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三亚具有地域特色的少数民族文化十分丰富,随着海南国际旅游岛的建设和三亚现代旅游业的发展,它们在不断被开发利用的同时也在不断流失,改变着它的原初样态,面临着现代传播与传承发展的重大问题。通过抽样了解以图画书形式传播三亚少数民族文化在普通大众与小学中的阅读接受现状,结果表明,约有八成三亚市民和小学生不仅愿意接受和阅读图画书形式的三亚少数民族文化读物,还支持在小学开设三亚少数民族图画书阅读课,这说明以图画书的形式传播和推广三亚少数民族文化是可行的,将来必然能促进三亚少数民族文化的现代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2.
锡伯族作为东北地区古老的少数民族之一,历经社会的发展和时代的变迁,锡伯族形成并创造了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其中,内涵深远、古朴通畅、特色鲜明、类型丰富且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社会价值的锡伯族民歌深刻地诠释并展现了锡伯族浓郁的社会民俗和社会风情。通过对锡伯族民歌各种类型的深入剖析,旨在揭示潜隐于民歌之中的社会民俗性。  相似文献   

3.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本。无序、非理性的旅游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异化与失真、依附空间不断缩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尴尬处境。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是必然的,且必定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本文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出发,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适度融合策略,旨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4.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09,(6):137-141
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锡伯族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在锡伯族繁荣的文化园地中,产生于劳动人民之中的民歌,是其中引入注目的硕果。这些表现锡伯族社会生活、生活习俗、英雄人物和历史事件等种种内容的民歌,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反映出锡伯族人民的爱憎、追求与向往,不仅成为锡伯族的宝贵财富,而且成为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本文从保护人口较少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切入,对锡伯族民歌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对其传承性保护和可资利用性保护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对策性建议。  相似文献   

5.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大省,云南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民族文化强省,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如何既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云南文化产业化的现状及重要意义、产业化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产业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6.
"地域文化"(Regional Culture),是一种以历史地理作为基点的"区域文化"。辽宁地域文化因其优越的地理优势、厚实的人文基础、珍稀的古迹蕴藏、淳朴独特的乡土文化、兼容并蓄的多民族文化而赋予了浓重的地域色彩。正是这种独特性,才使得辽宁地域文化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文化中占据一席之地。当前,我们应从长远的眼光来审视和规划辽宁地域文化的发展方向,立足当代,放眼未来,以地域文化为特色,促进地方文化产业的发展与繁荣。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成为我国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主要方向和重点内容。随着国家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力度,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下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俗话说"百里不同俗",生活在不同地域的各族人民受到居住地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物质生产民俗活动也显示出各自的差异。少数民族文化历史悠久,种类丰富,覆盖音乐、舞蹈、建筑、医学、历算、文学等许多方面,以物质文化、  相似文献   

8.
以海南地域文化融入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为例,结合海南当地的文化特点,分析把地域文化融入教学中的重要性和意义,并通过梳理具有代表性的毕业设计作品,体现融入地域文化特色的教学成果对地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赵家石河村拥有较为完整的村落形态,其传统民居具有较强的地域典型性和较高的人文研究价值。通过分析民居的价值特色,以传统村落民居为主体探索保护模式,基于数字化保护原则,建立数字化博物馆,搭建数字化旅游平台,平衡传统村落发展与保护的关系,目的在于提高民居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效率,让村落文化能在利用中得到保护,在发展中得到传承。  相似文献   

10.
本文结合辽宁省“十一五”文化工程《辽宁文化通史》的编写,重点论述了《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的内容结构、地域特色、文化思维、遗存表述、民俗内涵和“汉郡文化”定位等理论思考。从多元文化的认知角度,简释了《辽宁文化通史》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双重遗产”功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11.
传统文化作为洛阳文化发展的优势和特色资源,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基于此,本文首先对洛阳文化资源形态进行分类,说明洛阳市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现状,并从传统文化传承保护、传统文化资源产业化运作创新设计、重点文化资源开发策划三方面展开论述,以期洛阳传统文化可以更好地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2.
地名是具有生命力的历史,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当地的文化演变。沧州地名反映出本地独特的自然地理文化、人文历史文化,有着与众不同的地方特色。我们应深入学习并保护好地名文化,以有效传承地域文化。  相似文献   

13.
在区域发展中,当地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的标志是其文化发展程度,但随着科学、经济的发展,地域文化元素不断流失。在文创产品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一方面可以体现出文创产品的文化艺术特色;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文创产品进行地域文化的传承。本文对文创产品设计进行概述,阐述地域文化在文创产品中的特点,并研究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创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业内人士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辽宁在明朝也称辽东,是明代中央政府实行有效管辖和统治的重要地区。辽宁地处我国的东北地区,其边塞文化的特点十分突出,以满族为核心的众多少数民族和汉族一道为建设辽东做出了重大贡献。辽东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民族、宗教、教育、城镇建设、饮食、婚俗等方面均有着自己鲜明的地域和民族特点,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汉民族文化对明代辽宁历史文化的影响至为深远。  相似文献   

15.
地域文化资源中蕴含着丰富的廉洁文化因子,是学校开展廉洁教育的宝贵财富。学校要准确把握地域文化资源和学校廉洁教育的双向关系,因地制宜运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廉洁教育。该课题对太仓各类学校运用地域文化资源开展廉洁教育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并重新梳理了太仓地域文化资源中的廉洁元素,从实践层面系统分析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廉洁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将地域文化资源融入学校廉洁教育的新路径,同时强调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旨在积极打造学校廉洁文化特色品牌,切实增强学校廉洁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6.
传统建筑元素是构成地域性文化资源的重要内容,博物馆是传承和保护地域性文化资源的核心机构。在博物馆建筑的整体设计和展陈布局中对传统建筑元素进行分解重组、提取其文化符号进行抽象化呈现,既是博物馆传承和保护地域性建筑文化的基本手法,也是营造符合现代审美需求之建筑空间的题中之义。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地处福建泉州,其整体设计理念体现了闽南传统建筑的“尚红”精神,空间布局中吸收了诸多传统建筑元素,使古老的闽南建筑特色在现代性博物馆建筑空间中实现了再生与传承。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名历史悠久,承载了丰富的地域历史文化信息,特别是一些音变类地名,更是活在地名里的老北京话,是北京地域文化的象征性符号。现如今,随着北京城区生态环境发生的快速变化,一些传统地名正随其实体的改变而消失,现存的部分音变类地名读音也开始渐失"京味儿",急需保存与保护。丰富的儿化是北京话的重要特征,也是北京特色性方言文化标志,本文专门以反映北京独特历史文化风貌和认知理念的儿化地名为例,通过梳理儿化地名文化的发展历史,指出北京地名儿化不儿化并非与所使用的字是否适合儿化相关,而是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容和人文气息,因此更需要很好地保护,保护的重要路径之一就是自觉传承与原态保存,本文特别提出了研发有形加有声、地图加文字的北京地名文化知识库的构想。  相似文献   

18.
龙纹是泉州金苍绣中重要的装饰纹样之一,其纹饰特征明显且富有地域特色,与其他绣种相比,既求同存异,又各具形态。本文以中国闽台缘博物馆馆藏金苍绣文物为研究基础,探讨龙纹的表现形式、造型艺术特征,并从细节部位的变化,分析龙纹造型的发展与演变,更加深入、全面地诠释这一传统手工技艺。通过社会功用的分析,引导社会重视、保护和传承金苍绣文化,优化金苍绣文化生态环境,进一步推动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化"一词虽抽象凝炼,但底蕴深厚,它是对不同民族的风土人情的传承与融合,也是对生活在不同地域的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提炼与升华,是民族整合性与地域差异性的辩证统一。湖北红色文化和荆楚文化孕育于同一片土壤,是两种多民族共居的特色地域文化。本文旨在探析湖北红色文化和荆楚文化之间的互促关系,希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联动效应,积极推进湖北省传统文化产业链发展。  相似文献   

20.
公共教育是博物馆的重要社会职能,民族文化博物馆凝聚着我国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精华,在普及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少数民族特色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确保少数民族文化得以传承的基础。基于此,本文结合自身在民族文化宫的工作实际,就新时期民族文化博物馆如何开展宣教工作提出了几点拙见,以供同仁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