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面对经济社会的新形势和自身发展的新要求,中专体校迫切需要优化调整专业目录.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实地调研法,对当前我国中专体校专业设置的基本情况进行梳理,对存在的问题和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指出,应借鉴高校体育学科专业设置经验,保留一个专业,增设(调整改造)两个专业,形成涵盖运动训练专业、体育教育专业和社会体育专业的中等体育运动学校专业格局,在课程设置和专业着力点方面,要与高等教育有所区别.旨在为我国中等体育运动学校实现转型升级和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竞技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专业的训练指导,由此运动训练专业人才的培养是各大高校竞技体育发展的关键。文章阐述了高校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针对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制订了对应的改善策略,以推动高校竞技体育改革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通过文献资料、专家访谈及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主要包括就业率、就业领域、就业待遇、考虑因素及就业渠道等方面,进而分析吉林省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从学校改革的视角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4.
文章通过对安徽省六所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疑似网球肘患者进行问诊、关节活动度测量、触诊和相关体格检查,分析体育专业大学生网球肘的发生率及成因,以期为网球爱好者和体育专业学生网球学习、训练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5.
北京体育大学是国家体育总局唯一直属高等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担负着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教练员和运动员的任务,多年来为国家队、省市队培养了不少的优秀教练员,诸如:周明、冯树勇、夏燕飞、陈中等高水平人才。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趋势,国家高等教育改革的契机,对运动训练专业的人才培养、办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适时调整运动训练专业的培养方案,制定新形势下的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迫在眉睫,如何在全国78所设立运动训练专业的高校中保持领头羊的位置,特色是关键,质量是保证。如何办出特色,将是完成体育总局对运动训练专业所寄予的为国家培养高水平教练员的重任,更好的把三结合基地办好的重要措施和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6.
根据Icek Ajzen的"计划行为理论",编制了《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量表》,并通过该量表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性别特征、运动背景以及年龄状况分别进行了实证研究和成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态度总体较为积极,男子运动员的总体训练态度强于女子;入学前的运动背景越专业,高校高水平运动员训练的态度越积极;总体训练态度随年龄变化可分为亢奋波动阶段(18-20岁)、平稳过渡阶段(20-23岁)和被动波动阶段(23-25岁)三个阶段。  相似文献   

7.
通过比较我国专业运动训练和课余训练在训练目标,训练原则,训练方法和手段,训练经费,运动员来源和运动员出路的异同,指出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学校尤其是高校必将在培养高水平运动员方面有所作为,必将在我国的竞技体育体系中占一席之地。高校要为我国培养世界冠军做好充分的准备。  相似文献   

8.
击剑运动在普通高校的开展与发展趋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击剑运动在全国普通高校的开展情况,按阶段进行论述,简介其发展历程。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将增设击剑项目,参加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的击剑运动员,将从全国高校学生中选拔,对高校击剑专业教师培训、教材编写提出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9.
啦啦操运动在我国发展前景非常乐观,了解高校啦啦操的开展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才能有针对性的提出有效的促进措施。运用专家访查法、层次分析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我国高校啦啦操运动的开展已初具规模,影响该运动开展的主要因素依次为社会因素、校园因素、教练员和运动员因素、项目特色因素;其中校园因素因其可控性较高,可作为促进项目开展的重要切入点;高校在训练场馆设施保障、教练员专业技术培训、校队训练体制及相关奖励措施方面均可作出切实有效的工作。  相似文献   

10.
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论述了高校体育课程中增设野外生存生活训练内容的意义,分析了开展这一活动的有利因素及制约因素,并指出促进这一活动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的思路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 ,从体育院校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现状研究人手 ,对运动训练专业知识、能力、素质的表现 ;运动训练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的定位 ;课程分类 ;课程设置 ;教学内容与方法等进行研究。以期促进运动训练专业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研究主要围绕运动系学生应掌握的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运动系学生的能力体现在哪些方面 ?运动系如何解决“学训”矛盾 ?等方面的内容展开。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理念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教育理念是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思想前提。在学校教育转型性变革和现代教育理念的发展背景下,传统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上的偏失造成普通高校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与社会现实的矛盾。在现代科学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通过对社会体育专业教育理念的分析和认识,转变传统教育理念和目标定位,使社会体育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促进社会体育专业课程体系的完善与办学特色的形成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坚持现代体育“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彰显体育专业的实践特色,走教学与运训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做到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训与竞赛相结合,校外与校内实践相结合,实现课堂教学、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有机的结合,培养与发展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能力,是当前地方本科体育院系体育改革热的。研究立足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发展学生的个性、创造性、独立性和协作能力,构建新的运训模式,旨在全面提高体育专业的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4.
当前我国冰雪体育运动发展迅速,冰雪体育方面专业人才的培养也备受关注。三阶段六方向雪花式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当代冰雪体育人才需求为背景,以2018版《高等学校体育类本科专业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为坐标,根据G-S理念设计形成。该模式将运动训练专业人才培养三阶段分为基本能力培养阶段、专业能力培养阶段和职业能力培养阶段;在课程设置方面,提出北方高校运动训练专业学生冬季-夏季运动项目双(项)专项课或三(项)专修课(夏季专项、冰上项目专项、学生项目专项)课程设置方向及冰雪体育通才与冰雪体育专才培养的课程设置方案。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问等方法,分析了我国68所高校社会体育专业方向的设置现状.在此基础上,重新对我国社会体育专业方向进行设计和规划,并提出了相应的专业方向培养目标,为我国高校设置社会体育专业方向提供意见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的目的在于建立符合高尔夫专项的体能测试评价体系,意义在于发展高尔夫运动员的专项体能水平,提高运动员竞技能力,减少运动员运动损伤,更加科学合理地进行高尔夫运动员选材,提高青少年高尔夫运动员的成材率。阶段性、客观地评价运动员、教练员的训练效果,为我省培养高水平的高尔夫运动队服务,也为我省的高尔夫事业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17.
我国体育院校体育教育专业改革与发展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逐年呈上升趋势,体育人才也从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一方向向适应市场经济需求转变.针对这些变化和市场的需求,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应设立多样化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设置,增加社会体育专业与残障人体育专业方向,逐步要求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体育教育专业的改革,培养目标的修订、专业方向的设置和课程体系的改造是重点,机构的体制改革则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优秀篮球运动员的成长因素是多方面的。要想缩短成才之路首先应从选材开始。选材不仅要考虑运动员的形态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和专项技术指标 ,更重要的是要选运动员的心理素质 ,而气质类型又是运动员所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与有效的培养该运动员的成才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通过对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的研究 ,进一步探讨和分析了篮球运动员气质类型的分布特点、不同气质类型运动员在某些技术指标上的差异以及与技术特长、战术位置的关系等 ,为篮球运动员的心理选材和有效的培养运动员的技术特长及技术风格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市部分健身中心社会体育指导员情况调查,发现体育健身市场人才较为匮乏;市政府对体育健身产业的扶植、监管力度不够;没有统一法规和健身、康复社会体育指导员的培训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水平参差不齐,素质较差等问题.提出市主管部门应加强对体育消费的宣传力度,对体育健身产业的宏观调控、监管和扶植.应更新高校体育专业教育观念,高度重视培养体育健身产业市场急需的高素质健身、康复人才,并制定一系列深化改革措施等建议.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借鉴美国高等院校本科教育目标,重新审视我国三所著名体育院校的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对比发现:在社会体育专业课程设置中,存在着诸如表达能力课程设置不足、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待进一步加强、道德推理课程和促进人际关系的综合培养课程的缺失、通识课程的涉猎面较窄以及职业课程几乎占据整个课程体系等系列问题.最后,提出在制定社会体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