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从三峡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实践出发,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进行了阐释,并从高水平运动队的招生,学籍、训练和日常管理四个方面对其管理特点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项目选择、赛制、教练员队伍建设及后勤科研保障等难点问题,以期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李迪  谢欣 《辽宁体育科技》2011,33(2):109+122-109,122
以"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为基点,从培养观念、培养方法、训练课程设置等方面对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培养进行阐述,旨在为推动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推进高校体育改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探索,目前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着3种模式:联办型、自办型、混合型。从招生管理、训练管理、专业学习管理、经费管理论述了我国高水平运动队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4.
探索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面临新的压力、难点和机遇,从体制、生源、管理和训练方法等诸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论述了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论点,可作为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普通高等学校办高水平运动队面临新的压力、难点和机遇,从体制、生源、管理和训练方法等诸方面进行探索、实践和总结,在理论上论述了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新论点,可作为各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实践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世纪,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如何进一步发展, 如何建立较为妥善的运动员学籍管理体系;如何切实解决“学训矛盾”,按照教育规律和运动训练规律建立科学的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是普通高校发展高水平运动队急需探讨的问题。本研究立足北京大学高水平运动队改革与发展的管理实践,对高水平运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和体育特长生培养原则进行阐释,并对北京大学三个层次的运动队发展目标定位,协同配合的学校领导、体育教研部及学校各职能部门三个层面的管理体系,学籍、训练和生活三个方面的管理策略及解决招生管理、教练员队伍建设管理及后勤科研保障等难点的管理方法进行分析,为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管理方案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本文通过对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现状的分析,在运用现代管理学、体育学、教育学等多门学科知识的基础上,提出了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参与式管理的建议,为优化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提高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办学效率和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运动员招生、学习与训练、生活、教练管理、经费、训练与竞赛等方面,分析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现状,并对推动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和提高提出对策。  相似文献   

9.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运用文献资料法、调查访问法,在回顾历史及对上海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分析的基础上,透视转型时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与管理的各个必要环节。在管理体制建立、竞赛体制改革、开拓资金筹措渠道以及教练员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新时期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和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20年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20年以来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建立了一批培养高水平运动员的高校,给学校注入了新的活力;培养出了一批比较优秀的体育后备人才,在国内外体育比赛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形成了学校的特色和品牌;促进了大、中、小学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促进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存在的问题:生源严重缺乏、教练员队伍素质不高、经费匮乏、"学训"矛盾突出和竞赛体制不完善等.从完善"一条龙"训练体制、构建新型的教练员来源模式、运动队市场化、抓好运动员的管理、处理好"学训"矛盾、改革高校体育竞赛制度等方面展望了我国普通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采用文献资料、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对中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总结和分析高水平运动队在建设管理中的部分热点问题;并就未来发展提出一些改革措施和方法,以期能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提供新的理论参考,推动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持续、健康、快速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运用文献资料等研究方法,综合目标管理理论和实际工作经验,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目标管理的目标制定、分解、实施、绩效评价与反馈等进行分析。提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系统模型,对模型的决策层、领导层及执行层要素进行论述,促进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3.
李顺昌 《体育世界》2013,(12):37-39
本文对高校高水平运动队25年的发展历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建议: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激励机制;加强完全的独立性和自主性的招生体系;加强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体系管理;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训练、竞赛体系研究;为今后高校办队工作的持续性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德云  周燃 《安徽体育科技》2010,31(3):72-73,81
通过对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现状的调查发现,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在取得进步的同时也存在许多深层次的问题,管理思想、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滞后,是制约安徽省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发展的体制性原因。因此,体制改革是必需的。  相似文献   

15.
高校办高水平运动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文献资料法等,回顾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的发展历程,在分析其现状的基础上,剖析目前高校试办高水平运动队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对策。目前,高校高水平运动队教练员执教能力参差不齐;教育系统自身培养高水平运动员动力不足;高水平运动队缺少体育科研队伍的支持,比赛机会少,经费紧张;体育场地设施不配套;运动员的"学训矛盾"突出。建议:重视教练员的培养;制定高水平运动队的中长期发展规划;加强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管理;建立多层次的全国联赛体系;建立多元化经费筹措机制;加大对体育场馆设施的投入;正确处理运动员学习与训练的关系;进一步完善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评估体系。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86年在高校试点创办高水平运动队以来,高水平运动队水平不高是普遍存在的问题,这个问题的出现有经费不足、生源质量不高、场地设施紧张等多方面的原因,通过对10所高水平运动队学校的调查并且从训练科学化的角度进行分析,希望能使高水平运动队得到健康、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团队文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当前普通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管理的新理念——运动队团队文化。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团队文化的内容主要包括攀登技术高峰,为校为国争光;追求人的全面发展的共有价值观;齐心协力、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实现提高技术水平和具有高度科学文化知识双赢的目标定位;具有“软”约束力的群体规范;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途径。  相似文献   

18.
试析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走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程一军 《山东体育科技》2003,25(4):45-46,54
通过对我国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培养模式、训练体制、管理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后认为:大学高水平运动队的项目设置要与《奥运争光计划》接轨;尽快完善“小学-中学-大学”高水平竞技人才的培养模式;制定切实有效的管理办法;开发大学生联赛,将大学高水平运动队引入市场。  相似文献   

19.
体育学院作为体育界高等学府,有着推动体育事业发展的崇高责任。体育学院办高水平运动队是时代赋予的重任,是体育学院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体育院校具有多学科实力雄厚的师资力量,有较完善的科学设备、教学和训练条件,因此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不仅必需,而且是可行的。但是,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这个“高”字的标准如何,笔者认为高水平运动队的标准旨在两个方面:一是运动队的全体成员的学历和学识水平要达到本科(或专科)毕业生的规格;二是单项运动技术要达到省级、国家级,其中少数接近和达到同一项目的世界水平标准。本文试图从如何办高水平运动队进行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6,30(4):F0003-F0003
同济大学有着悠久的竞技体育历史,在国内高校中拥有良好的声誉。现有教育部批准的足球、手球、田径、游泳、健美操、羽毛球6个高水平运动队。高水平运动队现有教练员18人,其中资深教练员8人。教练员队伍的知识、年龄、学历和职称结构合理,各高水平运动队均由1位体育部领导担任领队,主管运动队的建设及协调与学校各部门的关系等工作,确保高水平运动员的训练、比赛、文化学习的正常开展。近5年来,高水平运动队比赛成绩斐然,共获得全国性比赛金牌58枚、银牌51枚、铜牌39枚,上海市比赛金牌218枚、银牌145枚、铜牌64枚;10人次破全国大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