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寻梦在中国     
我从小就对日本的历史感兴趣,所以在日本时,我选择的专业是学习近代外交关系,从小就感觉到日本的历史和中国的历史一直有着千丝万屡的关系,日本的历史始终都受中国历史的影响,所以我开始选择了学习第二外语——中。  相似文献   

2.
《对外大传播》2009,(7):57-57
科威特人对中国有一定了解 问:不知道科威特人民对中国有什么样的了解? 阿依莎·盖斯:现在有不少科威特人会来中国经商、旅游,而且他们非常重视中国。他们会问我有关中国的问题。比如说,你去过长城吗?见过兵马俑吗?见到过有关奥运会的建筑物了吗?你会说中文了吗?所以我也很荣幸能够了解中国。  相似文献   

3.
张兰 《职业圈》2010,(7):21-21
1989年我留学到加拿大,那时候中国确实是很落后的,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想象不到。我们的父辈、母辈可以说确实是吃了很多苦,所以那时候有这个机会,真的是愿意放弃在国内的一切,希望可以出国去看一看,我也参与了这个出国的大潮,算是一个幸运儿,拿到签证当初是非常受人羡慕的。  相似文献   

4.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8,(8):6-6
中国网张梅进入外宣岗位工作以来,我就成了《对外传播》的忠实读者。进入一个新的月份就会迫不及待地想看到新一期的杂志。我工作的对象国是日本,所以对有关日本的消息比较关注。  相似文献   

5.
在我的记者生涯中有10年民族报道的经历,所以我对中国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感情。由于我有几幅照片入选中国画报出版社出版的大型画册《中国少数民族》,画册很精美,所以放在案头常常翻阅,而这时往往会想起这本  相似文献   

6.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已经在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生活、工作多年.今年3月11日,他在日本东京亲历了地震,同时也很关注中日两国媒体有关此次震灾的报道。他分析了我国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整体表现,并对如何改善今后我国的对日传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今年5至6月间,我参加了全国青联组织的中国青年赴日考察团,在为期一个月的研修活动中,对“让中国了解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这句话有了深切的感受。一因为是研修性质的考察,所以有机会“深入生活”,接触了一些普通的日本人和日本家  相似文献   

8.
醉绿     
我和朋友去新加坡一处有欧洲特色的所在“荷兰律”。荷兰律这三个字很有点神秘感,所以很吸引我去。这“律”是什么意思?我知道街啊,路啊,坊啊,镇啊,可这个“律”是个什么呢?  相似文献   

9.
<正>抗日战争已经过去70年了,中日两国之间的关系即使在今天依然有很强的对抗张力,这是很怪异、也很值得探讨的问题。战后中日关系走向在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候,尽管中国民众对日本人特别憎恨,但是,并没有采取大规模的报复措施。相反,而是采取了以德报怨的高尚行为。由于中华民国政府当时的号召,中国各地普遍善待日本俘虏和侨民。中国  相似文献   

10.
2006年,对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我来到了中国衢州。在这个全新的国度里,我从事了一份以前未曾做过的工作,同时也交上新的朋友。对我来说,以前从未有过这样的经历,所以来到衢州时一直有些紧张和担心,而即将独自去面对所有的一切让我尤其感到焦虑不安。此前,我曾经到过中国首都北京,但那是完全不同的一种情况:那时我是学生,  相似文献   

11.
《对外大传播》2001,(2):5-6
尊敬的钱其琛副总理,许嘉璐副委员长,各位专家,各位来宾,同志们!新世纪伊始,中国翻译工作协会在这里召开资深翻译家表彰大会,很有意义,也很有新意,这是新中国成立50多年来的第一次。我代表赵启正同志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同时也代表中国外出版发行事业局,对今天表彰大会的召开和受表彰的老专家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12.
在与日本出版人原光政的谈话中,他特别提到《宫泽贤治童话选集》丛书主编是华裔学者王敏女士,在座的一些对日本出版界较为了解的中国青年出版社编辑庄志霞女士也介绍说,是王敏把《宫泽贤治杰作选》和《宫泽贤治童话选集》推荐到中国的。看得出来,在座的中日同行对王敏女士很是尊敬。  相似文献   

13.
史叶 《文化交流》2009,(7):F0003-F0003
一个年轻人用绳子牵着一只羊走。路人说,这只羊之所以跟着你,是你用绳子拴着,并不是喜欢你,也不是真心跟着你。于是,年轻人放开绳子,自己随意走,羊仍然寸步不离。路人很好奇,年轻人说:“我供给它饲料和青草,还精心照料它,所以它愿意跟着我。”年轻人的结论是:拴住羊的不是那根细绳,而是对羊的关照和怜爱。  相似文献   

14.
1989年我留学到加拿大,那时候中国确实是很落后的,可能现在的年轻人都想象不到.我们的父辈、母辈可以说确实是吃了很多苦,所以那时候有这个机会,真的是愿意放弃在国内的一切,希望可以出国去看一看,我也参与了这个出国的大潮,算是一个幸运儿,拿到签证当初是非常受人羡慕的.  相似文献   

15.
日本仿佛是由一个个珠花项链串连而成的美丽岛国.静静地伫立在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海上。但是这个国家好像总是离我们既近又远.近的是1884年.如同欧洲的艺复兴的日本明治维新.给日本带来了社会变革的勃勃生机。中国清末时期,孙中山等一代革命志士为寻求革命真理而蹈海赴日,直至时隔百年的今天.中国留学亚洲的留学生仍将日本作为首选之地。但是一百多年来.曰本帝国主义的铁蹄两次路上中国的土地,烧杀掳掠,这给中国人民造成了“百年悲情”,加之近几年纷扰不断的“钓鱼岛”纠纷.日术首相参拜靖国神社对中国人民感情的伤害,都使这个本来离我们很近的国家在心理上好像拉开了一个距离。但是世界大同是人类的理想.即使是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两国处于交战之际,也从未能湮没两国人民盼望世世代代睦邻友好的心声。何况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告诉我们.和平的历程是应该永远朝向未来的。  相似文献   

16.
正一位朋友问我:"白居易在生前就知道自己在日本很火吗?"仔细想想,这个问题要分好多层次来解答——白居易生前,他的诗歌就被传抄到日本了吗?白居易知道他的诗被传抄到日本了吗?白居易生前已经在日本火起来了吗?白居易知道他在日本很火吗?中国导演陈凯歌曾将日本著名作家梦枕貘的作品《妖猫传》搬上银幕。在梦枕貘梦想中的大唐盛世,有两位主角穿梭其中,串起了一个关于神怪的故事。其中一位是日本著名的"弘法大师"空海,而另一位是中国人耳熟能详的诗豪白居易。  相似文献   

17.
在东京被问了很多次:“觉得东京变了吗?”因为他们都说中国变了,上海变了,而且都是作为一种赞美,我想如果我说东京没变,人家会不会觉得失望?所以我都是含糊地说:“是啊,还是有变化啊。”其实,我觉得东京变化不大,而且我很高兴东京没什么变化,我巴不得它根本没变化呢。原本那么繁华的街区、合理的布局、发达的交通、完善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祝贺与希望     
我热烈祝贺《北京周报》的一切工作人员。在这个周刊创刊40周年之际,我也和杨正泉同志一样回忆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周恩来总理在创办《北京周报》的过程中起了很大很大的作用,我自己也是40年前的《北京周报》的工作人员,我就算一半,因为那时我在周报工作,也在中国建设杂志(现在的今日中国杂志)工作。但我在工作了几年以后,就离开了周报。我今天看到在场有一些老同志、老同事们,我很高兴。我也很怀念已经不在的和病倒的同志们。  相似文献   

19.
王敏 《对外大传播》2008,(11):58-59
中日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 不可忽视 在日本人和中国人的脑海中,对于“异文化”的第一反应就是西方文化,两国的异文化研究通常会将焦点集中到西方各国的文化上。中日两国使用同样的汉字,所以人们往往认为同一汉字表达的是相同的意义,两国的价值观及思维方式、行为方式也应该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20.
日本占领广州后,我第一阶段的战地报道工作画上了一个句号,因为我一到香港,合众社就把我开除了。在香港,我在宋庆龄领导下工作一年多,帮助她宣传并争取全世界支持中国的事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