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说到中国电影市场的"吃螃蟹者",很多人可能会想到是周星驰的《美人鱼》。2016年2月8日,也即猴年大年初一,著名喜剧导演周星驰的新作《美人鱼》上映,以挟风雷之势迅速席卷电影市场,轻松超越2015年的票房冠军《捉妖记》,成为内地影史首个过30亿元的俱乐部成员,刷新成为新的票房冠军,迎来了2016年中国电影市场的"开门红"。在大众为周星驰所创造的票房奇  相似文献   

2.
出于对《大话西游》的尊重,在众多的贺岁电影中,我选择去影院观看的只有《情癫大圣》这一部。黑暗的影院中观众的笑声此起彼伏,我的心却在慢慢变凉,对于这部电影我已经不想做过多评价,我只是想那些和我一样喜欢周星驰、喜欢《大话西游》这部电影的朋友,在走出影院的时候,会不会放声大哭。无厘头在什么时候最红火?  相似文献   

3.
《金陵十三钗》是张艺谋导演斥资六亿打造的记录南京大屠杀史诗的电影作品,不仅延续了张氏电影一贯以来的华丽风格,更在视觉、听觉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开创,给人以独特的审美体验。本文旨在分析电影在色彩展现方面的独到之处。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至90年代一度出现"语言实验"的浪潮,莫言无疑是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位。本文选取《天堂蒜薹之歌》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巴赫金"狂欢化"理论,对莫言语言的"狂欢化"进行研究。通过文本细读,展示莫言语言"狂欢化"的典型特征,探讨发掘作者写作背后的现实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5.
《大师与玛格丽特》游走于"现实、魔幻、历史"三重空间,以魔鬼沃兰德一行人物亦真亦幻的降临为纽带,展示了20世纪30年代现代文明下的莫斯科公民麻木而卑琐的生存状态。小说之经典性在于经一代代的读者推敲解读仍有新意。本文根据巴赫金的"狂欢理论",试对小说中魔鬼沃兰德的假面形象与"狂欢化"特征作一探析。  相似文献   

6.
《看上去很美》是王朔后期的创作,与他早期"痞子文学"的风格差别很大。差不多小说刚一出版就被导演张元看中,他用了将近六年的时间完成了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本文将首先介绍王朔及其小说《看上去很美》,随后从情节的选择、主题的表达分析《看上去很美》电影改编的特点,最后探究影片《看上去很美》成功的原因,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筋疲力尽》代表了一个时代的电影潮流,也体现了电影大师戈达尔极尽颠覆的美学风格,蕴含着丰富的美学内涵。《筋疲力尽》中有很多细节能带给观众游戏的感受,本文将从存在主义(这里主要指法国存在主义)的角度展开论述。第一部分主要例举影片中体现游戏感的诸多细节;第二部分指出游戏因子的注入使观众的目光从道德评判转移到了人的存在本身,并就此展开具体的存在主义问题剖析;最后,依据存在主义理论中有关"自由"的观点展开对"标志性动作"的深入解析。  相似文献   

8.
《阿拉比》是乔伊斯小说集《都柏林人》中的第三篇。"阿拉比"由英文名Araby音译过来,具有音译词自身及延伸出的语言色彩,在这篇小说中具有多种含义。阿拉比是贯穿小说始终的线索,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王弼的《周易注》中的"通感"论既有象数上的作用,也蕴含了美学的思想。他通过阐释《咸》卦的《卦辞》,将"虚"与"情"结合,以达到一种感悟式理解;阐释《彖》传,通过爻所显示的抽象的位置与所蕴含的义理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一种体认式的情感。在《周易略例》中也用了相同的思想说明其解《易》体例。在此,达到了"情的识化"与"识的情化",为我们呈现出了一个尽管表现抽象,但在含义上却极为丰富,生动而活泼的,紧密结合的具有天然美感的美学世界。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12,(5):30-30
周志强在《人民论坛》2011年第27期撰文指出,就娱乐化的文化批评狂欢而言,对于文化批评的推崇,最终变形为一种"快乐批评的政治美学"。对于现实秩序和权威规范的对抗所带来的快感政治被取消了,而代之以市侩哲学为底色的、唯快乐是  相似文献   

11.
伊沙作为民间写作的代表诗人,他的诗歌立足生活本体和经验本位,在日常生活中挖掘真实的生存状态和个体思考,通过口语化的语言、解构性的策略还有幽默的风格表达,表现出独特的品质和深刻的内涵。他在诗歌《回答母亲》中设置了多重对立模式,在时间上呈现出过去与当下的断裂,思维呈现出传统与现代的背离,还有人与人之间的陌生化与距离化,具有鲜明的现实意义和反思性。  相似文献   

12.
电影《黛绿年华》是根据郑慧原著小说改编,但它实质上有着明显的张爱玲小说痕迹,影片在不少地方参考借鉴小说《第一炉香》,如二者所描述的基本场景、情节、人物等颇为相似,这也是电影《黛绿年华》与小说《第一炉香》》得以比较的重要基础。但电影导演对小说《第一炉香》的人物命运等进行了适当地改编整理,两个作品在故事基调、人物塑造与结局主题等方面呈现出差异性。对二者进行比较探析,以期更好地展现不同艺术表现手段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狄仁杰之通天帝国》《狄仁杰之神都龙王》两部《狄仁杰》系列电影,糅合了古装、宫廷、侦探、武侠和玄幻元素,成就了近10亿的票房,也成为徐克"北上"以来电影的代表作。本文从魔幻大片背景出发,就类型、剧情、人物和内涵四个角度,比较探讨两部电影的特色、优长与缺憾。  相似文献   

14.
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与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虽然都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但两者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故事情节设定上,都突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将从整体性认识与分离性认识、集体主义意识与个体主义意识、等级差异观念与人人平等观念、感性型思维与理性型思维等四个方面浅析两部电影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以期能全面、客观地理解两种文化,有利于中西方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5.
《文化学刊》2011,(1):123-123
宫承波在《山东社会科学》2010年第5期撰文指出,新媒体文化是一种崭新的媒介文化,尽管它目前的生存尚有些困窘,甚至存在一系列悖论,如对传统文化拓展与冲击的悖论,自由狂欢与侵权、乱世的悖论,草根性与精英化的悖论,全球化与民族性的悖论,  相似文献   

16.
《史记·龟策列传》是一篇专门记载"卜筮"的列传,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卜筮"的重视。其中,"龟卜"受到了特别的重视,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究其原因,在当时龟崇拜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沉淀和普遍的社会基础。人们赋予了龟神奇性,认为龟是传达天命的使者,用龟占卜灵验无比。与其他占卜方式相比,龟卜可以作为传达天命的有效工具。于是,在西汉初期的政治文化背景之下,"龟卜"作为"君权神授"的工具受到了统治者的推崇。结合《史记·龟策列传》的作者背景和写作背景分析,其记载不可避免带有官方的天命色彩,故而"龟卜"在《史记·龟策列传》占据了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检索《纽约时报》从1930年到2015年的86年间对《西游记》故事的报道,以传播学理论为视角,从报道数量、传播者身份、传播内容等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再现该世界主流媒体在西游故事在英语世界的传播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该媒体在传播内容上从侧重译本的评介、猴王在异国文学中的变异,到猴王故事其它艺术形式再现的过程,为美国受众提供了对西游故事的不同认知方式。考察猴王故事在《纽约时报》不同时期报道内容的差异,为中国经典文学外传和域外的接受提供了一定的参照价值,客观上为"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起到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60年代,借助电影的巨大威力,刘三姐、阿诗玛这两个极具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艺术形象迅速走进大众并为人们所喜爱。电影向人们呈现出了勤劳善良、爱憎分明、聪明智慧、追求爱情的刘三姐《刘三姐》和《阿诗玛》分别形象,以及勤劳多才、勇敢坚强、忠贞不渝的阿诗玛形象。  相似文献   

19.
斯皮瓦克在《学科之死》中的"危机性立场",表现为不断打破旧比较文学中固化的本质主义,并采取"策略性的本质主义"。这不仅有助于拯救衰落的比较文学,也能更新这门学科的文本分析方法,尤其是分析暗藏着"文明冲突"现象的文本。本文根据《学科之死》相关内容总结分析了"危机性立场"的内涵,并尝试运用此观点分析一篇反映了"东西方文明冲突"的小说。  相似文献   

20.
《西游补》是明末董说所作的《西游记》续书,作为晚明时期的产物,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出佛教世俗化的演变。董说利用佛教的梦幻观进行艺术构思,通过世俗化的行者形象体现出讽世与悟道并存的宗教内容,而这正凸显了佛教与儒、道二教的相互碰撞与融合。本文将从故事内容、行者形象、艺术构思三方面分析《西游补》的宗教内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