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跳远是由助跑、起跳、腾空及落地等动作组合。关于跳远技术已有许多著作和论文论述,对国外优秀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也有过研究和报导,但对我国优秀跳远运动员跳远技术用生物力学方法研究获得参数甚少,本文就是通过比赛现场取得材料,用运动生物力学的方法取得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这种积累我国优秀运动员跳远技术的实际参数,为教练员、运动员提供  相似文献   

2.
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在跳远教学和训练中,我们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教练员往往只注重助跑、踏跳、空中动作和落地技术的训练,而忽视了踏跳的准确性。许多运动员由于不能准确地踏板起跳,从而导致整个技术动作变形,影响了应有水平的发挥。因此,提高跳远踏  相似文献   

3.
心理因素对跳远“踏起跳板”准确性的影响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是运动员获得比赛胜利的关键。据有关数据测定世界上高水平男子跳远运动员比赛的助跑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际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都不到70%。有些优秀运动员正因为这样而影响了技术的正常  相似文献   

4.
采用比赛现场记录法、现场摄像法、问卷调查法、数据统计法、综合分析法,进行逆风比赛能力及逆风技术训练处方的研究,认为当今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逆风比赛能力较低,为了提高我国优秀女子跳远运动员逆风比赛能力,探讨逆风技术训练处方具有必要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影响跳远助跑准确性的因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跳远助跑准确性的重要意义,已尽人皆知,本文化影响跳远助跑的准确性因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影响助跑准确性因素分析跳远运动员能否准确地踏上起跳板,这在运动员起跳瞬时后才能知道。故此,我认为助跑起跳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到技术的发挥和比赛的胜负,因而提高跳远助跳的准确性十分重要。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助跑成功率达75%左右。然而,我国优秀男子跳远运动员在国内和国外的一些重大比赛中,助跑成功率大大低于这个比例。如第45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决赛助跑成功率都不到68.5%;又如,一个运动员连续失败2、3次,那么他的实力和水…  相似文献   

6.
在跳远比赛中,运动员因多次起跳犯规,而不能发挥自己水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据统计,世界高水平男子跳远比赛的踏板起跳成功率为75%左右,而我国的情况更差。第五、六届全国运动会男子跳远比赛起跳的成功率不足70%。1990年,年度比赛中仅为35%。由此可见,起跳犯规现象的普遍存在,已严重阻碍了跳远运动成绩的进一步提高。随着跳远运动员助跑速度的进一步提高,运动员要在快速助跑中准确踏板起跳,必须在3~6次试跳中提高成功率,并跳出最佳成绩。1988年奥运  相似文献   

7.
跳远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跳远比赛中运动员的心理活动是复杂多变且有其独特性,对运动员的助跑踏跳准确性和成绩起着关键的作用。本文通过对各省市的60名优秀跳远运动员进行心理问卷调查以及个别交谈,分析和了解跳远比赛中影响运动员成绩的有关心理因素,为今后如何提高跳远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克服心理障碍,加强心理训练,取得好成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8.
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过程中,科研人员对运动员训练过程有效、科学的训练监控,为运动员在赛场争金夺银起到重要作用。笔者从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含义、内容与意义,我国近几届奥运会备战训练科学监控的变化特点,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的思考3个方面对备战重大比赛训练科学监控进行分析讨论,认为优秀运动员备战重大比赛的训练监控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教练员、运动员、科研人员在日常训练和生活中培养科学监控的意识,还需要建立多学科相结合的科研服务体系为监控基础,这样才能准确地评价运动员的机能状态,合理制定各训练时期的训练计划,提高训练效果,才能使运动员在比赛中真正达到应有的"训练水平"或"超水平"发挥。  相似文献   

9.
许多优秀的运动员在重大比赛中,往往因为未保持心理的稳定性,没有发挥应有的水平,使比赛失利。究竟发挥好的运动员应具备什么样的个性心理特征呢?这就是本文研究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在跳远训练和比赛中,踏跳准确与否直接影响跳远成绩。在第23届奥运会男子跳远决赛中运动员的实际跳次为52次,其中犯规13次,占实际跳次的25%.美国著名田径运动员卡尔·刘易斯在一次比赛中有力的一跳,越过9米,如果不是踩线犯规就打破了“本世纪比蒙8.90米男子跳远纪录不可超越”的预言。而我国的优秀跳远运动员刘玉煌在8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