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百家讲坛》作为一个传播文化知识的平台,扩大了大学生的认知视野,但也导致大学生的认知偏差.文章探讨了《百家讲坛》对当代大学生的认知心理产生的主要影响以及解决大学生认知偏差的对策和如何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文化大众化的冲击.  相似文献   

2.
一、"百家讲坛"的现行价值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传统历史文化长河里,流淌着上下五千年的智慧。但"百家讲坛"红火之前,《论语》、《庄子》、《史记》、《三国演义》、《资治通鉴》等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经典能有几人关注和解读?正是"百家讲坛"能集百家之言,形争鸣之势,在捧红一批自古以来低头做学问的专  相似文献   

3.
《易经》是一部中国最古老最神秘的著作,人们觉得它深奥难懂却又非常渴望了解它、掌握它。几千年过去了,在变幻莫测的现代社会中,这本古老而神秘的经典,竟成了某些人卜卦算命的工具。台湾学者曾仕强教授作客百家讲坛,经典讲解《易经》。他认为,《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源头,而"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64卦只是表示一种现象,根本没有好卦坏卦之分,而《易经》其实就是告诉我们,应该如何认知世界,应该如何认知自我,从而做到持经达变,通达乐观。本文根据曾教授的讲演整理而成。  相似文献   

4.
本文结合辽宁省“十一五”文化工程《辽宁文化通史》的编写,重点论述了《辽宁文化通史》秦汉卷的内容结构、地域特色、文化思维、遗存表述、民俗内涵和“汉郡文化”定位等理论思考。从多元文化的认知角度,简释了《辽宁文化通史》的地域特色、民族特色和“双重遗产”功能的价值观。  相似文献   

5.
博雅 《职业圈》2008,(19):91-93
马未都开讲了。最近,CCTV《百家讲坛》栏目正在热播“马未都说收藏”系列讲座。一夜之间,这位北京著名的收藏大家,成为了大众追捧的新星,他的粉丝们还有个统一的称谓“马扎儿,而“马扎儿”们最扎堆的地方,莫过于马先生创建的观复博物馆,据说这是新中国首家私立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李丽 《职业圈》2007,(8X):28-29,12
电视栏目的运作过程中,栏目成功与否与其传播内容有着莫大的关联。央视科教频道的《百家讲坛》从2004年5月前徘徊在将被“末位淘汰”边缘的栏目,成为如今一个收视率、影响力都极高的栏目,其内容选择策略的调整是其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文章就此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国传统的历史书写与解读,因为忽略日常生活文化对于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导致了理解中国文化及社会发展的偏差,也导致了历史书写模式的偏差。通过阅读《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可以提供一种重新解读中国文化及历史发展的视角,即回到中国文化本身,理解中国文化的特殊性及中国社会特有的内在张力,从而真正把握中国社会与历史研究的脉络。  相似文献   

8.
"百家讲坛"的文化定位应该是"百家",而不应该是造就明星学者。在相当长一个阶段,许多人把央视的"百家讲坛"定位于通俗的文化宣讲,故事性、趣味性似乎才是立足于此的标准。应该说,通俗并不等于媚俗、就俗,"百家"之家也绝不应该仅仅以故事性与趣味性作为"立坛之本"。  相似文献   

9.
<正>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  相似文献   

10.
<正>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偏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解不同国家民众对于中国文化的整体认知程度以及对于中国文化产品的接触意愿,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创新与传播研究院联合国际著名调研平台Survey Sampling International(SSI),于2015年底至2016年初,共计三个月的周期,开展了第二次《外国人对中国文化认知与意愿》年度大型跨国调查。考虑到整个调研报告体量,为了让相关问题分析更为聚焦,课题组将调研报告分解为中国文化符号认知与偏  相似文献   

12.
老子思想中的“一二三”理论贯穿整部《道德经》,其各个成分是抽象难懂的。电影《大闹天宫》提供了语用意义平台,在故事叙述、视觉刺激、言语分析和感情共鸣方面展开对老子的一二三理论的体验认知,从而肯定《大闹天宫》的文化贡献。  相似文献   

13.
当代大学生虽然接受了高等教育,有着较好的知识储备,但是在文化认知方面仍然存在着问题,文化自信不足就是其中很重要的问题。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是国家培养的高级专业人才,是推动未来社会进步和祖国发展的主力军,研究分析当代大学生文化自信的现状和提升策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对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及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丰乳肥臀》葛浩文译版本中较为突出的乡土语言为研究对象,尝试对因文化差异造成的"认知差"现象进行阐释,并希望能引起文学翻译界对乡土民俗文化译介的关注,从而探索推动中国乡土文化走出去的有效策略。本文以文化翻译中的"认知差"为指导方向,研究葛译本中乡土语言翻译的方法和途径。通过研究发现,葛译文本中的乡土语言翻译既符合目标读者文化认知中的审美,又达到了原文表达的文化含义的目的。葛浩文通过解读双方因认知差带来的文化异质性,再现了原文希望表达的内容,达到了文化传播的效果,也为中国乡土文化的外译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近一二年来,阎崇年等人通过"百家讲坛"迅速红遍全国。然而虽为"正说"但其著作《正说清朝十二帝》却出现了多处错谬,与历史事实相违背。写作此文并非意在贬低其作者之学术水平,况且学术差错在所难免,然而《正说清朝十二帝》此书错谬甚多,且流传甚广,有鉴于此,不得不为其指谬,以期有所反省。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教育有着本质的联系,教育是文化的重要功能之一。大学即文化,大学文化是大学的根基和血脉,是大学生成长、认知和成熟的摇篮,大学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深远的不可替代的影响。发挥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优化文化观念、丰富文化活动、创新文化载体、拓展文化空间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提升育人功能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古代典籍是中国数千年文化精髓的记载与传承,众多中国古代道德思想通过其发扬传播,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先贤意志的重要途径。《论语》作为圣人之言流传至今,对社会发展和人本身的发展而言,其精华都有着积极正面的影响,尤其是在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方面意义非凡。本文将着重归纳几点《论语》对当代大学生思想品德教育的意蕴与启示,旨在将中国古代典籍精华应用于当代大学生教育中,更好地挖掘其现实价值。  相似文献   

18.
《文化学刊》2012,(1):127-127
丁卫华在《广西社会科学》2011年第7期撰文指出,新媒体作用的发挥呈现出多元性、交互性、个性化、虚拟性等特点。新媒体的广泛应用,不断冲击着人们时传统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模式的理解与认知。面对新挑战,应认真研究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规律和新特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9.
张祝平 《职业圈》2007,(10X):94-96
精神文化消费是当代大学生生活消费的重要内容,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影响。文章分析了新时期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的现状,提出了当前大学生精神文化消费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引导大学生走出精神文化消费误区从社会、学校、学生等几个层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生态文化》2009,(6):1-1
岁月悠悠,却又如白驹过隙,转眼间,《生态文化》杂志走过了九个多年头。明年6月,就是《生态文化》十岁的生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