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前油田开发广泛应用的堵、调剂对高含水后期开采阶段的砂岩油藏应用效果较差,特别是对一些已经形成水流次生大孔道或地层裂缝比较发育的油藏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而堵、调措施效果的好坏往往更多地取决于对大孔道控制能力的强弱。为此,研究开发了一种全新的有很好地转向性能的产品——SLWZ树脂,通过近几年在油田现场实际应用,获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疏松砂岩油藏防止油层出砂的防砂工艺种类很多,目前开发的化学防砂技术主要是针对油田开发到中后期,油层出砂造成亏空,需要对地层充填固体颗粒的油水井防砂技术.但由于这些方法的充填主体是石英砂,携砂能力及砂比均匀控制较为困难,容易造成井壁胶结失稳,造成防砂效果差.所以本研究针对上述问题研究了一种能适应于疏松砂岩油藏后期防砂要求和克服油层不均质性对化学防砂影响的一种新型两相油水井防砂材料,本文主要介绍了该新型防砂材料的制备方法并通过室内试验测定了该防砂材料的部分物理性能,为疏松砂岩油藏防砂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河口油区经过多年的开发,采用单一的防砂技术治理疏松砂岩油藏已经不能满足开发的需要。根据河口油区疏松砂岩油藏的特点,阐述了气举、防砂、封堵、卡封等配套工艺对疏松砂岩油藏的治理机理及取得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针对大芦湖油田地质、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了低渗透储层内流体的渗流机理,分析了低渗透储层内流体分布的主要控制因素,探索了低渗透储层油气分布规律的研究方法。利用新认识的低渗透油藏流体分布控制理论,成功的解释了在低渗透油藏中构造高部位为水层。而构造低部位为油层的特殊地质现象。研究成果无论是对油田早期的油气勘探,还是中后期的地质研究和油田开发,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对飞雁滩油田三采区调剖施工中堵剂窜进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注聚区地层在注聚中后期,高渗条带、大孔道业已形成;聚合物驱地层中,滞留聚合物的存在使目前堵荆的地层适应性差;段塞组合不合理,前置段塞强度偏弱,容易被后续注入液突破.针对以上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窜对策.  相似文献   

6.
王庄油田属强水敏性稠油油藏,水敏指数0.7-0.9,强水敏是制约谊油藏能否热采开发的关键。针对储层中的膨胀性粘土,应用红外光谱、扫描电镜、激光拉曼等测试技术,开展了粘土膨胀特性研究;利用高温物理模拟开展了热采过程中储层矿物溶解、粘土矿物转化规律研究。研究表明,粘土含量高、储层微孔隙发育是储层强水敏的主要因素,热采过程中提高蒸汽干度有利于降低水敏对储层的影响,油藏采用注蒸汽热采方式开发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单家寺油田单113块属疏松砂岩特超稠油油藏.1985年开始试油试采,1999年开展"蒸汽辅助量力泄油"先导试验失败后,于2004-2007年,进行了单113块特超稠油开发主导工艺技术现场应用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8.
针对五号桩油田桩39井区油藏非均质性强、注采井网不完善、开发矛盾严重的问题,对该区三角洲砂体进行了精细的油藏地质研究,建立了精细的储层三维模型。将间接的、定性的、静态的地质研究与油藏数值模拟直接的、定量的、动态的研究方法紧密结合进行剩余油分布研究。研究区有利储集部位主要为河口坝微相,剩余油分布主要受储层的层内非均质性、沉积微相、注采井网及井网密度的综合控制,形成剩余油的主要原因是注采井网不完善、有采无注、压力不足。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成藏的角度探讨渤海油田的成藏地质条件,以沉积储层研究为指导,在开发实践中逐步探索出浊积水道砂体滚动勘探开发模式,为老油田的滚动和油藏评价带来了新的思路和启示。  相似文献   

10.
王家岗油田的官7块属于复杂小断块油藏,含油条带窄,天然能量充足,初期油井产能高,但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综合应用地震、钻井、测井、开发实验和各项动态资料,采用精细的油藏描述、数值模拟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该油藏的储量动用状况与剩余油分布展开了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挖潜措施实施后,效果明显。该项研究与应用对复杂小断块油藏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