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奥林匹克文化与高校体育教育人文目标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晓容 《体育与科学》2006,27(1):91-92,90
本文认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注重奥林匹克文化的解读不仅可以纠正长期困惑高校体育教育中的教学误区,推动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革新,而且可以丰富体育教学的文化内涵,实现高校体育教育的人文目标,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我国高校人文体育及其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传统体育应代之以人文体育.高校人文体育是以人本理念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充满人文精神的全面育人的体育,它是高校教育和校园文化的基本组成部分,内容广泛且具有综合教育优势与功能,是塑造完整的人的重要方式.高校人文体育实践的主要条件和途径是:确立高校人文体育理念,合理安排体育教育内容,构建科学的体育课程体系,运用人文体育教育教学方法,优化体育组织和运行机制,提高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良好的校园人文体育文化环境.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宁雷 《体育与科学》2004,25(6):85-87
为了使大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体育,加强大学生人文体育的素养,全面推进高校的素质教育,丰富人文奥运的内涵,通过对辽宁省8所高校体育教学人文教育现状的调查,提出构建高校人文体育课程体系的建议方案。在高校中应鼓励体育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选修课资源,开设有关体育人文的通识选修课程及各种形式的体育文化讲座,丰富高校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加强大学生的体育人文素养。  相似文献   

4.
高校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对于高校体育教育就要有新的认识和调整。在体育教育中不但要丰富学生的专业知识,强健学生的体魄,更需要培养学生的人文体育精神。但是在现实的高校体育教育中由于人文体育精神的缺失,造成了高校体育的育人忽略了人文思想的培养,缺乏学生个性和人格的自我完善教育,使学生的认知、情感、态度、意志等不能得到充分的重视。笔者尝试对人文体育有关的概念进行分析,对比人文体育与生物体育、科学体育的关系和差异,并提出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体育理念的策略。  相似文献   

5.
韩静 《体育世界》2014,(5):110-111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注重竞技和技术的传授,忽视了教学中包含的教育性、健身性与趣味性。体育教师对体育人文的认识不足,导致体育的人文文化日益衰微。体育人文文化是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人文在教学各个环节中焕发出的激发力、导向力和感染力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加强体育教学中人文素质的培养不仅对丰富体育理论和充分发挥体育运动功能都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促进高校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民族地区高校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土壤中,应该借助这个优势,对传统体育文化进行挖掘、整理,并在校园文化中广泛开展,借此丰富校园文化、提升品位、创办具有民族特色的校园文化环境,培养具有民族人文素养的合格人才,把传统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有机结合,发挥传统体育文化的教育功能,实现高校对传统体育文化的传承,也是完善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以完善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的文化氛围,推动高校校园和谐人文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校体育文化与和谐人文校园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体育文化亚文化之一,包括校园体育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三方面。文章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校本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阐述了我国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校园体育文化的和谐与人文精神,及特色体育课程的设置,完善了高校体育健康教育体系。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对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各类体育文化活动,养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科学体育锻炼方法,树立“健康第一、终身体育”理念,营造崇尚健康文化氛围,推动高校和谐人文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李野 《体育世界》2011,(9):35-36
"人文"理念的缺失是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中切实存在的问题。本文认为,只有在高校体育教育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符合现代体育教育发展的需求。文中对高校体育教学的现状和人文理念的要义进行了分析,并指出了几条具体可行的实现路径,以期发挥出本门学科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11.
李淑青 《精武》2012,(1):52-53
加强人文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是高等体育院校面临的重要任务。高等体育院校要更新教育观念,培养新世纪需要的复合型体育人才。高等体育院校加强人文素质教育主要包括加强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增开人文课程;加强审美教育和民族精神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12.
论普通高校体育教育中蕴含的体育人文精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教育不仅体现在对学生进行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传输,而且关键是要通过体育文化特质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素质的培养和塑造。本文从体育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价值作为切入点,针对普通高校体育教育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体育课程设置中的人文精神内涵、大学生参与运动,体验体育的魅力、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塑造等方面入手,论述体育人文精神对实现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邵文兴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2,20(9):103+119-103,119
营造良好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使人文精神充分渗透进高校的体育教学中,是高等院校体育教学的发展方向。本文从高等院校人文体育教学的现状着手,提出高等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人文精神的有效途径,以期对高校的体育教学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4.
通识课程通过以人文性的教育理念,开设体育健康教育与体育文化欣赏教育内容,从公共体育或通识教育的维度,积极开发培育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体育健康理念的意义。根据实践经验与相关研究认为,开展体育艺术、体育美学与体育人文教育教学,是推动体育健康与体育文化欣赏教育的一条有着高效率的路径,为培养身心健康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做出了切实性的努力。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方法,对当前中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功能实现途径进行分析,认为当前中国高校体育人文教育的实现可以通过确立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的体育价值观,构建充分尊重和体现人文精神的大学体育教学体系,加强大学体育教师的人文素养,营造有利于人文教育功能实现的高校体育文化氛围,加强大学生健康体育生活方式引导等有效途径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6.
创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理论课是高校体育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它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向学生集中传授大量有关体育与社会、体育保健、体育人文、运动常识等兼具科学性与实用性的知识;有效地改变大学生淡漠的体育观念和意识,提高当代大学生应具备的体育文化素养.但纵观以往高校体育改革,多注重技术教学而忽视体育理论教学改革.为此,研究结合学校体育教学改革实践,提出创建普通高校体育理论教学体系的构想,为进一步深化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模式的构建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秀云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1,19(11):64+87-64,87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及逻辑推理法等,对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中的人文素质教育现状进行了相关调查与分析,就高校体育课程中人文素质教育的缺失、成因及对策做了初步研究,并为各高校构建体育课程人文素质教育模式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及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形态,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功能,它的重要性是直接对大学生体育行为意识产生影响,对整体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有赖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应以发展校园体育意识文化为先导,加快校园体育设施的建设,加大课外体育活动组织与管理,以发展高水平运动队为突破点,创造出一种和谐、人文的校园体育环境。  相似文献   

19.
浅论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如何提高体育院校学生的人文素质一直是各体育院校领导和教师密切关注的问题。研究认为应当通过更新教育观念、营造人文教育氛围、发挥体育技术课程的人文教育作用、优化人文课程设置、不断提高体育专业教师队伍的人文素质、组织社会实践及第二课堂活动等途径实现体育院校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王海  李茂  冯青山 《体育科技》2013,(5):129-131
对于即将走向社会的大学生人群,人文素质的培养至关重要,新一代高校人才是国家的希望、社会的支柱.体育活动是改革开放社会主义新社会先进人文的方向标,是未来学校方面在人文校园建设中的不竭动力,它在建设人文校园方面所起的积极作用以及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