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对中国古代城市的演变史与规划思想进行了梳理和归纳,提出古代城市规划思想根源于中国文化,中国本土文化和实践形塑了古代城市规划的传统,还提出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存在"天、地、人"三元制衡,分别以此为框架形成"以天为本"、"以地为本"、"以人为本"的并进的三条思想主线。中国本土城市规划思想有三个主要特征,一是以"王权"为中心,二是以传统文化为基础,三是对自然的崇拜;而此三特征则为中国传统文化中"天、地、人"三元制衡与演化的不同结果。最后提出"回归本土"将是当下城乡规划应对城市发展危机的一条可选道路。  相似文献   

2.
近代中国著名思想先驱严复是西学巨擘,其思想与中国传统有十分重要的联系。面对民族危局,严复一面选择性吸收介绍西学,一面对中国传统进行批判、反思,并在中西对比中,开拓了中国传统的现代意义,形成了初步的中国传统观。他对中国传统的认识过程在20世纪的中国思想界具有代表性,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并存的格局里,发展、推进中国传统亦有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3.
论魏晋思想的文化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魏晋思想的文化意义田文棠从文化生成的角度来看,魏晋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价值与意义。这主要是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由于魏晋三大主流思想(即魏晋名理学、玄理学、佛理学)的相继肇兴,遂使中国传统文化原有的发展轨迹,无论是在文化格...  相似文献   

4.
孔子、孟子关于"孝"的思想理论,不仅是儒家思想体系中极为重要的内容,也构成了中国古代文化的标志性观念。这一观念的形成,具有久远的历史渊源。在三代以来"孝"的观念的基础上,孔子进行全面总结,并加以创造性的深入阐发和系统论述,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的思想理论的坚实基础。孟子在继承孔子和孔门思想成果的同时,又结合新的时代需要,进一步丰富了儒家"孝"的观念,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关于"孝"的思想理论达到更加成熟的境界。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框架是以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相互对应为主干而建构起来的。而儒、、道两大思想体系的对应关系又以古易为重要的历史源头。因此,古易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与演变过程中占有突出重要的地位。揭示古易的思维模式及其与儒、道思想的对应关系,对于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孔子和孔子思想的“境界观”方延明孔子是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思想在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过程以及对东南亚文化的发展,都产生过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即使是在今天。为什么孔子思想历经二千五百年仍然具有中经久不衰的生命力?魅力何在?我以为原因有二,一是...  相似文献   

7.
文学传统的价值与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古今中外文学的大格局中 ,中国古代文学有其自身独特的思想 ,这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我认为 ,与其讨论中国古代文学思想是否存在 ,不如讨论这一思想在现代世界和现代视域中的价值与意义。历经数千年的文明积淀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形成了自身独特的传统 ,这也是不言而喻的事实。我认为 ,与其讨论中国古代文学传统是否具有自身的体系 ,不如思考这一传统存在于历史与现实的双重境域之中的价值与意义。如果我们将西方文学思想 (传统的与现代的 )视为一整套体系 ,并以之作为参照系的话 ,我们不得不承认 ,中国古代文学思想在传承与变异中原本就形成…  相似文献   

8.
在经济全球化愈演愈烈的今天,各种思潮涌入中国,充斥着大学生的思想。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基始性地位的孝文化更是随着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而日渐淡化,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造成不利影响。思想政治教育作为一门德育课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培育具有高素质大学生是其重要职责。因此把传统孝文化应用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培养大学生高尚的品德,提高大学生感恩意识,增强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0.
肖长华 《文化学刊》2016,(4):123-124
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涵盖了当今思想政治教育的所有内容。当今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国际国内新形势,需要依托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从而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因此研究中国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及其作用、依托中国传统文化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性和措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周卫华 《职业圈》2007,(7X):6-7,20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理论基础和思想灵魂。构建社会主义社会的和谐社会阶段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以人为本”,追求社会的公平与正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中,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合理成分,才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方面都贯穿着中国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2.
传统中国社会的法治文化经由礼治、礼法合治再到良法善治,最终完成了从古典法治文化到现代法治文化的转型。在转型过程中,传统社会的乡土性、经验主义和儒家礼法为法治文化的孕育提供了本土化环境。传统法治文化是传统社会治理文化的集中表达,是对有着深厚人文气质的中国法律思想的传承与联结,更是对中国文化传统凝聚力的一种敬畏与珍视。在全面依法治国的今天,传统法治文化与现代社会文化的互动,对培育公民法律意识、凝聚社会法治共识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达到一定程度契合,也为其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具有可行性和必然性。这需要教育部门、高校、教育者、大学生各方从教育理念更新、教学形式及内容创新、校园文化环境优化、教育队伍建设等层面发力,拓展传统文化元素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运用路径,从而提升思政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14.
列宁坚持以马克思恩格斯关于传统文化基本理论为指导,并与俄国文化传统和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相结合,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文化观。列宁的传统文化观是以苏维埃俄国文化环境为背景,在领导布尔什维克党和苏维埃俄国的文化建设中不断探索形成,对发展苏维埃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教育和文化事业,提升人民群众的文化素养和苏维埃政权的文化实力,发挥了指导作用。研究和实践列宁的传统文化观,对新时代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墨家素以辩学著称于世。以往学术界主要从逻辑学角度研究墨家辩学,侧重于整理或挖掘其逻辑思想内容。以至于出现了将墨家辩学等同于逻辑学,甚至在比较逻辑的研究中,将墨家辩学看作是与西方传统逻辑相同的逻辑类型。笔者以为,这里涉及到研究者的研究方法和视角问题。作为墨家文化的主要内容,墨家辩学从一个历史侧面反映了中国历史文化的特点。它既与儒、道、法……等各家文化有某些共性的文化特点,也表现出本学派的文化特质。本文试图从中国传统文化的角度,探讨墨家辩学的文化特征,以求对它作出更为合理而又全面的解释。 (一) 重效益、讲实用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的价值取向。“事莫明于有效,论莫定于有证。空言虚语,虽得道心,人犹不信”。以实践应用作为文化建构的价值取向,是墨家辩学所体现的文化特征之一,是传统的实用理性价值观的表现。  相似文献   

16.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儒家文化为主,吸收了法家、道家、佛教等文化,逐步形成和发展。与西方文化相比,中国传统文化虽有很多积极的方面,但总体上说来仍存在很大差距,抑制中国社会进步与发展。本文就神和人的关系、处世与思想追求、科学理性精神、人权、性善及性恶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是中国传统文化观和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相结合的理论成果,对我国的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经历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几代领导集体的创新性发展,形成了新民主主义文化观、社会主义文化观、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和谐文化观。其中和谐思想始终贯彻在各个发展阶段,和谐文化观是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的最高形态。  相似文献   

18.
文化既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作为山西地域文化的晋商文化也是如此。晋商深受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与关公信仰等因素影响,将传统文化贯之商业活动与家风建设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晋商文化。在新时代,我们应去粗取精,深入挖掘其中蕴含的为人、治学、处世、齐家等优秀德育思想,丰富高校德育资源,提升个人良好品德。企业文化也应在其中寻找借鉴,发挥晋商文化的当代价值,实现晋商文化的现代化转化。  相似文献   

19.
16至18世纪中国传统文化西传欧洲的历程也是西方认识中国的历程,中国传统文化被解读为没有宗教信仰、无神论的文化,形成了所谓的16至18世纪欧洲的"中国无神论"。探讨"中国无神论"的思想根源离不开当时欧洲社会历史的宗教属性,不同的认识产生于中西传统宗教文化关于宗教信仰认识上的差异,进一步表现为中西宗教文化传统对有神论与无神论认识上的差异,其根源为基督教一神论传统教义的绝对排他性。  相似文献   

20.
《文化学刊》2012,(6):164-164
丁露芬在《学理论》2011年第19期撰文指出,传统中国的节日文化中,没有形成正确的休闲理念,没有延续正确的休闲方式,没有创造公共的休闲环境,没有形成系统的休闲产业,没有产生现代意义上的休闲文化。要构建大众休闲文化,必须发扬中国传统休闲文化中优秀的部分,重新挖掘它们的内涵,要结合社会转型建立具有生命力和原创性的休闲文化生成机制,不断产生现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方式。在国家的层面上建立一种休闲文化乃至整个民族文化的政策体系与保护机制,是关键中的关键。挖掘传统休闲文化的精华,弘扬民族精神。重视现代休闲文化建设,必须发扬我国传统节日文化中优秀的部分,并结合时代特征建立具有生命力和原创性的休闲文化生成机制,建成现代的、有中国特色的休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