学调查与数理统计的方法,探讨了大学生体育运动取向的主成因子,它们分别为:1)体育环境;2)体育教师;3)传播媒介;4)家长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