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徐灿 《收藏》2009,(4):140-144
郭兰香在乌鲁木齐最大的玉石贸易集散地——碾子沟白玉城考察了一个星期,得出一个结论:新疆玉石市场出售的玉石良莠不齐,鱼龙混杂。一是把青海玉、俄罗斯玉、东北岫玉、河南独山玉、和田玉混为一谈;二是真正的和田玉其雕工很差,价值根本无法体现。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玉石资源极为丰富,在新疆、辽宁、河南、青海等地都有玉石产出。品种有和田玉、岫岩玉、独山玉、青海玉等等,此外俄罗斯玉、韩国玉也是目前常见的软玉品种。收藏玉器首要条件,一、历史价值,二、玉石的质地。优质玉石材料对于一件玉器来讲至关重要。由于各个时代用玉的产地、种类、质地都不相同,确定玉器的产地、种类、质地,对玉器的鉴定断代、评定价值等能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3.
李坤 《收藏界》2010,(5):46-50
玉,是一种质地细密、色泽淡雅、温润光洁的"美石",东汉时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定义"玉"为"石之美者,玉也";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是中华民族文化特色之一。在八千年的中国玉文化中,和田玉以其品质高雅、质地优良成为了历代王朝政治、文化、道德、宗教等方面的重要载体,并延续至今。和田玉的玉文化载体功能是以其物化产物(玉器)表现出来的。  相似文献   

4.
明代玉器总体上看逐渐脱离了五代两宋玉器形神兼备的艺术传统,形成了追求精雕细琢、装饰美的艺术风格。明代民间玩玉、赏玉之风日盛。明初玉器风格继承元代,造型上粗犷豪放,做工较严谨精美;中期,玉器雕琢趋向简略,花卉题材多采用折枝和缠枝花卉组成图案,具有清新活泼的特点。随着元末明初文人文化的兴起,出现  相似文献   

5.
吴荣清 《收藏》2010,(12):71-72
不久前,中国白玉市场刮起了一股“韩流”。这种白玉虽产于隔海相望的韩国,但进入中国后却被人称作“和田玉”而横扫玉器市场。它究竟是什么玉?如何慧眼识别?  相似文献   

6.
2007年玉器市场最大特点:一是和田玉拍品的数量创历史新高,二是玉器拍卖从原来的单一性向多元化发展,出现了众多所谓的玉器专场及和田玉专场,有的专场玉器总量甚至近一吨。其他古董  相似文献   

7.
刘云辉 《收藏》2010,(6):103-114
汉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玉器的发达时期。同先秦时期相比,传统礼玉在汉代已人为简化,但装饰用玉却出现了不少新品种,玉质容器明显增多,特别是葬玉中新出现的玉衣、玉枕、镶丘漆棺,其用玉数量之多是相当惊人的。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后,汉人的足迹已至中亚和西亚,极大地拓展了人们的视野。丝绸之路的畅通,使新疆和田玉输入中原的数量较前大为增加,而汉代玉器中狮形带翼玉辟邪的造型,则是明显受到了西亚等地外求文化的影响。作为陈设之用的汉代圆雕玉器,更是率先以纯艺术的面貌出现。另外,汉代由于使用了钢铁制造的琢玉工具,使玉器工艺的雕琢水平有了空前提高。正因如此,汉代成为中国古代玉雕史上继战国之后又一个繁荣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8.
刘秀定 《收藏》2011,(8):80-81
和田玉美丽,而和田玉中拥有独特俏色的观赏玉更是美丽无比。俏色观赏和田玉也就是璞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常说“千种玛瑙万种玉”,而在万种美玉之中,能得到一件巧夺天工的俏色和田观赏玉更是难上加难。  相似文献   

9.
阎玖 《收藏》2009,(4):149-149
甘肃庄浪县博物馆刘继涛质疑戴应新《又见齐家文化玉器》一文说:“戴应新《新见齐家文化玉器》刊一件素面玉玕和牙璋,笔者在六七年前就亲眼见到,属伪造品。”我特此向贵刊阐明事实真相。刘继涛根本没见到这两件玉器。  相似文献   

10.
本文谈谈收藏类玉器中的古代玉器。古玉(器)没有新玉(器)贵,新玉(器)没有原材料贵,就如同"面包没有面粉贵"那样不应该,不能不说这是宝玉石行业中的一个怪现象。出现这种怪现象,和我们片面过分商业宣传误导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消费者的消费理念不成熟有关,抵御不住外界的炒作及蛊惑。我们必须明白,商品的属性、功用、品质价值及产出量的多少和人们的需求程度才是形成市场交易价格的基础。和田玉仔料虽然每年仅有一点点的产出,可以说是进入了标本价值阶段,  相似文献   

11.
东方晰 《收藏界》2015,(2):19-21
和田玉在我国至少有7000年的使用历史,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它因质地细腻,所以其美表现在光洁滋润、颜色均一、柔和如脂。它具有一种特殊的光泽,介于玻璃、油脂、蜡状光泽之间,可称为玉的光泽,这种美犹显高雅贵气;而且和田玉异常坚韧,抗压能力可超钢铁。如果加上精巧的雕琢,即可陶冶人的性情和品格,还被赋予德性。陕西安康市汉滨区花园民俗博物馆收藏有一件原始玉刀佩(图1、2),通长5.8厘米,  相似文献   

12.
李坤  王蓉 《收藏界》2011,(5):43-46
和田玉是我国传统的玉石品种,与中国玉文化的发展、延续息息相关。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投资理财,其方向也逐渐转向收藏品。玉器在琳琅满目的收藏品中以其优越的特性,越来越多地被广大收藏爱好者喜爱、认可。新疆作为和田玉原料的产地以及全国较大的批发交易中心,随着人们对玉器需求量的增加,市场也在不断地扩大,但现在呈现出需大于供的现象,特别是高档的和田玉更是奇缺难寻,载  相似文献   

13.
《收藏》2011,(10)
玉,是东方文化的象征,更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见证,其中又以和田玉为尊。和田玉器丰富多彩的体裁、吉祥美好的寓意、细腻精湛的雕工、高贵典雅的气质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不断形化。它灵动典雅,不显山不露水,含蓄中增添华贵气度。除常见的女子佩戴玉镯之外,子刚(冈)牌也是最能  相似文献   

14.
任雪莉  魏佩 《收藏界》2013,(9):32-38
2013年7月8日,由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江南水乡文化博物馆主办的"韫玉良缘——良渚文化玉器精品展"在陕西省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开展,共展出良渚玉器140件(组)。  相似文献   

15.
刘苏君  李文莉 《收藏界》2013,(11):24-27
田玉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中国玉器史约一万年,而开采利用和田玉则有近八千年的历史,“玉石之路”比“丝绸之路”还要早数千年。秦代至清代象征皇权的玉玺多为和田玉制作,使得和田玉当之无愧地成为“国石”。  相似文献   

16.
高功 《收藏界》2011,(4):113-116
在门类众多的文物收藏品中,玉器无疑是各类器物的重中之重。中华民族发展到新石器时代,我们的祖先就完成了对玉的认知和理解,识玉、治玉、用玉、玩玉已渗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及社会活动之中。在名目繁多的玉石品种中,产自新疆和田的玉石很早以前就受到人们的宠爱。中国古代诗人屈原写道:"登昆仑兮食玉英,与天地兮同寿,与日月兮齐光。"  相似文献   

17.
《收藏界》2014,(9):20-22
家居江苏连云港的武先生一次到街头的玉器店“淘宝”,随手拿起一块“玉石”,握在掌心顿觉“玉石”变亮。老板朱某忙说,“好玉通人性,你一挑就是精品。”可武先生觉得“玉石”的背面不太光洁,怀疑不是好玉。朱老板对李先生的质疑,却道出这样的故事:这是刚出土的战国玉。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玉器用途甚多,大体可分为工具、仪仗、礼器、佩饰、实用以及葬玉等几大类。其中所谓葬玉,从广义上说,凡是埋入墓中的玉器都可称为葬玉,而这里所说的"葬玉",指的是那些专门为死去的人制作的陪葬玉器,而不是指所有埋在墓中的玉器。如古人专门为死者制作的玉覆面,以及玉衣、玉枕、玉琀、  相似文献   

19.
正仔料是远古时代从昆仑山上风化脱落的玉料,又经过河水长期的冲刷磨蚀而形成的一种鹅卵状的玉种,仅仅产于新疆和田县河库中。仔料不仅产出稀少,而且品质优良。比起从昆仑山上开采出来的山料玉种来说,仔料玉质地更为细腻、滋润、致密、坚硬。尤其是仔玉料一层天然沁色的外皮,色彩斑斓,令人赏心悦目,具有山料玉无法比拟的独特魅力(图1)。近年来,和田玉仔料以其昂贵的价格称霸玉器市  相似文献   

20.
软玉名称的来历公元1863年,对传入欧洲的中国清代乾隆年间的玉器,法国地质矿物学家德木尔在用物理的方法分析时,将和田玉与翡翠相互刻划进行硬度对比测试。用翡翠可以在和田玉上刻划出痕迹,而用和田玉则不能在翡翠上刻划出痕迹,发现了翡翠的硬度大于和田玉。(用现代的手段测试,翡翠的对比硬度为莫氏6.75~7,和田玉的对比硬度为其氏6.5~6.9,也证实了翡翠的硬度稍大于和田玉)。德木尔因此把翡翠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