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招魂》文中的煞尾语气词"些"字,原本先秦时赢秦故地一带的方言,而随着民族的播迁和秦楚间文化的交流逐渐传播至南楚,并在楚怀王客死于秦的背景下,按照楚地的招魂习俗被屈原纳入《招魂》之中。  相似文献   

2.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是河南省西峡第一高级中学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示范性教学模式,赢得了全国许多学校的效仿和赞誉。然而"三疑三探"要求学生通过文本的阅读提出问题,涵盖文章的重点内容,这是建立在学生充分掌握文本的前提下的,没有足够语文素养积累的低年级同学,或是刚刚接触"三疑三探"模式,处于传统独白式教学模式与"三疑三探"模式的"断层期"的同学,则容易在学习中产生各种问题。本文的主旨即围绕此模式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来探析解决应对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吕不韦及其门客所著,它兼采各家而又有所发展。《吕览》句末语气的使用频率很高,经过统计,《吕氏春秋》主要使用10个句末语气词,分别是"也""矣""乎""焉""哉""邪(耶)""与(欤)""耳""已""夫"。还有一些是语气词连用的情况。本文以《吕氏春秋》为研究对象,对其句末语气词的使用情况进行分析力作出完整的归纳。  相似文献   

4.
先秦儒家从内位与外位相区分的角度考虑"亲亲"和"尊尊"关系问题,这两者并不是绝然对立的.儒家重视亲亲血缘关系,实质是强调情感的自然真实性,包括丧服服叙制度在内的礼文之道德原则,实际就源自于人们的这种真实情感.对源于亲情的真实情感的极端重视和通过对道德原则的不断切身反省从而得到落实是先秦儒家思想的两大特色.  相似文献   

5.
本文在穷尽调查<诗经·国风>中共230个"其"字用例的基础上,归纳出"其" 的用法."其"作实词时主要用作代词和副词:作代词在句首可用作定语和主语,在句中可作修饰名词的定语,也可作兼语;作副词可作时间副词和语气副词."其"作虚词时主要用作助词和语气词:作助词时要遵循一定的结构形式;作语气词只两例,并且是同一句的重复.  相似文献   

6.
人性问题历来是中国哲学史上争论的焦点.先秦时孟子主张"性善"论;告子主张"生之谓性,性无善恶"论;荀子提出"性恶"论;宋代关学代表张载则强调"天人一气",他认为人以天性为本性,"性"是一个"合两"、"极总之要"的大范畴,它囊括了天性、物性、人性及三者的统一,三性统归于一"气",旨在与佛教的本体"真性"与见闻"自性"相区分开来,可谓是中国自先秦以来"性论"研究的一大进步.  相似文献   

7.
利用SPSS11.0中的Explore功能对2000年河北省国民体质监测数据中11个地市3—6岁年龄段所有数据进行了全面筛查,按一定原则进行了部分“缺、疑、误”数据的删除,对错误数据的预防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正>探究是以问题为线索而展开的,通常的探究式教学过程可概括为"设疑,探疑,释疑"三个前后相继、互相关联的环节。设疑以发现问题,探疑以研究问题,释疑以破解问题,正是探究性教学的重要特征。这是一个以问题为核心而展开的科学认识过程。  相似文献   

9.
加快中国竞技体育发展,必须坚持和完善"体教结合"模式,有必要对我国实施"体教结合"模式进行系统、全面地总结。这是探索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也是深化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需要。采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察法、专家访谈法及个案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体教结合"模式涉及到的各类组织及个体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系统地归纳和总结出推进"体教结合"模式应当贯彻的重要原则。遵循统筹"两个服务"、尊重"两个基本规律"、坚持"三个有利于"、注意"四个学段衔接"、处理好"五个关系"的基本原则,有助于更加深入地推广"体教结合"模式,有利于促进竞技体育人才的全面发展,培养出高水平的竞技体育人才。  相似文献   

10.
"诸子出于王官说"始见<汉书·艺文志>,盖本于刘歆<七略>.近世有关诸子是否出于王官的讨论,肯定者以章太炎为代表(信古),否定者以胡适为代表(疑古).冯友兰针对"信古"、"疑古"两派,另居为"释古"一派,并袭用黑格尔辩证法的疏解,以为总结"正"、"反"的"合"的观点.在此"释古"的观点中,就是将<汉志>的"诸子出于王官说"修正发展成为"诸子出于职业说".  相似文献   

11.
“暇”在古汉语中常可作助动词或能愿动词,辞书(《汉语大词典》《汉语大字典》《辞源》等)、古书注解多未发。本文为之探义,兼纠正补充注解之未是不足,以就正于方家。  相似文献   

12.
先秦两汉时期存在着大量的故事图画,这些图画,在传世文献和出土文献中多有记载,新发现的岩画或出土的陶器画、画像砖石、壁画及漆画、帛画中有大量实物.其时有数量不少的文献赞颂英雄圣主,讲诵故事,描述情节,语言上节奏感强,韵律和谐,明显带有讲诵的遗迹;甚至还有图画和赞诗合为一体的作品.先秦两汉时期与故事图画相配合的文体,与敦煌石室出土的俗赋极其类似.所以,看图讲故事是俗赋传播的方式之一.秦汉俗赋是变文的源头之一,变文的看图讲故事正是从早期俗赋发展而来的.  相似文献   

13.
《列子》的疑问表达手段有3种:疑问代词、疑问副词、疑问语气词。《列子》中用疑问语气词表疑问的方式与现代汉语不尽相同。《列子》除用句末语气词外,还可使用句中语气词表达疑问语气。  相似文献   

14.
安徽贵池方言里的“着”同普通话的“着”一样,既可以做实词,也可以做虚词.文章重点讨论“着”做虚词的三种用法:一是做结果补语;二是做动态助词;三是做事态语气词.动态助词“着”既表完成或实现意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完成或实现意义的“了1[l 0]”;也表持续义,相当于普通话表示动作行为正在进行或状态在持续意义的“着[t 0]”;事态语气词“着”则相当于普通话的“了2[l 0]”.  相似文献   

15.
文章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在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选取了词语"了"的一部分使用偏误加以调查和归类,并运用"最小树假设"分析了造成动态助词"了1"和语气助词"了2"使用偏误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教学上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6.
否定副词是汉语副词中的一个重要次类,在汉语表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选取先秦时期的两部重要典籍《左传》和《国语》,全面梳理两书的否定副词系统,通过对两书否定副词的描写和比较,总结了两部书中乃至先秦汉语中否定副词的特点和用法。  相似文献   

17.
从《搜神记》和《世说新语》疑问句语气助词使用的共性和个性现象来看,在中古汉语前期,魏晋南北朝疑问句语气助词大量衰落,这在中古同期相继成书的文献比较中较为突出地呈现出这一态势。  相似文献   

18.
“垄断”在古代汉语中又写作“陇断”、“龙断”.“陇断”最早见于《列子》,其义当为“高丘隔绝”;“龙断”的最早用例见于《孟子》,其义已发展为“独立的高丘”,并由典故引申而有“把持和独占”之义,是“垄断”一词现代意义的源头.从三词在不同古代文献中的用例可见,明代以后“垄断”逐步取代“陇断”、“龙断”,其“把持和独占”之义被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贵州各地的汉语方言中,有将近三百条由词根加上叠音后缀构成的词语.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用叠音后缀词摹态状情、渲染环境,非常生动传神,而且富于节奏感.通过对贵州各地汉语方言中的几百个叠音后缀进行调查统计和梳理,分析归纳了叠音后缀的构成情况、叠音后缀词的表意特点及其语法作用、修辞效果.  相似文献   

20.
在今日的社会环境与学术条件下,我们对先秦文学与文化的研究应该有历史的观念,必须对先秦时代的文学与文化各方面有一个科学、明晰的认识,应该消除种种盲目信古的谬说,克服一味疑古的心理与思想,对一些问题应结合考古研究成果、打破旧有的藩篱、溯源辨流,更准确地恢复历史真相;同时要消除经学、旧史学的束缚,打通学科界线,对先秦时代的一些文学、文化现象进行重新审视,应力求以一种新的观念来解读先秦文学、文献,发现、解决以往不曾注意到的问题,西北师范大学推出的《先秦文学与文化研究丛书》即为了承担这个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