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针对青少年体质水平下降与青少年肥胖发生率不断攀升的现象,青少年体质和健康关系的研究已引起社会高度关注.采用文献综述法,对青少年体质、体力活动与心血管痰病发生风险之关系进行探析.结果显示:青少年体质下降是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丛集"的重要原因,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体力活动健康促进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研究工作尚待深入.  相似文献   

2.
体感游戏作为体育运动与电子科技的结合产品,对其在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方面的研究有重要意义。研究从体力活动的促进、能量消耗、运动康复、社会价值以及心理效应等方面对体感游戏进行分析,发现体感游戏对青少年体力活动有明显促进作用,能满足其锻炼的需求,且对青少年心理健康具有积极地影响,能作为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3.
《湖北体育科技》2019,(9):798-803
目的分析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研究领域的研究趋势及热点,为今后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采用CiteSpace 5.0.R3.SE版本对研究文献数据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处理。结果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研究领域的发展大致可以归纳为:缓慢起步阶段(1982~2000年)、低速调整阶段(2001~2009年);高速发展阶段(2010~2018年)。核心作者团队中以陈佩杰团队、陶芳标团队以及李红娟团队为代表。研究的热点问题:体力活动对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的影响;我国儿童青少年的体力活动特征与发展趋势分析;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久坐行为的关系;建成环境对儿童青少的体力活动的影响。结论我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虽起步较晚,但是发展迅速,已经形成一批高水平的学术期刊和科研团队,研究的热点问题能够与国际接轨,对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健康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4.
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与健康促进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通过阅读国外文献资料和对专家进行访谈,了解了国外青少年体力活动研究现状.研究结果表明:体力活动干预是提高青少年体质和解决"未来健康问题"的重要途径,但目前运动干预方案和运动处方的量化研究刚刚起步,大量实质性的工作尚待深入.研究结论认为:加强我国青少年体力活动的研究可为我国青少年健康促进策略的制定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下降和媒介化社会语境下,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对全国4省市的993名青少年进行调查与测试,定量揭示媒介传播对青少年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的影响及其理论机制。结果显示:青少年媒介使用行为影响体力活动与体质健康具有明显的两面性特征;体育信息传播成为媒介使用行为促进体质健康的重要手段;体力活动成为媒介传播影响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的重要中介。  相似文献   

6.
《体育与科学》2017,(1):111-120
目的:通过佩戴GPS定位器和体力活动加速度计对儿童青少年进行四周体力活动追踪,分析儿童青少年日常体力活动空间半径,为适宜步行缓冲区尺寸大小提供建议,验证当前普遍采用的儿童青少年一周体力活动数据的采集是否能够全面地反映其日常活动空间特征。方法:选取上海市杨浦片区小学四年级到高二共121名受试者(9-17岁)参与测试,佩戴GPS定位器和体力活动加速度计四周,检测样本人群体力活动发生场所位置的经纬度以及体力活动强度的大小,并将中高强度体力活动数据和GPS定位器数据匹配,确定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场所的位置。从而分析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发生场所的空间特征,并且通过经纬度坐标算出中到大强度体力活动发生场所距离家和学校的距离。结果:根据GPS与加速度计数据筛选原则,有效样本共52名(男生,27名;女生,25名)。上学日受试者中高强度体力活动多集中在学校、通勤路径,而周末则集中在运动场所/锻炼设施、沿街道的出行活动轨迹和小区。距离小区和学校600米范围内集中了受试者人群多数的体力活动定位点,一周的追踪测试结果和四周追踪测试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建议今后有关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多围绕小区及周边进行,针对儿童青少年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置标准以及环境评估建议以600米作为缓冲距离,类似的研究建议可采用一周的测试。  相似文献   

7.
社会支持可以影响青少年的体力活动,但锻炼自我效能对青少年的体力活动水平并无显著促进作用。通过在舟山本岛的5所初中的2020级初二青少年(N=450)社会支持对青少年体力活动的影响以及对他们锻炼自我效能的作用的调查,青少年受到的家庭支持可以增强青少年的锻炼自我效能,而同伴支持则对体力活动水平有直接促进作用。父母应鼓励青少年积极进行体力活动,青少年自身也应多结伴进行运动。  相似文献   

8.
促进开展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已成为公共健康领域的重要议题,基本动作技能和体适能水平及其与身体活动的关系逐渐引起关注。本文旨在总结分析基本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水平、身体活动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探讨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状况,以期为提高我国儿童青少年身体活动水平和增进其身体健康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有效干预措施提供相关方法和路径。结论:(1)运动技能、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两两之间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关系,且因儿童青少年的年龄、性别以及运动技能亚类等因素的不同而有一定差异。(2)健康体适能作为中介因素在基本运动技能与身体活动关联关系中的作用是否会因年龄和性别的差异而有所不同,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探讨。(3)基本动作技能、健康体适能、身体活动三者之间更深层的联系需要更深入地挖掘。建议:未来研究的重点放在建立适用于我国儿童青少年的测评体系、完善基本运动技能、身体活动与健康体适能之间的心理学机制,进一步优化机制模型,探讨它们之间的具体中介路径。  相似文献   

9.
以2016年国际体力活动与公共卫生大会上38个国家联合发布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报告》为基础,分析全球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现状,介绍部分国家的青少年体力活动干预工作。结果显示:青少年体力活动的整体水平较低,静态生活方式普遍;政策、社区和机构维度的青少年体力活动生态学环境相对较好,但政策和社区维度的干预效果还不明显,青少年体力活动的人际环境还有很大提升空间;上海市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较低,香港的青少年体力活动水平及其生态学环境位列全球中等水平。今后还需进一步完善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以生态学理论为基础健全青少年体力活动的评价与干预机制。  相似文献   

10.
体力活动不足是危害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由体力活动不足而引起青少年学生体质下降的问题日益突出。青少年学生每天有近10小时左右在学校中渡过,所以迫切需要提出有效的干预措施促进青少年校内体力活动。研究对通过运用干预手段促进青少年校内体力活动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后续研究可以考虑从不同社会支持来源以及学校环境和政策方面对青少年进行多维的干预,以促进其在校期间体力活动。  相似文献   

11.
主要通过查阅文献及身体健康测试等方法对辽宁农民工身体健康状况进行研究。辽宁农民工身体健康自测总体得分男性75.45±10.71,女性73.63±11.8,男女之间差异存在显著性(P<0.01)。身体健康评定总分和生理、心理、社会三个子量表评分,男性均高于女性;生理健康水平随年龄的增长呈逐年下降趋势,各年龄段呈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身体健康自测得分,随受教育程度的变化趋势非常明显,差异非常显著(P<0.01),受教育程度越高,总分越高;月收入越高,身体健康自测得分越高。提示城市体育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考虑农民工身体健康特点,保障农民工享有体育服务的公共资源,增加公益性体育设施建设,通过参与体育活动提高农民工身体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天津市4所高校抽取的大学生进行生活方式及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旨在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调查结果显示,有32.25%的学生存在不良生活习惯;男生不健康生活方式的比例略高于女生;随着年级的增高而递增;大学生体重增长显著,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缺乏体育锻炼等不良生活方式是造成体质下降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体育活动等级量表等方式,研究普通高等院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探讨心理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为高等体育教育的课程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查阅教育部文件和有关文献,从身体形态发育水平、生理功能水平,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发展水平等3方面来回顾分析我国青少年体质健康现状,讨论影响原因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善青少年体质健康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现状为研究的切入点,以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体系中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各项指标的测试数据与国家颁布的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对黑龙江省普通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进行全面分析研究.旨在为该地区大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和学校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依据.为相关部门进一步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研究工作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6.
基于锻炼心理学领域中的"从无活动到保持活动的4步骤模型"(Four Steps from In-activity to Activity;FIT模型),以3 807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探讨了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变量(身体体质、主观良好感、健康满意度和不适感)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处于活动阶段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水平均好于处于不活动阶段的个体;在3个活动阶段上,处于保持期(即长期保持规律性身体活动)的个体,其健康状况水平均好于处于探索期和波动期的个体;人口统计学变量和健康状况变量共同解释了17.6%的阶段方差变异(F=108.48,P<0.05)。验证了FIT模型中大学生身体活动阶段变化与健康状况之间的相关关系,为今后运用FIT模型诊断大学生身体活动变化阶段及其相应健康状况提供了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7.
学生的体质下滑,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最直接。通过学校体育的途径,对学生体质健康进行积极的干预,是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一个有效手段。提高学校体育开展力和对学生体质干预力的主要策略:一要强化学校体育政策法规的引导功能;二要营造学校体育健康促进保障性的支持;三要培养学生运动技能和养成锻炼习惯;四要建立和完善学生运动伤害事故风险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健康传播作为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在进化生长过程与维护自身健康方面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而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的养生术之一,其健身功效已经被长期大量的实践所验证,太极拳有助于改善不同年龄人群的健康水平,适合当代社会对于健康的需要,符合健康传播中提高整体健康水平的原则。同时,其身心俱健的功能与效果符合现代健康理念对于生理、心理健康的要求,并从健康传播的四个层次划分出太极拳自我健康传播、太极拳人际健康传播、太极拳组织健康传播和太极拳大众健康传播。通过太极拳健康传播的四种类型与途径,最终达到提高社会整体健康水平的发展目标,使我国这一优秀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能够造福全社会。  相似文献   

19.
Abstract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to examin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several health parameters in German adolescents. We predicted that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resources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that tend to enhance coping and well-being) would be stronger than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deficits. This research is based on a large representative, cross-sectional study (the German Health Interview and Examination Survey [KiGGS] and the Motoric-Module [MoMo]). Health was assessed using medical parameters, motor fitness data, and questionnaire data for various health-related parameters. To assess physical activity, the participants answered questions regarding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weekly physical activity in leisure and organized sports. We tested our assumptions using a representative sample (N=2291; 50.5% boys) of German adolescents aged 11–17 years. Participants were classified as physically inactive (16.7%), somewhat active (24.7%), medium active (19.8%), active (14.4%) or highly active (24.4%), based on th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their weekly physical activity. In support of our hypothesis, the data revealed that the amount of physical activity explains up to 12.6% in the variance of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resources, but only 2.5% of the variance in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health deficits. We conclude that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physical activity and health among adolescents should not only be viewed as a way of reducing health deficits, but should also focus on the enhancement of physical and psychosocial resources.  相似文献   

20.
倪湘宏 《体育学刊》2005,12(4):87-88
通过教学实验,探讨健美操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并构建健美操健康功能因素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健美操的健身功能不存在性别和层次差异,健心功能存在性别和个性差异,对不同心理需求的人能够予以不同的健心效应.健美操健康功能因素模型分别由健身功能、健心功能和美育功能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