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期语萃     
<正>鲁迅在探求通过"立人"而实现民族乃至人类解放之路的长途中,历尽艰难和曲折,甚至不被理解和孤立,有时是既无支持者亦无反对者,他感到空前的寂寞和孤独,一度陷于绝望之中。整部《野草》就记载了这绝望心绪。但鲁迅更不甘于绝望,所以在抒发绝望之时,每每常现反抗之声。《影的告别》《希望》《墓碣文》等都是典型篇章。《墓碣文》尾句:"我疾走,不敢反顾,生怕看见他的追随。"正是此意。"抉心自食,欲知本味":《墓碣文》与《对另一种存在的烦恼》第6页。  相似文献   

2.
异化寓意疏远、转让、受异己力量统治,陀思妥耶夫斯基笔下的双重人格形象便是现代文明冲击下"人"的自发异化。19世纪下半叶,陀思妥耶夫斯基将"地下室人"的内心独白在他的诸多作品中进行了充分展现。可以说,"地下室"形象中生动而鲜明地包含着种种"人"。本文通过文本分析和哲学释义,探讨《罪与罚》中的异化现象,旨在揭示"地下人"的本质特征,以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写作旨趣和人本情怀。  相似文献   

3.
索洛古勃是俄罗斯白银时代最为著名的代表性作家之一,在五四后的中国亦较有影响。鲁迅早在日本留学时期即与其有过接触,他与周作人合译的《域外小说集》收有索洛古勃的作品。以后鲁迅仍对索洛古勃多有关注和评论,直至其生命的晚年。鲁迅揭示了索洛古勃作品艺术特质及其与社会生活的关系,认为他是“死的赞美者”;表现“无可挽救的哀惨”是索洛古勃作品的主要内容之一;对索洛古勃的寓言也给予高度评价。鲁迅不时运用索洛古勃作品中的思想内容或艺术描写参与现实生活,或规劝青年,或批判社会,从中亦显现出鲁迅对索洛古勃的某些方面的评判,鲁迅在对索洛古勃某些作品的评论中表明他不赞成个人主义的无政府主义,还指出了索洛古勃与苏联新政权的格格不入,创造力迅速衰退。所有这些均昭示出鲁迅深刻的社会的历史的和艺术的洞察力。  相似文献   

4.
《罪与罚》是俄国著名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是一部带着血和泪的社会悲剧,作品中塑造的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是一个充满矛盾冲突的人,在杀人犯罪后背负道德和负罪感的鞭挞,经历挣扎最后选择自首,重获精神的新生。《罪与罚》也是一部优秀的社会心理小说,小说中拉斯柯尔尼科夫的形象不仅在俄罗斯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世界文学史上也独占魅力。拉斯柯尔尼科夫的悲剧是多种因素造成的,作者陀思妥耶夫斯基通过对其形象的描述,表达了对西方资本主义思想的谴责,以及对经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命运的担忧。  相似文献   

5.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3,(3):94-105
鲁迅盛赞索洛古勃是"死的赞美者"。鲁迅本人亦如此。两人都乐观地直面死亡,都能从形而上的本体论层面对死亡进行表现和思考;都认为死亡是对恶的抗争与终结;都将"死"视为追求自由和创造新天地的工具,视为"爱"的等价物;均通过死亡仪式的描写,强化死亡深藏的意义与功能。两人也都认识到死亡的负面意义;都用死亡描述和概括自己所处的专制社会的状态。两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索洛古勃的死亡观受到基督教和西方其他宗教及神话的深刻影响,鲁迅则更多地基于其生物学的人生观和进化论;索洛古勃对形而下的意义上的死亡的关注程度不如鲁迅;两人对待自杀的态度不同;在阐释死亡时对于先觉者与民众的关系的表现不同;探求死亡意义时彼岸此岸场域的立足不同;最大不同是鲁迅对于死亡始终持唯物主义的态度。鲁迅死亡观存在着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二律背反,正因此,他超越了索洛古勃。  相似文献   

6.
斯芬克斯因子是文学伦理学批评的核心概念,它指的是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的组合。《罪与罚》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代表作之一,主要讲述了主人公拉斯柯尔尼科夫犯罪前后的一系列事件。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视角出发,《罪与罚》构成了一个人性与兽性交织的伦理作品,分析该小说中主要人物的人性因子与兽性因子,有助于从文学伦理学批评的角度对这部著作进行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7.
孙红林 《文化学刊》2009,(2):160-163
巴赫金所著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书中,对话的论述相当重要。巴赫金将对话以“微型对话”和“大型对话”的形式展开诗学的阐释。两种对话分别从小说的语言风格和结构特色两方面表现了复调的艺术。理解对话理论,以文本为中心展开阐释是个很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李春林 《文化学刊》2014,(3):93-104
索洛古勃所创造的象征主义艺术世界,与俄国的社会生活和历史变革有着紧密胶着的关系。在《创造的传奇》等作品中,他对未来的俄国革命的诸多方面做了正确的预言:统治阶级的暴力统治必然会引发被统治阶级的以暴易暴;暴力革命的发生并不取决于革命党人的发动或曰煽动,而是取决于统治阶级的暴虐程度;而此种暴力革命的结果并不一定能够导致理想社会的实现;防止暴力革命的发生最有效的办法是实行全面的社会改革尤其是政治改革;改革的关键是统治者首先做出让步。索洛古勃的《创造的传奇》对于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国度而言,其参考意义或许不低于托克维尔的《旧制度与大革命》。  相似文献   

9.
荔奴是龙眼的别称。徐(火勃)(1570—1642)以荔奴名轩,又作《荔奴述》。林古度(1580—1666),作《荔奴传》。这两篇散文小品取材新颖,化俗为雅;两位作者巧妙地利用作为龙眼别称的"荔奴"这个词做文章,或由物转入写人,或由假托的人连带纪物。两文取材相同,而所用文体各异,前者用"述"体,后者用寓言式的传记体,各有所长,各臻其妙。《荔奴述》见于稿本《红雨楼集·鳌峰文集》;《荔奴传》见于稀见的明清之际刻本《林茂之文集》,在文献方面也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0.
正鲁迅是最早翻译海涅诗歌的中国作家,留学日本期间就曾翻译过海涅的两首爱情诗——《余泪泛澜兮繁花》和《眸子青地丁》,对海涅诗歌的喜爱贯穿鲁迅一生。"我看见了一座惊人的美丽的花园,我高兴地在那里徘徊:数不清的鲜花在闪耀着光,欢喜充满了我的心情。小鸟从许多长满树叶的枝头,唱出许  相似文献   

11.
孔子与辩证思维——读《论语子罕》末章随笔孙玉章一孔子捍卫辩证思维在《论语子罕》末章的一首古诗中,使我从反面见到了我国古代辩证思维传统的辉煌。这首古诗文是:唐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此诗的主旨,是以委婉的诗句来反对辩证的思维方式,称辩证思...  相似文献   

12.
黄薇 《中国文化研究》2006,11(3):150-157
本文通过对《野草》封面图像语言符码的考释,探寻鲁迅与中西艺术文化的历史关联性。文章认为:最早阐释《野草》意义内涵的是与这本书共时存在的书面图像,颜色和构图成为文本精神的象征表达和形象展示。在启蒙事业中鲁迅与中西艺术文化发生广泛的历史联系。经由鲁迅参与制作的书籍图像传播广远,是建构现代中国思想和艺术文化的宝贵资源。  相似文献   

13.
忠孝作为两种道德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影响深远;后世常将孝与忠以《孝经》中文句化成的"移孝作忠""以孝事君"两句统一起来,使忠孝两种道德观念愈发同一化、政治化。但是从《孝经》文本出发,"忠"和"孝"则有既相联又有所区分的关系特点:《孝经》由"孝"主体的多元性扩充出"孝"观念无所不包性;而"忠"则成为"孝"在特定环境下的别称。  相似文献   

14.
2015年的国产喜剧惊喜不断,不管是徐峥导演的《港囧》,还是阎非、彭大魔导演的《夏洛特烦恼》,都获得了超高的票房,两部电影共同创造了最热"国庆档",主题和表现形式的趋同性使人们不可避免地将二者进行对比。本文力图通过对两部电影故事内核、叙事方式、情怀打造等三个方面的比较,探究原本不被人看好的电影《夏洛特烦恼》获得成功的原因,探究其中隐喻的国产喜剧的转向,寻找两部电影中值得日后国产喜剧创作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15.
鲁迅《文化偏至论》的旨归不是批判文化发展的偏至,而是通过中西"人"观念的交流确立"立人"的问题,但这并没引起学界关注。《文化偏至论》中西"人"之观念的交流和对话在中国近现代历史进程机制中形成,它构建了鲁迅作为节点而体现的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规约了鲁迅进入文学,并对此后鲁迅的翻译和文学创作产生了持续性的影响。这种因观念而搭建中西文学间的关系被称为比较文学第三关系,透视《文化偏至论》所蕴含的第三关系,不仅可发现鲁迅进入文学的特殊性,也对比较文学学科范式研究的深入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中国小说史略》作为现代中国小说史的奠基之作,探讨其发生机制对还原现代中国小说史的早期建立历程将极具意义。从《史略》的符号化表达及鲁迅的符号化行为看,"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史略》编纂时最重要的历史语境与文化主体,促使鲁迅从编纂伊始及后续修订依此建构以"口语体"、"白话小说"、"俚语著书"为话语核心的知识结构及表达范式。这种编纂机制在"平民文学"、"民间趣味"等思想的进一步作用下,已有文化主体选择的意味,使《史略》得以有效地分析古代小说的起源、衍变及特征,进而影响其话语选择、思想主体、评价体系的建构。通过这种发生机制,《史略》最终建立了一套具备操作性的带有典范意义的中国小说史书写模式,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17.
明刻一百二十卷本《说郛》收录的《常侍言旨》一文在传抄过程中,将"朱崖太尉所续《柳史》第十六条"误抄为"《桯史》第十六条",从而影响了四库馆臣对岳珂《桯史》命名原因的判断。对于"桯"的解释,古今学者众说纷纭。本文将"桯"字的几种音义予以分类整理,并认为《桯史》之"桯"应读为"tīng",是床前长案的意思,放置在两个隐几之间。  相似文献   

18.
德国汉学家顾彬的《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史》是一部通史性著作,是作者个性化研究的成果,其中鲁迅形象建构鲜明地体现了顾彬的世界文学视野和对现代性问题的思考。顾彬以文本细读的分析方法,透视鲁迅作品中"呼喊者""呐喊""漫游者""影子"等意象的具体内涵,赋予鲁迅世界性要素,并挖掘出鲁迅精神世界的紧张与张力。顾彬以"思想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双重研究视角构建鲁迅形象,一方面认为作为思想者的鲁迅超越了"对中国的执迷"而具有世界性,另一方面认为作为文学家的鲁迅在白话小说中将自己打造为"不可靠的叙述者"体现了精神世界的矛盾与复杂。  相似文献   

19.
成长,是人类个体生命的重要体验,也是人生的必然阶段,成长小说在文学史上自然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美国当代小说家塞林格的代表作《麦田里的守望者》和我国北大教授曹文轩的《根鸟》都被誉为"成长小说的现代经典"。本文从成长模式入手,找出两部作品在不同文化下的相同之处,展示青少年成长中的各种问题,为个人的成长探寻出路。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洛神赋图》对《洛神赋》图像阐释的大致梳理,有助于人们对当代"语-图互文"方式进行反思:不同艺术形式有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个性,不同艺术形式的"互文"在产生"互补"的同时也产生"互损";要警惕低级"语-图互文"的泛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