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游学,古来有之。而现代教育意义上的游学,是一种体验式的学习方式。集邮需要博览、需要交流,更需要感受和体验。《集邮博览》杂志社取游、邮之意,谐游学之音,引入"邮学"概念,组织集邮爱好者结伴出行,观邮展、学邮识、购邮品、交邮友,探寻邮票原地,游览名胜古迹,丰富人生体验。2009世界邮展"花开洛阳",各地邮迷心向往之。"集邮博览邮学团"首发目的地自然非洛阳莫属。4月8日,由十  相似文献   

2.
《集邮博览》2009,(9):80-80
金秋北京,喜迎华诞。2009年9月,在国庆60周年到来之际,恰逢北京邮票厂建厂50周年,为拓展集邮知识,探寻邮票魅力与秘密,领略一流邮票印制企业的风采,《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探邮金秋邮学京城——集邮博览邮学团北京行"活动。  相似文献   

3.
王攀 《集邮博览》2009,(6):14-15
4月初,我顺利通过复试,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录取,为了庆祝自己考研成功,同时提高自己的集邮水平,我自费去了洛阳参加世界邮展。旅游初次到洛阳,一切都很新鲜,所到之处都洋溢着邮展的气息,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邮展展徽"飞向全球"、吉祥物"牡丹信使"、形象大使杨澜和主题口号"博览世界邮展,相约牡丹花城"等,洛阳成了"邮"的海洋。  相似文献   

4.
《集邮博览》2008,(10):7-7
2008年9月1 4日,"布拉格2008世界邮展"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落下帷幕。《集邮博览》作为文献类展品参加竞赛。经过国际评审员的评审,最后获得大银奖。中国的集邮杂志作为文献类参加世界邮展已经有82年的历史。1926年,我国著名集邮家周今觉的《邮乘》杂志参加了在美国举办的第二届国际邮展,并获得铜奖。这也是我国的集邮文献首次在国际邮展上获奖。  相似文献   

5.
与《集邮博览》杂志相伴20多年,有许多值得回味的事情,其中印象较深的是我参加的“邮学团北京行”活动。这是我与《集邮博览》的一次零距离接触。2009年杂志第8期刊登了于9月举办“邮学团北京行”活动的启事,我立刻被吸引住了,并产生了马上前往参加的强烈愿望。尽管当年4月,我刚参加了我所在市的离退休老干部赴京参观考察活动,而且这次“邮学团”安排的有些活动,如参观“鸟巢”、“水立方”、国家大剧院等,我于几个月前也都已参观过,但我仍执意不肯放过这次机会。  相似文献   

6.
梅子 《集邮博览》2010,(12):6-6
2010年10月22日,《朱熹诞生八百八十周年》纪念邮票首发式在福建省武夷山市和尤溪县分别举行。首发两地还分别举办了主题邮展等系列活动,吸引福建各地集邮爱好者聚首朱子故里,共享文化盛事。同日下午,由《集邮博览》杂志社和福建省集邮公司、省集邮协会共同主办的"博览方寸美,欢聚会员家"《集邮博览》复刊三周年座谈会也分别在两地举办。又一次邮刊、邮协与邮友的家庭聚会开始了……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集邮博览》发表了拙文"赶班信筒"和"黄帽子信筒"。2004年11月北京举办第二届现代邮展,我决定组集参展,就在整理邮集时有二个新发现,现撰文与邮友探讨。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2009年3月15日,"华诞六十?邮情天下"中国2009世界邮展全国60城市巡邮来到乌鲁木齐。活动当天进行了国际集邮联合会会旗的展示,向集邮文  相似文献   

9.
读编往来     
《集邮博览》2009,(11):4-4
细微之处见精神双节长假期间,我收到了《集邮博览》杂志社社长吕兴华签名的一枚国庆纪念封,实寄封让人爱不释手。9月中旬,《集邮博览》杂志社举办了主题为"探邮金秋,邮学京城"的活动,在座谈会上,吕兴华重申了"我们要多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集邮博览》杂志2010年加页不  相似文献   

10.
《上海集邮》2009,(3):4-4
上海集邮界一年一度的节日——上海集邮节,又将在3月5日拉开序幕。今年集邮节同时也是“华诞六十邮情天下——中国2009世界邮展全国60城市巡邮”活动上海站的活动,以宣传和普及集邮文化,迎接在洛阳举行的中国2009年世界邮展的到来。  相似文献   

11.
正我从小时候开始收集信封上的J、T票,到现在加入到中华医学集邮研究会(医邮会),专门收集医学专题邮品,并开办医学集邮网站(www.medstamps.com图1),进行"为健康爱好集邮,用集邮宣传健康"(图2)的专题集邮之路,与网络发挥的重要媒介作用有关,我在遨游网海的过程中也不断地积累了自己的邮识。1991年,当时我还是大学生,为参加学校的艺术节,试做邮集参展。当时集邮的零星知识仅来自《集邮基础》,邮品信息则是来自集邮报刊杂志上的广告,信息获得较艰难。1999年北京世界邮展期间,中国集邮信息网新设了世界邮展专栏。虽然只是报道了少量的  相似文献   

12.
我和《集邮博览》相识已有30个年头了。伴随她同行,见证了她从单色到套色,从铅印到胶印,一直到全彩,从“丑鸭”到“凤凰”的变迁。第一次见到《北京集邮》是1982年10月,是北京一位邮友寄给我的。这本由北京市集邮协会主办的《北京集邮》创刊号,虽然只有32页,但设置了“邮票百科”、“邮风与邮德”、“邮学研究”、“世界邮坛”等栏目,文章精彩且图文并茂。融知识性、趣味性、资料性于一体,让我一见钟情。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集邮兴起了集邮旅游,游山玩水兼会邮友的集邮旅游活动已不足为奇,如90年代全国邮展时,上海、北京、重庆、天津都有各地邮人云集。笔亦曾随虹口邮协赴苏州与苏州邮协联谊,随卢工集邮沙龙赴南京举办辨伪邮展,甚至曾和几位邮友约齐,远赴新加坡参观,95世界邮展。可是,追本朔源,我国的集邮团体旅游究竟始自何时?又是由谁首先倡导的呢?  相似文献   

14.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恢复集邮以后,我主集纪特邮票、JT票,通过邮协举办的邮展、交流会,我补齐了全部JT票,实现了儿时的梦并开始了自己的冶金专题集邮,组编了第一部邮集《中国冶金》,在全省第一次职工邮展上获得一等奖。由此我开始有意识地结合自己的专业、爱好收集邮品与相关资料,在参加了省市邮协主办的多次集邮讲座和培训班以后,邮识逐步得到提高,邮文写作逐渐上路。宣传集邮的文化性、知识性与趣味性是我的邮文的重要特色。《武汉集邮》(《武汉邮苑》)和《湖北集邮报》  相似文献   

15.
因工作原因不能前往洛阳观看世界邮展,但是4月10日出差回来,一上班就见到办公桌上的《〈集邮博览〉特刊》及第4期《世界邮展专号》,在世界邮展开幕的当天,如同亲临世界邮展的展场。2008年因在报刊亭订阅《集邮博览》,而缺少了杂志复刊后的第一本增刊,心里一直是不踏实,抱着试一试的态度给  相似文献   

16.
正马年到,邮友的新年寄语飞驰而来,令大家备感亲切。没啥好说的,《集邮博览》唯有快马加鞭,用心做好每一期,回报读者的厚爱!寻邮:邮政、邮史、邮集、邮票、邮市、邮人……赏邮藏大观。找乐:栏目互动、特色增刊、邮品赠礼;邮学团、会员"欢聚"、讲座沙龙……开心邮乐。  相似文献   

17.
我与《集邮博览》从相识、相知到相处快30年了。 北京市集邮协会成立于1981年10月30日。翌年7月,《北京集邮》创刊,即《集邮博览》的前身。我是市邮协成立时的第一批会员,有幸在第一时间成为刊物的读者。还记得第一期有32页,设有“集邮百科”、“邮学研究”、“邮票与北京”等栏目,内容比较丰富。  相似文献   

18.
《集邮博览》2008,(6):8-8
为迎接中国2009世界邮展的举办,大力弘扬集邮文化,调动广大集邮爱好者和社会各界人士参加集邮活动的积极性,推动群众性集邮活动的开展,扩大中国2009世界邮展的宣传与社会影响,中华全国集邮联合会和洛阳市政府共同举办"迎中国2009世界邮展"全国集邮征文大赛。具体事项办法如下:  相似文献   

19.
信息荟萃     
集邮总公司 PFTNWJ11中国与巴西建交25周年封(8.22)。 集邮联 YJJZ1中国’99世界邮展加字邮资邮简2种  相似文献   

20.
《集邮博览》2009,(1):9-9
2008年12月8日,作为中国2009世界邮展重要组成部分的全国60城市"巡邮"活动来到了第九站——河南省信阳市。这里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河南省具有深厚集邮底蕴的代表性地域。"巡邮"活动中不仅举行了国际集邮联授旗、会旗模型赠送、集邮大使选拔等仪式,还集中展出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