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玉华 《武当》2003,(11):30-31
杨禄躔先生是清朝晚期武功卓著的太极拳大师,当时被称之为“杨无敌”。杨先生生于嘉庆四年(公元1799年),故于光绪初年(公元1875年),享年75岁。杨先生过世几十年之后,杨先生的第三代人杨澄甫继续传授太极拳术,于是有了“杨式太极”之称谓。然而,杨澄甫的“杨氏太极拳”和祖父禄躔先生的太极拳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有  相似文献   

2.
皮传琼  杨伟丽 《武当》2014,(8):25-26
《太极拳术十要》,是杨澄甫先师口授,杨澄甫先生的弟子陈微明先生笔述的。发表在陈微明著《太极拳术》、杨振铎著《杨氏太极拳、剑、刀》、傅钟文《嫡传杨式太极拳教练法》,和赵斌著《杨氏太极拳正宗》等著作中,由此得到了广泛的传播。新中国推广的太极拳,诸如24式、48式与88式太极拳,都广泛采用《太极拳术十要》为技术要领,也包括上世纪推广的竞赛套路和近年来推广的标准化套路。因此,我们称其为“太极拳十大技术要领”。  相似文献   

3.
何迟 《武当》2012,(4):10
2月17日,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赵幼斌先生迎来了今年第一批外国学生。来自韩国首尔、釜山、仁川等市的"韩国赵幼斌杨氏太极拳总会"一行八人,在总会会长朴成哲、秘书长裴耿嬉(女)率领下,专程来到西安学拳深造。朴成哲会长还带来了他翻译成韩文的赵幼斌先生著作《杨氏太极拳真传》文稿,他  相似文献   

4.
若愚 《武当》2008,(2):I0001-I0001
金松杨氏太极拳培训研究中心(简称金松中心)建于1988年。创建人松绪金先生,1933年生于北京,满族,幼年好武。师从杨健侯之弟子金锡武(满族,1881-1963年)老师习老架杨氏太极拳、械、散手;从杨澄甫之弟子崔毅士(1892—1970年)老师习杨澄甫式大架太极拳、械、推手;从杨少侯之弟子吴图南(蒙族,乌拉布,1884-1989年)老师习杨氏太极拳小架。  相似文献   

5.
李卓娅 《武当》2014,(10):29-29
2014年8月10日一14日,成都拳友期盼已久的著名太极大师赵幼斌先生,及第六代嫡传赵亮老师在成都的四川老年大学,举办了首次传统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培训班。这期培训班不仅为蓉城的太极史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也为传统杨氏八十五式太极拳在成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培训班吸引了来自泰国、香港、广东、深圳、石家庄、济南、浙江、汉中、重庆、广汉、乐山、拉萨及成都的拳友,共计117人。母女同堂、姐妹同堂、夫妻同堂、父子同堂和兄弟同堂学艺是一大特色。参加培训的十余位弟子,不仅起到了示范作用,也提升了学习班的规格,激发了大家的学习热情。  相似文献   

6.
穆圣奇门枪     
穆圣奇门枪是回族武术杨氏教门拳器械秘传套路之一,此枪乃一代宗师杨公士鹏先生(1779~1870年)所创。至今已传七代,有两百多年的历史。杨氏枪包括:双头双尖枪、阴手枪、双头枪、六合枪、小径断门枪(总套、十三枪、七星枪)、阿里大枪、月子枪、奇门枪、追魂夺命枪等单练对练套路。  相似文献   

7.
刘伟 《武当》2013,(6):9
5月7日,江苏省靖江市赵幼斌杨氏功夫研究会在江苏省靖江市举行了揭牌成立仪式。靖江市民政、体育、金融等部门相关领导,杨氏太极拳第五代嫡传名家赵幼斌与其子赵亮,江苏省武协副秘书长、泰州孙氏武学研究会会长蔡春明,泰州市精武会会长徐志明,以及前来祝贺的各武术团体代表,近两百人参加了成立仪式。在通过了各项章程和决议后,靖江市民政局局长陈靖曙和赵幼斌先生为研究会揭牌,标志着该研究会正式成立。  相似文献   

8.
杨振铎 《武当》2014,(12):14-14
刘洪耀先生好!十分感谢您和《武当》杂志社邀我参加贵社举办的演武大会和杨氏太极拳高峰论坛。由于我年事已高,耄耋之身不便远行赴会,对你们的盛情邀请只能却之不恭了。对此,我也深感遗憾。《武当》杂志社对杨氏太极拳的认真研究精神,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令我十分钦佩。太极拳诞生以来,长期在民间流传。我的曾祖父露禅祖师师从陈长兴学成后,进京传授,成为将太极拳推向社会的伟大先驱。  相似文献   

9.
《武当》2006,(6)
赵子华先生,1933年生于安徽宿州,1952年毕业于安徽医专,先后就职于蚌埠市第二、第一医院,副高职称。现任蚌埠市武术协会副主席, 蚌埠市杨氏太极拳委员会会长兼总教练。国家一级武术裁判。杨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  相似文献   

10.
《武当》2007,(5)
牛春明先生(1881~1961),满族,北京人。早年曾学习园艺、骨科等多种技艺。21岁(1901年)那年,曾向健侯先师学习太极拳,后拜杨澄甫为师。因得杨氏父子赏识,特赐字“镜轩”,  相似文献   

11.
关于太极拳的基本要领,杨澄甫先生根据祖传家学,在《太极拳说十要》一文中阐述很详细。这篇文章首先发表在陈微明编著的《太极拳术》一书中(1925年上海中华书局出版),以后有关书籍多有转载。半个多世纪以来。这篇口述的论文不但被杨式太极拳爱好者奉为经典性论说,而且也受到其他各流派太极拳学者的普遍重视。这显然不是偶然现象,也不是出于对“武术权威”的迷信,而是因为这篇言简意赅的论述,包含着杨氏祖孙三代长期锻炼和教学实践的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2.
蒋林 《武当》2014,(11):25-25
任何内家拳种,除养生健身外的最主要功能就是实战技击。杨氏太极拳更不例外。杨氏太极拳之所以名誉天下,就是实战打出来的。现在普遍认为,太极拳只是健身拳、老人拳,最多也就是推推手,真打起来根本不行。即使在武术行内,练外家拳的、练拳击散打的等等,也普遍瞧不起太极拳。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从前,杨氏太极拳是打出来的,现在怎么就不能打了呢?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其一,观念上的错误。认为只要坚持现在一般的练法,功到自然成。  相似文献   

13.
殷光远 《武当》2006,(9):19-20
杨澄甫宗师的太极拳“十要”说。其主要内容是:虚灵顶劲、含胸拔背、用意不用力,上下相随、内外相会。对于传统杨式太极拳中的几个“上下相随”,笔者有如下的粗浅体悟。一、单鞭一势的上下相随。在杨氏传统套路中,单鞭在一段有1个,二段有2个,三段有6个,而二、三段又各有1个斜单  相似文献   

14.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对武汉市蔡甸区杨氏洪门拳所处的生态环境进行实际调查研究,梳理了杨氏洪门拳的主要内容和动作特点。同时从政治、信息、社会、教育等环境因素对杨氏洪门拳进行分析,概括了杨氏洪门拳近几年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杨氏洪门拳的资金、配套设施、师资建设等方面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5.
八卦掌第三代“寿字”大师,宫宝田先生(字子瑛、曾用名宫晓岚),外号人称“宫猴子”,生于清同治十年(公元1871年),逝于1943年6月,享年72岁。 据考证,宫宝田先生出生于山东省乳山县(现乳山市)青山村。青山村现有700多户人家,其中宫宝田家族占75%左右。近几十年  相似文献   

16.
《收藏》2017,(5)
正焦墨画法是一种非常小众的绘画技法,曲高和寡,张仃先生能耐得住寂寞,在这条路上默默探索几十年,单这份纯粹就足以令人钦佩。而焦墨作品不仅技法难度较大,鉴赏时同样需要较高的鉴赏力,所以,在评价张仃先生的焦墨山水时,也存在一些争议,需要客观看待。《收藏》:张仃在《阐旧邦而辅新命》中说,中西问题纠缠了他几十年,需要解决好写生和  相似文献   

17.
黄浩峰 《武当》2013,(10):8-8
受日本函馆太极拳研究会泽谷进会长邀请,西安永年杨氏太极拳学会会长赵幼斌先生于8月10日前往传拳授艺,21日圆满完成教学任务回国。此次授课共9天45个课时。普及班49人,教练员提高班20人,主要是函馆市和来自札幌在内的北海道各地的太极拳骨干。教学内容以传统85式杨氏太极拳、太极功法、推手和经典套路37式太极拳为主,还抽出课时教授了《中国武术段位制教程》杨式太极拳初段位一段的单练和对打,提高了他们浓厚的习拳兴趣,亦对中国武术段位制的发展方向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恩师王永年先生诞辰120周年,每每想起跟随恩师学艺的日子,对恩教诲师总是感慨万分,历历在目,恩师王永年(1893年11月7日——1 973年9月18日),河北邯郸峰峰县人,自幼好武,习家传少林武功,深有建树,为弘扬光大中华武术,专程赴任丘县莫州镇,拜武术名师黄柏年门下成为第七个入室弟子,长期勤学苦练,深得形意拳法真髓,后回到家乡又得杨家表亲石老师传授正宗杨氏太极拳,成为杨氏太极拳第三代传人。1 91 2年恩师王永年随师到天津"中华武士会"  相似文献   

19.
排球运动里程碑──洛桑十年魏蔚编译到今年,国际排联迁址洛桑整整十个年头。这十年,是排球运动大发展的十年。这十年,排球运动的规模和影响力已使它成为脐身世界为数不多的几个重要国际体育项目行列。正如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所说的:“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排球...  相似文献   

20.
今年7月25日,是杨式太极拳第四代嫡传人、太极拳名家杨振铎老师的80寿辰。在这即将到来的大喜日子里,作为先生身边的一名弟子,几十年来或亲历、或耳闻目睹先生的往事,恍如就在眼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