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苏晓红 《文化学刊》2009,(4):148-151
《仰婀莎》是苗族古代爱情叙事长诗,是苗族“最美丽的歌”,2008年6月,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加以保护。诗歌再现了苗族先民的社会管理方式,反映了苗族的图腾崇拜、婚姻习俗和舅权制度等,文化内涵丰富,寓意深远,是传承苗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保护、利用好这一载体,有利于促进民族精神的凝结和绵延,对构建苗族地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民族文化是各民族群众在长期的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韩国人在推广韩国泡菜上所做的努力和坚持让我们意识到,应该努力保护和传承中国的民族文化。本文首先介绍了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中国与韩国的文化之争,其次从韩国对民族文化的保护和传承中学习如何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3.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也是一个国家软实力的体现。作为一个少数民族文化大省,云南正在不遗余力地打造民族文化强省,在这一历史背景之下,如何既可以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又让处于弱势地位的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得以保护和传承,日益受到关注。本文从云南文化产业化的现状及重要意义、产业化对云南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冲击、文化产业发展中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传承的对策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4.
对 2 0世纪的学术源流和学术风格进行科学的总结 ,对于中国学术史、中国文化史的总体认识 ,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利用世纪之交这一对百年学术进行回顾和总结的良好契机 ,近年多有回顾 2 0世纪学术史的论著问世。王子今教授新著《2 0世纪中国历史文献研究》就是其中较好的一种。文献学的研究 ,是文史哲等人文科学进步的基础。“文献” ,在我们民族的传统记忆中 ,长期以来是一个备受尊崇的神圣字眼。文献的创制 ,文献的积累 ,文献的保护 ,文献的研究 ,千百年来长期受到社会比较普遍的重视。中国社会的传统 ,从宝爱典籍到敬惜字纸 ,对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5.
董丽娟 《文化学刊》2010,(5):147-150
众多少数民族语言的使用和交际功能呈现出日益减弱的趋势,面临着行将消亡的严峻形势。保护、抢救处于弱势和濒危的少数民族语言,从一定意义上说,也是对民族情感和民族文化的维系和保护。加强对少数民族濒危语言的保护也是保护国家安全、文化安全的需要,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我国是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拥有极为丰富的文物。保护和利用好这份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对于正确认识中华民族的发展历史、继承和发扬民族优秀传统、增强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着重要的意义。1996年11月20日国务院同意文化部提出的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计250处)。  相似文献   

7.
以《论语》和《学记》为代表的中国古代教育文献,是古典儒家教育思想的集中体现。生活教育是古典儒家教育思想所蕴含的重要思想,具有丰富的内涵和重要意义。生活教育体系的构建,需要探究古典儒家教育思想对乐其所学、终身学习、主动学习等生活教育理念的指导;对修己达人、独立自主、德才兼备等生活教育目标的确立;对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结合等方法的意义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戴建陆 《文化学刊》2012,(5):158-161
地方文献是地方文化发展的真实记录,在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高旅游事业文化内涵”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对地方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利用有助于推动地方文化的继承和传播。各级文献机构应重视地方文献开发,规划有地方特色的文献收藏体系、创建有地方特色的文献资源数据库、加强口述文献的收集、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献的保存,充分发挥地方文献在地方文化建设中的巨大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大遗址积淀了中华几千年文明,对现在的社会、精神文明和核心价值都有很大作用。大遗址作为古代人类的重要居住点,大多位于现代城市之下或是临近城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许多建设项目与大遗址相关联,多数表现为一种对立的关系。城市化进程是不可阻挡的,而文物保护工作也是必须要做的,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和最终的保护结果不是绝对意义,遗产保护过程本身就是意义。  相似文献   

10.
白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其民间祭祀活动蕴涵着多方面的优良功能和道德因素,在本民族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对传统道德的赞美和传播,对自然生态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民族意识的自我认同和强化,对当今和谐社会的构建等,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是旅游扶贫开发的重要文化资本。无序、非理性的旅游开发造成了民族文化的异化与失真、依附空间不断缩小,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面临尴尬处境。文化的发展和变迁是必然的,且必定有其内在的规律和特点。本文从文化基因的视角出发,提出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旅游开发的适度融合策略,旨在推动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12.
王路  洪晓楠 《文化学刊》2014,(3):154-164
自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问题在党的重大决策与党的文献中多次被提及并且成为我国改革发展的重要领域之一。本文立足于马克思主义文化观,阐释当代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创造力源泉,成为综合国力竞争重要因素,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成为人们的迫切要求等新特点及其原因。  相似文献   

13.
汉文训读是古代东亚的一种文本注释现象,不仅流行于我国各民族文献解读中,还被朝鲜、越南、日本等周边国家广泛认同和使用。东亚各语言的母语者以本国文字对汉文读音和语法加以注释做本土化解读,这一过程在当今"泛语言接触"的视域下可以被视作一种远距离、跨时空、文本型的语言接触现象。汉文训读在东亚语言接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通过对这一语言接触的历史实例进行分析,语言接触现象的理论内涵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宽。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儒家文化的历史源远流长,在我国的文化形成和民族性格的形成中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探讨了中国古代儒家文化对于我国企业文化和企业治理的影响,探究了如何在企业管理的实践中发挥其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仫佬族村落是保护传承当地民俗文化的一个重要场域。目前,在国家政策指导和资金扶持下,仫佬族特色村寨石围屯以旅游发展带动传统文化的保护,大勒洞屯以政府为主导的村落维护与文化建设,在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经济收入、民族文化保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临着乱搭建、劳动力流失、民族旅游开发动力不足等问题,因此,以激发村民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为基础,调动村民保护古村落文化、民族文化的积极性与参与性,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回归生活,才能真正守望并延续仫佬族村落的文化之根。  相似文献   

16.
宗庆后:修订<商标法>,加强民族品牌保护力度 <商标法>1982年出台以来,已经不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商标领域的不正当行为日益加剧,在对驰名、著名商标以及民族品牌的保护方面也略显不足.  相似文献   

17.
杨近水 《文化学刊》2013,(4):91-100
“盲人摸象”故事的流传情况按照主要载体的不同大致可分为前后两个时期。从三国到唐代为前期,以佛经文献为主要载体,佛教的译经工作对故事发展流变有着重要的影响。由宋到清为后期,佛经载体退居从属地位,禅宗文献和文史文献成为两类具有重要意义的载体。禅宗文献的文化二重性对故事的世俗化起到了关键的过渡作用;文史文献中,“摸象”故事在应用文体和内容上表现出广泛的适应性,显示出佛教故事流变过程中本土化、世俗化的发展脉络。除了佛教的译经工作和禅宗的文化二元性,民间喜闻乐见的文学形式、中印文化差异以及主要传播载体的变化都对“盲人摸象”故事的流变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的保护与制度建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佟玉权 《文化学刊》2011,(1):128-133
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承载者和传递者,传承人保护制度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围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人保护制度建设,应该坚持认定制度与申报制度相结合,注意关注传承人队伍中的特殊群体,支持对民间信仰及其习俗的传承,并特别重视传承环境的建设,以此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保护和民族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运河作为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流程最长的人工运河,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对所流经区域的景观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大运河本体的遗产价值以及运河生态环境,都是沿线区域和城市发展过程中重要的考量要素。现阶段,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理论研究整体滞后于实践发展,保护和利用的规划、实施管控和文旅发展等方面在实践中也因为价值理念的认知、缺乏科学系统理论指导和健全法规与机制支撑等等困境而出现了诸多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世界遗产这一重要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成效。在梳理现有文献和分析基础上,结合实践现状,揭示了大运河的保护和利用面临的挑战和现实困境,为科学保护大运河遗产的原真性、整体性,以及动态连贯性提供基础性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20.
文章通过对中国古代器物象征性的几个渊源的探讨,阐明了中国器物的象征性是以中国民族传统的文化背景为根基的,同时器物形式中所积淀的社会价值和内容,使器物具有了高度的审美功能和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