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樟子松优树子代测定林(29a生)11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和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树高、胸径、材积均差异极显著。以材积性状作为主要指标,同时兼顾树高、胸径指标,对参试家系进行选择,选出3个优良家系,分别是27、40、38,与对照相比,树高、胸径和材积平均大于对照6.39%、10.58%和26.79%。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30年生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采用遗传力和遗传增益估算等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Ⅰ组16个家系的树高、胸径、材积进行分析,共选出优良家系8个,选出最优家系3个.为初级种子园改良性疏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第二代优树选择以及建立第二代种子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对30a生兴安落叶松子代测定林的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林的胸径、树高、材积等生长性状在家系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开展生长性状的家系选择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从3个子代测定林中的48个家系中共选出优良家系23个,选出最优家系4个.通过子代测定,探讨生长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为初级种子园改良性疏伐提供了科学依据,为第二代优树选择以及建立第二代种子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以红皮云杉12a生(包括苗期)20个家系和1个对照(21个处理)作为子代测定林,测定其生长量,结果表明各家系间树高、胸径差异极显著,存在丰富变异,树高、胸径遗传力分别为0.86%、0.78%,以这两个性状作为优良家系选择指标,按入选率10%计算,可选2个最优家系,其树高、胸径遗传增益分别为13.27%、20.74%。  相似文献   

5.
进行3种樟科树种(闽楠、红楠、黄枝润楠)与杉木萌芽林混交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与杉木萌芽林混交的3种樟科树种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和林分蓄积量存在极显著差异,保存株数未达到显著差异;而混交林的萌芽杉木的树高、胸径、单株材积、保存株数和林分蓄积量均未达到显著差异.到9a生阶段,胸径、树高都是闽楠生长最快,黄枝润楠次之,最差的是红楠.闽楠最适宜当地用来改造杉木萌芽林,同时是培养珍稀樟科用材树种.  相似文献   

6.
落叶松种间生长量存在差异,日本落叶松×兴安落叶松无论是总体上,还是分家系都要比兴安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组径生长量大。通过对12a生落叶松杂种子代测定林10个家系的树高、胸径及立木材积进行分析,结果表明:3个性状基本呈正态分布,且家系间及家系内均存在较丰富变异。筛选出的5个家系(日3×兴2、兴7×日77-2、日5×长77-3、日5×长78-3、日3×兴9)表现优良,其中,日3×兴2的树高生长遗传力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对柳桉9个种源72个家系的速生性、适应性、抗逆性、以及形质性状的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3年生柳桉家系间生长量不存在显著差异,而种源间生长差异呈现不规律性,但重复间和单株间的生长差异极为显著,其较好改良途径是选择优良单株进行无性扩繁;柳桉具有速生、主干通直、少有分叉、自然整枝好等特点,是一个优良商品用材树种,但对立地条件较为敏感,在造林时应十分注重林地选择。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牡1号杨不同区域栽培试验,评价其生长性状和抗性性状,中牡1号杨不同地点不同林龄材积生长量较小黑杨提高32.43%~150.46%。中牡1号杨胸径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4~9年;材积连年生长量高峰期出现在9~15年,根据生长曲线变化趋势,估计18年左右达到数量成熟龄。  相似文献   

9.
采集山杨大小兴安岭分布区内5个种源120份材料,在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林业局进行种源试验,并进行生长与形质因子的综合分析,其结果表明:种源树高、胸径和侧枝粗等生长性状和通直度,自然整枝能力和树皮特征等形质指标的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初步选出适合黑龙江省伊春市营造山杨用材林的3个最佳种源。本试验将优化伊春地区山杨基因资源,使之得到保存与利用,为伊春地区提供速生、材质优良的山杨木材,提高林地生产率。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介绍了作者与中国林科院合作进行银白杨×新疆杨有性杂交育种试验选育出适应平泉县栽培的银×新 2 73 ,银×新 95 ,银×新 3 3 4,银×新 1 87四种白杨杂交新品种 ,试验结果表明四品种树高胸径均极显著地高于该县栽培的白杨品种新疆杨 ,也优于主栽的北京杨  相似文献   

11.
对由雌配子染色体加倍获得的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对照,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在北京8家苗圃的试验林选取8个三倍体毛白杨新无性系和2个二倍体对照系进行了前期生长期内的树高、地径、胸径、叶长、叶宽和叶厚生长特性的测定,并且测定了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含量,以及不同CO2浓度下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曲线.结果发现:1)4月底到5月底期间为本次试验中的毛白杨新无性系和二倍体无性系的缓慢生长期;2)在雌配子染色体加倍的三倍体无性系中,401生长性状和光合特性显著优于其他无性系和二倍体,是毛白杨新无性系中表现最优异的无性系;3)雌配子染色体加倍得到的三倍体无性系在多个性状上呈现出多样性,并不是所有三倍体无性系都优于二倍体对照系.  相似文献   

12.
以三江平原丘陵区佳木斯市孟家岗林场间伐后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中龄林为对象,实施4种处理:施氮肥(施纯氮250kg/hm2)、施氮磷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施氮磷钾肥(施纯氮250kg/hm2+纯磷50kg/hm2+纯钾30kg/hm2)和对照(不施肥),研究施肥后不同时期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的关系,评价落叶松冠长率对间伐后施肥的响应.结果表明:施肥后不同时期落叶松胸径与冠幅、树高与冠长间均呈幂函数增长趋势;施肥3年后、4年后、5年后的冠长率(冠长/树高)分别为0.1899—0.2030(平均为0.1986)、0.2282—0.2642(平均为0.2428)、0.2851—0.2976(平均为0.2920),低于对照林分相同时期的冠长率(3年后:0.2010;4年后:0.2822;5年后:0.3006).施肥能够缓慢促进间伐后落叶松的冠幅和冠长的增长,施肥对落叶松树干生长的促进作用应该更多来自于施肥后针叶的高效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3.
陆地棉纤维品质性状配合力及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完全双列杂交试验设计,对6个陆地棉品种(系)的8个品质性状进行了方差分析和配合力的分析与估算。结果表明:除整齐度方差分析差异不明显,其余性状均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大部分纤维品质性状受基因加性效应影响,说明这些性状在各亲本及组合间存在明显差异。贝尔斯诺可作为改良品质性状的骨干亲本,吉尔吉斯与新陆中14的杂交组合可作为杂优利用的强优组合。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毛竹林套种多花黄精、姜黄、黄花远志等中草药后对毛竹产量的影响,在福建省长汀县设置4种处理,每种处理重复4次,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三种套种对毛竹的生长均有显著或极显著的影响.套种后毛竹林的冬笋产量、春笋根数、成竹率以及新竹胸径均高于未套种.其中套种多花黄精的冬笋产量、春笋根数以及胸径最大,达246.5kg、31根以及8.75cm;套种黄花远志成竹率最大,达67%.综合各个方面,得出最优套种方案:优先选择套种多花黄精,其次选择套种黄花远志和姜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引进的8个种源欧洲赤松、5个种源的樟子松2年生苗木进行分析,其结果表明:欧洲赤松和樟子松不同种源间裸根苗及容器苗高生长差异显著,种源间的分化较大;樟1、樟2、FL2及S105四个种源苗木高生长较快,FL1、S104、S101和S103种源苗木高生长较慢;欧洲赤松种源和樟子松种源出苗率相差不多,欧洲赤松当年成活率较樟子松成活率稍差;不同种源苗木的苗高、针叶长度及针叶数量3个性状间相关性达紧密程度,生长快的种源针叶长、针叶数量多。  相似文献   

16.
红松生长与其周围阔叶树的胸径及间距存在着密切的关系,通过调控林分阔叶树种的密度和郁闭度,并对不同年龄段的红松人工林采取不同的经营措施,使红松人工林从幼年到成年生长过程中始终处于一个理想的生态位,揭示出在阔叶树胸径基本相同时,树高与阔叶树的距离成正相关,总体上随着与阔叶树间距的增大而增高的规律,最终实现红松果材兼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欧洲赤松的生长节律与樟子松相近,越冬前能及时封顶,基本没有冻害。方差分析结果表明种源间苗木地径分化较小,变异幅度在26.56%~39.32%之间;苗高生长变异大,平均变异系数为42.55%。综合地径和苗高2个性状,苗期生长表现较好的种源有CT、FL2和S102,种源内分化较小,生长稳定,是极具生长潜力的种源。  相似文献   

18.
通过实测样地的树高分布综合分析了林分树高结构规律,树高与胸径、树高分布与直径分布等关系。对于同龄纯林,林分平均高或优势木高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规律有着重要的意义,它是编制地位级或地位指数表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9.
采用野外观测和实验室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8年生和50年生文冠果的生长和结实特性.结果表明,前者的单株结实数、果实纵横径和种子千粒重均明显大于后者,而单果种子数在两者间无显著性差异;8年生文冠果2年生枝花总数是50年生文冠果的1.66倍,两者差异极显著(P<0.01),雌花比例在2种林龄文冠果间无显著差异,而后者的座...  相似文献   

20.
据 1 42 7~ 1 971年汉族家谱和圆形分析,表明男婴出生率亥时最高,申时最低 ;女婴出生率子时最高,戌时最低.男婴、女婴平均出生高峰时间分别为 2 2时 49分和 2 3时 2 5分,二者差异不显著 (P>0.0 5 ),男婴和女婴合并为 2 3时 1 1分.男婴、女婴夜间出生率比白天分别高1 2个和 1 1个百分点,差异均极显著 (P<0.0 1 ).男婴阳时、阴时出生率分别为 42.65 %和5 7.35 %,差异极显著 ;女婴分别为 46.78%和 5 3.2 2 %,差异接近显著 (P =0.1 0 ).古代和近现代男婴最大出生率均出现在亥时,女婴均在子时.男婴、女婴的出生时辰与出生月份之间均存在显著相关.随着产妇年龄的增加,男婴出生时间似有推迟趋向,但线性关系未达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