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7):47-54,59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对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进行定量分析。研究对789名运动员进行了调查,按照运动员年龄、训练年限和性别,对其生活中的心理状态和退役应对策略进行了分析。另外,对打算退役和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进行退役意识、心理状态和应对策略的分析。结果发现,运动员随着年龄的增加对自己的运动员角色认知下降,退役准备的认知会增加;产生退役的想法与生活的心理状态有关。对打算退役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发现运动员在自我评介、生活满意度和社会支持的认知方面,都表现出差于不打算退役的运动员,而且,生活焦虑和孤独感明显增加。研究还发现,女性运动员的心理状态较差,主要表现在生活焦虑方面。在应对退役的策略方面,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多于积极的应对方式,尤其是女性运动员,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更为突出。基于以上这些发现,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讨论了我国运动员退役过程的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2.
国外运动员退役的综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就国外运动员退役问题进行综述研究,总结现有研究的理论依据及理论框架死亡学途径的借鉴、社会年龄学途径的借鉴、职业过渡的理论框架和社会生态学的理论框架;具体描述了运动员退役的研究方法回顾式方法、现象学方法和问卷调查法;列举了运动员退役的研究领域及成果退役后运动员的身份危机、退役后运动员的自我认同和运动员退役的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提高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对增进运动员个人福祉,促进竞技体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基于微观调查数据,利用OLS回归、分位数回归等方法,分析退役运动员人力资本对其就业质量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J省退役运动员个体间就业质量差异较大,总体就业质量不容乐观;人力资本对退役运动员就业质量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运动等级、职业技能培训、从事的运动项目市场化程度和健康资本;人力资本的各要素对不同水平就业质量的影响效应存在分布异质性。基于研究结果,提出兼顾不同项目运动员入学机会均等,提升运动员文化教育资本;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系统,保障运动员群体的健康权益;加强退役运动员职业技能培训和创新创业培训,促进再就业竞争力提升;构建退役运动员就业协同治理模式,助力运动员全面发展的建议,以期提升退役运动员的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4.
运动员退役后难以再就业对运动队,运动员和社会都产生了消极影响,本文经过讨论分析后认为,难以再就业的主要是基本素质差、总体人数多、运动成绩一般、无特殊专长的专业运动员,建议通过加强宣传,加强运动员文化学习、鼓励自主择业、完善就业培训和退役保障制度、实施“体教结合”等对策为运动员就业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帮助他们再次找到人生的新坐标。  相似文献   

5.
论运动员的职业生涯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退役运动员的安置问题关系到社会稳定和中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本文运用文献综述、逻辑推理等方法对运动员的职业生涯进行论述。根据职业生涯的发展性理论,阐述了运动员的运动生涯发展特点,运动员的人生生涯发展特点以及运动员退役后职业生涯设计的步骤。  相似文献   

6.
通过文献资料、访谈及数理统计法,从社会分层的视角对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的再就业现状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我国退役精英运动员在体育行业内实现再就业的比例较高且职业地位属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者最多;男性获得的职业地位优于女性;来自城市家庭者再就业状况总体优于来自农村家庭者;具有较高社会阶层背景者的职业地位优于较低社会阶层背景者;运动成绩较为突出者职业地位相对优越,但在同档次运动成绩获得者中,再就业的状况存在很大的差异;文化程度较高者的职业地位优于较低者;不同项目退役精英运动员再就业的职业地位差异较大;伤病、残疾、较低的文化程度是导致退役精英运动员流入社会底层的主要因素,现行体制是造成再就业差异的深层原因。  相似文献   

7.
畅通优秀退役运动员担任体育教师渠道,是解决退役运动员再就业和中小学体育师资短缺双重问题的必然途径,也是体教融合政策实现的关键目标之一。推动优秀退役运动员从教对实现新时代学校体育发展目标、提升学校体育教师师资水平、完善运动员就业安置等具有重要社会价值,但现阶段优秀退役运动员从教仍存在配套政策不完善、执教能力不匹配、从教项目不适应等现实困境。基于上述困境,分别从政策保障、项目适应、文化教育和校本培训4个方面提出具体的疏解策略,以期为推动体教融合政策落地、促进优秀退役运动员顺利从教、提升学校体育发展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8.
王进 《体育科学》2006,26(8):17-24,52
研究基于运动员退役的过程理论,运用文献综述、实地调查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对运动员退役安置的政策变化、退役的有关理论、社会支持,以及退役教育的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过去有关运动员的退役问题,政府主要是通过政策的倾斜来改善运动员的退役环境,很少从心理调节上去考虑。从社会心理学角度,调查分析运动员的退役心理状态,发现很多问题不容乐观,建议应关注运动员在退役过程中的心理问题,开展运动员退役心理干预教育,以改善运动员退役的心理环境。从退役过程理论的观点看,运动员的退役是一个阶段性发展的结果,心理过程在各个阶段中会直接影响到运动员对退役后的生活评价,引起情绪反应。为了减轻退役过程给运动员带来的负面影响,基于当前的运动员退役理论、社会支持和国外运动员退役教育,建议有关的研究应进一步探讨我国运动员退役服务的教育,开展对运动员退役的深层次问题的探索,为推进我国运动员的退役教育提供更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国体育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进入社会保险阶段,但当前社会化的养老保险制度并不能解决运动员养老保障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运动员养老保障的主要矛盾出现于退役之后,由此就运动员退役前后展开两分法四象限的制度研究。发现运动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于退役前存在因试训期间运动员身份不明确导致养老保险制度适用困难;试训制度中断,养老保险制度发生异化;全生命周期保障视阈下以职业培训为核心的社会支持体系后置等问题。退役后运动员养老保险制度存在保障范围限缩导致制度目标偏离,运动员社会补偿理论阙如,以及因养老保险法律规范体系不健全导致的保障乏力等问题。在考察域外经验的基础上,应通过改革试训期间运动员的身份法律制度、协调试训与养老保险制度,以及通过前置职业培训制度完善社会支持体系,改善退役前的养老保险制度;并通过伤病退役运动员的归入、社会补偿理论的拓补,以及运动员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修缮,实现运动员退役后养老保险制度的重构。  相似文献   

10.
在亚奥理事会、中国奥委会的支持下,对第16届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541名参赛运动员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以国际奥委会ACP项目调查问卷为基础,根据我国运动员实际情况做了适当调整与修改,问卷调查内容包含研究对象事实信息及问题,主要涉及退役诱因、退役意识和退役阻碍.采用频数、RC列联表、皮尔森卡方检验对问卷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退役诱因依次分别为运动水平下降、受伤、新生活计划和家庭义务.年龄可能是退役原因形成的重要因素.运动员的退役意识表现出:运动员角色认同程度高,退役准备意识强,对应对退役后的挑战态度积极.但目前缺乏针对现役运动员展开的退役培训计划或职业规划.运动员退役后职业过渡与转换的主要阻碍在于运动员实际知识、能力水平与学历不符.研究结果还显示,不同年龄、性别、教育水平和运动经历的运动员在退役原因,意识、阻碍方面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