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香港邮票愈来愈受到大陆集邮者的青睐,经营香港邮票的邮商日见其多,港邮收集队伍日益壮大起来,有关文章频频见于报端,在因特网上自然也少不了此类信息。有关港邮资料最权威的网页莫过于香港集邮组网页(HongKong Post StampHomepage)。 该网页由香港集邮组专为集邮人士而设,在这里,您除了可得到香港邮政发行邮品的最新资料外,更  相似文献   

2.
解放以前,特别是八年抗战期间,在沦陷区只有上海一处设立有集邮台。那时集邮增加自己藏品的途径,绝大程度是依靠邮商供应,至于邮友之间的交换,则为个别情况。对于邮票的进出,自然是以当面成交为好,买卖双方都可以做到心明眼亮,而且邮票这种特殊商品,不但在版别、齿孔、纸质、刷色等方面会因略有不同而影响到价格,即使是一枚较罕少之票,也会因为品相、背胶等因素,而使得价格有一定差距。邮品当面成交无疑可以避免这种现象。  相似文献   

3.
集邮在澳门     
笔者曾在本刊撰文介绍过澳门邮票简史、澳门邮票小开张及新版邮票目录、澳门邮戳等。本文将介绍澳门邮政的集邮服务,以及澳门的邮会、邮商、邮刊、邮展等情况。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去年12月29日,上海化工集邮协会在福州路107号举行年会。会场内展出了7部化工邮协的上海世博会邮集,展示了世博原地邮品、世博会各邮政局所戳记邮品、各国场馆邮品、世博会门票与邮票结合的实寄封等。  相似文献   

5.
20世纪80年代中期,当我真正迷上集邮后,已深知“惠我邮票。不如惠我邮识”的道理。我从微薄的工资里抽出钱订阅《集邮》《集邮博览》《上海集邮》《中国集邮》等,并广交各地邮友,获得大量民间邮刊,既丰富了藏品,又积累了邮识。在收集邮政附加费邮品中深深体会到,是邮识在关键时刻使我获益良多。  相似文献   

6.
用集邮漫画来做邮商广告不知起源于何时,但在1927年6月、9月出版的《邮乘》第3卷第2、第3号上,可见上海司蒂芬邮票公司刊登的猛虎扑人图广告。可  相似文献   

7.
吕凤翥 《集邮博览》2001,(12):23-23
邮展对广大集邮爱好来讲是一次盛会,是一件喜事。因为广大集邮爱好可从参展的邮集中学习和提高邮识,还可以从参展的邮商手中购买和交换邮品.这真是一举两得的大好机会。  相似文献   

8.
《上海集邮》2008,(5):47-47
2月25日市邮协在市邮政公司403会议室举行2007年纪特邮票赏析会,会上并对上海集邮节等有关事宜作了布置。 2月26日房地资源邮协在房地大厦二楼会议室召开2007年度最佳邮票评选研讨会,采用多媒体播映欣赏全年邮票,并请专家讲评,同时举办本系统委制的个性化邮品展赏、兴趣抽奖等活动。  相似文献   

9.
肖高键 《集邮博览》2010,(10):80-81
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国际形势一派大好,集邮交友也不仅限于国内各省市,还发展到与外国邮友的友好交往,互通信息交换邮品,增进邮谊。在那个时期,我也曾收到过英国一位"邮友"的来信,要与我交朋友并要我给他寄一些中国的邮票邮品。  相似文献   

10.
1979年,我国恢复集邮活动后,集邮爱好者便迅速打破了十年浩劫造成的邮坛沉寂。在上海思南路口,邮市的雏形悄然形成,邮人在此初尝了邮品的价值,市场经济学也开始渗入集邮领域,在集邮这个高雅的艺术殿堂里品味到文化与价值的二重属性。在随后的20多年时间里,我国117个城市相继开办了200多家邮品交易市场,对我国邮品投资活动发挥了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中,上世纪80年代至90年代中期最有影响的"四大邮市"(上海太原路邮票交换市场、北京月坛邮票交换市场、成都署袜街冻青树邮市和广州人民公园邮市)和今天已形成南北呼应的北京马甸邮市和上海卢工邮市,都在不同时期成为邮品的重要集散地,其交易行情走势以及其它各种信息对于全国各地的邮品交易也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异常的气候近日屡屡在申城出现,气候的反常极大的影响了邮票市场的人气,把已冲出5000元大关的“庚申猴”硬生生按了下来,成交明显减少。雨水将集邮爱好者欲入市购邮的好心情悉数浇灭,不少邮商们面对着“倒黄梅”只能一声叹息,受此影响,不少邮品均出现价格下跌、成交低迷之势。  相似文献   

12.
一种崭新的集邮方式——网络集邮随着互联网大潮应运而生,并形成了网络邮展。作为一项刚刚诞生的集邮方式,诸多邮友表示了关注并提出不少疑问,其中最为集中的当数网络集邮的版权问题,即到底网络集邮的组织者和参展者,有没有权利将邮票、邮品通过电脑技术在互联网上公开展现?这是否侵犯到邮票、邮品版权人的知识产权?在激烈争吵的背后,笔者认为必须遵循严格的知识产权法律研究路径,对于上述网络邮展及其涉及的邮票、邮品版权问题予以分析,才能够对于网络邮展的知识产权合法性作出认定。  相似文献   

13.
傅湘洲(1928- ),字有恒,祖籍上海。 他自幼酷爱集邮,少年时即投拜在邮学大师钟笑炉先生门下专习国邮传统研究,同时参加新光、甲戌、金竹、无锡四家邮会。16岁开始独立生活,在钟笑炉的扶持下从事邮商职业有年,1956年转业邮电部门,1982年从上海市邮票公司退休。  相似文献   

14.
黄祥辉 《上海集邮》2011,(12):35-36
随着邮票销售、邮票拍卖、邮商广告等在媒体的广泛报道,上海及周边地区民众集邮的人数在增加。作为当时很有影响的日报,《申报》也已觉察到了这一点,于是在1919年7月28日至8月6日的“自由谈”栏目中刊登秋叶撰写的集邮普及文章《邮苑琐话》(图1)①,连载十天,全文长达8000余字,此文很可能是中文日报最早长篇连载普及集邮知识的文章。  相似文献   

15.
有的集邮爱好者在集邮活动中容易走入一个误区,即求珍求全。其实,对邮品的收集,实行兼容并包,只要精力与财力状况允许,以丰富的邮识为条件,对邮品进行系统地归纳、分类,又何尝不可?但确实有三种类别的邮品不宜过多地收藏。一是花纸头。花纸头是一种穿着邮票的外衣,实为仿印真邮票的印刷品。它与一般邮票一样,印有  相似文献   

16.
“立体集邮”乃我新创的一个名词。何谓“立体集邮”?是相对于邮票——邮册——邮集的“平面集邮”而言。何谓“平面集邮”?邮折上、邮册里的邮票、邮品,不论你怎么摆放,都是平面的、二维的;邯集贴页上的邮票、邮品,不论你如何展出,也是平面的、二维的。常规的集邮,不论是传统集邮的方式,还是专题集邮的方式,不论是搜集、整理,还是欣赏、研究,基本上是静态的“平面集邮”,只有少数集邮类别如极限集邮、原地集邮和某些需要实地考查邮路邮史的例外。“立体集邮”就是让邮票立起来,让集邮者走近邮票、走进邮票。  相似文献   

17.
三、对当代集邮研究的思考与前瞻集邮研究发展到现在,让我看,整个集邮研究的领域,分五大版块比较全面: (1)邮品研究——传统集邮研究,或叫它“微观研究”。(2)邮史研究——各类邮政史(含邮驿史) 邮票发行史集邮活动史(3)专题、专史的邮品运用研究——包括选题与邮品的收集、运用。(4)集邮的社会功能研究——对个人,对社会。(5)集邮发展战略研究——目标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1915年8月25日,常州的"西班牙分驻集成邮票社"率先在《申报》上做集邮业务广告。从1915-1930年,在《申报》上做广告的常州邮商就有集成邮票社、万国旧邮公司、美华邮券室、新南旧邮票社等,现列于下表供参考(表见下页)。  相似文献   

19.
1915年8月25日,常州的“西班牙分驻集成邮票社”率先在《申报》上做集邮业务广告。从1915—1930年,在《申报》上做广告的常州邮商就有集成邮票社、万国旧邮公司、美华邮券室、新南旧邮票社等,现列于下表供参考(表见下页)。  相似文献   

20.
我刚写完《动物园专题邮票》,并供给《上海集邮》在今年的5月号上使用。在此后的一个星期天上午,我照例又来到静工邮市。在邮市临近清场时,一个邮商拿出了一部邮集,只见林霏开和另外一个邮人正在那里尽情地挑选。我走近一看,发现邮集中几乎全部是国外的动物邮戳剪片和盖有动物邮戳的实寄封。我因为刚写了关于动物园邮票的文章,于是对其中有关动物园的部分特别感兴趣,我拣出了近40件邮品,包括有20多件动物园邮戳剪片。回家后仔细地加以研究,发现这些邮戳对于我的前一篇文章是个有益的补充,所以再次撰文将这些邮戳介绍给读者,相信会对增加动物园专题邮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