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5 毫秒
1.
劳思光的《新编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史提出了新的理解和看法,其中儒学之"客观化"问题是其重要立论观点之一。本文针对劳思光提出的"客观化"分体进行分析,认为这一观点背后其实存在着逻辑上的不妥之处,因而需要进一步审视。  相似文献   

2.
言论集纳     
正上海社会科学院软实力研究中心研究员胡键在《现代传播》2018年第5期发表的《中国智库的对外传播研究》一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学术界谈得最多的就是中国国际话语权的提升问题,尤其让中国所不理解的是,中国解决了"挨打""挨饿"的问题,却一直无法解决"挨骂"的问  相似文献   

3.
学界对于"中国古代有无行政法"一直存在较大争议,关于该问题存在肯定论、中立论、否定论三种观点。肯定论者认为我国古代存在行政法体系;中立论者认为我国古代存在行政法律规范,但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行政法;否定论者认为行政法在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后引入中国才得以生根发芽。三种观点存在争议的主要原因在于不同学派对"行政法"的理解有所不同。本文从历史与法律文化视角出发,对中国有无行政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在《型世言》重新问世之前,已有学者对"别本"《二刻拍案惊奇》、《三刻拍案惊奇》、《幻影》部分本事来源进行了考证,《型世言》重新问世后,张安峰等先生对其本事进行了考证,本文在梳理核校前辈时贤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补充自己发现。  相似文献   

5.
《中庸》对中国哲学史乃至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宋儒曾称之为"群经之统会枢要也"。可以说,《中庸》是中国形上学的奠基性著作,构建了中国传统的形上形态即天人相通的形态。现代学者仅将《中庸》看作是心性之学的起点,文献大多只对《中庸》文本进行注释,且由于《中庸》的首句在全书起到提纲挈领的作用,故而本文从"天人关系"这一角度,从义理本身去分析《中庸》首句,从而为理解《中庸》这部经典做铺垫。  相似文献   

6.
本文比较全面系统地论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上关于马克思哲学以人为本的三次论争:20世纪30年代围绕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展开的第一次论争、20世纪70年代围绕马克思晚年《人类学笔记》展开的第二次论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哲学界围绕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以人为本展开的第三次论争。作者对这三次论争进行了认真反思,认为这三次论争表明人们对马克思哲学以人为本理论的认识不断深化,同时,在这三次论争中一直存在着两种对立的片面的极端的倾向:一种倾向以为马克思哲学是"见物不见人"的机械唯物主义的所谓科学的非人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一种倾向以为马克思哲学是"见人不见物"的主观唯心主义的抽象的人道主义价值观和抽象的人本主义本体论的哲学,这两种倾向都没有真正准确全面地理解和掌握马克思哲学的本意和真谛。作者认为,马克思哲学真正的本质、精髓和活的灵魂就是"人与物相统一"这个最根本的原则,现实人道主义价值观和现实人本主义本体论之统一的理论则是它最基本的原理和最核心的内容。我们只有全面准确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这一精神实质,以马克思哲学以人为本的科学理论作指导,才能保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和道路顺利地进行,健康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一书中站在"思辨哲学"的立场,对康德的道德哲学从三个领域进行了批判。第一,批判了康德的"自由意志"的抽象性,认为意志只有"外化",才能成为有限的意志,才会是真正的自由意志。第二,在对于"权利"的理解上,黑格尔认为康德只认识到了外在方面,其对于权利的划分是"混乱"的,反对康德将婚姻视为"契约"。第三,黑格尔认为康德的"动机"说会造成一种片面的主观道德,主张动机和结果应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8.
徐强 《文化学刊》2014,(5):90-98
汉学界对《庄子》"自我"观念有浓厚兴趣并进行了极具特色的研究。这些研究大致可分为三类。对《庄子》"自我"的西式诠释是用西方的"自我"解读《庄子》"自我",但难免将西式"自我"的蕴含强行赋予《庄子》。比较研究则试图解释两种"自我"观在深层次上的差异或相似,以期真正理解两者。对《庄子》"自我"的当代意义研究则着重于揭示《庄子》自我观对于当下的自我理解或人生的启示。这些研究虽然存在一些问题,但是丰富了我们对《庄子》思想的理解,对于推动《庄子》哲学走向世界也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9.
郭象的《庄子注》在庄学史和中国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自得"是郭象创造性思想表现之一,它是理解性和逍遥的基础。庄子和郭象认为"自得"有心灵宁静的含义,郭象的"自得"还有物之生死存亡及其属性皆无外因之意;郭象的性具有生命、欲望、情感和本质属性等含义,丰富和发展了先秦的人性思想;在逍遥问题上,郭象和庄子都认为逍遥有无为自得义,郭象的逍遥还有任性义。  相似文献   

10.
美国学者舒衡哲的《中国启蒙运动:知识分子与五四遗产》是一部从文化启蒙视野来研究"五四运动"的专著,在"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来临之际重释此书,是传承"五四遗产"的一种责任。本文着重从《中国启蒙运动》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学术价值及局限性进行思辨性评述,以期更好地理解"五四"及中国的启蒙思想。  相似文献   

11.
当代作家徐则臣被认为是中国"70后作家的光荣",其作品被认为"标示出了一个人在青年时代可能达到的灵魂眼界"。徐则臣的小说创作大致可以分为三个系列:"京漂"系列、"花街"系列(或者称作"故乡"系列)、"谜团系列",本文将选取《紫米》这一小说,运用叙事学、文本细读等方法,对小说的文本意蕴与文化隐喻进行细致的解读与分析。  相似文献   

12.
《乐记》历来被视作儒家礼乐文明的重要典籍。"情"作为贯通"修身"、"伦常"、"天地"的枢纽和基础,是我们理解《乐记》所构建的理论体系的核心。在《乐记》中,"情"至少有"天地之情"、"礼乐之情"、"人情"等三个内涵:"情"从天道而言是"情实";"情"从人心而言是"人情";而礼乐"管乎人情",是沟通"天地之情"与"人情"的枢纽。《乐记》中"情"的三个维度,在理论内部各自成立的同时,彼此之间又浑然一体,可以使用"体、相、用"这一中国传统哲学范式来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情"是"乐"的内核,而"乐"又是"情"的彰显;而且,"情"之意蕴的三个维度与"乐"的"体、相、用"又呈现出大致对应的关系。总之,对《乐记》中"情"之意蕴三个维度的梳理有助于我们理解《乐记》中"乐"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我们窥测中国传统文化早期"情"论的个中三昧,也有助于现代精神文明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言论集纳     
美国公共学者、政治经济评论员、跨国公司战略顾问罗伯特·劳伦斯·库恩在2016年8月18日《人民日报》刊发的《需要向世界多讲讲中国故事》一文中认为:不理解中国共产党就无法理解中国。我认为,如果说世界还不甚了解中国共产党,那么共产党就确实应该主动走向世界去讲故事。  相似文献   

14.
本文首先是对丁耘教授《生生与造作——论哲学在中国思想中重新开始的可能性》一文的回应。作者非常认可丁耘对生生与造作的区分,但认为丁教授的区分还不够。柏拉图的创造和亚里士多德的制造模式,是西方哲学理解存在之形成的基本模式,海德格尔对此做了深刻反思,但并未脱离制造的模式。作者依据《周易》阐发中国哲学中的生生模式,以为生生是阴阳二原则相互作用而化生万物,这与西方取向于手工业制造的理解方式迥然有别。在中国思想中,阴阳交合而生万物既是宇宙论的基本理解,也是人论秩序的开端,因而孝敬是被生者对其生命之来源的反思性确认,是对生命尊严的庄严确认,所以是人性论的起始之处。  相似文献   

15.
霍伟 《文化学刊》2015,(4):65-67
梁漱溟在其早期著作《东西文化及其哲学》中提出了中国文化的"早熟"问题,后在《中国文化要义》中又将这一理论系统化。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的提出及内容进行梳理,廓清其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6.
维特根斯坦将意义问题与理解问题联系在一起考察,认为句子的意义在于能够被理解。本文主要通过《哲学研究》考察类似实指教学的简单命题中的理解问题,即沟通双方如何理解语言,不涉及通过语言理解了什么。这类命题通常与行动相联系,建立在生活形式上,与生活形式密切相联,因而是最基本的理解问题。  相似文献   

17.
德国同善会传教士卫礼贤来到中国后,对孔子和儒家学说从积极肯定转变为狂热崇拜,并将《论语》翻译成德语出版。本文对他在《论语》德译本中对"道""仁"等重点词语的翻译和解读进行了分析,尝试揭示他的传教士身份对他翻译的影响以及他通过翻译所传达的对《论语》和儒家思想的理解。  相似文献   

18.
正一、研究问题作为全球第一本专门探讨数据新闻的著作,《数据新闻手册》这样对数据新闻下定义:用数据报道新闻。自2013年中文版的《数据新闻手册》在网上面世以来,国内业界和学界纷纷展开对其的关注和研究,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了对数据新闻的理解。章戈浩认为,"数据新闻又称为数据驱动新闻。它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与过滤,从而创作出新闻报道的方式"。(1)方洁从新闻呈现形态、新闻生产流程和新闻行业的发展三个角度对数据新  相似文献   

19.
18世纪中后期,日本读本小说作家上田秋成创作了怪谈小说《雨月物语》。《雨月物语》中有3篇翻案自"三言",秋成在吸收中国小说文本元素的同时,能够在其作品融入日本传统文化等元素,对中国元素进行改造,使得《雨月物语》虽然翻案小说,却极具日本文化特色。本文对比《雨月物语》和"三言"的内容,论述上田秋成的文化改造创新手法。  相似文献   

20.
海外书情     
<正>《丝绸之路:一个新的历史》The Silk Road:A New History瓦莱丽·汉森著英国牛津大学出版社2015年3月出版作者瓦莱丽·汉森(Valerie Hansen)是耶鲁大学中国和世界历史学教授,主要研究中国考古发现,出版过《开放帝国:中国1600年的历史》《中国传统日常生活中的谈判》《在世界历史中航行》等论著。该书通过对丝绸之路新近考古发现的描述,试图增进人们对这条贸易路线的理解。作者认为,丝绸之路应与希腊罗得岛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