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在肥胖与肥胖抵抗基础上,观察7周有氧运动对高脂膳食大鼠胰腺中神经肽Y(NPY)受体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80只SD大鼠高脂饲料喂养8周,根据体重筛选出肥胖和肥胖抵抗大鼠。分为6组:肥胖组、肥胖运动组;中间组、中间运动组;抵抗组、抵抗运动组。各组继续进行高脂饮食,运动组同时进行游泳运动训练。干预7周后,测定血浆NPY、胰腺NPY受体基因表达等指标。结果:(1)肥胖组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总摄食量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抵抗组体重和脂肪量显著低于中间组。(2)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体重、脂肪量、脂体比显著下降;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体重显著降低。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体重、脂体比没有显著变化。(3)肥胖组血浆NPY显著高于中间组和抵抗组(P<0.01);抵抗组血浆NPY显著低于中间组(P<0.05)。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血浆NPY显著下降(P<0.05)。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肥胖组与抵抗组相比,胰腺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没有显著差异;肥胖组和抵抗组胰腺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显著低于中间组(P<0.01)。肥胖运动组与肥胖组相比,NPY Y1受体基因表达显著升高(P<0.01)。中间运动组与中间组相比没有显著变化。抵抗运动组与抵抗组相比,NPY Y1受体基因表达也显著升高(P<0.01)。结论:(1)应用高脂膳食成功复制肥胖和肥胖抵抗模型,肥胖大鼠与肥胖抵抗大鼠相比,存在脂代谢紊乱和NPY抵抗。(2)在高脂膳食喂养过程中,胰腺NPY受体表达下调,NPY敏感性下降,出现NPY抵抗,促使肥胖的发生发展。(3)长时间有氧运动能有效增加胰腺的NPY受体表达,改善机体NPY抵抗,维持机体能量代谢平衡。  相似文献   

2.
观察太极拳运动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疗效,并对其机制进行探讨.方法对12例老年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8周监督下的太极拳运动锻炼,观察各组锻炼前、和8周锻炼后一次性安静空腹状态下,以及一次性运动后即刻空腹状态下血浆脂质、血糖(GLUK)、胰岛素(Ins)及红细胞胰岛素受体(InR)等指标的变化.血脂、血糖、胰岛素的测定用临床常规检验法,红细胞胰岛素受体用改良Gambhir法.结果(1)经过8周锻炼后,安静状态下前后对比甘油三酯(TG)、GLUK水平都显著下降(P<0.05),HDL-C水平、InR数目及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而Ins、TC、AplAl、ApoB水平未见显著变化;(2)锻炼8周结束时,一次性运动后即刻与当天运动前安静状态下比较TC、ApoB水平极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GLUK、InR数目和结合容量显著升高(P<0.05),Ins、TG、ApoAl水平未见显著变化.结论(1)长期太极拳运动可以有效降低高脂血症患者合并Ⅱ型糖尿病患者的TG水平,升高HDL-C水平和HDL-C/TC比值,改善脂代谢紊乱;(2)长期太极拳运动在维持正常的Ins分泌水平的基础上,能有效降低血糖水平,促进糖代谢;(3)太极拳运动主要是通过改善Ins抵抗机制而对高脂血症合并Ⅱ型糖尿病的治疗起作用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强度多课次运动训练对神经肽Y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为神经肽Y监测过度训练提供一定参考。研究方法:采用跑台和游泳训练方法建立SD大鼠力竭运动模型,动态观察神经肽Y含量变化。研究结果:跑台训练组和游泳训练组NPY含量均先升高,后下降,且均是从训练1周后开始变化明显,游泳训练组比跑台训练组NPY含量变化更明显。结论:运动可使神经肽Y含量产生一系列变化,但不同运动项目对神经肽Y含量影响不同。  相似文献   

4.
毕业  李建设 《体育科学》2005,25(12):37-39
目的:研究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儿童血中瘦素(Leptin)、神经肽Y(NPY)、胰岛素(Insulin)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影响,探讨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细胞因子与内分泌代谢的调控机制。方法:随机选取24名单纯性肥胖儿童和24名同质正常儿童作实验组和对照组,比较两组血中Leptin、NPY、Insulin、TNFα含量。肥胖组进行8周有氧运动训练,比较运动前后各成分的变化。结果: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单纯性肥胖儿童血中Leptin、NPY、Insulin、TNFα的含量发生异常增高;有氧运动后各项指标显著下降。结论:有氧运动对单纯性肥胖儿童的作用与血中Leptin、NPY、Insulin、TNFα水平的变化有关,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改善它们在单纯性肥胖儿童血液中的水平。  相似文献   

5.
通过观查40例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的患者练习太极拳前后血压,血糖,胰岛素及受体的变化,研究太极拳锻炼对Ⅱ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疗效的影响以及可能的作用机制。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参加规定的太极拳动作的学习及锻炼3个月。分别采集各实验组和对照组在锻炼前和锻炼12周结束后空腹状态下血液,进行如下指标的测试:血糖、胰岛素、糖化血红蛋白。结果显示运动组治疗后24小时血压、白天收缩压比治疗前有所下降,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但其他各项值虽有数量上的变化,但经统计学处理,与治疗前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运动组血糖水平下降,胰岛素水平升高,高、低亲和力受体个数(r)和高低亲和力受体容量(R)显著升高。  相似文献   

6.
为了进一步揭示太极拳锻炼对2型糖尿病影响的机制,文章以16名中老年肥胖者为对象,观察了太极拳锻炼前后血脂成分和胰岛素敏感性等指标的变化,经过20周太极拳运动后,患者血清TG、LDL-C、GHbA1c、FPG等成分明显降低,HDL-C水平则明显升高(p<0.01),ISI明显下降,说明太极拳运动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脂成分,有助于胰岛素抵抗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7.
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大鼠心血管系统调节肽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为了研究不同负荷的运动训练对机体心血管系统神经调节肽分泌的影响 ,本文通过对大鼠进行为期 8周的不同负荷的游泳训练 ,并测定血浆神经肽Y(NPY)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CGRP)的含量。结果发现 :① 1h的运动训练可使血浆NPY含量显著下降 ,NPY/CGRP有下降趋势。降低机体交感神经的兴奋性 ,抑制NPY的分泌。② 2h训练组血浆NPY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 ,血浆CGR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 ,NPY/CGRP显著高于对照组和 1h训练组。动态观察血浆NPY和CGRP的含量对于在运动过程中对心血管系统进行医务监督、预防过度训练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文章对苏州地区48名2型糖尿病患者实施不同的运动处方,探讨长跑和太极拳等运动方式对血糖的影响,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各组锻炼前后比较,发现长跑和太极拳运动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控制均有积极的意义;其中长跑锻炼对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更为明显,而各组间锻炼效果的比较表明,长跑二组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
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太极拳运动处方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100名中老年临界性高血压、Ⅰ、Ⅱ期高血压病患者为对象,设计太极拳运动处方进行锻炼,拟对中老年高血压病患者经太极拳系统练习后的生理机能、身心状态进行科学的、系统的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实验结果表明,20周练习后,太极拳运动实验组感觉轻松自如、精力充沛、自觉症状改善,血压呈下降和稳定状态;Ⅰ、Ⅱ期高血压患者降压药用量减少或停止(偶尔用),表明太极拳运动具有效的降压作用。  相似文献   

10.
Ⅱ型糖尿病(DM2)及餐后高血糖型(糖耐量降低,IGT)患者的治疗,通常采用药物加饮食控制的疗法,其疗效常不够理想。近年来,随着生物、心理及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采用运动处方进行有针对性的康复运动,达到防治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已在国内外兴起。以前的研究证实太极拳锻炼会对人体各组织器官产生良好的影响。因此本文旨在通过以太极拳运动处方为主的康复运动方法,探讨应用综合疗法对Ⅱ型糖尿病病人疗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研究目的:考察长期进行太极拳锻炼对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的作用,为太极拳作为中老年人适宜的锻炼方式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采用文献资料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参加太极拳晨练的中老年人进行访问,并记录相关的结果.研究结果: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的心脑血管功能比不参加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人要强.因此,长期坚持练太极拳的中老年人比不参与太极拳锻炼的中老年的心肺能力提高明显.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跳舞毯锻炼对老年女性身体灵敏素质的影响效果。方法从无健身锻炼习惯且身体灵活性较差的老年女性中筛选5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太极拳、实验组则采用跳舞毯训练的方式进行有氧健身锻炼,于锻炼前及经3个月锻炼后,分别对两组受试者的反应速度、身体稳定性及身体灵活性指标进行检测和比较。结果经3个月锻炼后,两组入选者的各检测指标较锻炼前分别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以实验组改善效果更显著,尤其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指标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与太极拳锻炼相比较,跳舞毯锻炼对老年人身体稳定性的改善效果无明显优势,但反应速度及身体灵活性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太极拳锻炼,对老年人总体灵敏素质的提高效果更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为了探究运动干预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疗效果,向患者普及科学健身的知识和方法,增强其体质,延缓病情进一步恶化。方法:通过对社区医院109名40~69岁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实施运动干预,并于实验前、中、后期对受试者形态、机能、素质及糖脂代谢指标进行测试。结果:与同期对照组和组内干预前相比,12周末运动组的体重、BMI、收缩压、TC和TG显著降低(P<0.05),12周末的台阶指数、坐位体前屈显著增加(P<0.05);6周末和12周末运动组的肺活量、HDL显著增加(P<0.05),6周末和12周末运动组的选择反应时、FPG、2hPBG、HbA1c、LDL显著降低(P<0.05)。结论:12周运动干预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形态、素质和机能指标,提高机体的有氧代谢能力,其中对改善糖脂代谢的效果较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控制FPG、2hPBG、HbA1c水平,提升HDL水平,降低TC、TG和LDL水平,更好地调控血糖。  相似文献   

14.
研究目的:探究太极拳锻炼对警察血脂和血管壁弹性的影响效果。研究方法:在哈尔滨市区内招募在职警察105名,随机分为太极组、快走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实验前、实验24周后,分别采用Gp O-p Ap法、化学发光法、酶法和浊度法测定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采用科林全自动动脉硬化测定仪,进行踝肱指数(ABI)与肱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的测量。研究结果:实验24周后,太极组TC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TC/HDL)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快走组(P<0.05);快走组TC/HDL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太极组两侧bapWV非常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快走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论:太极拳锻炼在降低在职警察的总胆固醇含量、总胆固醇与高密度脂蛋白比值,以及肱踝动脉的脉搏波传导速度方面优于快走运动,能够有效降低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发生几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老年机体内血浆内皮素-1(ET-1)水平的影响,以18月龄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大强度运动组、中等强度运动组、小强度运动组、增龄对照组,另设3月龄对照组.运动组的运动方式为跑台运动,共训练6周,观察增龄和不同强度跑台运动对大鼠血浆ET-1及血清MDA、SOD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增龄大鼠血浆ET-1、血清MDA水平与青年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而血清SOD水平显著下降。经过为期6周的跑台运动,中等强度运动组增龄大鼠血浆ET-1、血清MDA水平显著下降,SOD活性显著增强,而强度过大或过小的运动训练则对其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马旭君 《浙江体育科学》2010,32(1):82-84,97
元认知包括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太极拳是一种强调自我锻炼的运动,太极拳的智慧源自锻炼者自我认识的深入,源自自身的“体悟”累积。太极拳智慧主要表现为:认识智慧、内劲智慧和修养智慧。运用元认知理论对太极拳智慧提升进行阐释。在太极拳练习中,如何用“意”体现着锻炼个体如何积极运用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功能的实现水平和能力。太极拳功夫造诣越深,锻炼者的元认知越发达,其自身的悟性越强,智慧也就越多。太极拳是一门名副其实的智拳。  相似文献   

17.
周勇  孙雷  张珂 《福建体育科技》2012,31(2):25-26,29
目的:探讨太极拳锻炼对亚急性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康复影响。方法:将6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三组(各20例),A组为太极拳锻炼组,B组为手法治疗组,C组为静养恢复组;实验时间为5个月,期间对所有患者进行跟踪牵引复位和影像学监控,预防不良病变;实验前后测量受试者的腰椎疼痛指数和体成分,组间变化比较采用t检验,组间综合疗效比较采用x2检验。结果:A、B、C三组VAS均有所下降,下降幅度AB组极显著性大于C组,A组显著性大于B组;实验后A组体重和体脂百分比显著低于BC组;组间综合疗效比较,优良率A组好于B组,B组好于C组,组间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结论:太极拳锻炼相对于手法治疗和静养恢复疗效更好,并能控制体成分的消极改变,更有利于康复和预防病症复发。  相似文献   

18.
背景:近年来有关太极拳治疗腰痛患者的实验研究不断增多,受限于实验条件的差异,不同的实验的总效果量难以衡量,不同类型的实验也难以横向比较。目的:本研究使用元分析从下背痛患者疼痛程度、腰椎功能两个方面,评价太极拳及其联合治疗对下背痛患者的干预效果。方法:检索了Web of Science、PubMed、中国知网、万方4个电子数据库,检索2020年1月13日前发表的所有研究。由两名研究人员独立完成研究检索、研究选择、数据提取以及质量评估。结果:共纳入16项随机对照试验进行meta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对比其他康复治疗,太极拳及其联合治疗可显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MD(95%CI)=-1.15[-1.61,-0.69],P<0.00001。提高腰椎功能(MD(95%CI)=-1.38[-1.70,-1.06],P<0.00001)。结论:1、太极拳及其联合治疗减轻患者疼痛程度的效果显著优于其他康复方案;亚组分析表明,太极拳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效应量大于腰肌劳损与非特异性下背痛。2、对比核心稳定性训练,太极拳提高下背痛患者功能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