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法律对于不当得利制度的规定过于简略,难以有效指导司法实践。《欧洲示范民法典草案》对不当得利中得利进行了类型化的界定;并且依据得利是否可转移的性质,确立了不同形式的得利返还规则,应当为我国立法所借鉴。我国不当得利制度在得利的界定上应当在原有抽象概念的基础上作类型化的划分,拓宽不当得利制度调整的范围;在得利标准的认定上应当采纳客观主义标准;在得利返还制度上,应当依照得利性质的不同,确立起原物返还、价额返还以及替代物返还的多种模式;在返还得利的范围上,应当区分得利人得利时的主观心理,分别确定不同的得利返还标准;在价额返还的计算上,应当以不当得利请求权产生时得利的客观价值为计算标准。  相似文献   

2.
离婚不仅是对夫妻双方人身关系的解除,同时也要对夫妻在婚姻存续期间的财产进行分割。在夫妻的共有财产中既有属于个人的财产,也有属于双方共有的财产,还有就是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所得利益怎么分配以及婚内其他财产权在离婚时的分割问题正日益出现在我们平常的生活当中。离婚案件中的夫妻共同财产的内容不断增加,内容越来越呈现出时代的印记,法院在认定和处理时也越来越困难,离婚时夫妻财产的分割问题如何解决将影响社会的和谐、安定和团结。  相似文献   

3.
《物权法》是对家庭财产关系进行调整的基础性法律,为每个公民在自己的婚姻家庭中所具有的财产权利提供了有效的法律保障。这项法律中对于财产权力进行的相关规定,将直接对公民在其家庭关系中财产权力的实现产生影响。其中夫妻财产关系不但具备身份法,同时也具备财产法,夫妻财产关系是一种最复杂的财产关系。夫妻财产关系的处理直接影响到夫妻双方的切身利益,对夫妻离婚时的财产分割和债务清偿也具有直接关系。下面本文就基于物权法对夫妻财产关系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4.
关于医患关系的法律属性,学者们意见不一,司法机关认识也不一致。将医患关系归属为消费关系存在不足之处,医患关系不应认定为消费关系,医患关系应属于民事合同关系。  相似文献   

5.
阿伦特是20世纪的杰出女性,提出政治领域与教育领域之间的本质差别,也从教育领域的自然性、有限性上来探讨权威的内在区分与外在区分。教育学视角下的权威,产生于对世界的基本需求,体现了对世界所承担的责任,而重建教育权威,必然需要从政治权威与教育权威的严格区分中来调整师生之间的真实关系。  相似文献   

6.
对学者学术影响力进行科学合理,公正客观的评价,是科研管理部门、学术界和文献计量学领域极为关注的课题。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CNKI为数据来源,检索出高影响力前50名的57位体育学者,采用文献计量学引文分析法和数理统计法,以我国体育学者的h指数为评价指标分析其相关数据,阐述了h指数计算方法及其与发文量、被引量和篇均被引量的相互关系。h指数的排名与被引频次具有显著相关性,学者被引频次越高,其影响力越强,则h指数排名越靠前;h指数的排名与发文量也具有显著相关性,但其对h指数的影响与被引频次对h指数的影响相比较小;h指数与篇均被引量之间不具有显著相关性。发文量多、质量高对提高学者的h指数有利。h指数是一个累积指标,它不仅仅可以测量学者成就的峰值,还可以有效地测度学者的持久效绩。指出了h指数在学术影响力评价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来说明h指数在体育学者学术影响力评价中的科学应用,综合h指数能够更全面、准确地评价科研绩效,为人们了解h指数及今后广泛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财产关系在是一种物权归属问题,在婚姻家庭的财产关系中,处理相关问题除了会适用《婚姻法》,也会适用《物权法》处理相应的财产问题,物权法与婚姻法之间在财产关系的调整方面存在一定的交叉。  相似文献   

8.
正如法律本身所具有的不确定性,夫妻共同财产,婚前财产、婚后财产等赋予法律意义的法律概念也具有与生来的不确定性。在离婚诉讼或者各类民事纠纷的个案中,法官作为居中裁判者,如何理解夫妻共同财产等语词直接关系到诉讼当事人、利害关系人的切身利益。《婚姻法解释(三)》的发布虽然细化了婚姻关系中各类财产的分配,但法律的适用永远离不开解释,司法解释同样需要解释。本文试图从司法解释的解释边界和目的为出发点,对离婚诉讼中婚前财产的归属与分割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遗产的处理     
怎样处理被继承人的遗产,是继承法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当今社会,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手中拥有了更多的财产,人们的头脑中也有了更为复杂的想法,有关财产的纠纷,其中包括财产继承的纠纷也逐渐增多。影响财产关系的因素有很多,  相似文献   

10.
在司法实践中,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如何界定是一大难题。我国法律不仅对不当得利的返还范围的规定较为简陋,而且学术上对其法律效果方面的研究也较少,因此极易导致司法实践的混乱。文章通过案例分析受领人因主观状态不同承担不同范围的返还责任,有助于不当得利的司法适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