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这一目标的实现有赖于从人才选拔、课程设计、培养流程制定、求职就业、继续教育等各个环节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理念与方案进行系统升级。在培养理念上,要培养一批政治立场坚定、拥有全球视野,同时具有高度文化自信、坚持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新闻传播人才。在招生环节,选拔兼具家国情怀和跨文化素养的外语人才;在培养方案设计环节,以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为目标完善课程体系;在实践就业环节,实现人才培养院校与用人单位无缝对接与双向互动;在继续教育环节,不间断为国际传播一线人才提供培训和终生学习的条件。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过去41年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历史全面回顾,总结中国国际传播人才的整体模式,总结特征,发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新时代背景下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的重构方向。整体说来,传统的中国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是典型的集中权威(authority)模式,是以国家需求导向,以国际传播能力培养为核心内容,复合其他学科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国际传播+”模式。在培养效果上,该模式满足了中国改革开放初期对国际传播人才的临时性和表层需求,但在中国全面融入世界体系的今天也导致了中国国际传播结构性失语,难以适应新时代对国际传播人才培养的需求。适应新时代中国与世界国际关系、国际格局的变化以及当下媒介技术引发的全域性、生态性、颠覆性变革,未来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亟需走向分散枢纽模式(hub),通过在不同专业、学科复合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实现从“国际传播+”走向“+国际传播”,从不同专业、学科赋能国际传播走向国际传播赋能不同学科、专业,实现因校、因专业制宜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和专业、学科体系建设,解决中国国际传播在专业领域的结构性失语。  相似文献   

3.
弘扬中华文化既是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地位的重要任务,也是我国数字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方面。新媒体时代,具有去中心化、社交性、低门槛等特点的短视频新业态成为国际受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借助短视频新业态进行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潜力巨大,但也伴随着一定的风险与挑战。立足当下,需要不断优化传播路径,创新传播方式,既要提升对外传播内容质量,打造独特文化品牌,又要推进话语转型,丰富文化内涵,同时注重媒体间相互融合,拓展传播渠道,构建跨文化多维传播格局,以此共促我国数字文化产业转型升级,构筑新型国际传播业态。  相似文献   

4.
当下中国价值观国际传播面临的外部环境的显著特征是全球政治全方位角力,西方以意识形态划线,将中国标签化,推行价值观外交。因此,进一步做好当代中国价值观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尤为重要。其路径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跨文化阐释和跨文化传播的相关创新理论为依托,从国家形象、话语生成和可持续发展等维度进行突破。  相似文献   

5.
正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国际传播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声音、弘扬中国文化方面承担着日益重要的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影视国际传播是国家整体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当前,中国影视国际传播面临着整体国际外交环境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国际新闻传播人才担负着向国际社会报道中国、站在中国立场报道世界大事的重要职责,是中国观点的传播者、中国立场的阐释者、中国形象的塑造者。急剧变革的国际形势及媒体技术的快速发展给国际传播事业带来了新挑战,给国际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要求。中国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要走中国化的道路,它不同于西方新闻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法,应该是一套在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指导下的国际化培养体系。需要形成由党和政府主导、主流媒体和新闻院校联手办学的模式,"坚持党的领导"是原则,"坚守国家立场"是根基,"坚定中国特色"是路径。其核心的教育理念是培养学生坚守国家立场,明确"为谁传播";及时发出声音,把握"何时传播";讲好中国故事,解决"传播什么";拓宽传播渠道,掌握"怎样传播"。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总书记的"5·31讲话"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是推进新时代对外宣传工作守正创新的思想指引和根本遵循。首都北京在认真分析研究新时代的新特点和新任务基础上,总结提升北京市国际传播实践经验,即坚持目标导向,立足全球视野、国家站位、首都定位、首善标准;探索工作思路,坚持做强主流传播、主场传播、主力传播、主心传播;探索传播策略,坚持把事实传播做足、把议题引领做优、把精神力量做强、把创新传播做活,不断提高首都北京国际传播能力,生动传播最新、最美、最好的北京,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相似文献   

8.
2021年5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全面总结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实践经验,指出了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任务与方向,将我们党对新形势下开展国际传播工作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的高度。广泛开展国际交流、讲好中国故事、树立和展示国家形象是中国公共关系协会的重要宗旨和任务。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明确要求,新形势下的国际传播工作要加强统筹谋划,主动担当作为,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公共关系事业迈上新的台阶,为传播国家形象作出积极努力。  相似文献   

9.
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是要让世界全面地认识中国,也为人类社会进步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讲好新中国故事是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对外传播的重要内容。新时代新征程,需要新中国史研究深刻回答时代新课题,也需要讲好新中国故事回应世界关切。为有效应对讲好新中国故事工作中仍存在的一些困难与挑战,应加强统一领导,做好顶层设计和协同配合;加强理念创新,构筑全领域传播矩阵和中国特色话语体系;加强风险研判,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和差异传播渠道;加强人才培养,建立好国内国际两支队伍。  相似文献   

10.
正中国外文局建局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写来贺信,对我们的工作给予了肯定,同时,对我们在新时代的发展和目标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加快融合发展,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世界一流、具有强大综合实力的国际传播机构"。我们在备感振奋的同时,也深深感到新的压力。我们要按照习总书记的要求,勇于探索,大胆尝试,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向着习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具体到今日中国杂志社,要实现创新和突破,笔者认为重点要提升"三力",即品牌影响力、国际传播力、综合实力。  相似文献   

11.
<正>一、案例背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对外宣传的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在多种场合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发挥好新兴媒体作用,充分运用新技术新应用创新媒体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党中央还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知名度的精品栏目和节目,不断提高新闻信息  相似文献   

12.
正国际传播被认为是跨越国家边界的一种传播实践活动~①。伴随着全球化影响的日渐深入及新技术对全球传媒业变革产生的影响,能够熟练使用外语、知晓新闻报道业务并具备跨文化传播能力的国际新闻人才在全球市场中有着旺盛的需求。正因如此,"新型大国关系"中的中美两国均在本国的新闻传播教育体系内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安置了一席之地。本文对美国七所著名新闻传播院系的国际传播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在勾勒美国主流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3.
在世界格局和大国关系深度调整的背景下,如何进一步推进国家传播能力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打破“西强东弱”的国际舆论格局,是推进新时代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重点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初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中对“四全媒体”的经典论述,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党应对深刻变化的舆论生态、媒体格局和传播方式而提出的新思想、新方案,也是新时期的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新思路。在国际传播中,我们需要正确地认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的新形态,运用“四全媒体”理论,全面整合传播力量,推进新时代中国国际传播体系的建设。  相似文献   

14.
中国国际传播近年来取得了长足发展,在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有新理念新思路新格局,基于国际国内新形势新挑战新要求进行全面提质升级,在关键领域实现转换,即场域与情境转换、话语与叙事转换、逻辑与路径转换。通过转换,国际传播进一步提升针对性、贴近性,强化适应性和应变力,优化传播的效能和效果。  相似文献   

15.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是新时期外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讲好中国故事为新形势下对外传播指明了方向,学习领会贯彻总书记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论述,要着力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要主动发声,增强国际话语权;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重视议题设置;要开展多种形式对外传播,增强影响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外宣传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为己任,着力在提升国际传播能力、增强国际话语权上下功夫,各项工作取得长足发展、迈上了新台阶:加强顶层设计和大外宣格局建设,为讲好中国故事明确了目标、提供了支撑;重大主题对外宣传精彩纷呈,中国故事赢得世人瞩目;领导人高访外宣取得突破,大大提升了中国故事的国际影响力;新闻发布水平进一步提升,打造了讲好中国故事的权威平台;中外媒体和智库交流合作深入开展,合作讲好中国故事成效明显;有力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中国声音在全球传播更快更远;中华文化走出去向深度和广度拓展,提升了中国故事的亲和力。当前,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做好对外宣传工作,既面临着复杂形势和严峻挑战,同时也具有前所未有的有利条件。我们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加强对外传播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以创新精神谱写讲好中国故事新篇章。一是推动话语体系创新,增强中国故事的感染力影响力;二是打造多元传播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力量;三是构建立体传播格局,为讲好中国故事拓宽渠道;四是要把握分众化传播趋势,增强讲好中国故事的精准性;五是加快中华文化走出去步伐,为讲好中国故事夯实文化根基;六是加强外宣理论研究,为讲好中国故事提供智力支持。  相似文献   

16.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要全面提升国际传播效能,建强适应新时代国际传播需要的专门人才队伍。全面优化打造高质量国际传播人才队伍的方法路径包括:加强统筹协调,完善国际传播人才队伍建设顶层设计;创新培养机制,增加高质量人才源头供给;加快转型升级,提高存量人才的工作本领;强化激励保障,激发释放人才队伍新活力新产能;积极创造条件,培养更多客观介绍中国的"新时代斯诺"。  相似文献   

17.
<正>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是中央对新华社提出的明确要求。中国新闻对外报道是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的一大立足点和重要抓手。作为地方派驻机构,新华社河南分社在中国新闻对外传播的内容、形式、方法、手段上做出了一些新的探索。  相似文献   

18.
地方是西方社会认识中国道路、中国经验、中国理念,增进对中国的理解和认同的一扇窗口。江苏是中国的经济大省和文化大省,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在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的征程中,江苏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创新传播手段,拓展传播渠道,用国际化的视角传播江苏声音,讲好新时代江苏故事。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做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政治判断,明确"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讲好中国故事,提高国家软实力,既是新时代对外出版业的神圣使命,也是新时代对外出版业的发展指向。一、新时代对外出版业要坚定文化自信十九大报告提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出版作为文化的重  相似文献   

20.
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涉及领域广泛、影响因素众多,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新时代加强我国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提炼好传播理念,建立多元化传播主体,精准研判传播对象,重视新媒体传播渠道,追求最佳传播效果,从而整体推进中国国家形象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