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林语堂是中西方交流中最出色的文化大使之一,他终身致力于中华文化的转播,对西方世界产生了重大影响。《辉煌的北京》是林语堂唯一的一部地方史著作,生动而具象地传达了北京深厚的文化精神,是文本传播文化的成功典范。本文从林语堂的文化哲学思想出发,分析《辉煌的北京》中的文化表达语汇。  相似文献   

2.
作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朗西埃基于自身构建的感性框架,将政治、艺术、美学等关联起来,对当今世界诸多已有理论和出现的诸多问题进行了全新解读,不仅研究范围十分宽广,且这种对传统的挑战也在世界范围内引发了广泛关注。雅克·朗西埃提出了一种新的文学政治观,他基于一种感性的认知体系,通过对什么是可见、什么是可说、什么是可做等的确定而规定共同体秩序的"感性的分配",从文学场域内部出发,在文学文本中看到一种政治理念,而这种理念让既有的感性分配面临崩塌。  相似文献   

3.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中提出了著名的艺术模仿思想,构成了他美学体系中的重要部分。在亚氏看来,艺术模仿不是机械地复制现实世界,而是一种经过艺术家精心组织的、能真实地反映现实世界的积极、有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4.
信息的全球化传播和交流极大地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文化领域自然也不会例外,尤以美学之间的碰撞最为突出,西方美学凭借着自身的文化,逐步蔓延到国内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国作为一个拥有5000年文明史的古国,拥有着多姿多彩且绚烂纷繁的传统文人艺术,在面对西方国家的文化时,古老的中国也需要认真分析自己面临的困境。文章将以全球化为视角,分析全球化给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复兴带来的问题和冲击,并给出了突破的方法和措施。  相似文献   

5.
美的艺术创造往往凝聚了创造者本身独特的美学沉思。 空灵的白螺壳,你孔眼里不留纤尘,漏到了我的手里,却有一千种感情。 卞之琳这首《白螺壳》诗可以借来说明以戴望舒代表的三十年代现代派诗人群的审美追求。这个流派的诗人大体恪守一个共同默认的美学原则:以诗表现自身的感觉和情绪世界,而不太重视对客观社会生活的观照和描述。在他们眼里诗主要属于内心世界。因此,追求诗表现生活的敏感性和深邃性,追求内面世界与外面世界的统一,在抒情内容和表现方式新的秩序和新的平衡中,来努力完成“纯诗”的建设,成为现代派诗歌的独特的艺术趋向。他们沿着这一趋向进行的艺术探索,带着创造的成功和固有的弱点,汇入新诗发展的大潮,在整个新诗现代化的进程中作出了值得珍视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王维的《山居秋暝》及其五个英译本为透视焦点,从中国禅宗与西方身体美学两个不同的角度进行深入的解读。为了展现出中国与西方、古代与现代之间的跨文化联系与阐释,本文以"非二元性"为基础强调了中国禅宗与身体美学理论之间的共同性。在文中,"非二元性"不仅指对传统的二元对立的概念(例如动/静、内/外、主体/客体、身体/精神、人/自然这些在王维的《山居秋暝》中已阐明的概念)的超越,也指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相互超越。本文把文本翻译的过程看作是一种跨文化的媒介交互作用的模式,这种话语模式超越了一般意义上的口头与书面话语。  相似文献   

7.
朱光潜翻译黑格尔的《美学》受到家庭环境的、个人求学道路以及自然美的影响。上世纪五十年代后期,朱光潜开始翻译该书,一方面是研究黑格尔美学基本原理、《西方美学史》的需要,同时是建立中国美学学科的需要。上世纪五十年代末,朱光潜翻译的该书第一卷出版,第二卷书稿在"文革"中抄走,重新找到后,他悄悄的继续翻译,并完成了黑格尔《美学》第二卷和第三卷的翻译,"文革"结束后,该书三卷出版。该书的翻译是研究黑格尔哲学体系的需要,对了解马克思《经济学哲学手稿》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外文出版社用汉、英、法三种文版问世的《中国画发展史纲要》是一部融诗、书、画、美学于一炉的佳作。前苏联著名艺术评论家涅陀希文说过:“古代中国画如中国古诗一样很不易懂。为了理解中国大师们的独特语言,为了明白他们的立意和激情,必须整个投入另一个世界的怀抱,这个世界就是中国古代文化极其浩瀚深奥的哲理、教理和大量的形式联想、妙趣横生的影射。”《中国画发展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的英、法文版正好是一部足以使西方读者投入另一个世界怀抱的佳作;而这部书的汉文版也会成为现代居住在海内外的华夏传人有可能领略祖国古代悠久而灿烂的文化意蕴的  相似文献   

9.
周星驰执导的《美人鱼》与美国著名作家赫尔曼·梅尔维尔的小说《白鲸》,虽然都以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主题,但两者无论是在表现形式,还是在故事情节设定上,都突显了中西方思维方式的差异。笔者将从整体性认识与分离性认识、集体主义意识与个体主义意识、等级差异观念与人人平等观念、感性型思维与理性型思维等四个方面浅析两部电影中所体现的中西方思维方式差异,以期能全面、客观地理解两种文化,有利于中西方更好地交流。  相似文献   

10.
《文化学刊》2008,(3):66-66
林语堂在《中国人的生活智慧》(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出版)指出因为家族制度是中国社会的根底,中国的一切社会特性无不出自此家族制度。家族制度与  相似文献   

11.
2016年内,继《中国新年》《中华的故事》之后,BBC又制作播出了一部关于中国的纪录片——《中国创造》(Designed in China)。这部纪录片不再如以往过多地涉及政治议题,而是借科技创新议题来呈现当代中国的新变化。从宏观的主题到微观的叙事,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对中国话语的认同与承认,但同时也未能摆脱西方媒体对中国一向的刻板印象,也采取了"以抑补扬"的话语策略,对中国形象进行"双重"建构。由此看来,如何打破西方媒体对中国形象的他者化塑造,引导海外受众全面而客观地看待中国,依然是中国形象对外传播面临的困境。只有破除部分西方媒体对中国的刻板化、偏见化塑造,引导海外受众客观而全面地看待中国,才能够最终实现平等的国际跨文化交流。这需要多主体全媒介综合发力,对经济、政治、文化多领域协调统筹,把握互联网时代媒介融合的趋势,在国际世界培育自己的媒介品牌,拓展国际话语空间,向世界积极呈现最为真实全面的中国。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将幽默作为一种泛人生与文化的概念来推崇。他认为这种人生态度与美学观集中了中国文化中一些好的东西 ,比如对于真诚的推崇 ,对于宽容的提倡 ,对于人类的同情与仁爱等。林语堂在对中国传统美学与哲学的反思中 ,体现出深邃的反思目光 ,他既对儒家的森严礼教导致中国人缺乏幽默感的现象十分反感 ,同时也对道家的一味嘻笑怒骂持批评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
郭成钢 《文化交流》2014,(10):24-27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维·苏·奈保尔来到烟雨西溪,与最近以《解密》一书风行世界的浙籍作家麦家,在杭州图书馆以"生活与艺术"为题进行交流对话。这是浙江文化"走出去"中很有意义的活动——"走出去"的同时也应当"请进来"了解世界。  相似文献   

14.
正林语堂是20世纪30至40年代著名的国学大家和翻译家,不仅在中国文坛占一席之地,也为中国传统文化"走出去"做出了巨大贡献。1939年,林语堂的《京华烟云》问世,1975年,他凭借该作品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京华烟云》描写了从1900到1938年抗日战争前夕的中国,分为《道家女儿》《庭院悲剧》和《秋季歌声》三部  相似文献   

15.
打开《20世纪油画展作品集》,第一页便是艺术大师李铁夫的那幅《未完成的老人像》。 李铁夫是最早走出国门向西方人学习油画艺术并达到很深造诣的中国画家,并最早参加“国际画理学会”;他客居英、美、加等国探索研究西方绘画达40年之久。为了取得西方绘画的真“经”,他师出多门,穷60余年之精力苦苦追求探索西方绘画艺术,甚至为了艺术终身不娶,将一生完全献给了绘画事业。  相似文献   

16.
论中国文化的听觉审美特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古希腊视觉中心主义的真理观奠定了相应的西方认识论范式,并促使其后的艺术美学理念逐渐向俗世的实在维度靠拢;而一向注重听觉的中国心学却始终以静、空的时间体验方式将真理的理解置入了超越于空间之上的虚无维度,以谦卑的姿态在视觉霸权的压制下顽强进行着人生归属感的寻求,也正是这种归属感型塑了中国艺术文化内敛、体恤以及高蹈的独特品性。  相似文献   

17.
孙焘 《文化学刊》2014,(5):21-25
叶朗的《美在意象》吸收了中国古典美学、西方现当代美学理论资源,将"意象"提炼出来作为美学的核心概念,并与中国哲学的境界思想结合而成一自足的体系。这个体系在美学的基本理论层面突破了重物不重心的"反映论"窠臼,贯彻了叶朗长期以来提倡的"从朱光潜、宗白华接着讲",也为进一步的美学基本理论创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接受美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儿童读者的特殊性,从中西方饮食文化的角度对比了《夏洛的网》两个中译本,总结出由于儿童的审美能力、知识水平、生活经历以及心理状况的不同,康馨和任溶溶采用了不同的翻译方法,以使译文符合儿童读者的审美。但相比之下,任溶溶的翻译更贴近生活,更符合儿童读者的语言习惯,使原文更容易被接受、被理解,最终实现原文的真正价值。  相似文献   

19.
蔡国强作为中国美术界近期热议的海外华人艺术家之一,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与创作理念活跃于世界艺术舞台,对当代的中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一定影响。本文通过对蔡国强作品《草船借箭》在海外展览一事进行文化层面的探讨,分析了中国文化在世界舞台上扮演的三重角色,希冀能为今后的中国艺术发展方向提供思路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相对于普通的艺术型童话故事,《格林童话》作为世界童话发展史上的佼佼者,其最大的特点就在于故事的文本来源于民间,文字间都回荡着浓厚的原始文化气息。而在这种原始文化气息中,森林情结又显得那么耀眼。而这种森林情结,归根到底,来自于原始人对树木的崇拜。森林情结使得《格林童话》具有很高的生态美学价值,体现出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