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采用文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的运营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场馆功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融入城市生活;动态设计适应动态需求;科学的投融资机制。旨在为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和后期利用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现代奥运会体育场馆建设及赛后利用研究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对现代奥运会场馆类型、作用、建设和赛后运营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基本模式及成功经验,提出了奥运会场馆建设与运营的趋势及扩大经济效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3.
2008年北京奥运即将到来,我们举办的目的不是为了办奥运而办奥运,其核心是赛后利用,促进国内经济的长期有效发展。北京新建的这些宏大的场馆设施如何以全新的观念面对不可预测且多变环境的挑战,是政府各相关部门必须关注的问题。在分析北京奥运会经济风险基础上,总结了奥运会场馆赛后利用的基本模式及经验并指出北京奥运场馆后期运营主要问题与风险规避的主要举措,为了防止场馆及其相关设施赛后遇到巨大金融风险,提出北京奥运会场馆的运营方式和扩大经济效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场馆建设必须施行可持续发展战略 ,合理设计、建设和开发利用奥运会体育场馆设施。借鉴历届奥运会的成功经验和历史教训 ,最大限度地利用现有资源 ,注重城市体育建筑整体设计 ,促进生态环境建设 ,充分考虑会后场馆设施的开发与利用是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对北京奥运会场馆功能的适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献资料、实地调查等方法,提出了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的基本思路:科学规划,融入城市生活;动态设计适应动态需求;科学的投融资机制。旨在为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及有关部门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回顾了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前期工作的内容和步骤,提出了如何在满足各方需求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奥运会场馆设施建设规模的问题,分析了应用决策分析法控制奥运会场馆建设规模的基本思路,总结出了国家体育场在规划设计阶段需要考虑的8个方面影响因素,探讨了应用层次分析法控制国家体育场规划设计阶段建设规模的方法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代建制作为政府投资项目的主要建设模式,在我国场馆设施建设中已有一定实践,并具有其必然性。在分析场馆设施代建的特殊性、制度创新及其法律性质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场馆设施代建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场馆设施代建实施力度、借鉴与推广奥运场馆设施代建经验、优化代建费用制度,以吸引专业代建主体、系统规划场馆设施代建项目的后期运营问题、完善场馆设施代建的激励与约束机制以及风险分散机制等推进场馆设施代建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奥运会对于主办城市来说,最难以"可持续发展"的是奥运场馆市场化开发与利用的问题.奥运会场馆建设是一种非生产性投资,加上开发经营市场化法律本身的滞后性,从近几届奥运会的情况看,都不同程度上出现了体育场馆的开发问题以及赛后场馆闲置、奥运村楼宇销售困难、基础设施使用率不高、投资难以得到回报等问题.如何解决好我国奥运体育场馆的开发与利用的一些法律问题;避免奥运场馆运营的法律风险;我们当前应当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9.
奥运场馆风险是奥运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否规避、转嫁奥运场馆风险是奥运举办国重要工作。通过文献资料法,对2008年奥运会场馆前期建设、奥运阶段使用和后奥运阶段奥运场馆利用中可能存在的主要风险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规避、转嫁奥运会场馆风险措施和扩大经济效益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摘要:为探讨奥运会举办城市对奥运会后的场馆经营与利用及其对城市的影响,采用文献资料、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就北京奥运场馆赛后利用对北京建设世界体育中心城市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宏观方面,北京奥运场馆对北京建设世界体育中心城市的积极影响是场馆资源全面更新,场馆建设与运营并举;消极的影响是奥运场馆运营承担着巨额的养护和运营费用,缺乏有国际影响力的职业体育赛事,与体育文化教育结合不够紧密。微观方面,积极影响是,当地政府希望增强城市旅游影响力,提升全体居民健身活动意识,打造国际体育中心城市;消极影响是,行政管理体制的条块分割,城市布局结构存在缺陷,社区体育场馆设施缺乏,未能实现体育事业与城市更新的良性互动。研究旨在优化奥运场馆的赛后利用、为提升北京在建设世界体育中心城市中的竞争优势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实地调查法对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愿景、举办效应进行分析,并提炼举办效应特征,以期为我国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作理论参考。2018年平昌冬奥会举办效应特征是:1)建设“代替森林”,对平昌新建冬奥会场馆进行“绿色建筑”认证;2)促进朝韩和解与世界和平;3)从精神层面到物质层面传播韩国传统文化;4)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得到启示:1)以“绿色”与“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2022年北京冬奥会效益;2)坚持和平与发展理念,将中国塑造为“世界和平的建设者”;3)以多种形式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融合;4)发展体育产业及其相关产业,助力“体育强国”建设。  相似文献   

12.
雅典奥运经济给我们的启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2004年雅典奥运经济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雅典奥运经济的直接经济效益是亏损的。这与奥运大型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增多,安保费用增加以及国际奥委会将主办城市获得的电视转播权销售收入的比例从60%减到49%等因素有关。其中奥运体育场馆建设和安保费用是决定奥运会直接盈利与亏损的关键。为此,我国在筹办2008年奥运会的过程中,必须坚持“节俭办奥运”的方针,从风险最大的体育场馆做起,从制度和机制入手,全方面审视筹办2008年北京奥运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3.
多家媒体联合报道奥运赛况的报道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奥运会可以说是竞技体育最高水平的竞技场,它将世界上不同种族、肤色、国籍、宗教信仰的参赛者融合在一起,向着“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冲刺。而竞技场上的拼搏也吸引了众多奥运报道媒体之间的竞争,2004年的雅典奥运会,在央视电视媒体独家拥有奥运会报道权的情况下,各省级电视媒体另辟蹊径,采用联合报道的新模式,成功地为观众奉上了另一种口味的奥运大餐。  相似文献   

14.
随着北京2022年冬奥会申办成功,我国已经进入继2008年夏季奥运会之后新的办奥周期,应继承和发扬前一办奥周期的宝贵遗产."全民健身与奥运同行"并推动全民健身立法是北京奥运的宝贵遗产,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全面推进依法治体过程中,依法推进"全民健身与冬奥同行"成为更为迫切的现实需求,进而从制度安排、贯彻规划、推进立法、加强实施、保障安全、舆论宣传等方面,提出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5.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奥运遗产成为中国奥林匹克运动研究的重点领域。2015年北京成功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主办权。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运用文献研究法与逻辑分析法对国内外奥运遗产研究概况、奥林匹克运动发展过程中的奥运遗产概念内涵及作用进行分析认为,冬奥会遗产研究有待深入。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为中国相关政策制定提供建议;探讨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可持续发展的新模式;向其他冬奥会举办地提供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理论意义在于:理清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的作用与价值;扩大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研究对象,扩充奥林匹克文化内涵;丰富北京2022年冬奥会遗产的研究内容。北京2022年冬奥会及冬残奥会遗产的学术研究的政治意义在于:彰显中国竞技体育实力,坚定"四个自信";展现中国发展成就,助力中外民间友好交往;参与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遗产建设,助力中国经济社会建设。  相似文献   

16.
2008年北京奥运会与中国学校体育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调查,考察2008年北京奥运会对我国学校体育发展的全面影响,从多个角度探讨学校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关系,从而为促进学校体育与奥林匹克运动之间的良性互动提供理论依据,为北京奥组委实施"奥林匹克教育计划"和评估北京奥运会的影响及举办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我国非奥运动会项目设置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除了举办和参加奥运会,以及举办与奥运项目相关的洲际运动会和全运会外,还举办了独具特色的民运会、农运会、体育大会、智运会等非奥运动会,这些非奥运动会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保护了我国民族民间体育项目,满足了各民族、各阶层不同群体的运动参与需求.但在项目设置上还存在相互重复,规则不完善,资源浪费等不合理的地方,因此需要重新整合规划几个运动会的项目及完善规则,使之更为合理规范,易于推广传承.  相似文献   

18.
青奥会和奥运会的东道城市和国家越来越重视通过奥运赛事的承办为其创造"遗产".通过对既有文献资料的研究,进行逻辑分析,结合专家访谈,阐释"奥运遗产"概念的内涵,并从体育参与、社会进步、环境保护、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的角度分析青奥会和奥运会遗产的异同并讨论其原因.虽然青奥会与奥运会同属奥林匹克运动体系并一脉相承致使二者在奥运遗产方面有很多相似之处,但二者办赛理念和影响范围的迥异仍然可以体现在奥运遗产中.2007年后,青奥会和奥运会能够实现并存的原因在于各自不同的发展重心.发展的要求和现实的考验是青奥会和奥运会的共同议题,如果奥运会要以世界性大型赛会的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来度量"奥运遗产",青奥会就有必要从全球青少年通过体育所搭建的平台实现沟通与理解的角度来框架"奥运遗产"的范畴.区分与辨别所促进对于"奥运遗产"的理解并不是主要目的,面对2022年冬奥会的挑战,通过前期计划和组织影响"奥运遗产"的产生和作用才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